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月26日龙泉日记

(2010-08-27 12:54:38)
标签:

香灰

香头

法会

义工

罗珠

尼玛

文化

分类: 龙泉每日

8月26日龙泉日记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27/nEO_IMG_IMG_95782.jpg

 

 

沙弥日志(83)

  我们一定都不曾忘记这样一句贬人的话,你这个神经病;你有病吧,等等。

  这句话大家你贬我,我贬你,贬来贬去,就贬成了满世界的神经病。其实,心理学是认可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的,八十年代很流行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当时,很多中国人都接受了一个非常新奇的心理认知,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这三个意识如同冰山,露在水面的是我们的意识,在水里时隐时现的被称为前意识,水下的看不到深浅的被称为潜意识。

  其实,这些理论在很大程度上都佐证了佛法的精密,对佛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就能站在更全面、更高的角度看待这些理论。

  但是,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怎么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在佛法的学习上,首先要认可自己有病,内心里有问题,否则,就成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了基本白学,没有解决自己的问题。真是没有办法,佛法世间里到处都是跟世间相反的东西。翻的过来就能提升,翻不过来就一直原地待着。      

  那我们究竟都有什么问题呢?是什么问题让自己有痛苦呢?

  所以,先自己给自己把一把脉,看看都有什么症状。

  假如,王老三竟然买了一辆奔驰,我就会想,这个家伙何德何能,他这个人,我还不了解,一点真本事没有,整天骗来骗去,不知道又做了什么坏事,早晚要倒霉。

  这是因为嫉妒,然后得出一套莫名其妙的结论,诅咒别人,挖苦别人。嫉妒导致自己痛苦。严重到夜不能眠。

  特别是当这个王小三就是自己的竞争对手时,那种痛苦确实是很真实很巨大的。我就体会过,当年,搞经营的时候,从我这里反目而跳槽出去的人过得比我好,心里那个不是滋味啊。

  假如,李翠花嫁给了嘴歪眼斜的李有财,一朵鲜花插在了牛屎上。

  这是贪图女色、情感,外加嫉妒。

  倘使,这个李翠花是自己的梦中人,那就惨了,一定会苦到要死,世间人在这个问题上栽跟头,送掉小命的,大有人在,人类历史上的种种这样的悲剧实在是数不胜数,无论东方和西方,历史和现在,天天上演,最不靠谱的是著名的特洛伊战争,那样惨绝人寰的战役竟然就是为了一个女人。

  胆小并没有能力改变的,只能自己苦自己,失恋啊,搞点惨兮兮的事情,什么街头狂奔啊,酒后无德啊,失态啊,乃至自残、自杀什么的;胆子大有能力的,就要做伤害周围的事情了,乃至发动战争。

  世界上,有几个人能真正看穿,鲜花和牛屎其实是一回事。她爱插哪儿插哪,与我有何干系。

  曾经,有一个朋友,一把年纪,私下里哭诉他仕途的不幸,苦苦盼了多年的职务竟然落到了他的下级的手里,昨天那个人还要站在他的办公桌边向他汇报工作,今天,他却要反过来了,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痛苦得都要发疯。

  还有,曾经写一个描写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被投资方送到某县,无意中领导却讲了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因职务间的相互倾轧,最后杀人案就搞了好几起,有送命的,有残废的,有蹲大狱的,有枪毙的。最离奇的一次,县长和副县长并排走在路上,忽然一辆车飞奔过来,将县长就当场撞死,跟我讲这个事的人就是那名侥幸逃生的副县长。

  事后查出来,作案者是另一名领导,系雇凶杀人。最后,以杀人者偿命而告终。

  当地风光非常优美,经济也不错,何苦将生活搞到如此绝境。

  其实,都是由于仇恨引起的,仇恨与贪婪、嫉妒、虚荣等等纠结起来,最后就会演绎出我们的痛苦人生。

  戏剧“性格决定命运”的规律,一个戏中的人物,最后的人生结局和他的性格要能挂得上,否则观众就不接受,不可信。

  其实,这是观众的生活经验,没有特殊的意外,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在佛门里,把性格刨根问底,就是这样几个东西,贪婪,仇恨、愚痴、傲慢。

  就是这些决定了我们的命运,当然,这几个东西再细分还能一直分下去。分的如水下的冰山一样。都是我们无法操控的。

  可能,这些故事离我们还比较远,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权利和地位,如果自己内心的这些疾病不被探寻并修理的话,一旦获得了这些权利和地位,有了机会,也不见得就能把握得好。

  我们居家过日子,过成什么样,就能倒过来诊断一下自己内心是怎么样的,病程什么样。

  也许这一世搞明白了一点,但是在轮回当中,下一世一来,以前的事都忘的干干净净。我常常奇怪,为什么上一世的事情,一点都不记得了呢?

  因贪婪就在财色中摸爬滚打一生,倒霉一生,苦一生,因仇恨就争斗一生,因愚痴就浑浑噩噩地过一生。一生一生就这样过。

  倘使,把这几个病灶拿掉,或者拿掉绝大部分,那一个人应该就有智慧了,有了智慧就可以洞察和体悟很多东西,就不被这些烦恼所困。那该多爽。

  不容易啊。

  九十年代初,看过一本文学杂志,是上海的一位女作家从台湾回来,因参观了慈济功德会而写的一篇报告文学。那篇文章深深地影响了我,一直也没有忘记。

  最深刻的一段描写是,证严上人白手起家,带着一帮家庭妇女竟然真的如愿建起了一座慈善医院,一进那所医院,就能看到一副画,佛陀问病图。

  写了这么多,最想表达的是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体会,人,修道,学习,确实要承许自己是个病人,随时承许,随时观照,用在世间骂别人有病的话,来鞭策自己,随时提策自己是个病人,看见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就高兴,就知道犯病了,贪心起来了;看到不顺眼的人心里就腻味,听到他说不靠谱的话就忍不住给他几句,那就是仇恨的心起来了;高兴不高兴的,只要自己没有觉悟,那就是愚痴。

  总是意识到别人有病,自己就没救饿,意识到自己有病,改得就快,修得就好,天天想着治自己的病,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抱怨别人,去琢磨别人如何如何。

  就整天琢磨自己。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27/nEO_IMG_8-26%20021.jpg 

 

宁静的寺院

  法会结束了,寺院一下安静了好多。

  法会中和法会后,反差最大的就是金龙桥、流通处、大殿和客堂。

  法会中上千人来往穿梭于金龙桥、大殿,流通处小小的房间经常是里面的人快要转不过身来;客堂在法会时,挂单的人排着长队,专门找一个小义工来疏导秩序。

  今天客堂登记挂单人数也从法会期间的六百多人,一下降到一百多近两百人。上午,到大殿这边来也就有十几位游客;

  流通处,今天来的游客和信众少了,屋内一位义工,另外几位义工也有时间来整理一些念珠或别的事情,两位参加法会还没有离寺的义工也来帮忙。

  大殿前香灯组的义工们在法会期间也是全员出动,今天大殿这儿也只剩两位义工。

  穿念珠的几位义工,在做事的同时,也相互交流到龙泉寺的感受。

  一位来自天津的义工说,感觉这儿和自己的缘特别深。第一次和第二次来了,就碰到师父。回家以后就和母亲说,我要出家了,你们不要拦我。后来碰到一位法师,他说,不要随便发这样的心愿,这是一条很难走的路,要真的能放下世间的一切,孩子啊,父母啊。法师这样一说,自己想想,现在还是有点放不下。但有一天做梦,梦到师父带他到一个地方,那个地方还是一片荒地,但师父说,这就是你将来要来的地方。醒来后没想明白什么意思。

  另外一位义工分享,刚来龙泉寺的时候,感觉这儿就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并带着丈夫一起来,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丈夫到了寺里,就跟着法师走,还跟在法师后面给法师打着伞。问他为什么他也说不出来,反正以后呢就来寺里护持,帮着做事。

 

 

念咒的力量

  每个人和寺院、和佛法的因缘不同,但都有一颗向道的心,都愿意来护持三宝,来修学佛法。

  香灯组的一位义工回家刚回来,分享他前一段时间在家的行持。回到家,想着自己也要精进,不能散乱,就每天都用心诵咒,有时整个下午都在诵咒。诵咒后,身心很轻松。回家的那段时间睡觉的时间也少很多,感觉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从网上抄录了好多咒,有灭无间罪的咒,有给误伤小动物超度的咒,还有好多,总觉得每个咒都应该念,因为每一个咒都不是给自己念。有给家人或误踩死的小蚂蚁念,有给那些在恶趣中受苦的众生念,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感觉日子过得挺充实的。

  现在回来寺里了,想不起来念什么咒了。把手指头烫了一下,想着去大寮弄点盐,一路上就念六字大明咒,并最后一个“吽”音就吐在手指头上,一会儿真的不疼了。想着那以后就念这个吧。

  他说话时,旁边的一位义工说,你真可爱。但对于他的那份诚心也是非常的随喜。

 

 

认识自己

  上午,基金会例行的组内培训课九点开始。曹老师在今天的课上,谈到了认识自己。

  曹老师讲,我们平日说我自己知识不足,能力不够,懒惰,还会有我想怎么怎么,等等,这些都是在给自己找理由。当我们找到这些理由的时候,实际上就把解决问题的力量减弱了,实际上说出我想什么什么,这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实质是你内心对自己的排斥,这个理由让你看不到更深层的东西。当我们真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时,那时你内心应当是有力量的,那时方法也会自然出来。

  当一节课快结束的时候,曹老师问你们的问题是什么,一位义工说我知道了,我努力去做就好,不要找那些理由来说了。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27/nEO_IMG_8-26%20030.jpg

 

  大千世界一刹那一刹那都是在变化,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要贴着那件事,那个人,用心去经历,你才能体会法无定法。想着找一个固定的模式,只有当我们做得太多太多了,掌握了事物的基本规律,那可以的,但那也到佛的境界了。

  直视自己,接受自己。做错了我们承认,事有对错,但心态不应该有对错。我们真正下功夫的是在“改”字上。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27/nEO_IMG_IMG_9644.jpg

 

 

在家居士:燃   

  家里住着几个姊妹,每天早晨一起做早课,听着音箱里传出来的念唱,仿佛置身大殿,和僧团在一起,那一刻,心念相融。香悠悠地燃着,顺着风儿飘向窗外,窗前的那棵老槐树,碧绿的树叶铺满整个窗,虽已入秋,新长出来的嫩绿的树叶依然在窗前轻轻地荡来荡去,似乎要探进窗来。每天做早课之前,都会望着这一丛绿,看着烟儿袅袅地飘向窗外,飘向无际的空间。无不感念身边的一切,给了自己如此宁静的生活。

  家里放燃香的是一个崭新的草绿色的寿司长盘,像一叶小舟,里面烧制出像叶脉一样的条文。撒上一些熏香粉,把从玉树带回来的藏香燃着放在上面,熏香和线香的味道很接近,没有香精的热烈,也没有沉香的悠远,有的只是彻骨的清净与无忧。这香朴素得像是随手抓起的一捧土,清凉得像是故乡的小溪水。日复一日,默默地陪伴着我们的修行。

  几乎每天都是姊妹们上香,我也从不刻意去看燃尽的香是否已然全部成灰。坐在窗前读书的时候,偶尔会摆弄一下这里的香灰,薄薄地撒上一些熏香粉。前些天,渐渐发现香灰的边缘有了一些未燃尽的香头,长的有十几厘米,短的有5、6厘米,它们多在香灰的边缘,想是因为香烧着烧着缺氧了,所以断灭了。我用小镊子把香头夹在一边,放在一起,然后尽量把香灰铺得平整一些。想着姊妹们看见这些,再放上去香的时候,会小心一点,看看香的下面是否有足够平整的香灰让它们燃尽。几天过去了,香头愈多了,依然是香在灰的边缘断灭了。我用镊子把它们一个一个夹起来,燃着,放在香灰上,十几个香头一起用尽它们生命的全部能量。如果我们没把它们燃尽,对于香的生命,对于成就这支香的所有众生,我们能心安吗?

  瞬间想起了师父经常对弟子们讲的一句话,我们要有一个和合增上的师法友团队,才不至于掉队,才能让我们安住道场,用心修行。想我们每一个人就像这燃着的香,物尽其用方能完全利他,这盘香灰仿佛就是我们的团队,每一个人宁愿放弃生命的融合将会让这个团队更加厚重与殷实,没有夹杂,更有力量承载新的生命。

 

 

8月26日玉树前线报道

 

今天上午林老师和雪娇一起到州政府再次拜访来西主任,请主任对灾后心理辅导工作开展的报告进行指导,这份报告是基金会与中科院一起合作的研究课题《现代心理学与佛教思想在玉树灾后重建中的结合与应用》的进一步开展。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27/nEO_IMG_208.jpg

玉树州民宗委请教工作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27/nEO_IMG_202.jpg

巧遇江州长的秘书

 

  中午回到赛马场,在社区做饭的卓玛阿姨,因为户口登记的事情回老家囊谦了,于是林老师、李莲、雪娇就一起准备午餐,又是这么多人一起做饭,真是太开心了。有一点遗憾的是林老师直接用手掀盖锅的大盆,结果左臂被烫伤了。中午的菜非常好吃,学生们把满满的一大锅吃到见底了,林老师夫妇的手艺还真是很不错噢!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27/nEO_IMG_204.jpg

亲手下厨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27/nEO_IMG_200.jpg

夫妻搭档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27/nEO_IMG_207.jpg

条件简陋,左臂被伤

 

  下午林老师、李莲、雪娇、安东一起到第三完小,查看板房并看望老朋友尼玛校长。雪娇以前教过的孩子们看到大家来,非常的高兴,热情的和老师们打着呼。我们到的时候,尼玛外出还没有回学校,一位叫噶玛的老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雪娇看到噶玛老师的右臂上刻着“思念的妈妈”,非常好奇,就和他聊起来。噶玛在汉语中是“信心”的意思,地震的时候,噶玛老师正好在学校,他本能的先救被困的学生,等救完学生赶回家中,父母都己经离开人世了。刚开始他非常伤心,但是觉得作为老师,学生就在身边,应该先救学生。对父母虽然很遗憾,但是噶玛老师比较能想得开,不是很难过,只是非常思念父母。噶玛老师说上小学的时候,他的老师说会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来对待,那时他不太相信,现在他自己也做了老师,终于可以体会到以前老师的心情了。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27/nEO_IMG_205.jpg

尽职的噶玛老师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27/nEO_IMG_206.jpg

尼玛校长

 

  傍晚求松老师帮我们约好禅古寺的罗珠尼玛活佛,这次访谈由林老师提问,求松老师的三哥做翻译。罗珠尼玛活佛19岁出家,27岁时被认定为禅古寺活佛。他说自己小时候信仰不自由,19信仰开放,得到家人的许可后,就决剃度出家。活佛举止谈吐温文尔雅,为人谦和真诚,他告戒我们学佛打好基础很重要,只有对无常有了一定的见解后,才能懂得空性,渐入佛门。他说平日修行中最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醒自己,我是佛弟子,那我的所作所为,就要符合佛法的要求,有这样的意识和责任,我们自然就会懂得保护自己的心,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27/nEO_IMG_203.jpg

亲切交谈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27/nEO_IMG_201.jpg

合影留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