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北之旅系列报道之二

(2010-07-27 07:33:39)
标签:

宗教

系列报道

伊斯兰教徒

古兰经

藏学

银川

文化

分类: 慈善文教

西北之旅系列报道之二

 

http://218.57.142.173/blog/2010/7/7.27/nEO_IMG_image001.jpg

  7月25日,清晨睁开眼之后的第一张照片,列车行驶在内蒙古境内。

 

http://218.57.142.173/blog/2010/7/7.27/nEO_IMG_image003.jpg

  贤宏法师已经自己上完早课,我是在他唱诵的熟悉的楞严咒的声音中醒来的。此刻他在凝视窗外,出家众自有一份庄严。

 

http://218.57.142.173/blog/2010/7/7.27/nEO_IMG_image005.jpg


  火车快进入宁夏境内了,你看,地面上出现的这种低矮的植物叫沙棘,它是极少的能在沙漠干旱环境中生长的植物之一,别看他的身材矮小,他在地下的根系可是很庞大哦!能把地下一点点水份都吸收上来。现在国家实行退牧还草,每个牧民都进行补贴,不然,这些沙棘和草早都被羊吃光了!

 

http://218.57.142.173/blog/2010/7/7.27/nEO_IMG_image007.jpg

  忽然之间,我们仿佛进入了梵高的画中,仿佛跑到了法国的南方阿尔,你看,远处都是金黄色的向日葵,朴实的宁夏农民在田间耕种。

 

http://218.57.142.173/blog/2010/7/7.27/nEO_IMG_image009.jpg


  好看吧!全都是金黄色的向日葵,这些葵花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转动他们的脸庞,杜甫有一句诗:“葵藿向太阳”。我们的心是否也能随善知识而转呢?

 

 http://218.57.142.173/blog/2010/7/7.27/nEO_IMG_image021.jpg

  列车继续前行,我看到了截然不同的一幅景象,这是一家水泥厂,从两个烟囱里冒出浓烟,遮蔽了一片洁净的太空,当我们生起烦恼时,也会是这样。西北有许多重工业,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城市的空气还是相当的好。

 

http://218.57.142.173/blog/2010/7/7.27/nEO_IMG_image023.jpg

  经过了长途的旅行,我们终于到达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银川。

 

http://218.57.142.173/blog/2010/7/7.27/nEO_IMG_image025.jpg 

  出站台时,我看到广告牌上一个熟悉的名字——张贤亮。他是八十年代西北的著名作家,我看过他的一本书叫《习惯死亡》。

 

http://218.57.142.173/blog/2010/7/7.27/nEO_IMG_image027.jpg

  银川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一座很干净的城市,远处是一个生态湖。下了火车后,不会给人一种很躁动的感觉。人们的生活节奏比较平缓。

 

http://218.57.142.173/blog/2010/7/7.27/nEO_IMG_image029.jpg


  蓝色天空中的白云,路边的高大杨树。银川历史上就是宁夏的首府,也是宁夏最大的城市。当然它实际上并不是很大,有大概四百多万的人口。银川的特产是枸杞、甘草、决明子、贺兰石(可以做砚台)。它是一个移民城市,19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当时支援大西北,很多国防企业、工业都转移到西北来,一同转移过来的还有工人和他们的家属,很多在银川安家落户了,他们最初并不是银川本地人。

 

http://218.57.142.173/blog/2010/7/7.27/nEO_IMG_image031.jpg


  宁夏伊斯兰教经学院,教授古兰经和阿拉伯语,这里毕业的学生一部分做阿訇,一部分做翻译。银川有很多人信伊斯兰教,这座学院由阿拉伯世界出资兴办。

 

http://218.57.142.173/blog/2010/7/7.27/nEO_IMG_image033.jpg 

  这座雕塑所在的地方,就是银川古城的北门,这里以前是西夏王朝的首府——兴庆府的所在地。

 

http://218.57.142.173/blog/2010/7/7.27/nEO_IMG_image037.jpg 

  到了银川我们所住的宾馆后,两位同行陪我和贤宏法师去一家小饭馆饱餐一顿,我们要了两碗油泼面,西北的面条做的味道很地道。贤宏法师品尝后竖起大拇指,“verygood!”

 

http://218.57.142.173/blog/2010/7/7.27/nEO_IMG_image039.jpg

  银川市里路边的报摊,这个小男孩大概很少见到和尚,见到我后露出惊讶的表情。我面对充满五欲的城市景象,内心同样惊讶。

 

http://218.57.142.173/blog/2010/7/7.27/nEO_IMG_image0311.jpg 
下午趁团里没有安排,我们走访了银川城内规模最大的清真寺,考察当地的宗教风俗。

 

http://218.57.142.173/blog/2010/7/7.27/nEO_IMG_image041.jpg

  清真寺的守门人看我们是和尚没有收我们的门票,他说我们都是有信仰的人。我们其它的同行就没有这样便宜了,每人门票10元。我们一进清真寺先被引导去参观他们的展览室,这是便于携带的小本古兰经。

 

http://218.57.142.173/blog/2010/7/7.27/nEO_IMG_image043.jpg

  这块牛板股板据说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过去的念经人把经文写在牛板骨上念经。

 

http://218.57.142.173/blog/2010/7/7.27/nEO_IMG_image045.jpg

  这是这家清真寺的创始人叫保进贵。这里是文革后银川开放的第一家清真寺,这里以前汉人是不能进的,现在他们才逐渐开放,和大众结缘。

 

 http://218.57.142.173/blog/2010/7/7.27/nEO_IMG_image047.jpg

  这是伊斯兰教徒做礼拜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的佛堂。不过在礼堂的前面没有真主的形象,伊斯兰教是反对偶像崇拜的,在门两旁的小柜子里放的都是古兰经。这也是他们对佛教最不理解的地方,佛教其实是不“偶像崇拜”的,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佛。

 

http://218.57.142.173/blog/2010/7/7.27/nEO_IMG_image049.jpg

  伊斯兰教徒勤修礼拜,这是他们一天当中五次礼拜的时间,分别有不同的名称。我听同行中的侯老师说,他在德国留学时,有一位同学是伊斯兰教徒。如果到了要礼拜的时间,即使是在上课过程中,他也会马上停下上课,铺上块小地毯跪下来朝麦加方向长时间的祈祷。

 

 http://218.57.142.173/blog/2010/7/7.27/nEO_IMG_image051.jpg

  离开清真寺,晚上宁夏考古所孙所长(同时也是优秀的考古学家)请沈卫荣教授吃饭。画面右边的荷兰人是美国哈佛大学的藏学系主任,他是世界一流的研究藏学的学者,研究的领域包括西藏的佛法、社会、政治、文化等众多方面,他都感兴趣。他甚至在尼泊尔跟一位西藏哲蚌寺的格西学习中观两年,我问他学的懂吗?他说可以。不过当我问他是否相信无限生命时,他只说有可能。

 

http://218.57.142.173/blog/2010/7/7.27/nEO_IMG_image053.jpg

  吃过饭我们步行回宾馆,看到路边有宁夏的妇女在拼命给人擦皮鞋赚钱,这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很怜悯她们。可是仔细一想,她们所做的事虽然辛苦,却是靠自己两手吃饭;我身为僧宝虽然高贵,但如果不善用自己的双手劳动的话,那我的下一生可能还不如她呢!

 

 

 

相关链接:

西北之旅(一)

西北之旅(二)

西北之旅(三)

西北之旅(四)

西北之旅(五)

西北之旅(六)

西北之旅(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