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月25日龙泉日记

(2010-05-26 09:02:51)
标签:

小志愿者

地藏殿

义工

张威

龙泉

文化

分类: 龙泉每日

5月25日龙泉日记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6/neo_img_img_7575.jpg

 

安居前

 

  晨,所有比丘去西跨院做安居前的解界和结界,依律,将去年的界解除,按照前几天新划的大界结界。为即将到来的结夏安居做准备。

  客堂筹备了两天,准备推出一个龙泉寺僧众用车的公示方法,也是用车的统筹调度方法,将寺里的每一辆车的出车信息提前一天公示在公告牌上,包括,用车人,司机,外出人的联系方法,人数,出发时间,目的地,所搭载的物品,基本路线,预计返程时间,限行状态,当日的公里数等信息。

  新买回了一块白板,贤扬法师已将其支在走廊里,在斟酌一下用车公示内容,转天划表后即可试行。

  试行后,僧众用车可看公示板,了解车辆的去向等信息,来规划自己的用车时间和路线,尽量搭乘便车,降低空驶率,以降低成本,同时,有需要外采购或者邮寄的物品则可通过公示牌的出车信息委托别人代办。降低出车率。

  也减少客堂的压力。公里数由用车人填写,每天公示,提示维修保养的时间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贤扬法师讲,百人的僧团乃至未来更大的发展,肯定需要细致的制度跟上,将道场维护成一个精密的有序的体系。用车的公示制度先试行,然后逐步完善和调整。待稳定之后,计划推动和完善更为细致的垃圾分类处理的制度。

  临近剃度,一些纷纷扰扰的事情频频出现,有净人亲人来访,交谈后发现,其实,亲人们的要求都不高,只要不对立,处处待他着想,心平气和地把他迫切想知道的信息准确地、有效地告诉他们就可以了,亲人都是为了亲人好,了解到出家挺好的,挺快乐的,一般都不障难。

  一心要说服对方,给对方讲法,教育对方,就很麻烦。都起烦恼。

  年纪大的亲人无非是要知道出家人老了以后怎么养老啊,生病了怎么办啊,没有钱怎么过啊,吃的怎么样啊,睡的怎么样了,不讨老婆以后的日子好不好过啊。

  好好地告诉他们就可以了,讲讲吃的好,睡的好,出家人老了是个宝什么的,他们就放心了。暂时不讲出家人要少吃,少睡,戒贪,熄灭烦恼断念头这样的事情和话题,讲了不理解,搞的都不愉快。

  晚上,做受筹前的仪轨演练,僧众人手一册安居手册,撰写的非常详细,界的方位和地图以及安居期间的种种制度,忏悔方法,做法的方法等等,包括受筹的详细仪轨都一一标注清楚。

  从演练上看,受筹是个很庄严、很提策道心的仪轨,第一筹是释迦牟尼佛,然后是师父以及僧众,最后一筹是韦陀菩萨。

  仪轨演练完,深圳般若讲堂的两位法师继续为丙班的沙弥讲法器的使用,铃鼓的打法大有学问,同样是打铃鼓,却能打出高低明暗。

  法师觉得鼓太干,用毛巾浸上一点水,让打中间,不要打两边,对铃鼓的棒的长度也有重新要求,觉得现在的太短,加长后,好打中间,打两边打出的声音是烦恼。

  铛子与铪子也有新意,法师的炉香赞的唱腔和寺里的有一些区别,唱出来。两位法师计划第二天返回。

  贤益法师领众学习。并告诉大家,师父曾经对唱诵有要求,咒可以快一些,偈诵要慢一些。大家听得颇有收获。留有影像资料,供日后学习。

  丁班在剃度前要求将五堂功课背下,大多数师兄已拿下,没有背下的也都在用心用力地背诵,基本能保证剃度前背过。

  剃度前,连续学习了出家胜利和在家过患,有收获。对内心的稳定有很好的帮助。

  早晨,缘念后,集体去老大殿供灯,对近来有些纷乱的境界,净人周明生有觉受,他说,出家是来修理自己,不是修理别人的。

  所以,要掉过头来,往内观。外境的影响就渐渐就小了,乃至不起什么作用了。

  当日极为重要的觉受。

 

日复一日

  地藏殿的地狱图展露在大众面前,这些画工精湛逼真的地狱变相图,一直挂在地藏殿中。这几年寺里地方紧张,地藏殿里地藏菩萨像的两边,各从屋顶拉下垂地的黄绸,十几幅地狱图被挡住;隔出来的地方,用来放经书。

  贤明法师这两天带着义工清理流通处库房,先清理放香灯用具的库房,里面长久不用,已经没有保存价值的物品,挑出来做处理。今天地藏殿的经书也进行了整理,一部分成包的经书,放到大殿佛台后面,一部分整齐的摆放在地藏殿里四周水泥台上,还有一部分用箱子装好,再找地方放。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5/nEO_IMG_20100525%20037.jpg

  很多来寺里的人,并不了解“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贤明法师想把里面收拾出来,让来的人看了这些图,能对佛菩萨多一些了解。

  晚上药石后,本来想和福建的居士在寺里走一走的师父母亲,听田老居士说腾出一块空地,可以给老人家种菜,立即回去拿了菜籽去种。一些居士义工也赶过去帮忙。

  师父母亲到寺里的第二天,就到农场去种地,老人家从老家带了好多菜种,从小吃素的老人家知道吃素人,应该吃什么菜能调解胃寒,也很会种地。可惜寺里的地不多,并且已经都种上了菜,只有一块小萝卜地,正要拔萝卜,可以用来种老人家带的菜籽。地种完了,菜籽还有很多。

  老人家和农场的义工,把菜地边的一块荒地刨出来,又种上。开完这一块地,原定呆一个月,就回福建老家的计划也取消了,总想再去开一些,每天问寺里的义工,什么地方可以再开出来种菜。想多种一些,供养大众。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5/nEO_IMG_20100525%20156.jpg

 

  从见行堂平台,进入斋堂的台阶,今天砌砖,砌好后,这条通道将封闭,居士进出斋堂,只能通过斋堂东边的侧门。

  客堂架构进行调整,分为接待部、后勤部。接待部包括挂单、提缘、接待室等,由贤扬法师负责,后勤部包括药房、车队、采购、环保、食宿、库房、机动组等,由贤宏法师负责,贤满法师为总负责。

  法师带着两位库管义工于清华、王立华去库房转了一圈,准备明天进行整理,法师走后,于居士自己先进行整理归类,以便明天彻底清理。

 

 我要投稿:记一位老菩萨

  初见她时,是在山门义工登记处。我正在和同修们叽叽喳喳商量怎么做义工的事,毕竟是第一次做义工,心中既兴奋又有些忐忑。

  这天的天气很好,初夏两、三点的太阳照得我有些眩目,头上有些出汗。因为出来急忙,忘了带水,心中想是不是找点水去。

  在我正准备转头的时候,身后传过断断续续中夹杂着气喘的说话声:“帮我看看,看……看”。“看”声拉的很长,气喘得厉害。

  我转过身,只见一位老奶奶,看上去年龄不下七十了,满头白发,佝偻着腰,步履蹒跚。她从包里掏出一个白色、揉的皱巴巴的塑料袋,里面是一堆同样揉得有些乱的文件。她一边用她枯瘦的手打开塑料袋,一边问着身边的同修“帮我看看,哪是皈依证,怎么报名当义工……”。

  “这么大年纪还来当义工?” 我心中纳闷,“义工不是年轻人的事吗?”。

  我奇怪的看看了她几眼,但因为要工作了,就离开了登记处。

  我们按计划分到了辅导组,工作是举牌子做领队,带领学员按顺序吃饭、做早课、浴佛……原以为工作很轻松,就是举举牌子、站站队,没有想到,一下午下来,腰酸疼酸疼的。看来,当义工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脑海中不免闪现那位要当义工的老奶奶的身影。

  晚上吃完饭,我和同修 放下碗就往外走,台阶上,我看见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定睛一看,就是我在山门看见的她。她蹒跚的踏下一个台阶,身子晃了晃,几乎就要跌倒,我身边的女同修赶紧上去搀扶。我心里真着急她会摔倒。忽然,一个声音传了过来,“我想洗碗,在哪里洗碗?”好像是老奶奶的声音,我是不是听错了,我抬起头看过去,没错,就是她在说。她在一名女同修的搀扶正下台阶往饭堂走,央求着对搀扶她的女同修说“我想洗碗,带我过去吧。”

  刹那间,我心头感慨万千,看着她满头白发,干枯的脸庞,蹒跚的脚步,又看着往外拥出的年轻的背影和一双双健壮的双手。

  多么虔诚的老奶奶呀,为了一个普渡众生的信仰,在如此年迈的岁月,不畏延绵的山路,不顾自己体弱多病,也要坚持在浴佛节的日子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将自己贡献给佛陀和她心中的众生。

  短短的两天浴佛节很快就结束了,临走时,我又在拥挤的公共汽车站看见了那位老奶奶疲倦的身影。虽然我们只匆匆几面,未曾说过一句话,但她的执着、虔诚、从容和坚韧却深深影响了我这样一个初学者。生命都要经历生、老、病、死,在茫茫宇宙中显得那么脆弱和渺小,但生命力却因有了信仰而变得无比强大。

  她不就是我们心中的佛吗?或许她是来感化我的吧(短短两天,在哪里我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够心中有佛、心无所住,为了众生奋斗不已,为众生平等奋斗不已,我们不就是众生的佛吗?

  感恩老奶奶!感恩老菩萨!!

 

 

5月25日玉树前线报道

  早上,仁爱基金会第三批志愿者完成了阶段性工作和交接期工作启程返京,目前前线团队还有8人。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5/nEO_IMG_2.jpg

 

  上午,钟莹和张威到三完小督导板房建设并同尼玛校长洽谈事项。

  方经云和王海龙负责丈量仁爱学堂帐篷的长度宽度,并上街寻访多家商铺,挑选合适的地垫。

  心理团队4人今天的任务是深入走访重点户,现有的重点户来源是根据国际无障碍心理专家孟凡龙、许彩霞提供的。在这次地震中这几户人家身、心上都遭受了很严重的创伤,非常需要心理援助。贤娜建议,今后的心理援助工作,就以深入跟踪抚慰这几户以及类似的灾民为重点,长期跟踪援助。分配心理志愿者定户到人,时长也许是一两年甚至更长。方式:前期我们志愿者到灾区,跟这些重点需要心理援助的灾民在一起,建立良好的心灵关系;当彼此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后,志愿者就可以以邮件或者各种通讯的方式远程保持联系,定期聚会组织交流活动等方式。这样可以把个案做深入做细致,保留珍贵的历史资料,也能比较好的建立我们仁爱心理援助的体系。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5/nEO_IMG_3.jpg

 

  王卫,邓雪娇,陆鑫,贤娜直奔第一户科周巴毛家,科周巴毛是个16岁的小姑娘,在民师读高二。这次地震她家里就剩下她和父亲两个人相依为命,小姑娘很善良但小小年纪就得了癫痫症。

  我们到科周巴毛家的主要目的是请她今天跟我们一起去慰问关怀其他的灾民,一方面给我们作翻译也让巴毛承担志愿者的工作奉献爱心,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彼此有机会深入接触,深入了解,也就此开始了对她的心理抚慰的工作。

  今天跟我们同去走访的还有第二个小小志愿者——丹巴元培,12岁,是第三完小的学生,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在这次地震中他家里也伤亡惨重,

  两个小志愿者跟我们一起去走访灾民作翻译,还把奉送佛卡、挂坠等小礼物都交给小丹巴元培来发放。两个小志愿者工作的都特别认真负责,我们走到每家门前他们都会用藏语把主人请出来询问家里的受灾情况,有没有伤病员等等。我们因为比较怕狗,所以就提议让他们两个小志愿者给我们作保镖,他们笑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缝,很开心的接受了。到了灾民家里,我们都不用太多的交待,两个小志愿者非常专业地询问家里的情况,发放药品的时候才发了两次,两个小志愿者就立刻记住了,接下来就主动很详细具体的介绍药物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我们发放物资药品的工作立刻变得非常地顺畅。就给我们关怀安抚灾民的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代吉巴藏家,妻子受伤打石膏还没拆掉,家里并不大,都是很简单的家具,虽然有病人卧床,家里家外一切事情都落在了丈夫的身上。就是如此家里还寄宿了一位孤寡老阿妈才人桌尕。因白内障双眼失眠,全身水肿。有一个女儿,在民师读书,名字是看着措吉。从地震以来老阿妈没有得到女儿的任何消息。老阿妈知道我们来了眼泪不停的流,发出的声音都是像无助的孩子等待家人的召唤。我们把她女儿详细的情况作了记录,贤娜和陆鑫一直紧紧地拉着老阿妈的手,不断拥抱安抚老人受伤的心。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5/nEO_IMG_4.jpg

 

  才仁卓尕,女40岁以上,有4个孩子,丈夫入狱。地震中整个上半身都被压,背部头部压伤。家里的一个女儿已经出家。刚进屋受伤的女主人就在门口的床上,她虽然身心都受了重大的创伤,但外表却还是那么地与当地的大多数人不同,外表非常清秀,但眼神有点游离,语言很少。见到了我们就立刻提起了精神脸上的笑虽然有点突然,但还是那么的真诚和纯真并无一点的造作。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5/nEO_IMG_5.jpg

 

  今天上午一共走访了8户人家,其中有6户都是需要我们长期深入地关怀的灾民。今天我们的心理援助工作终于真正地开展了深入的抚慰工作,就是那两个小朋友,当他们也参与我们成为志愿者的那一刻,他们的眼睛开始亮了,脚步开始轻松了,笑容也频频地挂在脸上。在一上午的走访中,小科周巴毛一直都拉着贤娜的手。现在的玉树到处都是废墟,我们走访时需要上坡、爬山,贤娜今天的身体状况非常不好,稍微走路就会大喘气,于是就请科周巴毛给贤娜作保镖。小科周巴毛笑的很灿烂,后来也开始主动跟贤娜开玩笑了,情绪明显很放松。小丹巴元培话很少,他回答我们提问时用的语言也很少。到了我们吃午餐的时候小丹巴元培已经开始主动给我们讲他在学校打架的故事了。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5/nEO_IMG_6.jpg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5/nEO_IMG_7.jpg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5/nEO_IMG_8.jpg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5/nEO_IMG_9.jpg

 

 

  这两天,赛马场仁爱心栈的旁边,多了一个邻居——消防队。中午,副秘书长钟莹和心栈负责人张威拜访了我们的新邻居。

  玉树州公安消防支队扎西科执勤二区指导员刘方平、中队长张志强和干事张伟接待了我们。刘指导员非常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他们来到赛马场的工作任务,亲切地表示了军民共建的美好愿望。当他了解到我们心栈做仁爱炒饭,饮用水是一个极大困难的时候,非常爽快地表示愿意帮我们解决这个难题,请我们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来取水。而实际上,他们的饮用水也是通过水车一次次运来赛马场的,并没有供水管道。

  刘指导员还说,能作为邻居,也是缘分,以后有什么需要的,我们一定尽力帮助。我们部队的任务就是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5/nEO_IMG_10.jpg

 

  下午,几位志愿者外出采买心栈做炒饭所用的食材和煤气。

  傍晚,两位仁爱志愿者同孟老师、救助儿童会的几名志愿者联合走访了几户灾民,准备为单帐篷的住户发放比较保暖的双层帐篷。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5/nEO_IMG_11.jpg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5/nEO_IMG_12.jpg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5/nEO_IMG_13.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