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龙泉日记

标签:
宗教仁爱法会师父玛尼文化 |
分类: 龙泉每日 |
5月22日龙泉日记
又是一个星期六,今天早上的朝山礼佛是第三次了,这三次的人数一次比一次多。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以后周六的三步一拜的朝山礼佛,或许会成为凤凰岭的一道风景线。上午九点,在见行堂三楼举行法会大结行。
剃度前的依师教育
丁班临近剃度,剃度前,为了策励大家,要求将五堂功课全部背下,在不影响承担的情况下,大家各自努力,每天有背诵的进度要求。使尽一切办法,尽力在剃度前将五堂功课背下来。
为此,上午还专门请了贤佳法师给讲如何背书。
晚上,祈请了贤启法师百忙中给上课。七点十分开始,至八点半,讲的内容以依师为切入点,听得大家如梦方醒。
贤启法师先是很坦诚地讲了他出家的因缘,童年时到重点高中附中再到清华大学再到继续深造乃至工作的一些往事。
出家时,亲人们最先的反应分别是要让他见见骨灰盒,还有要拿斧子找去庙里算账,等等。
应了师父的话,只要人一坚定,障碍就少。贤启法师的亲人很快就理解了出家的意义和价值。毕竟是亲人嘛,考虑问题的立场大多是为了亲人好。
法师的讲述迅速拉近了和大家的距离,之后以他出家前后的亲身经历谈依师。出家前,贤启法师曾有一个被同行们疏远、排斥的经历,那时候感觉自己很苦,甚至会觉得自己为别人付出这么多,现在你们竟然要抛弃我。
同行们提了一些缺点,但没有真正认可,直到有一天,最亲的人也这么说,这才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真的错了。
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同行们试图用这种方式改变他的一个缺点。
这段经历以及后来的学习和实践,让贤启法师强烈地意识到人的自我反省能力是很弱的,因此,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人生就如同一列轨道上的列车,没有外力的话,肯定会直接往下滑,一直到最后,撞上某个足够强大的境界,然后摔个稀巴烂。
这个外力就是佛法,就是皈依,皈依佛法僧三宝。
依师不是情绪乃至迷信,而是通过师长的教授来一点点地改变我们身上的习气、毛病,让我们走上完善自我,转凡成圣的过程,否则,靠自己绝没有可能,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次第,依师先从依僧起,依僧先从依友起。
其实,这句话早已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但是,在剃度前的这个特殊时刻,而且又经历了大半年的学习,经历了劳作、同行之间的磨合,对法师的观过,乃至种种稀奇古怪的念头和想法之后,再听到这句话,感觉已经截然不同。
贤启法师讲,所有让我们成长的机遇都是哭丧着脸来的,来自同行的批评、指责都是帮我们成长的境界,去研究教理、经论,如果没有足够的福德智慧的话,就很难有大的建树。
这样一个定解,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法师讲,修行是自己的事情,如果真正想利益自己的家人,想利益众生,想获得解脱,就只能走成佛这条道路,否则只能在世间轮回,这不是选择不选择的问题。
人是可以通过修行成为圣贤的,当然,前提是要对自己的有要求,有信心,勤修戒、定、慧,戒就是随众,随众随下来就是持戒。人切不可得过且过,其结果就是换来更糟糕的后世,倘若人不知道有后世就罢了,知道了的话,就要努力了,否则别说亲人了,谁也顾不上了。
轮回很苦。
因为境界不一样,对依师的理解各不相同,那么作为学习者和旁观者就有了分别和不同的理解。
贤启法师在课后说,凡夫争理,圣人争罪。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哪里有什么对和错,是和非,无非都是我们内心的分别心在作怪,因为无明所以就反省不到,反省出来的都是自己的道理,千千万万个道理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别人是错误的。
在境界中,就反过来看自己的问题,别人有没有问题那是他的事情,跟自己根本就没有关系,在什么境界说什么话,就好比中国人就要先学好说中国话,再去学英语。
法师在出家前,依师和依听闻轨理就非常好,确实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他在广化寺做净人的时候,苦活累活干到极限,很让人感动,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了学佛法的智慧。
法师说他对福能生慧很有体会,当初还在读书的时候,常去善知识家里干活,干多了,发现回教室读书研究课题的时候就很容易进入状态,不像以前要很艰难地磨蹭半个小时才能进入学习状态。
这个体会,很多人都有。福能生慧是一个很物质的现象。不经历过,很难用语言彻底表述清楚。
观功念恩师法师向大家主推的具体行持方法,平时多记观功念恩日记,刻意地去记,就记自己最看不顺眼的人,记他的功德,一时找不到就找别人了解,功德记多了,内心对别人的评价和看法就不是情绪了,而是靠智慧和理智。
课后,因写博客的缘故,法师又有一些开示,讲到师父这么多年培养了这么多的人。
还谈起在僧团里如何利用这样一个环境,让自己不断地成长,如何利用每一个承担的机会不断地突破自己。
谈得很多,有很多很多的收获。诸多感受确实是一言难尽,而且语言越来越来难以讲清楚。
反观自己,就是一个念头的事情,翻过来就翻过来了,翻不过来确实就是苦。虽然就是偶尔翻一下,但却是那么不容易。
佛法有的时候也让人简直没法说,苦干这么久,费这么大的力气,就为了翻这么一小下,但是,不这么干,就这一小下就是翻不过来。翻不过来就在是非里打转,就是妄想和执着。
法师转述的六祖大师的一句话,再次听,体会又不同,大师的话是,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晚间,见到师父和弟子们随谈,师父对什么样的弟子说什么样的话把握得非常清晰,他想传递给你什么东西,清清楚楚。
本想跟师父汇报一下读曾国藩家书的心得,又想,语言其实没用,心得吗,是心的事,跟语言没多大关系。
师父检查了一位法师的耳机,确定听的是佛法,才放心。又提到昨日上早殿,丁班同学因东、西单换位,在师父的拜垫前面经过,师父正在拜佛,极不恭敬,且不如法。
沙弥律仪里有明确的条文禁忌。
幸亏晚间有机会亲近一下师父,听到。师父不讲,我们都没有意识到,真的是无明到底了。这样的观照力都没有。晚间,在佛堂猛力忏悔。转天,再跟师兄弟们交流一下。定当力戒,绝不二过。
用我的护持,成就你的虔诚
用身体丈量大地,顶礼膜拜到佛陀的脚下,虔诚恭敬地祈求佛陀的慈悲加持。周六的朝山准时开始,浴佛法会的义工也加入到朝山的队伍里。65人的队伍,比第一次增加了3倍,朝山人多队伍长东西多。保安组的3名保安沿途护持,维持秩序背包等护持工作。
从山下赶来的居士,来爬山加入到朝山队伍的游客,背包、多的衣服来不及放好,都交给护持的义工。也有第一次参加朝山的信众,认为一个小包背着没关系,或者是多穿了衣服,拜的过程中不方便,也会交给护持义工。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2/nEO_IMG_DSC_5505.jpg
保安组的工作量大。夏季游人多,要不停的巡逻,看是否有吸烟,或者有从危险地段爬山的游人。工程施工的工地,物资也要有专人守护。再加上僧团、居士居住区的安全保卫,几位保安义工,忙的有时连饭都吃上,晚上要巡夜,白天寺院正常工作,休息的很少;要朝山就要有护持,法会的义工也想参加朝山;几位保安就来做护持。
保安李居士和陶伍贤居士,看路上有沙石,担心硌到朝山信众,找了铁锨和扫帚清扫出来。路玉浩当起了输导员,请车辆减速避开朝山的队伍;好在这段路在景区内,车辆少,又是上坡,他只要观顾一下,免得出意外就好。
师父母亲与刑敏娟居士在前面引领,游人穿着短衫还觉得有些热,两位引领穿着菩萨戒的海青搭衣,一路拜上来。路上,有人匆匆而过,有人注目观望,有人跪在路边,有人加入礼拜。拜到金龙桥,都是满脸的汗水,保安黄居士站在桥中央,不停引导游人从一侧通过,给朝山队伍让出半边桥的通道。西跨院,银杏树下,三圣像前,朝山礼拜圆满,所有的功德回向给众生,和心所希望处;用澄澈的泉水洗涤去路上的尘垢,带着一身的清净欢喜,开始新的一天。
朝山前,贤生法师下去看了看,嘱咐路玉浩不用放录音,让朝山信众自己唱佛号就好,免得录音声音不够响,前后反而不能统一协调。然后又匆匆离开,回法会处处理事情,接待信众。最后又赶往浴佛节法会结行现场,昨天的浴佛节法会,供灯活动的护灯,一直到今天早晨才圆满。
9点见行堂明心阁召开结行会,贤生法师还没到,总护持宋志宏主持会议,带领义工们缘念,然后观看为法会结行做的法会活动短片,一个个境头滑过,义工欢喜辛勤的承担在屏幕上展现,师父、法师们的慈悲庄严呈现,信众的欢喜虔诚展露,结缘场地供养的欢喜布施;供灯场地辉煌广大;“此处最吉祥,诸佛曾于此;佛光普照耀,广度无量众……”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2/nEO_IMG_IMG_9112.jpg
下午东配楼北的拱桥开始浇筑,在施工现场出现了有一位龙泉寺义工,和师父博客读者都熟悉的人,就是那位用“花里胡哨QQ车”接送师父上下班的司机。司机很善谈,说起当初接师父上下班,他说:“我不知道写出去了,是有一次有乘客坐我的车和我说的,还说要打印出来送给我。”
司机现在还在做这样接送的义务好事,用他的话说:“我坚持日行一善”,不过现在也要工作,这次到寺里来,是因为他的水泥搅拌机,来寺里送浇筑拱桥的水泥浆。他说:“也得工作挣钱,老母亲生病了,原来病不重糖尿病,我劝她去医院,我妈怕花钱,结果现在转成了尿毒症,每隔一天要去医院做一次透析,我得挣钱,不然哪天做透析的钱,没有了怎么办,有空还是会去接人啊,现在也有人给我打电话。”
学佛,发愿要成佛,不是为了自己,是为报佛恩、国家恩、父母恩、众生恩。一位义工很欢喜的说:“忽然发现我存在的最大意义,是让别人快乐。”
5月22日玉树前线报道
早上缘念后,仁爱志愿者们分两队分头工作。
王昕,钟莹,张威,永辉去三完小看板房的修建情况,同尼玛校长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以前我们在四川赈灾的时候,没有冬天用火取暖的问题,所以板房建设没有考虑这块内容,而玉树当地冬天十分寒冷,是必须要人工取暖的。板房的材料是泡沫塑料,加外包钢板,属于易燃材料,不能够用明火取暖,这是我们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尼玛校长说,还要再考虑取暖、排水等问题。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2/nEO_IMG_1.jpg
(图1)视察板房情况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2/nEO_IMG_2.jpg
(图2)视察板房情况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2/nEO_IMG-3.jpg
(图3)三完小原来的校舍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2/nEO_IMG_4.jpg
(图4)三完小的校舍危房正在拆除
另一队是仁爱心理关怀团队,由谢晓咏召集,留在基地开会讨论下一步心理关怀工作应如何进行。
中午十点半左右,两队志愿者汇集到跑马场仁爱心栈处,等待仁爱炒饭出炉。
两个小女孩,好奇地跑过来玩,看到我们,虽然有点害羞,还是主动搭讪起来。她们一个叫代吉永藏,一个叫尕吉文毛,都是三完小的学生,十岁。文毛很爱说话,她说,他们家是从囊谦迁过来的,地震的时候,家里受了灾,三哥过世了,妈妈、嫂子(怀孕中)等都受了重伤,骨头断了,舅舅一家死了三个人。她说她很害怕,怕地球会爆炸。我们告诉她不会的,真的不会的。她还告诉我们,她的偶像是刘亦菲和蔡依琳,非常希望能见到她们,也希望能去北京,看看“喜羊羊”是怎么做出来的。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2/nEO_IMG_5.jpg
(图5)两个可爱的藏族小姑娘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2/nEO_IMG_6.jpg
(图6)帮忙做炒饭的志愿者
这些都是她们主动告诉我们的,一点也不像受到惊吓的孩子。我把随身带的两只铅笔送给她们,她们立刻找来了纸画画,画的是一幅“民族大团结”的美好愿望。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2/nEO_IMG_7.jpg
(图7)小女孩画的画
正聊着,炒饭出炉了,我帮她们盛了两碗,文毛抢先说:“我要少的那碗。”之后又说:“我可以拿回家吃吗?家里人还没有吃饭。”多懂事的孩子。
今天是第二天派发仁爱炒饭,我们的志愿者也兵分两路行动:一路在赛马场255方舱医院派发,主要是发给看护病人的家属,一共派发了21份。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2/nEO_IMG_8.jpg
(图8)在255医院发放仁爱炒饭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2/nEO_IMG_9.jpg
(图9)在255医院发放仁爱炒饭
另一路开赴新寨玛尼石堆,派发给转经的藏族同胞们,一共派发了52份。派发的时候,我们发现虽然大家都很想尽快得到食物,但没有人自取,都是等我们递到他们的手中,很多小孩子很懂事,有的说:“先给他,他们家3个人没吃的。”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2/nEO_IMG_10.jpg
(图10)发放仁爱炒饭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2/nEO_IMG_11.jpg
(图11)玛尼石堆旁的人们在吃仁爱炒饭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2/nEO_IMG_12.jpg
(图12)新寨玛尼石堆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2/nEO_IMG_13.jpg
(图13)新寨玛尼石堆
回营地的路上,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家搭我们的车回,他的汉话说的不太好,只会说简单的一些词,模模糊糊中也听说,他的家中死了几位亲人。老人今天来转玛尼石堆。其他的,就听不懂了。记者来到玉树的第一天,就发现玉树当地的车是随便打的,可以随时拦截,很多人愿意顺路载你,不一定搭乘出租车,也可以到达你想去的地方。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2/nEO_IMG_14.jpg
(图14)搭我们车回来的七十岁老人
回到营地的时候已经两点多了,稍作休息,三点一刻,心理关怀团队的几位队员到儿童救助会进行交流活动。仁爱志愿者和救助会志愿者进行了分组交流,就带动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救助会的志愿者,都是当地的大学生,他们给志愿者进行统一的培训,志愿者的工作,是在帐篷儿童活动中心带动孩子们玩耍和做一些益智游戏。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2/nEO_IMG_15.jpg
(图15)在儿童活动中心带动小孩子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2/nEO_IMG_16.jpg
(图16)在儿童活动中心带动小孩子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2/nEO_IMG_17.jpg
(图17)在儿童活动中心带动小孩子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2/nEO_IMG_18.jpg
(图18)同救助儿童会的志愿者交流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2/nEO_IMG_19.jpg
(图19)同救助儿童会的志愿者交流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22/nEO_IMG_20.jpg
(图20)同救助儿童会的志愿者合影
交流活动后,我们邀请救助会的两位值班负责人来仁爱的基地做客,结个善缘。她们其中一位明天就要离开玉树。晚饭时,我们向他们介绍了仁爱基金会的各项活动,和北京龙泉寺的各种情况,她们听后非常感兴趣,说:“我们还有一些帐篷,如果你们走访的时候看到有特别贫困需要帮助的,可以给我们说,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帐篷,给你们,我们放心。”不是我们个人可信,是三宝的功德让别人愿意相信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