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龙泉日记

标签:
宗教八关斋戒僧团法师大寮日记龙泉寺文化 |
分类: 龙泉每日 |
3月15日龙泉日记
http://218.57.142.173/blog/2010/3/3.15/nEO_IMG_20100315%20027.jpg
要加上精进两个字
晚上七点,僧众集众开全体会。
会开的干净、利索、逻辑清晰、语言准确,主持会议的禅兴法师根据师父的思想理念建设、组织管理建设,人才事业建设的原则宗旨,简略介绍会议内容,先由各执事法师向大家介绍各自负责的事项的发展状况。贤立法师讲寺院建设规划和当下的状况,贤启法师讲文化、慈善弘传方面的事项,贤健法师讲法会的开展状况和俗众学修组织状况。
寺院去年的状态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清晰地呈现在僧众的脑海里。这样一来,拓宽了僧众个体的视野,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应该对增“慧”有好处,对培养信心,提策心力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再高一点,能够策发起广大承担的勇气和力量。
http://218.57.142.173/blog/2010/3/3.15/nEO_IMG_DSC_1319-2.jpg
然后由甲班、乙班、丙班、丁班分别派代表发言。
甲班的贤益法师讲了他作为班导助理如何学习带班的经历,因为没有经验,先是听人介绍,从书里找如何带新人,后来发现还是直接跟悟光法师学带人更靠得住。发言中的很多体会令人很受益,特别是在如何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如何不执着,如何高效、有效地学习和做事方面让大家感受到法师的付出和心得。
http://218.57.142.173/blog/2010/3/3.15/nEO_IMG_DSC_1355.jpg
乙班贤明法师刚参学回来,已经在班里已做了参学分享,僧众大会上,又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很开眼界。
这样的分享确实有助于听者安住道场,增强学修信心,策励自己把自己放低,再放低,一心办道。
http://218.57.142.173/blog/2010/3/3.15/nEO_IMG_DSC_1361.jpg
贤双师作为丙班代表,发言中讲了他个人从进僧团到净人、到沙弥的经历和体会,特别提到了因为年纪大,豁出去出家办道的道心令人敬佩,他曾因目睹贤立法师腿有伤依然坚持上殿以至于累坐在拜垫上而落泪,更是让人感慨。
头一天,悟光法师就当众宣布了丙班的管理层次,“道”与“术”搭配使用,层次分明,责任清晰,不迷糊,用心的用心,用人的用人,这样的结构下,自然更有利于学修,有利于广结善缘,也有利于团队和个人的成长。很受启发。
丁班代表是大寮的覃代立,班导法师选人选得很用心,代立师兄向来说话紧张,为人腼腆,内向,在大寮做事情很发心,虽辛苦但也不轻易道于他人听,班导法师选他发言,吓了他一跳,不敢,经班导法师耐心引导,他说,只要法师加持,他就豁出去了。
万万没有想到,道场真的是不可思议,代立师兄的发言如此精彩,拍出的照片也是神采飞扬,话语逻辑清晰、流畅,表达清楚,轻松自如。让人看到了一个未来的为大众做精彩开示的法师。
http://218.57.142.173/blog/2010/3/3.15/nEO_IMG_DSC_1376.jpg
事后,有师兄问他,你是不是把讲话先背下来了啊。他说,没有啊,开会前一会才告诉他要发言的。语言的组织全是现场想的。
真的是不可思议,不过,又一想,也是,道场里都待了一年了,每个人都有很大的进步,只不过天天在一起,不觉得而已,猛地拿出来练一下。就显了出来。
道场确实有加持。
发言后,禅兴法师向僧众宣布由师父认命的僧团的执事、书记法师名单,并强调,执事法师不是为了管理僧众,而是服务僧众。
僧团就是僧团,事项上是共世间的团体管理的事,但用心上却是办道的事。
贤健法师特意转述师父的话,以后法会的共修前面一定要加上“精进”两个字,让居士们能够精进,能够在共修中有所受益。
贤启法师承担着很多的事项,特意感恩贤立法师带领的工程组盖出更多的空间出来,好容纳他不断发展壮大的弘法事业。
最后,禅兴法师告诉大家,今年,丙班要受戒;丁班在今年要剃度,戊班由准净人转净人。
僧团不断壮大。
http://218.57.142.173/blog/2010/3/3.15/nEO_IMG_DSC_1379-3.jpg
会后大家分班抽签换寮房。
换床,换柜子,从熟悉的床上换到另一张不熟悉的床上,策发自己不执着,不贪染,拿的起,放的下,再熟悉,再舒服,也是三界火宅,有什么好舍不下的。
换一张床,真的是有自在轻松的感觉,这一点,突破了,就跟草一样,哪里都能茁壮成长,春天一到,没什么能障碍自己。
八关斋戒开示:持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今天是阴历的三十,有八关斋戒。
禅兴法师在一开始询问了一下大家,有没有第一次来受八关斋戒的居士。有几位居士举手了,他们是第一次受八关斋戒,并且以前没有受过。法师接着问他们是否知道为什么要受八关斋戒。有居士答道,不知道。于是禅兴法师又耐心地对大家提示了一下相关内容。可以看到法师非常善护他意,对每一位受戒的居士都很认真负责。
法师开示:受八关斋戒是一日一夜的,从今天受戒开始,到明天早上,这一日一夜之内最低下线要持好这八条戒。持好这八条戒本身可以得到很大的福报,功德很多,但是持不好戒的话,也会有很大的过失。所以持不好的话,就要去忏悔。我们山上会不定期给大家安排做忏悔。
我们持戒、受戒最根本的目的并不是得到一个人天福报而已。当然,人天福报肯定可以得的到。持戒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跟我们成佛的宗旨相一致,是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最后得到无漏的智慧,最后彻底解脱生死轮回。这是持戒最根本的目的。所以我们在持戒的当下,就要知道我们持戒最终的目标是什么。这样才容易把握持戒的主要内涵。
既然是要解脱生死轮回,得到究竟的一种解脱的话,那就要知道解脱什么东西。外在要解脱轮回,内在就要解脱烦恼。内在的烦恼解脱了,才能外在从轮回中解脱出来。所以,持戒最主要的,就是要破烦恼。这八条戒无非就是帮助我们在八个方面能够限制我们的烦恼,把烦恼克制住。其实真正持戒远远不止这八条,而是说,所有的烦恼我们都要去调伏它,这是持戒最根本的目的。烦恼能够调伏了,将来进一步修定,再进一步发慧,才能把烦恼彻底断除。烦恼彻底断除了,这个轮回才能够跳得出来。这是我们持戒的一个基本原理。
http://218.57.142.173/blog/2010/3/3.15/nEO_IMG_20100315%20013.jpg
关怀,一个永恒的话题
春雪柔和,脚踩上去,就是一个大大的湿印迹。竹叶上的积雪,已经变成半透明的薄冰。贤生法师又在召开关怀会议,屋里坐满了各组的关怀员。
善谈的贤生法师,改变战术,让关怀员们讲,自己做起会议主持。一周了,又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问题的解决也变成了面对面,涉及到哪个组,双方当面沟通。分享一周关怀记录心得,大多数人都去实行了,郑玉琴居士是唯一带着文字记录稿来的,对关怀会内涵的体会,法师的慈悲用心,自己是怎么去做关怀的,清楚明了,赢得全场一片掌声。贤生法师看着原来当众一发言,就摇手往后躲不敢说话的郑居士说:“写的挺好,把写作和关怀结合在一起了,看来没白培训。”
住宿组工作性质就是关怀,组长王丽华居士,一周来和组员在工作心态上进行调整,由原来的管理,改为服务,几位老居士,竟然还互相督促实行柔软语。大寮新组长周金居士,没去实行关怀,原因是在大寮,大家认为最需要关怀的是他。文化部、基金会的两位行政兼关怀员,很委屈的向法师述苦,他们的关怀不被接受,甚至在对人关怀时,还引起了反感。
分享点评,针对两个关怀送不出去的行政,特别给出了建议:关怀是给对方的,所以送的应该是对方需要的,比如做行政,你去倒一杯水,可这杯水并不是他需要的,他需要的是一个安静有序的办工环境,来正常工作;或者,用斋时刚喝了一碗粥,这时去倒水,他不需要,肯定就不接受了;所以做关怀,要去了解对方,送人所需,而不是送自己想给的。
知宾法师:放下
前几天,贤佳法师转告师父对我的教授:“注意内敛,心不外驰”!
得到师父的教授除了欣喜之外,更多的是惭愧!自己做的不好,劳烦师父百忙之中还要关照弟子的用心。
看着“注意内敛,心不外驰”这八个字,不是很理解,也不是特别明白师父的意思,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自己需要反省了!于是乎当天下午自己独自静坐了三个小时用来反省近日来的言行举止。
如果不是坐下来细细去审查,整日里忙于事务,很难看清楚自己的问题,甚至会认为自己做的那么辛苦,应该得到些安慰才对!有所求必然会很苦!
虽然不能很好的理解师父的心意,但是我像持咒一样忆持“注意内敛,心不外驰”这八个字。串习的多了,自然会有不可思议的收获。
昨天晚上开全体僧团会议,听了当家师和其他书记法师工作报告,以及同学们的学修心得,深刻的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团体,承载者师父建立汉传佛教修学体系的历史使命!
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自己想去做点事情,但是智慧和慈悲心都不够,从根本上讲是愿心不够,没有师父那样的悲心和宏愿!
僧团会议的最后一项是抽签调整寮房。如此的用意是不使出家僧人过安逸的生活,要保持无常的觉知。
今天是周一,适逢昨日天降大雪,上午大出坡的内容就是搬家。我要组织召开每周一次的关怀会议,和以往一样的时间进行,但是格调有所改变,从过去的我作为主讲改变成我作为主持人,各部组的行政负责人介绍自己是如何落实关怀,以及在工作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两个多月的热身准备总算是有了一定的成效,很随喜他们的付出!
会后回到寮房,热心的贤龙法师已经把我的被褥搬到新的房间了,很感恩!还有些衣柜里的物品需要自己整理,虽然东西不算很多,但是整理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很多东西很少用的。
唉!还是很贪着,没有放下!
放下,真的放下了吗?
很难说“放下了”!
此时此刻,又有一些体会:完全放下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想想师父的教授“注意内敛,心不外驰”,是啊!放不下,心就随着境界去奔驰,会被那些潜伏的欲望利用,待到心狂乱时就很难收得住了!
事情做得多了,心就容易外驰,尤其是想做出点成绩的时候,心会被未来的成就系缚住,越陷越深,几乎达到疯狂。
我是个出家人,是位比丘僧,不可忘记自己的本分事——修行——利益众生——成就佛道!
放下,是放下对世间的贪着,放下恩怨情仇,放下名利得失的心,放下自己的执着!
顿感心情气爽,难得有时间提笔写下自己的心得感受。
感恩的心不需多言,依教奉行定会法喜充满!
http://218.57.142.173/blog/2010/3/3.15/nEO_IMG_20100315%20044.jpg
义工成长心声:认识自己,踏实承担
制作中心一位义工,晚上结行时非常欢喜,大家问她为什么这么欢喜,她向大家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因为家庭的创伤,自己从小生活在痛苦中,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有一次文化部组织活动,大家说出了我的很多优点,那时候非常开心,感觉到周围的人那么关心我,我心里充满感动。然后我才认识到要相信周围的人,相信他们的话,相信原来我自己也有优点。那次的活动对我是一种激励,一下子觉得要感谢很多人。开始的时候觉得大家不了解我,不知道我的存在,其实大家什么都知道。
后来我找法师谈了我的一些个人问题,法师建议我找我的上位谈谈。我以前没有和上位红过脸,但是总觉得有隔阂。第一次被他感动是有一次出去拍摄,看到他非常勇猛,我的精神一下子被摄住了,才知道他原来有这种品质,觉得他可以依靠。但是后来主要是由于自己跟不上团队,因为其他人彼此相处很熟,通过眼神和心灵就可以交流,而我自己不善于观察,不了解大家,所以那种感觉又没有了。第二次感动就是我按照法师的建议找了上位,没想到他几句话就解决了我的问题,让我一下子把心打开了,这让我很惊讶。自己心里的一层窗户纸捅破了,真心见真心,感觉到大家对我都是那么好。其实大家相处都很真诚,过程中尽管也会遇到境界,只要用心就会有回报。
我对法师也存在过疑惑,有问题也不想找法师。后来听了一个同行的建议,才鼓起勇气去把疑惑告诉法师,相信法师的话,按照法师说的去做。有一次我没有得到法师的同意就去参加一个活动,法师批评我了,跟我说“此未终,彼勿起”,让我安心把手边的工作完成,我才知道法师原来也在关顾我,也会管我,才和同行善友融合在一起。
这段时间的感受是,大家相处需要时间,是互相信任的过程,要把自己放低去融入大家,倾听大家。在这个过程中,也许每一天都会发生矛盾,但是今天有了矛盾,明天又会有变化,这没有什么错。我们应该做的是去开拓,不要沉溺于现状,要去提升自己,看自己什么地方有欠缺。要用真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法师、上位、同行善友,要真实,否则最后会害了自己。每个人都要去看优点,不看缺点,同行有缺点可以指正,但如果对方不接受就要像法师说的去包容他。
在三宝地最可靠,不用提心吊胆,不用担心受到伤害。团体修学力量非常大,开始自己人格都不完善,经历的家庭创伤,面对这些问题一般社会上的人肯定会垮掉。但是在这里处处都在闻师父的法,同行都会说一些鼓励的话,让自己的心不用紧绷着。
这是一个斗争的过程,自己内心斗争的过程。自己的成长是从大家身上得到关心,有阳光有雨露,关心就是阳光是雨露。外在又有一些境界,这些境界是逆增上缘,更策励自己去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