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龙泉日记

标签:
宗教六斋日师父老居士大寮日记龙泉寺 |
分类: 龙泉每日 |
2月21日龙泉日记
http://218.57.142.173/blog/2010/2/0220/nEO_IMG_IMG_3636.jpg
懈怠就是伤害自己
这个标题是贤佳法师转述师父的话,原话是,遇到事情的时候,懈怠、推脱、逃避、找借口,好像影响不大,觉得反正也有别人去做,而实际上对自己内心的伤害非常大。
去佛协之前,先发心,遇到贤佳法师,一定要从他那里讨要来一些学习和做事的经验,哪怕几句话也行。但忙起来,就没有时间了。
真是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中午用完斋,从斋堂走回办公室的路上,贤佳法师仿佛知道这个心思,主动开示,讲了几分钟,这几分钟的重点是如何保持精进,什么样的状态是最佳的状态。
贤佳法师讲,人一定不要懈怠,懈怠时的内心其实是很苦的,表面上看没什么,但内心里没有着落;不过,精进的时候也不能过头,你有十分力,要用到七分,要保持,恒久,如果到了关键时刻可以冲一冲,用到十分。
这段开示简单,但极实用。
转天再去佛协,还是跟贤佳法师联系,这次是和贤兆法师一起,贤兆法师说,有机会亲近贤佳法师,不能错过。
在佛协的会议室里,贤兆法师跟贤佳法师讲,希望能给新人讲一些。贤佳法师问,你们对什么问题感兴趣?
看来还是没有准备好,还是应该多提起心眼,随时准备跟法师请法,否则机会来了,搞不好就当面错过,那就冤死掉了。吱吱唔唔了几句,才把思维整理清晰,说,昨天的话题很受用,能不能再讲讲。
好在贤佳法师有耐心,没介意,就着昨天的话题继续开演,说,如何保持精进,是一种经验,人真正精进的时候,内心是踏实和欢喜的,不干事情的时候,逃避啊、懈怠啊、推脱啊,内心就会很不踏实,师父曾讲过一句话,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师父说,我们平常观察、思维、讲述,最重要、最正确的部分,是相应与宗旨,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找借口不去做,逃避,其实对自己的内心伤害非常大。
听贤佳法师的这个说法很意外,仔细思维一下,确实没有这么想过问题,以前会想,偷个懒一般也就是爽一下,知道不合适,但从未想过这是对自己内心的伤害,谁肯自己伤害自己呢?还是因为不知道啊,知道了,就不这么干了。
贤佳法师继续讲他的体会,说,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你的宗旨,就像一个气球一样,扎个洞,就泄气了,洞要是扎的多了,泄多了,气就没了,内心就会虚弱无力,没有力量,疲疲的,软软的,这样一来,整个人的状态就很低沉,很黑暗。人就是这样被自己的懈怠严重地伤害。
问,那这种状态对我们的死亡有什么影响呢?
答,两个方面,临死的时候,一种正气在,正念在。平常的时候,你经常处于这种善法光明的状态,你自然就在善业中,很踏实,真正行善的人,临死的时候是不会畏惧的,恶法多的人,临死的时候,就会畏惧了。
问,那么,如果两个人,一个疲疲塌塌地过掉一辈子,和一个精进地过掉一辈子,都是一辈子,在死的时候,有什么差别吗?
贤佳法师答,那个疲疲塌塌过了一辈子的人内心会很空虚,非常的失落,畏惧,什么也抓不着,当然,我也没有这种经验,可以想像的出来,一个人这样过掉一生的话,会这样。
贤兆法师讲,可以想像出来,观察我自己,人的心念,欢乐、恐惧、悲伤都有过,观察死亡的时候,遇到事情,那时就像死亡,可以类比出来死亡的状况。
贤佳法师讲,平常要多想一想,如果某一段时间懈怠了,因为有事情了,自己的状态不好,有同行请你帮忙的事情,你给推掉了,心里就感觉很不安,不应该,一直内心里就愧疚,我想,人要是一直在这种状态,善法很少,内心深处亏心的东西多,那临死的时候就会忧悔的感觉多。
如果有那种死而不悔的人,那他一定有恶业的蒙蔽,导致身心粗重,没有那种光明。善法给人带来光明,恶法是粗重的,往下坠落的。经论里讲过,善法和恶法,从究竟意义上说,都是一种有为的,不究竟的,但是善法相对来说,是清明的,让人上升的,恶法是污浊的,沉重的,善法让人容易接近和体悟究竟的义理,让人身心清明,所以我们要行善,从智慧修证来说要这样,从福报上来说更要这样,不然的话,得不到人身了,得到人身也碰不到三宝。《大般涅槃经》里讲,行善的人内心自然能得到安稳、无忧悔和安乐,就像人照镜子,自然能看到里面有一个相一样。
问,我们目前所理解的,接触的信息是,修行是一件很漫长,很艰苦的过程,甚至于有的也就是种种善根,这岂不是很残酷。
贤佳法师答,要从什么角度来说,比如说,我们做一件喜欢的事情,比如平常喜欢看电影,或者和好朋友聊天等等,就不会觉得时间时间很漫长、很难过,就会觉得很快乐、很轻松,所以,并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是否和善法相应,如果和善法相应,感觉到光明,就不会在乎长短,会觉得越长越好,就好像看喜欢看的电影,看到兴头上的时候,就不想它结束,当它真的要结束的时候,会感慨,哎呀,怎么就结束了,就希望它继续下去,《广论》里讲,骑菩提心马,从乐而趣乐,不用畏惧生死的长远,不要老盯着不好的方面,要看好的方面,建立好的方面,才能超越不好的方面,不然心安在哪里呢?没有安心之处了,要明确了安心之处,不好的就被超越了,屋子里有黑暗,不是把黑暗赶出去,拿一盏灯,一把火炬,黑暗就没了。
贤兆法师说,我记得师父曾经讲过,对我的受用很大,顺境时要收心,逆境时要放心,收心才能观照,放心才能超越。
贤佳法师讲,对啊,否则,人会在一个思路里面,自己把自己困住了,出不来。
上面的这段对话当场听的时候是一种感觉,事后整理又是一种感觉。很难用语言表达。
谈话时,贤佳法师特意给贤兆法师一个新电池,装在录音笔里,因为一会儿要送师父从佛协回寺里。希望能在路上录一些开示。
贤兆法师在去的路上就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拿着小本子翻啊翻,记啊记,提前准备问题,除了录音笔,还带了个MP4,想把师父的话都给好好地录下来。
真是应了贤兆法师回应顺境和逆境的话了。
从师父的小院到停车场,师父先让贤佳法师回去,到了车边,贤兆法师给开了车前门,因为大家都知道师父平时坐前面,但没想到师父自己开了后门,坐在后座上。贤兆法师事后回忆,当时心里完全缘着师父,这些细节都记的很清楚,看来师父对后面发生的事情是有准备的。
一上车,贤兆法师向师父请益问题,汇报工作,刚说几句就被批,再问,再批,再问,再批。
几个回合下来,贤兆法师彻底歇了,但还在坚持着继续,师父说,走了。
然后闭眼休息。
贤兆法师和我无奈地相视一笑。赶紧安心好好开车,在一边仔细观察贤兆法师,除了有点尴尬,还是比较平静。从佛协到寺里,一路上,将近一个小时,师父除了批了贤兆法师几句,什么也没再说。
后来在寺里,又有机会观察师父和贤兆法师的对话,师父依然是批他,而且是贤兆法师一开口就批,这时确信,其中有用意。
因为贤佳法师曾讲过,师父调教弟子会细心到你难以想像的地步。
贤兆法师一回寺里就讲,这回不行,不会应对,要是悟光法师在的话,他就能跟师父应对自如。虽然这次跟师父应对惨败,但在失败中学习了一些经验,留待下次再来。
观察贤兆法师挨批,正好提前练练心,看以前的博客内容,师父调教弟子,一般的规律是,新人鼓励,不批评,等有了点量了,就能真正地一边挨批一边成长。记得很清楚,那时有个弟子打法器打错了,师父等了一年才告诉他正确的方法。
比较有趣,虽然一路上没有开示,但无言也是开示,正好拿这个境界观心、练心,提前做准备,等以后师父批自己的时候,也能如前面的法师们一样,经的住,批的起,放的下,越批越长进,越挫越勇。
不练也不行,人活着,无论过日子还是修行,干什么都是有顺境有逆境的啊,只能有这个功夫,没有这个功夫就不好活,况且在佛门里承担。
贤兆法师的挨师父批的示现跟听师父讲法一样让自己很受用,算是做个自己以后挨批的前行,等以后轮到自己的时候,就认真地挨批,批呗,批就好好听着,批要是解决不了问题,大不了拿棍子打,打死拉倒,打不死但解决了问题,也能好好松一口气了。
八关斋戒
早晨,贤健法师为居士授法会中的第二次八关斋戒。正月初八,也是春节后的第一个六斋日,法师也开示了为什么要在六斋日受戒。法师开讲的很精彩,不过只是用声音和大众交流,眼睛却是七分闭三分睁,看上去近乎闭目状态,听着法师的开示,看着法师仿若入定的神态,忍不住想到了佛的定中宣说:
http://218.57.142.173/blog/2010/2/0221/nEO_IMG_100221%20002.jpg
“我们的日子就像梦一样,过得非常地快,一天中我们的心念不晓得有多少,平常粗心的时候根本看不到、看不清。观察自己的念头,一个念头起的时候能不能看得到?我们一般都是念头过去了,乃至说一连串的烦恼都过去了,时过境迁才会反省。这样觉悟就太晚了,太晚了,实际上就是造业的时候没有觉悟,业已经都造下去了。倘若觉悟得早的话,念头就可以止住。祖师讲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我们凡夫都是一种觉迟的状态,认识得都太晚了。这个就需要从内心好好关照,去用功,慢慢地,这种观察力、关照力就会提高。
为什么要在这念头上费那么多功夫呢?一念一生死,一念一轮回。一个念头就是一个生死,一个生死又会造下多少业呢?数不清。又有多少轮回呢?是不是比较可怕。生死轮回无非是在心上制造出来的,所以要不要好好在内心上用功夫,少往外攀缘,要不要从心上来了断这种妄想、执著,了脱生死呢?
我们刚才都发愿说:诸佛正法众中尊,为利众生愿成佛。从哪里成起呢?也还是说要从反观内照自心开始。
受八戒,是为了让我们的心少往外攀缘。我们知道有六根、六尘。六根,根,就是能生,这树根就是能生长,能生出东西来。这六根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它能生什么呢?我们的六根老往外去看,去听。看、听完之后是什么呢?是起烦恼,对不对?看到颜色,好看的起贪心,不好看的起嗔心,烦恼来了,然后就造业。所以说六根能生这个业,轮回的业。六尘呢,是说这个眼根、耳根等等面对的境界,外在的境界。外在的境界为什么叫尘呢?尘,就是尘土一样,尘土就是污染、染污,它有覆盖的作用。因为不管你看到香花也好,看到人也好,饮食也好等等,看到这些,眼识就会去分别好与不好,一分别就执着,就会覆盖自心的佛性。妄想越来越多,烦恼越来越多,就把清净心覆盖住了。那要解脱的话呢,就要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让心清净。
在戒条里面讲,不香花缦庄严其身、不歌舞唱妓,这些都是尘,都是覆盖我们清净心、覆盖本心的。高广大床,这个床呢,高广表示豪华的、舒适的。人人都贪舒适、贪舒服。这种舒适、舒服属于触觉,也是尘,起贪心的话呢,烦恼就会覆盖上去。非时食、饮酒也都是,无非是说六根、六尘,所以说要从这上面来修行。
http://218.57.142.173/blog/2010/2/0221/nEO_IMG_100221%20007.jpg
在六斋日受八关斋戒更加殊胜。六斋日是天上的使者下到人间来巡查的日子,就像钦差大臣一样下来检查,今天谁做了好事,谁做了坏事,都登记下来往天上报,所以这一天有做善事,业会比较重,福报的话也是一样。做坏事也会马上报上去。在六斋日受戒,功德会更大一些,所以六斋日是应该好好努力的机会。
受八关斋戒是为了解脱来受戒的。大家受五戒容易得到人天福报,得人身。受八戒相当于说随顺于出家的戒。以解脱的心去受,可以种下出家的因,将来生因这个业能出家,能专门修行,或者有更好的修行条件。有些人终身受持八戒,清清净净地修定慧,好好努力的话,甚至可以证罗汉果。所以说这个戒非常的殊胜。居士里有精进的人,一受就是三个月、半年,时间长了之后,看起来身心就很清净。今天随喜大家受戒。”
“修行的事很难说得清”
栗子园里,虽然满目还是灰灰的,走进小栅栏,却已经能感受到温暖的春天气息,民谚说“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地上的泥土,踩上去松松软软的。栗子树伸向空中的枝丫,远望去,小小的花苞,排列在枝条上。
http://218.57.142.173/blog/2010/2/0221/nEO_IMG_100221%20031.jpg
《大方广佛华严经》诵到今天已经是第八天了,还没听到谁说,读懂了佛的境界,开悟、入定的也没见到。大家还在诵,因为读不懂就不诵的人,也没有。诵经的感觉,有点像这栗子园里的大自然,一卷卷诵下去,好像没什么消息,可是等到量积到一定时,冬天过去春天到来,坚硬冰冷的泥土不觉中,便融化了。修行的路很长,成佛却是一瞬间的事情。
修行是一个等待和积聚的过程,真的像种地一样,要有足够的耐心,你不能要求泥土在冬天化开,你只要做好准备,随着季节的变迁,自然水到渠成。然后在泥土里埋下一粒种子,再信心十足的为它施肥浇水,保证充足的阳光和养料,那颗地下的种子是什么样,你不得而知,但是你要坚信,这颗种子它会发芽,它会长成有用的苗稼。你只能用心去信,而不能把土翻开来看,那样它会死掉。一天天过去,依旧是满目的泥土,某天你一如平常的走进来,赫然发现,地里嫩绿的苗芽,然后你会很欣喜的围着这些嫩芽欣赏赞叹,可是你不能停在这上面,因为你要的不是这个小芽,这是一个阶段,你要继续培育,看着小苗长大,这个时候,你不太会想放弃了,因为你看到了,你相信这回事了。那些有修证的祖师大德,也许就是在这个阶段,他们看到一些佛法美妙的端倪了,他们的修行已经上路了,不会有什么能阻碍他们往上修,根据自己的修证,他们已经相信成佛这回事了。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修行如种地,种地也是修行。佛堂里在忙着诵经,栗子园的两位老居士在忙着种地,大棚里除了耙的均均细细的田畦,还用木头钉了一些育苗的木箱子。种子是任志尚居士用水泡了一晚上的,已经发出了白白的小芽,和干干的种子相比,这样下到土里会长的快些。
http://218.57.142.173/blog/2010/2/0221/nEO_IMG_100221%20048.jpg
对于种子来说,一个晚上,就可以对它这一期生命产生影响。有情众生的无限生命,有多少是会有影响的?
“修行的事很难说得清。”在大寮值晚上药石班的贤悟师、贤志师,对贤宏师老父亲诵“华严经”的状态直赞叹。贤宏师的老父亲,每天按时按点到佛堂去诵经拜忏,《大方广佛华严经》,到目前为止一卷不落。
问老居士“您有什么体会?”
“没体会。”
“那您记得经里都说什么了?”
“没记住什么,我没什么文化。”
“经上很多繁体字,您认识吗?”
“不认识,没上过学,平时那书都看不下来。”
“那经您是怎么诵的?”
“我就能诵,喜欢诵经,诵完前一句,后一句就出来了。”
无限生命,谁都不知道过去生谁积聚了什么资粮,为什么六祖大师示现没有文化,却闻一句经文而开悟,修行的事,真的不是能说的清的。
山门里,大殿前摆了一张桌子,专门用来做供祈愿灯,收功德款用,今年很特别的是,除了收款,桌子上还摆着一叠结缘红包,游客、信众估计没见过这种事,交功德钱,还能领到过年红包,再加上头顶红灯笼下坠着的红包,很引人注目,纷纷过来交钱写自己的心愿。
http://218.57.142.173/blog/2010/2/0221/nEO_IMG_100221%20020.jpg
还有很特别的是,地藏殿旁边放了一个大电视,不停的播放寺里“2009年大事回顾”的视频,保安李居士,站在一边很认真的守护,一遍播完停了,赶紧重播,还不时的根据大殿人的数量和情况调整声音。
http://218.57.142.173/blog/2010/2/0221/nEO_IMG_100221%20015.jpg
办法会,人多。其他的部组,物资可以一次性准备,大寮不行,蔬菜买的太多了,会坏掉。张厚生居士今天又出去买菜了,下午快五点才回到寺里,为了今天的采购,昨晚还特意上网查了一下菜价。小小红面包车,里面却像个被佛菩萨加持过的境界,搬出来的东西,快有小红车体积大了,还在往外搬。除了给大寮买菜,还给流通处进了一些货,要去上晚课的义工也过来帮忙搬。
http://218.57.142.173/blog/2010/2/0221/nEO_IMG_100221%20060.jpg
张换清说,这些菜也就够吃四、五天的,菜搬到大寮库房,按照储存时间和数量摆放好。大寮里杂事多,什么情况都有,人难免会有烦恼,张居士说,这次法会还好,即便有一些事,也能撑住,和以前不一样,会被外境拉走;原因是这几天坚持去诵经,感觉经的加持力让自己的心寂静了,外境的那些烦恼,不太容易拉动自己;经过这次诵经,体会以后一定要多诵经,不能只做事,以前做了那么事,还是烦烦恼恼的,而且只做事,时间长了容易陷到事相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