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月6日龙泉日记

(2010-02-07 07:29:12)
标签:

沙弥

栗园

法会

比丘

辅导员

龙泉

文化

分类: 龙泉每日

2月6日龙泉日记

 

http://218.57.142.173/blog/2010/2/0206/nEO_IMG_IMG_2024.jpg

 

 

僧团故事:办法比问题多

  以前了解佛法的时候,有一个很严重的疑问阻挡了继续探索下去的勇气,就是佛法中的清净身、口、意。特别是读到《地藏经》里讲“……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已然彻底绝望。

  因为,我们凡夫怎么可能做到清净身、口、意呢,且不说行为上不容易做到,就算是做到了,那思想、念头上怎么可能做到呢?

  俗语说,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但是,佛法教育就是让我们具备圆满清净的人格。从行为到思想。就是要转凡成圣。

  这个也太难了。怎么可能做得到呢?凡夫有这么多的习气、毛病,说老实话,用一辈子时间,改掉一个,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学了佛法以后,才发现,别说改掉了,就是发现自己的毛病都是很难的事情。

  进了僧团,发现,发现并改掉习气毛病是有可能的。丛林里,有无数个办法在等着我们的毛病和习气,一个办法比一个狠,一个办法比一个高级,由不得你不佩服祖师大德的智慧,佩服祖师大德的良苦用心,佩服祖师大德对后世凡夫习性的透彻把握和拿捏。

  用斋的时候,一个沙弥师忽然跪下,开始当众忏悔。吓了大家一跳。 

  比丘都很镇定,净人们没见过这阵势,然后才明白,原来,是一件在世间人看来很小很小的事情,当众忏悔。

  “……某某因为烦恼炽盛,做了某某事情,向大众忏悔,希望大众慈悲,拉拔弟子……”

  然后,大家用斋的时候,沙弥师就一直跪着,直到贤因法师过来,结束了忏悔。

  没过多久,又一个沙弥当众忏悔,这次是算总账,如平时没注意,非时食,上网浏览了不合适的网页,看了影片,希望大众慈悲,不要舍弃弟子云云。

  目睹两次忏悔,对他人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心里就明白了,毛病习气是可以改掉的,只要痛下决心,舍弃所谓的面子,这些东西在心里就留不住。

  以前只知道晨起缘念的时候忏悔,那种忏悔就让人不敢再犯,所有的比丘、沙弥、净人两边肃立,忏悔者走出来,说,弟子烦恼炽盛或者散乱,做错了某某事情,当众忏悔云云。

  忏悔一次,心里就震撼一次。

 

http://218.57.142.173/blog/2010/2/0206/nEO_IMG_100206%20026.jpg

 

 

  有什么用处呢?从目前的体会来看,基本上是在心里存了个免疫力,以后再一想犯错的时候,心里就有个东西跳出来,截至那个错,如果真的犯了,那个东西又能让自己起悔过心,惭愧心。

  过去有个说法是,一个人在一个地方跌倒没什么,在同样一个地方同样跌倒,那就麻烦了,当种忏悔这个法门就让人不敢总是犯同样一件错。

  实在不敢想像一个人同样一个错犯三次,然后三次当众忏悔。那简直就太不可思议了。所以,基本上一个错,忏悔一到两次,也就结束了。不会再犯。

  自己不忏悔,看别人忏悔,对自己的内心也有极大的提策,同样的错,别人忏悔了,自己也不敢去犯,也不愿意去犯,连想一下都觉得惭愧,最关键的是有了提防犯错的内心力量,那个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在世间是绝没有这个东西的。

  处处有忏悔的心,就有了防范过错的能力。相当于一道道的堤坝。

  还有一个大堤坝,就是半月诵戒,每半月诵戒,提前走廊里会有牌子,晚上会放下所有的事情,专心诵戒,打板的板声也是特殊的,诵戒的时候比丘、沙弥、净人在一起,仪式过半,沙弥和净人退场,退场前,上座法师会告诫沙弥和净人们说,人身难得,要精进,切勿放逸。

  退场后的沙弥和净人换个地方诵沙弥律仪。比丘法师们则开始发露忏悔,发露就是说出来,把半个月不如法的地方,有违戒律的言行全都说出来。

  这个场景必须是比丘才能在场。

  等做了比丘,就可以参与。拥有一条更坚实的防止过错的大堤坝,将转凡成圣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逐渐变成可能。

  感觉很震惊。顺便还有一点很美好的事情,诵戒的唱诵,是迄今为止听到的最好听法佛门唱诵。仅仅是音乐的感觉上就已经让人感慨不已。何况是从空谷古刹里传出的空灵声,可惜的是一般社会大众很难听到。

  维那法师已经答应下次诵戒专门录下来。有机会大家一起欣赏,共同感受一下那种洗涤心灵的空旷感。更感受佛门里的智慧和方便。

 

http://218.57.142.173/blog/2010/2/0206/nEO_IMG_100206%20023.jpg

 

 

寺里的小年

  腊月二十三是中国传统节日,小年。小年是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早晨下早课出来,纷纷扬扬的雪花飘散下来,刚过立春就是一场瑞雪,对春耕有利,又可以抑制春日太过干燥,细菌的传播。

  寺里过春节也是大事,历时十七天的春节华严法会,是这一年中时间最长的一个法会。法会处也在加紧准备工作,落实物资、人员、培训、分工。春节法会,形式虽然是开放结缘式的,学员不提前报名,但是内容还是以学修为主,活动都会集中在见行堂,这样和学员打交道最多的,将是辅导员,怎么做好辅导员,里面也有学问。

  辅导部把确定的辅导员,召集起来开会,按照有经验同行的传授,往下传。首先统一知见,如果这个做事前提不一致,在工作承担过程中,就会有很多问题出来,做活动现场很多事,需要在一瞬间快速做出决定,你这样想他那样想,临时再去讨论,时机过去,再呈现出来的东西就不是那样了。人员怎么分工,谁负责哪一块,不落实好,到时就会出漏洞。历届法会的经验,学员一般会把辅导员当成依靠,模仿的对像,这就要求承担辅导员的义工,自己要有个规范,比如佛门礼仪,寺院的基本常识等等都要有一些了解。

 

http://218.57.142.173/blog/2010/2/0206/nEO_IMG_100206%20016.jpg

 

 

  云台二楼的会议室比较冷,大家还是在里面一坐就是两个小时。弘宣部、文化部的义工,这次除了有特殊承担,都被动员去做辅导员,回到办公室,戴晓燕比较紧张,从来没照顾过人,这一下子说要带学员,学员们要是不听自己的怎么办,孟居士看着发愁的戴居士,安慰他:“没关系,咱们俩一组。”辅导员是每组两位,一位负责生活,一位负责学习,两人配合好,工作就会很好做,这也是同行传授的经验。张北平感觉挺好,上下位职责清晰,分工也很明确,而且在法会前还会有一次培训,解决具体实际的问题,而且在寺里常住,环境和法会流程也比较熟悉,心里对做好辅导员有一点底了。

  下雪后,最漂亮的一个组,是农场,不过农场里今天没有人。缘念时,法师说:下雪农场的义工就不要到栗园去出坡,请大家去见行堂帮着做些事情。

  雪停了,新调到农场的周志娟,还是忍不住到到栗园看看,白雪覆盖了整个栗园,通往大棚的小道上,已经有几行脚印,是有人也惦记着大棚过来看过了,拿起扫帚把栗园周围的几条小道扫了出来。

  扫到马路上时,有几位义工也在扫雪,一边扫雪一边想起扫雪的执着。去年有一次下雪,师父要回来,因为雪下得大,担心师父的车上不来,贤启法师带着十几位义工一起去扫雪。当扫到景区门口时,有四五位义工蹲在门口,用力要把一块四十多公分的冰除掉,其中就有周居士,那会儿已经四点多了,五点半天就黑了,法师就对那几位义工说不要在那儿弄了,去扫除外面的雪吧。几位听完了,还是执着在那里,那劲头是不把这块冰去除掉,今天就不罢休。法师第一次说,不管用,时间一点点在过去,外面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扫。法师第二次说,大家去外面扫雪,其中有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少做锦上添花的事”。当时听完了,没明白是什么意思。不过还是有人离开那块执着的冰,提着铁锹去配合外面的同行,剩余的几个人依然执着在那里。景区外面的大道扫完之后,那块冰才被清除。周居士说:“法师的那句话留在了心里。以后也碰到一些事,有点明白法师说话的意思‘我们要知道当下,我们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很多时候不会觉得这事我错了,反而会觉得我很好,这样的毛病我们太容易犯了。所以时时要观察自己的心,在什么状态,自己当下的行为和整个团体是什么关系,这样心会变得敏锐,也会和同行之间更和谐。”

 

http://218.57.142.173/blog/2010/2/0206/nEO_IMG_IMG_2816.jpg

 

 

  大殿前迎春祈福的红灯笼,在白雪映村下,更加显得鲜艳喜庆,有点过年的味道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