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月23日龙泉日记

(2009-12-24 07:53:40)
标签:

五浊恶世

义工

居士

洗手盆

博文

龙泉

龙泉日记

文化

分类: 龙泉每日

12月23日龙泉日记

 

僧团故事:洗手间里的真功夫

  世间都有个很尴尬的事情,几乎天天在经历,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吃饭付账。朋友们在一起,吃饭前不说好谁付账,到了付账的时候,大家就很尴尬,都争着付钱,不想付的也使劲在兜里掏啊掏啊,等到别人把账付完了,然后举着钱包高声喊到,哎呀,你怎么把帐付了啊,简直看不起人啊,下次不能这样了啊。

  付账的和没付账的互相谦让着,口头上和行为上都有大的动作,看着很斯文,其实彼此的心相早已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急了,各种各样的念头、想法此起彼伏。善恶皆有。混在一起,根本就拣择不清楚。

  有的人比较反感这种尴尬,于是吃完饭一看有人争着付账,就坐着不动,你爱付你就付,不是说不让你付就看不起你嘛,那好,就看的起你,于是,就任别人去付。可是几次一过,就没人跟他一起吃饭了。都说,这个人死抠门。

  僧团里也有类似的尴尬,不是吃饭。是在洗手间里。

  洗手间里有一个洗手盆,大家方便完了,会用这个洗手盆洗手,然后再出门,在社会上,有的人嫌麻烦就不洗手了,在三宝地,大家做事、生活都很谨慎,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两个人,一个戒腊高,一个年纪大,都刚方便完,往洗手盆方向走,离盆一米远的地方,年纪大的心念狂动,迅速地预测即将发生的情景,两个人到了盆前,肯定要彼此谦让一番,都说你先来,最后两个人使劲谦让,都耽误了时间,然后谦让的比较狠的后洗,谦让的比较弱的就先洗,先洗的感觉比较内疚,后洗的也会因为自己谦让的过狠再加上感觉到别人的内疚而感不适。

  比较为难的事情。

  就在此时,戒腊高的毫不犹豫,夺门而出。走了。

  年级大的顿时把心放了下来,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哦,原来他方便完不洗手,这个人,怎么这样。

  然后心安理得地走到水盆边,把水龙头拧开,安心地把手洗了,然后擦干,从容出洗手间。到了走廊里,正看见戒腊高的从抖着手从盥洗室出来。

  顿时惭愧的不行。惭愧的不行。

  这是真功夫啊。就在那一瞬间,一个人内心呆滞,毫无智力可言,行动力极差,世俗习气暴露无疑,而另一个人却在极短的一瞬间完成了成就他人,利益他人,善护他意,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

  当一个人在抱怨可能遇到的尴尬的时候,另一个人已经任运地在第一念确定要让别人先用,这应该就是利益他人,成就他人。倘若只有第一念的善心,没有善巧智慧,肯定也不行,两个人还是会在洗手盆前互相推让,一个说,你年级大,你先来;另一个则会说,你戒腊高,你先来。这样,就麻烦了。此时,他能迅速地思维到盥洗室也可以洗手,这样,就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可是,光有善巧智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还不行,还要有行动力,有行为,于是他迅速地以别人来不及反应过来的速度出门直奔盥洗室,把唯一的洗手盆毫无争议地留给别人用。自己的问题也毫无争议的解决掉。

  这整个过程令两个人皆大欢喜。

  更为重要的是,示现了一个真功夫。我们往往有发心、有愿力,但没有善巧智慧,也很麻烦。曾经就有过特别发心的同修,在工地里带队走路,因为事先没有观察地形,路被一个铲车挡住,他没做观察,自告奋勇带大家往前走,当时,铲车旁边就有一条很宽敞的路,他没注意到,结果选择了另一边,需要在建筑材料堆里钻,少数几个人稍微观察了一下就注意到那条宽路的轻松地走了过去,他带着一队人还在材料堆里艰难地钻啊钻啊钻啊,灰头土脸地退也不好退,继续钻也不好钻。搞的大家都很尴尬。

  有了善巧智慧,没有行动力,没有行为,也不行。像刚才那个例子,先走过去的就没有采取行动帮助大家从材料堆里钻出来,而是自己走过去了,蹲在前边看他们钻。

  这些小故事讲出来容易,但真正行持起来确实不容易,一个凡夫,在那么短的一个瞬间,要完成发心、找到方法、理解行动的整个过程,才可能有一个好的结果。这得是多么快速、敏捷、智慧的心灵状态啊。

  没有功夫的只能是欣赏一下,真正做到应该是要靠平时一点一滴地学习和训练。等有了这个功夫就能承担大事了。

 

俗众学修:从“五浊恶世”来的“飘泊”义工

  用过早斋,弘宣部技术员李仁超,进办公室第一句话:“现在知道我不是常住,是在漂泊,是漂泊义工。”一句话引得大家一阵笑,接着大家纷纷讨论起早斋时师父开示的内容。师父的一场开示,引得大家深深的思考,我们都是义工,是从“五浊恶世”来的“义工”,我们是逃到这里来避难的吗?我们来这里做什么的呢?我们在这里又做了些什么呢?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孟居士说:“今天的师父早斋开示,让我很受益,我以后再不给你们买零食了,我才明白自己在造什么样的业啊……”孟师兄是山下义工,因为最近周末无法上来,于是好不容易抽空赶到寺里小住几天。寺里常住义工的生活,在山下居士看来非常艰苦,所以每次来寺里都会买一些零食给大家带上来,虽然法师们一再强调不许吃零食,那是散乱,不利于修行。但,不好的习惯重复几次就会变成自然的事情。

  昨天下午放香,雨轩下山去办事,回到办公室刚喊了一句:“我回来了。”

  “没带回点啥来?”立即就有人接了一句,意思就是买吃的了吗。

  “我能全身而退就已经不容易了,五浊恶世啊!在车上想读会儿《楞严经》,总被障碍着,读几句就犯困,站一会儿就快跪下了;可能是午饭的问题。;”空着手回来的雨轩一肚子苦水。

  “没吃午饭吗?”

  “吃了,你想五浊恶世的饭能好吗?油腥太大。”

  对于孟居士来说,他几乎天天要处在那个被雨轩称为“五浊恶世”的山下,他立马接上:“五浊恶世不就是我们成佛的资粮吗?没有五浊恶世怎么发菩提心,要多体悟众生的苦,在山上这么好的环境容易放逸,就忘记苦了。”孟师兄的话有地藏王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的地狱”的感觉,以前上课时他也有过分享自己在山下学佛的艰难,吃饭供养,在寺里是太正常的事,甚至吃个零食也会供养佛菩萨。可是在山下,他每次吃饭前供养,都要避着人,不然被看见了,会觉得你这人怪。尽管如此,孟师兄还是快乐的在山下继续学佛,也照样承担寺里自己可以做的事,按时来上课,很勇猛地承担,寺里义工都很敬佩他。

  这次上山,他又正好赶上八关斋戒,这样殊胜难得的机会,他是不会错过的。今天是农历初八,十一月的第一个八关斋日。一般授八关斋戒前,贤健法师都会给授戒的居士开示。于居士分享说:“哎呀!你说法师这个开示啊,听了心里真是一惊。连法师都说,‘我这个人身能不能保住,我自己没有把握,要珍惜暇满’,那我们就更没把握了,在三宝地要好好造业,要依靠团队,师父不是说了嘛,这个团队中哪个人成佛了,都会回来救大家。想想我自己,老伴陶伍贤原来不学佛,现在被我拉到寺里来做义工,侄子今年来寺里出家,每个星期一我都带个山下的居士诵《大般若经》,把他们聚在一起,这几个业要好好串习,来生让这些善业先感果。”

  业感果的顺序是重、近、串习先,就是最重、最近、串习最多的业先感果,一个人真能把一生中的几十年安住在一个正法道场中,不停去造善业,临命终又有师友环境保护,来生一定是可以往生善趣的,再值遇佛法,这样一生生走下去,增上生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的。

 

http://218.57.142.173/blog/2009/12/23/nEO_IMG_IMG_0041.jpg

 

  学习也是个造共业的过程,早课后的晨起缘念,是固定的学习,由教化部安排讲师轮班来带动,这周带动的讲师是工程部的吴志超居士,吴居士带动学习很认真,第一天带的是一篇年底总结博文,吴居士看了博文,想要准备一些贺年卡片,请大家写上心里话,然后送给师父,就去找学修处的陈居士,陈居士听了很欢喜,帮他找彩纸,又和他一起把彩纸剪成心形,打上孔,第二天缘念时发给大家,今天卡片收全了,又设计封面装订。虽然带动学习,正常承担的工作学习还不能停,备课就只能是在工作、学习的空间,下午开完会到出坡还有一点时间,吴居士赶紧从随身带的包里拿出书,看着表读一遍,计算好读诵要用的时间,又根据博文归纳要点,虽然只是十五分钟的缘念,准备的却比上一堂大课还认真。

  真诚用心的付出最能感动人,农场的土坡旁王凤琴居士,垫了块塑料布跪在地上,从挖的小土窑里往外掏萝卜,这些萝卜是农场种的,秋天吃不了,就在土畔旁边挖个小土窑,埋在里面,现在挖出来吃。无风无云,晴朗的天,任志尚居士、张绍先居士带着年轻的义工,忙着为大棚做加固防风,人手不够,又从工程部申请了两名义工帮忙,大晴天的怎么忙着防寒防风?原来张绍先居士看天气预报,又要降温,怕新栽到地里的小苗受冻,提前做防护。苗怕冻,人却不怕冻,数九天任居士绑拉绳光着手,也不带个手套,说是带上手套,干活不方便,解完绳子,钢钎子旁边有土,就用手去掏冻土;给他准备了一些防冻防裂的油,老居士觉得搽了一会儿就要洗掉,浪费又麻烦,不肯用。

 

http://218.57.142.173/blog/2009/12/23/nEO_IMG_IMG_0044.jpg

 

  昨天学完博文《责任》,农场的任居士很受震撼,一边锯木头一边说:学了昨天吴居士念的这个博文后,我才知道为什么儿子剃度的前一天,来给我磕头,当时儿子哭着给我磕头,我不明白。今天我明白了,他出家了,以后我也该像那个妈妈学习,那位妈妈了不起,是个合格的妈妈。

  客堂也有个机动组,组里大多是短期临时或者新来寺里的义工,没有定岗先归到这个组,下午老义工刘云带着机动组义工结行,刘云去年修了一年水库,客堂成立后,一直在客堂承担。机动组是个聚人才的地方,分享来寺因缘时,南开大学毕业的谢居士,是通过博客来的,大学时去参加过柏林禅寺的禅七活动,第一次来龙泉寺是朋友介绍,到了这里不适应,因为在柏林禅寺时,每天都是静坐什么的专门学修,到了龙泉寺主要是干活,接受不了就离开了,回去后开始看师父博客,明白为什么要干活,也通过博客解决了自己心灵上的烦恼,第二次又上来,这一次的感受和上次不同,这次干活时是以一种感恩、承事师长的心来做。新来的王居士以前是学道的,学了十年,最后发现不能解决生死问题,就来学佛了。一位被大家称为莫莫的小居士,现在小学的弟子规注释都是他做的,当时教育部看了注释,很想见见这位注释的人,一见面大吃一惊,怎么也想不到是这么年轻小巧的小女孩。

  文化部的工作,比以前还忙了,差一个星期就是年底了,还有八本博客书,没有排版,下午制作中心、翻译组的义工都开始学习排版,虽然都学,制作中心的义工是属于确定要参与排版的,翻译组则是做为后备人员,因为书多时间紧,一旦时间来不及,大家学会了都可以来做。翻译组李会说:“昨天有老师培训,董燕君也教了大家一遍,这个软件很漂亮。”说着点开粉色小蝴蝶的软件,一边操作一边说,“这个软件很好用,大家使用电脑熟练,很容易学,燕君给我们拷了模板,上面有格式,我们只要按照着格式粘贴就可以了,照片应该怎么放,这里都有,大图片怎么放好看,小图片怎么放好看,大小的转换都有,还有网格,照着这个去做,就可以排的很好看了。”这一周,相信他们会很充实的,排版工作很迫切,日常的行堂工作照旧进行。

 

http://218.57.142.173/blog/2009/12/23/nEO_IMG_IMG_0089.jpg

 

  这样一群人,在寺里虔诚地做护持,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宗旨目标,互相拉拔增上。学佛后,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造过这样那样恶业,以前造业的时候还不知道那是恶业,学习了才知道业障深重,但是学佛并不沉浸在恶业中不能自拨,而是要通过正确的忏悔,净除无明业障。我们需要互相策励,猛励的造善业,让善法增长广大,依靠团队的力量改变我们的生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