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龙泉日记
早斋前,一楼斋堂的投影仪亮了起来,坐在二楼五观堂的师父出现在屏幕上,一楼的居士们个个欢喜满面,翘首而望,一根电缆一根线一个屏幕,把僧俗二众接通到同一个空间,供养后,师父望着大家,仿佛不只是坐在二楼的五观堂,也坐在一楼的俗众弟子前面,请大家用斋,并给大众做关于用斋的开示。
今天僧团缘念的时候,贤健法师说:“今天师父和我们一起过堂,而且用斋之前有开示,大家都很欢喜。但师父开示的时候我们在用斋,这样对法不恭敬。但不吃的话饭也凉了,所以以后我们就先听师父讲法,然后再行堂。”然后法师请贤仁师为大家讲预防甲型感冒的方法和措施。贤仁师先介绍了甲型感冒的情况,以及预防的方法,并准备制作几种预防的汤药,其中有一个药方还是师父发短信给一位法师的。虽然生病都是因为恶业感果,但是在缘起上,大家还是要注意预防,远离生病的缘。
http://www.longquanzs.org/b/wp-content/uploads/2009/11/nEO_IMG_IMG_00261.jpg
听了师父的开示,斋后有居士说:“之前不用早斋时,都认为不吃饭是我自己的事,不吃饭也是节省三宝地的斋饭,却没有想到用斋吃饭也是随众,是在造共业。”还有义工说:“有时大寮做的斋饭不喜欢吃,嘴上虽然不说,但心里还是会有一些抱怨,也没有去缘什么,就是认为好像理所当然的,师父说我们对好吃的东西容易起贪着,容易发嗔心,还真是师父说的这样,但是师父不说出来,不会认为这是烦恼,更不会观功到种菜那里,也想不到这一顿斋饭要有这么多缘才能促成,与无限生命的成就相关联。以后要在这一顿顿斋饭上下功夫了。”
大众在心相上开始下功夫,各部组在实际事相上也开始出规划了,从今天开始每个部组要报用斋人数,早、中、晚各报一次用斋人数汇到客堂,中午和晚上是当天报,早斋是上一天晚上报上去,大寮则是按照报过来的人数准备斋饭。
常住义工的用斋人数快速量化了,周末学员挂单的可以由客堂统计,没有挂单的目前还只能根据经验。今天上午学员来的少些,因为上午的广论课改为讲师的课了,在讲师上课之前,法师先给讲师们策励。
http://www.longquanzs.org/b/wp-content/uploads/2009/11/nEO_IMG_IMG_1263.jpg
九点德尘居佛堂,来上课的除了讲师,还有各个学佛小组的班长,今天虽说是讲师团的第一开课,但悟光法师给大家讲的更像是随机开示。
今生来世,可以依靠的只有佛菩萨,我们身边的亲人,这一生对我们帮助很大,但能保证来生吗,印光大师曾说过,我们这一生的亲属都是报恩还债的,或者过去生我们对他有恩,有的人对你非常好,可以说是百依百顺,那是因为过去生我们对他付出太多,他无言以对,有人对你不好,是因为我们过去生对他伤害太多,因为我们看不到前世今生,如何经营自己的生命,感得自己的环境,当然这些我们无法看清楚,只有佛陀能看清,我们在无明中。善知识能看清,知道我们应该去掉什么,应该往哪去,是过来人,比如有一位司机他来过龙泉,他就知道怎么走,他和没来过的不一样。师长是我们生命的贵人,对想提升生命的人来说,贵人就是佛菩萨。
善缘的承办,师长的缘,有这么的人来凝聚,最后你豁然开朗,真正了解痛苦的真相,我们无时无刻不是在建立缘分,在生命当中跟师长、师法友建立缘分都是很重要的,今生有这样一个缘,在龙泉寺这个道场,给我们提供的硬件软件都俱备了,就差东风,东风是什么,是我们自己的努力,所有的善知识,佛菩萨都是要解救一切苍生的,所有的佛菩萨菩提心完全一样,不管大乘小乘,爱心是一样的,这点是通的,每一个佛菩萨都希望我们能走的更好,如何走,有善巧方便,师父说:勿把方法当目的。
在课间休息时,每个人发了三个本子,这些本子是许晓霞居士买的,有三个颜色,红色的是善行日记,黄色是做广论科判的,绿色的则是用来写课堂笔记。
休息后,法师又和大家谈了一下做讲师的原则,我们现在的这些学佛小组,基本属于交流阶段,只是因为大家都是在龙泉寺皈依的,所以让大家学一下佛法,那在市里上课的同学,要和周围邻居搞好关系,不要扰民。以后每两周有一次课,只有带课的讲师参加,不带课的就不再参加了,主要是给大家解决一些带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上课期间会安排一个生命经验交流会,分别谈谈自己接触佛法、学习佛法、接触龙泉寺、皈依的第一个因缘的过程。
最后悟光法师和讲师分享了师父的功德,两位讲师自己也说了自己体会到的师父功德。法师说:善知识的功德,时时处处都在,我们都是他的手和眼,只要正传法脉,你能把他的心法都接到,就是他的化身。
http://www.longquanzs.org/b/wp-content/uploads/2009/11/nEO_IMG_IMG_8527.jpg
上午,仁爱衣物组又开始发放。冬天的天气像是一位长者,在孩子们犯错误的时候就会变得严肃,在孩子们吃点苦头后,就会不忍心,于是再次露出笑脸。看看今天终于露出了笑颜。在阳光明媚早晨,天气格外的蓝,两位刚递度的沙弥师和居士在忙碌着,许多老菩萨从昌平顶着凛冽的寒风,又到凤凰岭的龙泉寺来了;做一件不平凡的平凡事,就是帮衣物组发放衣服。其中有一位老菩萨昨天冠心病发作,能来到这里很不容易,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了,在公交车上得晃悠两三个小时,不过他们的微笑着说:那份心不一样的,真、诚、善、美。前些日子已经把捐来的衣服全部发放出去了,其实很缺少冬天的衣物。这次衣物组的发放活动是与一位善心居士共同发起的,那位善心的居士是基金会的专职义工兰小英的哥哥。发放的对象有西藏的法师、四川的灾民等等。除此之外菩提协会也出面筹集资金,还特意订做了几十件羽绒服。可以说众缘和合,在十几天内奇迹般的感召四面八方的朋友,捐来好多的冬衣,以备这次的需要。同时就连杰杰物流公司也在免费帮忙拉运衣服包裹,跑上跑下。想想这些共同的成果,呈现的一片祥和。生活就是这样同样的事情,同样每天在做,可是不同的是大家的心,做出的效果也会不同。衣物组义工邓羽下午3点还在货运公司商量运费的问题,他说这些都不再是普通的衣服了,而是沉甸甸的各种宝贝,我不能浪费一分一毛。如果奉献您的一份爱,战争、隔阂、伤害、计较便会消失,普天之下都是一家人,其乐融融。
http://www.longquanzs.org/b/wp-content/uploads/2009/11/nEO_IMG_IMG_8537.jpg
客堂白天一切工作如常,没有什么大事情发生,闲暇时间郑玉琴居士开始抄写《金刚经》,写得很认真,被义工问到,拿着笔笑呵呵的说:“他们都说我写得不好,但我觉得挺好的,比我第一本写得好。法师说,写这个就是练专注,静心,开始写的时候总也写不好,现在越写越好了。”
上午贤月法师去客堂,贤满法师从里屋出来打电话,贤月法师很快就跟了出来,站在一旁。贤满法师曾戏称贤月法师是他的小弟,这个小弟果然不简单,依师、亲近善知识,都值得学习。郑居士看到贤月法师指着一旁的毛衣说:“贤月法师那个毛衣您穿吧!”
法师说:“不穿。”
郑居士疑惑的瞪圆了眼睛问:“您不是喜欢吗?”
法师笑了说:“喜欢归喜欢,喜欢不一定就要穿啊。”
原来有人供养贤满法师一件毛衣,法师不穿让送库房,郑居士说:“您总穿旧的,就穿件新的吧!”法师说:“那旧的怎么办?”郑居士觉得那还不好办,脱口说:“扔了吧。”法师摇摇头说:“这老太太,老扔东西。”
下午,一位老人来到客堂,要给一只公鸡做普佛,问了才知道,原来自从杀了一只公鸡后,老人就常常耳聋,学佛后其他的一些小毛病都渐渐好了,只有耳聋没好,所以想给公鸡做场普佛,刚好承担普佛的义工王丹值班,耐心的听老人讲完,又询问了一些情况,老人还时不时的打岔,王丹只好一遍遍重复解释。
http://www.longquanzs.org/b/wp-content/uploads/2009/11/nEO_IMG_IMG_1834.jpg
教化部组织一个周末活动,人民大学的54名学生,到寺里来体验生活,早晨十点到寺,明天下午离开,法会秘书处举行了一个欢迎仪式,与同学们互相介绍后,又去寺院巡礼,同时参观文化部、弘宣部等办公室,到斋堂用斋时,同学们也体验了寺院里,止语、行堂的过斋方式,两百多人一起用斋,没有人说话,感觉起来和学校的食堂自然不一样,晚上秘书处还为同学们放映了一部电影《一轮明月》,也就是弘一大师传。
上午,一位甘肃天水的党觉传居士来找师父,他祖传研究密宗的,但传到他,传不下去了,因为他的儿子忙于做生意,无心继承。前不久他哥哥走了,而他也已经64岁高龄,所以,他很迫切地希望祖传的东西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对他来说,只要能有可信赖的人可以继续保存下去,就已经足以让他欣慰了,更不会考虑继承后的发扬光大了。即便在老家甘肃,他也从来没有把自己珍藏的秘本拿出来过,也是经过了不断地谨慎寻觅,才在今天,拖着皮箱,千里迢迢,来到师父座前,在向师父汇报中,他数数“仰望”师父可以了他此愿。简单的几个回合的问答,感觉师父就已经清楚了一切。针对他的情况,师父建议他,把情况具体写出来,哪些是在世上有流通的,哪些经本是存在有争议的,这些都要搞清楚,做好统计分类,并且对这些发黄的经本,妥善的塑封保管,可以考虑写一个文字的报告。
http://www.longquanzs.org/b/wp-content/uploads/2009/11/nEO_IMG_IMG_1248.jpg
现在的人普遍都会对很多概念搞不清,有误认为藏传佛教都是密的部分,而汉传佛教都是显的部分,其实,汉传佛教也有密的部分,藏传佛教也有显的部分,比如我们汉地中早晚课诵中的楞严咒、十小咒等所有的咒,都是密的。而即便是祖传下来的很多资料,要取得大家的认可,师父说,至少要考察他的合法性、完整性及其价值意义等。现在很多传统的东西,都存在断层危机,不仅仅软体方面,而且还有硬体方面,比如现在修佛像的也不知道怎么修,一些清代、唐代的建筑,南方的、北方的古建筑,很多人的理解仅仅是其中某个局部。
从这些随谈中,可以感受到师父的宽广心胸,师父对一个问题的看待,决不是局限在眼前的一点。不知这位党居士是否明白了。

下午师父回寺,同行还有智超法师和果清法师,两位法师来寺给师父汇报工作。
晚上有一件让寺里大众都很欢喜的事情,在台湾学习了两个月的四位法师,贤佳法师、贤益法师、贤世法师、贤生法师回来了。出车前张厚生居士认真擦了车,虽然天冷,也没有感觉到,出发前贤满法师教导,路上要念观音圣号,其实,张居士平时自己常念的是宗大师祈请文,今天为了依师破我执,还是念了观世音菩萨圣号,早早到了在出机口等候;法师刚到出来,张居士一眼就看到了,法师们的出现也格外引人注目,贤益法师是第一个出来的,法师话不多,却一点也让人感觉不到生疏,一样的亲切,贤佳法师还是跟往常一样,看人眼神那么慈悲,像个长者,贤世法师还是以前一样,和他讲什么,他总是很清楚的理路,不会被别人的话左右,贤生法师回来的路上帮张居士开起了车,问了寺院的情况,说自己要再不回来,快赶不上大家了,寺院变化很大,常在网上看博客,到寺院时,刚好是大众用药石的时间,法师们把东西放进寮房,就去见行堂佛堂拜佛。
http://www.longquanzs.org/b/wp-content/uploads/2009/11/nEO_IMG_DSC06002.jpg
拜完佛,师父正好用完药石从斋堂走出来,法师们看到师父马上顶礼。这一幕,就像远游而归的孩子又见到了父母,让人感动。新剃度的沙弥也来顶礼法师们,他们在法师们走之前还是净人,回来后再相见就已经是法王孙了。大家两个月没见面,还真的很想念。他们走得时候,僧团还住在德尘居,回来的时候已经搬到见行堂了。同学们也是拉着他们到处参观,介绍新房间的作用。今晚僧团因他们的归来而洋溢着欢喜的气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