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龙泉日记
今天是8月25日,己丑年七月初六,星期二。
今天的天气依然是阴的,时不时还飘下一些雨来。
坐在天王殿前的大银杏树下,看着纷雨的天空,竟有些惆怅,淡淡的,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从何而去……
这棵银杏树已有一千多年的岁月了,在三百六十五千个日子里,它每天都在回忆和思考些什么?朝代的变迁?寺庙的繁荣与衰退?庙宇的修建与毁坏?佛像的塑造与砸毁?僧俗的来去与生死?
贤杰法师的父亲走了过来,他每日都会从山下租住的地方来到寺里,在结缘经书那帮忙。叔叔写得一手好字,工作的空隙经常在那里抄写经书。

抄写《金刚经》
贤扬法师的母亲亦于前些天来到了寺里,在小卖部帮忙。她时常说:我是一个失败的母亲,因为我不同意我儿子出家。他父亲更加,怎么也不来寺里看他,有一次法师回去了,他还躲开不见……
这些天在看《弥勒日巴大师全集传记》,里边的字字句句,是那样地真实,令人感恸,如在目前。有一段描写大师在马尔巴上师那得到了圆满的口诀后,回家时的情景:
“走到近门处,看到一个似乎是土和破烂衣服裹在一起的大土堆,上面长满了野草。我用手拨开土堆,发现里面有一大堆人骨头。起先心里感到一阵迷惘,忽然想起,这是母亲的尸骨!悲哀扼住了我的喉管,心中一阵剧痛,竟昏倒在地上。一会儿醒来,立即想起了上师的口诀,就观想把母亲的神识和自己的心与口传上师的智慧心融合在一起。我将头枕在母亲的骨头上,身,口,意,连一刹那都不散乱地印入大手印三昧。如是经过七昼夜,亲眼见到父亲和母亲都脱离了苦趣,超生到净土中去了……”

千年银杏树
银杏树的干很粗,直指苍穹;枝叶繁茂而葱郁,荫护了这一片地方。众多的喜鹊在密叶浓枝中欢唱,抬头找寻,却又不见。
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中曰:“佛告比丘:一切树木,极小如车轴者,皆有鬼神,依止无有空者。”而这棵千年的老树,上面住着的,又是怎样一位得道老仙?山门口那两株六百多岁的柏树尚且会一夜曲纹以自救,而这位千余岁老婆婆,又会怎生的变化?
《雪泥鸿爪》载:“跨院有斜松,可揉身而上,寺常云,推其本则全树皆见颤动,盖灵物也。”该树在原寺三圣殿后,用条石支撑着朝西北倾泻的枝干。解放初,其树枯死,被人锯伐作为棺木。
伯母亦曾告诉我一桩家族的不幸事:爷爷的一个兄弟去后园伐树,由于事先未祭洒祷告,祈请树神搬家,结果丧命……这是我从书本上的“传说”跌回到现实中的一件最为触动和伤感的事!是啊,很多不与我们相干的事情都会划至传说类,等到自己真真切切体会到之后,才发现所言不虚,自他不二。

天王殿前银杏树
自古以来关于树神的记载和传说确实是颇多的,如:
《长阿含经》卷二十《世记经忉利品第八》“何故名为画度树?此树有神名漫陀,常作伎乐,以自娱乐,故名画乐”。
“世尊一时游跋耆中,在温泉林娑罗树王下坐。尔时中后,一切余树影皆转移,唯娑罗树王其影不移,荫世尊。”
《长阿含经》卷三《游行经第二中》:“佛在双树间,偃卧心不乱,树神心清净,以花散佛上。”
《补续高僧传》卷六《唐云居道简禅师传》载道:“先是,高安洞山有神灵甚,膺公住三峰,时受服役,既来云居,神亦从至,舍于枯树下,树茂,号安乐树神。属膺将顺寂,主事僧白曰:‘和尚即不讳,谁可继者?’曰:‘堂中简。’……(简)一夕遁去,安乐树神号泣。”
《山海经》卷十四《大荒东经》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鸟。”
《玄中记》云:“百岁之树,其汁赤如血;千岁之树,精为青羊;万岁之树,精为青牛。”
春秋时“子路与子贡过郑神社,社树有鸟,(子路捕鸟社),神牵率子路,子贡说之,乃止。”
“南野人伍寺之,见社树上有猴怀孕,便登树摆杀之。梦一人称神,责以杀猴之罪,当令重谪。寺之乃化为大虫,入山,不知所在。”

《录异传》中云:“秦文公时,雍南山有大梓树,文公伐之,辄有大风雨,树生合不断。时有一人病,夜往山中,闻有鬼语树神曰:‘秦若使人被发,以朱丝绕树伐汝,汝得不困耶?’树神无言。明日,病人语闻,公如其言伐树,断,中有一青牛出,走入丰水中。其后牛出丰水中,使骑击之,不胜。有骑坠地复上,发解,牛畏之,入不出,故置髦头。汉、魏、晋因之。武都郡立怒特祠,是大梓牛神也。”
唐时“南人长林中大树谓之有神,云近此伐木则必神怒,致祸难免。乃斧他人之树,为主所诉。官捕而鞫之,当以盗论。其家质田以赂狱吏,鬻衣以备囚粮,卒不免笞背皆被疮而归。此乃避祸而速祸。”
《金陵记》所载:“茅山有野人,见一使者异服,牵一白羊。野人问居何地。曰:‘偃盖山。’随至古松下而没。松形果如偃盖,意使者乃松树精,羊乃茯苓耳。”
明时“于进士则谒外亲于汧阳,未至十余里,饭于野店。旁有紫荆树,村民祠以为神,呼曰:‘紫相公’。则烹茶,因以一杯置‘相公’前,策马径去。是夜梦峨冠紫衣人来见,自陈紫相公,主一方菜蔬之属,隶有太平吏掌丰,辣判官主俭。然皆嗜茶,而奉祠者鲜供此品。蚤蒙厚饮,可谓非常之惠。因口占赠诗,有‘降酒先生丰韵高,搅银公子更清豪’之句。盖则是日以小分须银匙打茶,故目为‘搅银公子’。则家蔬圃中祠之,年年获收。”
干宝《搜神记》卷十八:“庐江龙舒县陆亭,流水边有一大树,高数十丈,常有黄鸟数千枚巢其上。时久旱,长老共相谓曰:‘彼树常有黄气,或有神灵,可以祈雨。’因以酒脯往。亭中有寡妇李宪者,夜起,室中忽见一妇人,著绣衣,自称曰:‘我树神黄祖也,能兴云雨。以汝性洁,佐汝为生。朝来父老皆欲祈雨,吾已求之于帝,明日日中大雨。’至期果雨。遂为立祠。”

六百年老树
……
九点,“老人之家”的老菩萨们依然来到寺里,在西跨院诵经,念佛。下午两点到四点,他们在213教室看光碟、学习。

上午,念佛

下午,老菩萨们在看光盘、学习
下午三点五十,一些法师和净人来到居士楼前出坡,他们将一辆大车上的木料卸下来,这些木料是一位居士供养的,是做家具的木料。

三点五十六分,贤启法师带着江苏常州吴黄禅寺的常一法师一行来居士楼参观,他们是来寺里拜访师父的。

常一法师在看师父博客
晚斋后,我正要上楼,看见一位游客在对几位流通处的师兄连声道谢,还掏出钱包,拿出一张张百元面值的钞票要分发给大家,大家连忙后躲,说:我们是寺里的义工,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欢迎您以后常来。游客感慨地说:你们真好!游客走后,王丹师兄告诉了我事情的原委:
“下午四点,我跟刘云正在流通处算帐,一位居士捡了一把钥匙送过来,我一看上面有标志,知道是车钥匙,就问一位山下的师姐是什么车?她说大概是福特。我们算完帐后去小停车场,但那没有小车。刘云拿着钥匙摁,当快走到大停车场时,看到一辆车的车尾灯亮了,知道是那辆车。我们还想要不要在那等?后来决定留个纸条,上面有我们的电话号码,然后就回来吃饭了。吃饭时刘云还老挂记着这事。饭后我就回寮房了,刘云跟胡秀梅师兄又去停车场去看,车主已经回来了,当他一看到车上有一张白纸条时,心里还在想:这里也有警察?后来刘云就领游客过来找我拿钥匙,我将他车钥匙上的大头照跟他一对,确实是他。便把钥匙还他了,他说他还一个人爬回到山上去找了一圈钥匙,一家人都急死了。”

师父《认识人生》钢制母盘
晚上七点半,DVD组的刘思妤、孙凤仙、薛云阁回到了寺里,他们早上七点半就去一个光盘厂做师父《认识人生》的母盘。思妤这次有很大的感触:“感受到师父的功德。去的时候一直在祈求,一直在请示法师,每一步都在跟法师沟通,完全按照法师的话去做。开始他们的工厂是不让外人进的,后来我们不断祈求,以及通过交流,知道我们是为了学习,被感动了,于是让我们都进去了。今天学会了很多东西,通过这件事,知道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师长的拉拔和摄受,一天都是带着忏悔和祈求的心去做。回来的途中,一直在观功念恩,观三宝的恩,观同行善友的恩,感觉佛菩萨就像在我的身边。感受到佛法真好!认识到世间的苦,佛法的乐,有三宝很好,很踏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