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事后诸葛亮”的眼泪
(8月25日)

叶子上,一条不知名的生命
经师父同意,得阅介绍西藏佛教的一本书,此书很快看完了,对于西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想像中那个神秘的雪域圣地又多了几分理性的认识。书中讲到三大寺,几万僧人,并不是每位僧人都发奋用功、埋头苦学,也有循循度日、游手好闲者。这一点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出家为什么?对于出离心、菩提心没有一点了解,或者说了解一点而不为此努力追求,那么可想而知这位僧人的一生是多么的暗淡无光。
从各个方面听说过大陆的经忏道场的情况,如今又闻三大寺也有无所事事者(这完全可以理解),我明白了这是一个大共业的呈现,并不是由你、我的缚鸡之力就可以改变的。不要幻想去改变大众,先来改变自己。同时我也看清楚西藏中许多贵族、商人、汉商、官僚以及寺院的一部分僧人,都是生活在固定的、无法改变的一套程序里。有些人无法了解到佛法的内涵,更无从谈起内心世界的庄严,由此感受到此时此刻自己身处多么好的师法友团队里。出家是为修行,为了解脱、度众生。怎么修行?就是在每个小境界上一点一滴地自我调服、自我成长。
再回过头来看一下书中所谈的贵族、官员为了五欲,为了财、为了名利,不惜代价。身心之上承受了巨大痛苦,得到的是快乐吗?不!他所感受到的只是一刹那的满足,而并不是他所追求到的东西带给他的快乐。为什么他就看不破?为什么那么执着?明明是苦,反而拼命驰求,怎么会如此颠倒、愚痴呢?
太苦了!被业力之风吹着每天跑、不停地跑,根本无法停住脚步去思考。风暂停了,人生一辈子也到头了,一场戏也要结束了。回头想想得到了什么?空虚、无奈。我想到论语有讲:小不忍则乱大谋。这给我一点启示,就是说当自己被五欲粘住的时候,忍耐一下、对治一下,才可以成就自己伟大的理想。不要每每做“事后诸葛亮”,因为他那时总是在落泪。
习气与理由
早上贤甲法师见我随众做得比较好,便对我说:
“贤乙,我给你提个意见,你有一个毛病,不肯承认错误,我执比较重。”
贤丙法师走过来也说:“我现在都不想理他了。”
我还没意识到,但贤丙法师说的话里,好像我的问题很明显、而且很严重。真是无明,我自己此时竟全然不知。
后来在我洗衣服时,贤丁法师问我说:“为什么过堂不搭衣?”
我马上回他:“我是行堂的,吃饭后要去行堂。”
因为自己有理,习气使然马上找理由,这才使我想以前很多类似公案。我很悔恨,并发愿一定要改正。与此同时自己明白,当下立大志,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临终时的依怙
晚上班导法师引导大家“念死无常”,之前不会想我会死,我就要死了,所以对于任何东西没有畏惧,只是一种被无明笼罩着的无知、冲动、胆大。所以在面对不顺合我心情的境界时,在我相应的、好的境界时就会肆无忌惮地嗔恚与贪爱。
法师让我们躺下,全身放松,并做了一系列的引导观想,我随文入观。
在‘地大’分解时,身体不能动了,这种感受在睡觉时也会产生。当法师一点到时,我意识到了,继续随文入观,这时产生一种感受,我很害怕,想找一个依靠。我的手、脚、身体完全不受自己支配,根本动不了。好难受、内心慌张了,我想找却感到什么都抓不住。
当‘风大’分解时,双眼看不到、看不清楚东西了,我内心的恐慌加剧了。我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可以帮助我。
当‘火大’分解时听不到任何声音了,无疑导致我更加迷茫与恐慌……
这是一个非常难受的过程,我想挣扎出来,却没有一点力量,我难受极了,我想不玩了,我要动一下,让我自己知道的身体还是可以支配的,这样会得到一种安全感。我稍动了下,内心舒服一点,但我马上告诉自己不要动,这在体验,实际与现在是没有两样的。现在都不可以接受,更何况临死时呢?
法师说我们总相信我们这个身体。这时才感到,没用的,面对那个情况你是无助的。法师说念佛,提起来念佛,此时才见真功夫。我根本抓不住念佛的力量抵住内心的恐慌,我的心如同受了惊吓的小鹿,四处乱窜。使劲地呐喊,又有谁能救我呢?
平时对境任意地贪、嗔,而不知反观自心、调服自心,所以那时没有力量,平时对于善法的修习是多么的重要哪!贤戊法师手术后的一个感慨:平常念佛功夫十分,到病时只有一分;在病时你有十分,到死时又只有一分。那么我平时的功夫又可以达几分?贤戊法师说那时候,能抓住一只手都是很有力量的。我想这只手应该是抓住师长、三宝、同行。反省自己平时又做的怎么样呢?对同行任意发挥自己贪嗔的烦恼,毫无遮拦,反认为此为快哉!现在感觉太荒唐、无知、愚痴了。
所以平时对于自己也有一个提策,想五欲能给我带来什么,只能说明自己面对境界时更加疯狂地去驰求、增长烦恼,使烦恼的力量使劲地增长。亲情又能带来什么?不能带来任何有意义的东西,只能让我更加情染,反而更痛苦,那一刻所有的亲人我都抓不住,唯有师长三宝同行,才是自己真正的依怙,一股清净的支持力量,也唯有他们可以给我内心带来坚定。
正是因为如此,我反思自己平时又是怎么对待他们的呢?此时发现在境界上调服自我是何等重要!师友缘这个“保险丝”是何等重要!善法的串习又是何等的重要!
过去心不可得,把握当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