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九观世音菩萨成道日”法会心得
让我们共同供佛灯
(8月11日)

一、
天空没有太阳,也没有白云,却呈现着雨天曼陀罗华,感觉今天的龙泉寺就是人间的西方极乐世界。
我能够在灰蒙蒙的凡尘,看见这样的美丽,是因为我和同修们供养佛灯了。所以,我们的眼睛才会特别明亮,看见凤凰岭的卧佛那么宁静肃穆,不再是遥望着遥远的深不可测的宇宙,而我们在卧佛温馨的怀抱里。
太殊胜了。
贤甲法师在春天的时候发心:“供养一百万盏佛灯,点燃龙泉寺智慧法界清净之光明。所以,我们来到龙泉寺大殿的时候,总会看见供台上一盏盏佛灯在阳光下,在月光下闪烁。那就是贤甲法师点燃我们心中永远不灭的佛灯。
我在缴纳供养佛灯的费用时,贤甲法师說:“在心里祈愿吧。你的愿望经过一千人替你点燃佛灯,就发挥了一千倍的愿力,然后,一千倍的愿力再去扩大,就会产生不可思议的无限功德。”

下雨啦,一起来护灯
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变得很乱,发愿心情能够永远快乐。可是,又一念占据了我的身心: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所有见行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很长一段时间,我就将这段偈言中的“所有见闻者”改为“所有见行者”,因为我们的“见行堂”就要建成了,今后,我们可以在这里聆听师父的佛法开示,可以在这里修禅。而庄严肃穆的“见行堂”,从挖地基开始,已经见证了多少庄严佛净土的修行和供养啊。我看到卓师兄总是开着面包车,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在见行堂的工地上,坚持在工地上。我去采访他,他却笑笑說:“没有啊,你可千万别这么写。”所以,在见行堂的工地上我感受到的是更多的人们,投入到“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的见行中去。
下午,就点燃一百万盏佛灯的宏愿,采访贤甲法师。刚刚大学毕业就来到龙泉寺的贤甲法师說:“我们生在五浊横流的末法时代,更加需要积累福慧资粮。只有这样,才会具福者乐,远离诸苦难。具福者顺,诸事皆如意。”
我请教贤甲法师:“是什么原因发这样的宏愿呢?”
贤甲法师說:“一位大德高僧在一生中供养了一百万盏灯,发愿在末法时代,用佛法明灯照亮全世界,让佛法利益有情传扬人世间。”
因为佛家常将“法脉”称为“法灯”,将“传法”称为“传灯”,就是灯灯相传,永不间断。我想,我们请贤甲法师为我们点灯,就是请佛点亮我们的心灯,以智慧照亮我们生命中无明的迷茫和黑暗啊。

最近一段日子,几乎天天会有雨,
法会期间也是,图为雨中诵经场面

专注诵经

这次诵经中,遇到了下雨

下雨中的诵经,也是修行

雨中,更显义工精神

黄色帐篷下,又绽放一个个伞花
二、
贤甲法师在供灯前,请我们观看了修水库的记录片,贤甲法师說:师父刚来龙泉寺的时候,正是滴水结冰的寒冬腊月,山上没有一滴水。破旧的古庙四面透风,没有一丝暖气。可是佛菩萨关照我们,干枯了多年的泉眼,冒出来了清澈的泉水,这四年来,我们改造了云水堂,修缮了一千多年的古庙,挖出来了水库,见行堂也马上就要落成。
听着贤甲法师简单的介绍,在我们的眼中却是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假如放在世间,该有多少障碍啊。
当我们观赏修水库的纪录片时,恍然是电影《红旗渠》。我们看不见现代化的吊车和推土机,只有人和很原始的工具,我还看见贤生法师设计的推土独轮车。这是怎样的劳动大军啊——有师父带领着法师与年轻的义工挥汗如雨的劳动,也有几岁的幼童和七八十岁的老人在挖土运石头,整整两年的世间,凤凰岭终于拥有了可以供较多人使用的生命之水了。

伞花中的莲花

龙泉寺每次的法会,都会讽诵大乘经典

简陋的场地,丝毫不影响信众的虔诚专注
三、
在观世音菩萨出道日的法会上,我看见了很多人排队来供灯,有一会,队伍因为拥挤有些乱了,我问了一位老人:
“您为什么供灯啊?”
老人说:因为佛经說:如果我们常在佛塔、寺院中虔诚的燃灯供佛,有十种果报:
一、双目四肢永远完好,不生缺陷。
二、身无病痛,嗓门柔软,声音妙好。
三、心地清明智慧,不为愚痴所转。
四、视力良好,如摩尼球,能视微细物。
五、眼球,角膜,结膜永好不坏。
六、生活安稳,衣食丰足,心无所惧。
七、身心自在,善财善宝滚滚而来。
八、可获美丽的璎珞及优美的林园。
九、身体健康强壮,充满生命的活力。
十、不与他人发生口角与打斗。
在法会上,我看见有很多人手里只拿着一盏灯,使我想起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的供灯故事,贫女难陀因为没有钱供养佛陀,她很难过。有一天,她乞讨到了一文钱,马上买了灯油来供养。当所有的灯全都熄灭了,难陀所供养的灯仍旧明亮着。法师因为白天不需要点灯,就想熄灭难陀所供养的灯,可是却无法熄灭。释迦牟尼佛便說:供这盏灯的人一定是一位发大菩提心者,所以能够长明不灭。
那是不是难陀供灯的传承呢?
小小的一盏灯,会不会点亮大家心中的佛灯呢?

夏雨清爽+法语甘露=无上清凉

“咿呀,连衣服上的莲花都跳出来参加法会啦!”

“我也要诵经,开智慧考大学呢”

“哇——,这是莲花哦,可以吃吗...o(∩_∩)o...”
我曾经和一位俗世的朋友一起探讨供养佛,他说,那是有钱和有闲人的事情。等我老了再说吧。还有我们院子里的一位贵妇人,我也和她探讨过供养,她担心的說:不如存在自己的存折里,愿意什么时候用都能取出来,存在佛那里,取不出来,就不是自己的了。虽然这样說,但是我能够感受到他们往功德箱里投钱的喜悦,因为,在龙泉寺师父接受了他们的皈依。
让我们向难陀学习,只有一文钱,也要通过供养佛来点燃自己心中的智慧之灯。
因为我们心中有了长明不熄的佛灯,才会清楚人生离苦得乐的方向,才会向世俗凡尘的苦难众生实证福慧双修的佛果。
因为只有我们既幸福又智慧,才会引领更多的众生来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