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记五则

(2009-07-20 20:43:13)
标签:

家庭

师父

法师

扇子

班会

北京龙泉寺

日记

学修体会

文化

分类: 龙泉每日

日记五则

(7月20日)

母爱(2009年6月30日 周二晴)

    傍晚请示法师,获许可以给家人打个电话,因为母亲明天要做一个手术,弟弟瞒着父母告诉我的,他说回家照顾妈妈,我才放宽了一些心!父母的恩德太大太大了。每每想起他们,眼泪就会止不住地流,那份对子女无私的爱啊——再苦再累,也没有任何强词怨言——完全无条件地付出生命的全部……

    电话中,母亲一直问我怎么样,嘱咐了又嘱咐,当我问她病情时,她却说没啥大事,快好了,不应该告诉你——影响学习,怕我为此担心……

    而我去年生病住院时,母亲却不顾长途劳累——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执意跑过来照顾。母亲来后住在弟弟家里,离医院将近100公里,不让她来,她就会心里惦记得睡不着。记得那次是一个大雨天,我听弟弟说,她自己一个人要过来,忙打伞去医院门口接,却没有接到,回病房时,见到母亲已经到了,衣服已经湿了。她见到我,高兴地把买来的大包、小包的东西给我。知道我去医院门口接她,不高兴的说:“谁让你去接的,这么大的雨,没有浇到吧?”隔壁的老年病友感动地对我说:“你知道吗?从某某处到这,至少要倒三次公交车, 160多里,又拿这么多东西,不容易啊!”老人边抿嘴边感慨,当时内心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剃度前,一直瞒着父母在山上。问起,就说在寺院学习,怕他们担心。快剃度时,才告诉父母。父母没有反对,从小到大,他们都特别迁就我,也对我很放心,只是说:“你不应该一直瞒着妈,只要你做的对,妈都支持,出家也是好事,只要你自己不后悔。”后来听父亲说:“你妈为了你出家的事儿,哭了好几宿,眼睛都哭肿了,别看她表面不说。”父亲本来极力反对,让母亲做我的工作,而每次打电话来,妈妈都安慰我说:“你爸脾气大,要慢慢转变,妈支持你,放心,你爸的工作我来做。”

    记得佛在《父母恩重难报经》上说,假使饥灾,把自己的肉割下来供养父母,也报不了父母的恩,假使担着父母,绕须弥山,也报不了父母的恩……

    所以要真正报父母恩——只有出家。师父三宝的加持不可思议,父母现在也吃素,念佛,并背会了《心经》、《大悲咒》。父亲常年抽烟的恶习也因此而戒了。还想有时间来寺院皈依,现在母亲,弟弟都已经皈依了,所以父亲有些着急了……

    《梵网经》上,佛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出了家,不仅报自己父母的恩,也不仅只是救度自己的父母,而是救度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如母有情——这才是真正的报恩啊!

    愿天下所有的父母亲都能够健康、快乐!

 

加持(2009年7月1日 周三阴转晴)

    上午没课,在佛堂为母亲诵了七卷《普贤行愿品》,中午又接着诵了三卷,太困时,就掐自己,打自己,还是不行,就跪着诵,有一大半是跪诵的!哎,业障重啊!

    晚上再给家里打电话时,是父亲接的,他说母亲是下午5点多才做的手术,痔疮去掉了,现在还有麻药,还不知疼。父亲一会去医院换回弟弟,母亲太要强,一直挺着不去看,后来重了,连大便都排不出了,能吃不能排,很要命的,祈求师父加持!
    晚上的课听得很认真,也有回答问题,思维开始跟着班导法师的思路转了,而不是原来那种只是充当一个听客,或习惯了到点就不得不来的“一件事”。如果像世间过生活一样,那就麻烦了——完全被动地转着——还是被“奴役”着,所不同的是“奴隶主”没那么凶暴、恶劣了,稍好一点的会换几个新的“奴隶主”,但实质是一样的——被死死地困在见不到火苗或浓烟的“火”宅里,却不是没有啊,容不得一丝一毫侥幸,因为谁也不知道这“火”已经烧了多久,还要再烧多久,它们被安立叫“无量劫”。像《西游记》上的火焰山一样可怕!最后只有靠“芭蕉扇”,有了“扇子”不是摆着,天天供着,要拿起来去“扇”,一下一下地不断努力去“扇”。不能停噢!停了就还要重头再来;更不能捡“便宜”,未“扇”到位就沾沾自喜地以为可以了!回头也是麻烦啊!

 

反省(2009年7月5日 周日阴)

    上午课前,净人甲进教室,指着我借他的‘背书胜利’的资料对我说:“贤某师,这个太好了!……”

    不料坐在旁边的贤乙法师看见了,埋怨的说:“告诉你不要外借,你这个人,不行。”

   “为什么不能外借,许你看就不许别人看……”我不加思索地顶了上去。

   课上,正好贤甲法师讲到讲学问及一些现行。如下:            

1、对象错误:该对甲讲对乙讲;

2、身份错误:不该自己讲的,自己讲了,例如:秘书讲了老板的话;

3、场合:该公开场合讲,私下;该私下的,扩大,吵嚷……

4、时间把握:多讲,冷场,没人讲;

5、音量控制:扰众,或音小别人听不见;

6、表达方式:该委婉的,很直;该直的,用错了,自他都苦;

7、语气轻重问题:让人不易接受。

    于是,反省了刚才自己所说的话,觉得太不对了。那份资料是过去一位法师借我的。当时贤乙师看到了,也是觉得好,就拿去复印了,我还不知道怎么跟那位法师讲。后来说了,法师说再多印几份吧!后来贤乙师说这些资料不要再传了,当时并没有反驳他,但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疑惑。这次对境,一下子就爆发了出来,不仅没有注意表达方式,不善巧,而且生硬,还有更重要的,他触及到了这个“我”,一些不被人知的、偷偷潜藏在心的东西——它们像埋在地下的“地雷”,踏上去准响。因为我执重,所以总是觉得自己的见解最对,还会觉得对方小小年纪,老是指手画脚,自以为是,慢心也太大了,蓄积了许多这样子早就看不惯他的因,遇到缘,就“响”了。可惜是在一起住的同房间的——而且经常叫我起床的同行,但是……

    好惭愧啊!下课,去找他,想忏悔一下,我刚一说,他马上说没事儿,还有其它事,就走了。心里想的没有发露出来,所以老觉得不是滋味,于是种种念头又会不断的现起,并串习,有许多还是执取他的不对,回忆过去以为他不礼貌、有损我的小事件,心仍不平静。

    一方面自己没有完全认为自己错了,并且真的想去改过,所以说对他忏悔时,还是带有情绪,另外,下次也要注意,当别人对自己发露忏悔时,一定不要拒绝,并且学会耐心地倾听。

 

交流

    下午拜完佛,看了一篇博文,正准备听师父讲《百法》,贤戊师说:“有没有时间,交流十分钟?”

    我说:“好啊!”又准备找贤丙师,他们都有事儿,于是我们二个人坐了下来。

    我:今天上课留了一个作业,分析自己有哪些乱讲话的现行?这个题目很好,其实如果有时间,应该课上好好讨论一下……

    贤戊师:你反省了吗?说说看。

    我:“我这个问题比较严重。记得以前在家时,就经常接话,弄得我爸有好几次想揍我。来到北京和吴居士一起住时,有一次,他和一些居士在谈事,我也是时不时地插几句,他很火地对我说:“闭上你的臭嘴,这孩子怎么这样?”我脸一红,就不在说了。后来,他跟我解释说:“孩子,你叔当年跟你一样爱插话,吃了好多亏,上下关系处得很不好,很苦,所以才说你。”还有照顾贤乙法师,也因为说话的问题加持我几次。

    贤戊师:“我也一样,总是容易看到他人的过失,说话又冲得很,总想教训别人,搞得自己很苦。”

   “贤丙法师这点很厉害,平时很少讲话,但心里有数。那次出坡,大家都在一起讨论说师父理念,他一句话也没说。后来我问他,他说,以前当侍者倒茶时,听到过不少这方面的,所以,没有什么好说的。他是知道,但是不说,听后,在内心里去思考,很厉害。”

   “还有贤丁师,心很净,跟什么人打交道,该说什么话,都很清楚、得体,也没有人教,这是宿世修行的等流,也很柔,遇到境界就是忍让。”

    我:“忍久了也不行吧?”

    贤戊:“福厚,自己可以转化,没事,像水一样,柔顺。”

    班导法师这方面非常厉害,讲课,说话都是观待因缘,很少以“我”为中心,我慢就少,偶尔有,内省能力强,也会察觉。

    我:“刚开始接触法师不了解,觉得他说话总是盛气凌人,容不得别人再多说什么,像‘一刀切’,怎么样就怎么样,所以就拒而远之,不愿意接近。”

    贤戊师:“你现在好多了,和法师转出了一点味道,看你也有转变,不像原来那么硬梆梆的,不开窍,有什么体会?”

    我:“没有,没有。还差得很,还是又臭又硬……感觉法师的智慧及很多东西都是和别人学出来的,而且更主要的是他能学到,总是能缘到法,跟着就会有受益。像昨天晚上打板后,见法师一个人去净人寮,净人乙跑着跟了上去,我本想去楼上洗澡,也拿着衣服跟了上去,想学一学。

    净人丙同学晚上睡不着觉,很苦,他很喜欢唯识。法师告诉他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学了唯识应该认识转变自心,而不是着在相上。

    净人丙问法师:一般都是会在相上转,学得越多,越会是这样。

    法师说:还是没有学到位,没有通过外相去认识内在的本质,所以很苦,只有透过外相去克服突破,才能超越自我。

    我又问:有时候知道苦,为什么还是不愿意去改变、超越呢?

法师说:愚痴,无明,不知道它的好处。让一个人明天早上3:30起床炸油条,给他500块,他肯定起来……

    我说:那天在新楼转,谈到某个同学回家的事,法师说,他是我们大家的师长,善知识,来示现教导我们的。当我们条件不够时,就来了,条件够了,就离开了,再不够时,再来,法师是这样的一种心,非常不简单。”

    贤戊师:“以前有一个总干事说,常师父说你们都是我的善知识,我是来跟你们学习的。”

    我:“我发现这些大德都有一个非常强大、好学的心。”

    贤戊师:“嗯,而且没有一个像我们死死执着的‘我’,高量的人,一切境界都能学到东西。”

    我:“最关键的是要跟人学。”

    贤戊师:“平常我们心粗,彼此有说话不对的现行,互相多点醒。”

    我:“前一段看顶果钦哲法王写的《如意宝——上师相应法》。里面说:‘修行道上的核心就是虔诚心,如果心中只有上师,那么一切事情都可以视为上师的加持,一切现象都是上师智慧的化现。’我们多祈求,多努力!感恩你。”

    时间又超过了原定的十分钟,但确实很欢喜,每次心态放正,放平和后,再与同行交流中,都会得到益处,受到启发。在前往涅槃彼岸的大船上,同行就像水手,虽然偶尔也有磕磕碰碰,但若没有同行,就很容易偏离“航线”,迷失前进的方向。

    因为众生,我们会成佛;因为同行,在成佛的菩提大道上——我们会稳速前进!感恩同行!

 

班会

    晚上班会,法师让我主持。净人丙说时我还满不在乎的样子,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小菜一碟”,所以有些轻忽。快要开始时,才有些急,说什么话开场白,怎么让大家主动发言,都不发言怎么办,遭了,忘请益了。结果刚开始就有些尴尬,冷场了!

    慢慢二个同学发言,但大家还是不发言,我一看,怎么办?自己先说吧!破破紧张的“场”,分享了一个观过的经历及法师的功德,由于自己有些紧张,加上平时和大家话也不多,所以我在讲时,大家极其安静地听着,尽力把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我知道,这个“东西”可以感染到别人。

    的确,当我讲完后,沉默了一小会儿,大家就开始主动发言了。又有一个问题来了,就是主动发言者大都是特别有体会者,如净人丁,一下子就讲了七、八分钟,贤乙师检讨自己的问题,很深刻,也很长,一下子就把班会推进了一层……后面大家就明显放松多了,到净人戊时,最活跃。

    后来也超时了,向法师汇报时,本以为法师会狠狠批我一通,但我又错了,法师询问了一下情况,还鼓励赞叹,好惭愧啊!

 

请益(2009年7月6日周二)   

    早上用过斋,去请益法师昨天主持班会的事,感觉控制不住场,法师说作为一个主持人不简单,该说什么,多长时间,谁说,说的内容合不合适,都要非常有数才行,不然就是杂乱,控不住场。一个主持人也不能有自己的主见,烦恼的判断一些事,带着情绪,时间说几点就几点,不能超,你会说大家发言很积极、踊跃,这和你结束时两回事,不然久了有人会有意见。道次第中“精进”部分讲,暂止息力,就像上课,老师经常延堂。同学丁听的也很相应,但久了人家就会有意见,说你老是散乱,也会误他人的事。”

 

水库(2009年7月7日周三  晴)

    出坡后,经过师父的丈室门口。

    师父问我:“贤丁呢?在哪里?”

    我支吾了一下,说:“他应该在客堂,我去叫他来。”

   “不用了,说好一会去水库……”师父说。

    又看见了净人己,才明白师父早已准备好了,在等着呢!

    停了一会,觉得应该跟着去水库看看,上午也没有课,也好亲近亲近师父。于是就在后面追赶了上去。丁法师,净人己,卓居士,我和师父一共五个人。师父穿了一身朴素的小褂,手中拄着一根鸡蛋粗的木手杖,每走一步,都会用力的拄下去,边走边和丁法师说着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走过了水库的铁门,见师父额头上,脖子上都已是大汗淋淋,才后悔怎么没有带扇子,于是四处观察,希望找到一把叶扇,好为师父扇一扇,结果越找越失望。后来问净人己还有多远,他说还有一大半呢!我这才决定跑回去拿扇子。

    于是,快步跑了回去,拿了相机,扇子,还有一把伞,急忙又往山上跑,气喘嘘嘘的好累,想到师父或许更累——平时国内、国外、山上、山下、大事、小事地操劳,所以更加紧了步伐。快到水库,却听见声音在山坡上,已经往回走了,我急忙顺着陡坡,毫不犹豫地爬了上去,见到师父他们,内心好欢喜,似乎完成了一件重大的任务!

    贤丁法师接过了扇子,给师父扇着。小路太窄,只能容下一个人走,我紧跟在师父、法师后面,用伞给师父扒开长长的杂草,看到师父双手拄着木手杖,非常用力地压下去,走过去,心里真是酸酸的,这样的一位高僧大德,还要为这点小事操心,受累。下了山,快到西跨院,开始给师父扇扇子。

    师父对法师说:“我做的每一步都是有计划、理路的,让你们去完成,做做就不一样了,也不汇报,请益,只能顺着你们。”在新楼里,师父笑着说:“我第一次来龙泉寺就知道这里会盖楼。”大家惊叹不已,自己也是。想起以前师父说过,他30%时间精力考虑现在的事,70%考虑以后的事儿。这样的一位大德,总是走在时代的前列,计划并引导着每一步。很多时候,我觉得师父都是在等我们,并且耐心得比谁都平静、踏实。随顺因缘,但也不断地去创造因缘。有地方,让人来,凝聚共业,才能做广大事业。

    虽然眼前还谈不上配合,但也正是在种因。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谈得上承担。即使自己没有远大的目标、抱负,但只要跟着师父学下去、做下去——都不难!

    想想师父的背影,身教,内心都会感动!因为一个人——让那么多人聚在了一起;因为一个人——让那么多人生命有了方向;因为一个人——让佛教又增添了希望……

    回去时尾随师父进了丈室,向师父借书看。师父爽快地给了一本,内心好欢喜。一直不敢去,持续了半年多的这个烦恼,终于突破了,但更多的还是师父的慈悲!

    愿师父无病无恼,长久住世,心愿早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