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则清净,忏悔则安乐
(7月17日)
发大心出家为僧,弘法利生。如果自己的言谈举止还有内心完全是世间人的那一套。那还有谁愿意效仿学习佛法呢?
法师是慈悲的,我越来越发现:自己根本不懂的法师悲心。我常常看不见他对我的好。因为他都在背后为我默默地付出。自己却是由着性子胡乱猜测法师的心,总是做一些让法师伤叹的事情……

昨天送净人甲回家了……送完之后。自己跑进超市私自精心挑选了几个漂亮的碗,一点吃的,喝的。还有帮净人乙买了一盒巧克力。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下山,我并没有把自己做的不如法的事情及时地向法师发露忏悔。现在我的心里面不是滋味,憋得难受。忏悔者得清净,忏悔者得安乐。可这一次的忏悔,我的心里面不再那么的好乐。一种写与不写的心在左右徘徊。
我记得净人丙曾对我说:最好的忏悔是永不再犯。
前几次忏悔的时候,带着一份忏悔后清净、安乐的心,总想着以后不会在这样做了。事情的结果却往往不尽人意,犯了的错误接着又犯。突然就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很实在的人:说的话,往往不能够兑现。那我为什么还要忏悔呢?
身边的同修常说:万善根本从师出。我常常想学习依师是一个什么样的相状。就拿这一点来说,我很希望得到法师的帮助,帮助我离苦得乐。假如我做了“错事”还隐瞒法师,还怎么能够得到法师的教导呢?每一次,我向法师忏悔之后,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清凉感。我难以想象,我要是做了和五欲相应的事情,而不去向法师忏悔,憋在心里面,是一种什么样子的状况。昨天的路上,我和净人丁说了自己忏悔得清凉的很多事情,他有点怀疑的说:忏悔真的能消业吗?我不晓得如何回答,大概只有他真的去做的时候,才会有感觉吧。
现在,我有一点觉得自己做得还不错:我有任何为难都会找法师寻求帮助。因为我相信法师,就好比我相信自己的父母。说真的,我的“秘密”,法师比我父母了解得还要多,因为我知道,我也亲身体验过,法师不会因为我的过错而舍弃我。反之,他会尽自己的能力,用佛法的悲智帮助我去除烦恼,得到快乐。
真的很庆幸那一次的“壮举”:那一次,我冒着“危险”将自己曾经做的一些不好的事情向法师诉说。法师却是从一个无限生命的角度,一个业果的角度,帮助我完全消去了心中多年的苦受。那一次之后,我再有什么做得不好的事情,都会向法师发露以求忏悔,因为我相信他。我认为法师不会因为我的错事而疏远我,抛弃我,或者对我有什么看法。那完全都是世间的那一套思维理路,完全是以一个世间人的心态去度量一个出家人,去猜度佛法,往往苦的是自己,都是自己给自己找苦头吃;等到业感果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那时候才是真的欲哭无泪,求救无门。这种业感果的事情,我有经历过一些。对于那种无奈、苦受多少能够有一点体会。
我希求那种发露之后的清凉之感。
想到这些,再想想自己前前后后的所作所为。我又一次打起精神,放下自己种种的猜想,以一颗求忏悔,求清凉的心去找法师发露自己的过失。
简短的几分钟发露,经法师的一番点拨,指引。自己身上的包袱轻多了。现在发心,将自己昨天做的一些不如法的事情反省出来。
昨天的行程主要办了两件事:一、送净人甲到车站;二、去超市买东西。

(一)送净人甲在车站时的感受
在火车站的时候,人多且杂乱。我对身边的净人丁说,火车站和机场的人,明显的在外在形象上就有差距。火车站边上挤满了人,什么人都有。有很多人衣衫不整,杂七杂八地挤在一起,睡在地上,像一滩“烂泥”一般。
我和净人丁师兄在售票厅外等候净人甲。前后见到了几个比较特殊的人,对我的触动相当大。很实在的感觉到,自己生活在龙泉寺,在大家的关怀中学习成长,太幸运了!自己如果不好好地把握,真的是……。
第一个人:一位年过六旬的河南老头。他的穿着是很农民的样子,弯着腰,手里面拉着一个小车,上面拉着一个脏兮兮的大包。不知什么时候,他出现在我的边上,一下就拉住了我的衣袖,用浓重的河南话喃喃的说:“师父,你就可怜可怜我吧!我被儿子哄了出来,好久没有吃东西了。你就可怜可怜我吧,给我5块钱让我吃点东西吧!”说着把手朝我伸过来。
天呐,我这次出来只带了公交卡,没带钱,我哪里有钱给他啊!我很为难的说:“老人家,我没有啊,我们不带钱,只是送人,没有钱啊!”
老人依旧是拉着我的衣袖,苦苦地哀求。突然我想起来,下山的时候还带了一点吃的,原本是我俩的午餐。刚想拿出来给老人家的时候,一旁的净人丁说:“不能给,那是寺里的东西!”我一想,又放了回去。最后,净人丁想起来,他还有最后的两块钱家底。他很想我跟他一人一块给老人家。可我总是不愿意那样子做,连连推诿,总觉得两块钱,实在帮助不了老人。于是,老人家接过净人丁手中的两块钱,蹒跚的拉着他的小车,消失在杂乱的人群中。现在想想,当时拒绝净人丁的好意,完全是因为自己觉得一块钱给人家,太没有面子了。真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一直觉得自己的面子观念很单薄呢,这一下证明,根本不是那回事!在寺里的生活是集体性的,很少涉及到私人的东西。没有境界的时候,或者境界不是很强烈的时候,自己就会觉得一切都还不错,自己的量还可以。慢慢地,自己也会麻痹在自己的想象里面,那种改过的上进心,就慢慢的淡化了。
不一小会,又来了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太太。一身黑色的旧衣服,头上顶着一副黑色的旧头巾。也是凑上来就说:“师父,你慈悲慈悲……”这一下,我实在很无奈,对净人丁说:“你看着办吧,我先走开一会。”说着,我头都不敢回的走进了售票厅,看看净人甲买车票的状况。路上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那,为什么他们就认准了我俩“死缠烂打呢!”估计是我们的外在形象,让他们以为我们就是出家人,大概在他们的眼里,出家人心善,能淘到好处吧。曾经在学校的时候,每一次看到这种人,不晓得为什么,心里面总有种感觉很难忍受,我都是急忙走开;即便是给他们一些钱,也是这样子的心理感受和举动。假如有一天,我像他们一样,会怎么想呢?也许会这样想,这个社会根本就是这样子的,人都很冷淡,相互间都是自私的,要钱活命也是很正常的,什么脸皮不脸皮的,活着才是最主要的。可我要是一个年纪轻轻的人,那会怎么样呢?想想每一次跪在街边,面前写一点说明性的文字,在那里讨要钱财的小年轻,他们的心理会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不一小会,我又看见一个人。一个头发花里胡哨,满脸是伤疤,眼睛里面红得都能流出血的人。他很简单的穿着,身背一个很普通的包,都显得很旧的样子。手里面还有半瓶矿泉水。看着他,我的第一念头是:这个人,可千万不要看不惯我俩(我俩身着净人服,脚穿僧鞋),痛扁我俩啊!然后,我害怕得不敢看他,马上回过头对净人丁说:“我看见一个人,很害怕!”净人丁说:“哪里?哪里?”事后,他告诉我:“我瞅着他,心里面就害怕!”
确实,我看着他的时候,总感觉他就是一个黑社会里混的人,估计被人刚刚痛扁了一通。他一点力气都没有的样子,挪着步子,走了一圈,跑到小货摊上看了半天,问了问方便面的价格,又很为难地放下方便面继续他的步子。偷偷地看着他的眼睛,似乎他已经对这个社会绝望了,似乎他现在什么事情都能干的出来,所以我很害怕。
那个时侯,我由心灵深处感觉到自己好幸运。想着就想回寺里,我又问自己,为什么社会上会有这样的人?
等了许久,不见净人甲的人。我又一次跑进售票厅。这一次我看见了两个镜头,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心。一个是一位个子不是很高,披头散发的一个年轻女人。她手拿一只木棍,全身上下脏兮兮,挎着一个大包,像是捡垃圾的那种。她一步步的向我走来,又从我身边走过去,她头也不抬地一直走过去。另一个是一个穿短裤的小男孩,怀里抱着一个更小的男孩,他俩的年龄加起来不超过10岁。小男孩抱着自己的“弟弟”蹲在售票厅门口,眼睛一直在朝某个方向看,似乎是在等候他们的父母。
看着这些,我的心里想着:难道这都是佛菩萨在向我阐述这个世间的痛苦。
以前,我多少也看见过一些肢体残废、沿街乞讨的人,可是这一次给我的感受远胜过以前呢?突然,我的心里面酸酸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差些流出眼泪。
随后,就看见净人甲欢欢喜喜的跑出来。原来他买好了车票。

(二)去超市买东西
第二件事,就是我在回来的路上去超市买东西。
东西不是很多,只是一套碗(三个),加一盒巧克力,一瓶水。当时看见那个漂亮的碗,立马想到,用它吃饭,胃口一定不错。想着,就蹲下去选了一套。我问身边的净人丁他想买点什么的时候,他一个劲的说什么都不需要。好不容易看见一支自动铅笔,他本想买的。结果价钱贵得离谱,就没有买。
出门的时候,我看见了巧克力,就是净人乙要我带的那种。我很兴奋的就拿了一包。净人丁曾劝我说,净人乙的巧克力就不要买了。我总认为,既然答应人家了,就不能不买。现在思考一下,又完全是一种世间人的哥们义气。就这样子悄悄做一些障碍人家修行的事情,还自以为很不错呢。在寺里面,很多的情况也是一样的,往往发现别人有什么明显不符合寺中规定的事情,也是掖着藏着,不敢说。一者怕人家看我是个打“小报告”的“小人”,因此把两人的关系闹僵;二者,谁没有习气啊,慢慢地他会改掉的,还是先护着他一点,说不定他的心理面正在难受呢;管好自己就可以了,不要管别人在干什么。
可是,我不就是来这里修行的吗?修行,修行,发现自己的烦恼,修正自己的习性得到快乐。自己常常很难发现自己不好的习性,就要靠师友的帮助。如果我不去帮助他,岂不是害了他。或者别人帮助我的时候,我一点都不领情,反而觉得他就是一个喜欢打小报告的小人。更主要的是,假如他的所作所为有影响到这个团体修行的时候,我必须以一个正确的心态去想法制止他。就像师长说的:“心底无私天地宽。”当自己真的是从利益别人,利益团体的角度去做事情的时候,绝对不会胆怯和害怕。
回到寺里以后,我并没有直接找法师说明,因为我太贪爱我那三个漂亮的碗了。我知道,我一旦说了,碗就要给没收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看着我的碗,没有不吃惊的。我在饭后跑到贤甲法师的面前,对法师说:“法师,我今天吃饭的时候,用了一个很大的碗,那样子盛菜方便。大家都很惊奇,还有人开玩笑说,他家喂猪的槽比我那个大不了多少。“不就用了一个大碗吗,用得着那么吃惊吗?你们大家都太古董啦,偶尔看见别人稍微不一样的东西,就不习惯啦。不过,我用几次,你们就会习惯的。”当时,我就是这样子想的。贤甲法师要我问班导法师可不可以。
我就直接问了班导法师:“我用了这么大的一个碗吃饭,可以吗?”说着给法师比划着,但并没有说是自己买回来的。法师说:“丙班不可以。”听了法师的答复,我心想:“法师太会说话了,一下子就把我下一句要说的话给堵住了”。
我又说:“那样子可以把菜分开,不至于混在一起。”
“贪爱。”法师坚定地回答我。
我的心里面还在嘀咕:“把饭菜分开吃,不是对胃有好处吗?法师们用的钵可比我的碗大多了,其他同学以后会习惯我的大碗的。”所以,当法师说把那三个碗交公的时候,我对法师说:“我不!”
随后,我一直在心里面很不平衡。为什么啊?三个碗还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同学们不习惯是因为他们没有,为什么就不能开个先例呢?太千篇一律的生活也许不太好。就这样,我一路走着,一边想着。
聪明的净人丙看出了我的心思,他没有直接和我说该怎么怎么样,而是和我“闲谈”了一些他的往事。过了一会,我的心里舒坦多了,想着,是该给法师去忏悔了。
法师说的没错,我是贪爱,贪着口腹的享受;不仅贪,还为自己的贪欲找理由。先是起了覆藏心,想隐藏这件事,好独自享受口腹之欲,后又造了一份离师的业,不听法师的话,还找了很多的理由跟法师辩解。
一个团体里面,我要是这样子做了,就会有很多的人效仿我,就会有很多的人沉溺于口腹之欲之中,这样的人多了,什么样的意见、想法都会慢慢滋长。到最后,大家的目标,宗旨就不能统一,僧团就会乱,团体就会走不下去,就会慢慢的散掉。
我是来修行的人啊!每一次还那么在乎自己的吃穿,不在学业、道业上和人家比较,当人家表现好的时候,能很好地随众的时候,我总是会找一些牵强的理由来证成说,我可以这样做,我不可以那样做,我自己有特殊情况,希望大家谅解。其实,我真的像我说的那样子吗?确实是该反省一下:我来这里到底要干什么?我不要为自己而活着,那样子很累……
这样子好好地给大家忏悔,尽量消除自己这份不好的业。
就像法师时常说的:“忏悔者得清净,忏悔者得安乐。”现在,我的心里面又轻松多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