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念的触动

(2009-07-07 20:45:13)
标签:

考研

沙弥

师父

法师

大寮

北京龙泉寺

学修日记

分类: 僧众弟子

心念的触动

(7月7日)

 

人不可以成为懦夫(2009年6月9日周二天气晴)

    今晚是净人甲做的生命回顾,我内心很受触动。

    净人甲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可说是吃尽人间苦头、惊心动魄的,有几个情节让我很佩服。

   “自己立志十八岁能自立,不让家人操心,为此于十六岁时自己去找工作,结果被骗去做苦役,险些丧命。为了活下去,设法逃跑。这锻炼了我的心。”

   “还有从小自己就很听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来没有给家里添乱的。小时生大病一场,养病期间,一天要吃一捧的药,让吃就吃,不像其他小孩挑三拣四。”

   “上学期间,自己遇到很多好老师,且对我的衣食住行都照顾到了,使得自己学习成绩从最差变成最好。”

    净人甲的生命故事让自己很震撼,他告诉了我,人不可以成为懦夫,要能吃苦耐劳,有良好的品行,有容乃大。但这些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呢?就是从小的时候。

    想想自己出坡的时候,干点重活,稍微有点累就不想干了,就想休息,想喝点水,不能把牙一咬挺过去。

    这反映出了自己的一种心态,仔细一分析会发现,我为何不愿意挺过去?原因就是我想的是自己,事情干得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干活的过程中,我累了,需要休息一下。

    我觉得自己的心态上要调整一下,以整体利益为重,凡事先考虑团体,先人后己,在做事中自己苦点就苦点吧,而这件事怎么才能更好地完成一点,这样考虑才是自我超越。世间靠苦逼,在佛门则不然,不努力,自己只有烂掉,一定要自己主动找事干才是。从中磨练自己那颗娇嫩的心,使之更加有韧性,能与大风大浪相抗衡。

    从现在开始出坡中自己要尽自己的力量去自我超越。

 

 

感化别人还得靠正气(2009年6月10日周三天气晴)

    药石后,我本想找净人乙谈一谈关于行堂上的一些事情,结果净人甲主动走过来,说:某某啊,今早上你不是问我行堂上有什么问题吗?我大概想了一想,有这么几点……

    净人甲的这一举动让我很感动,我只是早上随便问一问,并非真正想从他那里得到什么,结果他很认真地看待了,并且在向我说的时候,他会谈到自己的很多想法,包括慈济他们是如何做的,等等,给人的感觉就是很亲切、热心,感觉他的心一下子就能打开,根本就没有什么好隐藏的,有什么就说什么,而且很谦虚。他的年龄差不多可以当我父亲了,但他还能对我这么一个什么都还不懂的黄毛小孩鞠躬九十度,自己真的打心眼里佩服他。

    从他身上,我学到一个人培养正气很重要,让别人看了能觉得你这个人有正义感,在你身边心里很有安全感,这就说明你的人格建立起来了。人格的建立是要有传统美德做基础,并建立于其上的。

    平时自己心里容不下别人在自己身边放肆,时常对他们发火、示威,这根本上就错了,一大堆的烦恼,要改变态度,笑目以视。

 

 

欲主宰者终被疏远(2009年6月11日周四天气晴)

    上午去出坡回来,刚好碰到沙弥甲,他问我:“某某法师在哪儿?”我很热心地回答道:“不清楚。”并告诉他,法师可能会在哪里、哪里。后来我突然发现这位法师在电脑室,就告诉沙弥甲:“法师在电脑室呢。”结果沙弥甲没听,就去其他地方找了,过了一会他又来问我同样的问题,我一听心里有些不高兴了,就说:“刚才给你说在电脑室里呢,你不去找。”沙弥甲感到不好意思了。

    这是生活中一件非常小、也是极其正常之事,我为什么要把它写下来呢?因为这里面有自己的大烦恼。

    看似我因不高兴,说了一句话,好像很简单。其实不然,自己分析才发现,刚开始告诉沙弥甲,法师在哪里时,他没听,自己心里就有些不舒服,觉得他不相信自己的话,当他再来问我的时候,就开始反弹了:“刚才给你说你还不听?!”说这话意在强调自己,在告诉他以后你不能不相信我说的话。进一步分析,别人为何要相信你说的话?这其中就有自己的一些习气。有点像独揽大权的感觉,以自我为中心,别人要围着我转,说那种话就很明显了,意在巩固“政权”。

    这是苦啊!当别人不能顺合自己的时候,就是苦。其实越希望别人以我为中心,其最终结果往往是别人一点点地疏远你。因为你心中没有他们。虽在一起做事、同寮、吃饭、学习,但业造不到一块去。刚开始同行见你很可怜,还会主动去拉拔你,但久了他们也就不拉了,因为他们感受不到你的心。虽想帮你,却很无助,不知从何下手,才能帮助你,这是心业力的相互传递。

 

 

读书之躁动与清明(2009年6月12日周五天气晴)

    今晚净人甲的生命回顾结束后,班导法师作总结。自己刚开始还在状态,结果到最后,心就有几分烦了,屁股便坐不住了,以前自己有这种状态,我不会太在意,咬咬牙,挺一挺就过去了,可近期我突然发现这种心态很成问题,包括昨日师父的《百法》开示,也是这样。

    我反省了一下,其实我听法到最后感觉坐立不安,心里想着看书,为什么呢?因为看书很简单,你的思维只要跟着文字走就够了,不用太花心力。因为这样,所以我喜欢看书,而讨厌干别的。因为看书太省气力了。而且不会有人来让你闹心,独自乐得寂静。

    老实说自己这样看书的状态也不对,日子久了,心的主动思维能力就不见了,就处在一种无知不动的状态中了。我的体会,这种心态往往是不会有心力的,它不会支持你做任何事,比如听同学分享心得,有同学问法师问题,自己虽站在一边表现得很恭敬,其实心里是不相应的。我体会这种状态,看书是不能长时间看的,当你看到第五个小时的时候,就不行了,眼睛虽在看着字,但已经不能入心了,再过一小时就开始昏沉了,心里的躁动之气也出来了。

    看书如果在状态,应该越看心越寂静,而且对所看的内容心会很有领悟,是很清明的,且对外境也很有敏感的观照力。

    之前说到,自己对自己的这一状态,虽已觉察,但一直疏于对治,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当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不愿意去理它,相比之下觉得还是看书更重要,心念上的东西变化快,一会心就过去了,你去想它也不会有什么成就感,反倒是看书,比较实在。这是自己观念上的错误认知。

 

 

道破慢心靠同行(2009年6月14日周日天气晴)

    今晚丙班开了一个交流会。刚开始我对这件事很反感,觉得现在一天中课程安排很紧了,再加上出坡,所余时间很有限,再加上自己的一些事情就更紧了。如果有选择的话,相信这交流会我是不会去的。但因为自己现在身处丙班,所以丙班的一切活动自己都得参与。

    事实让我转变了自己的心态。交流的过程中,我很受益,大家有的直接点出了我的问题,有的则从侧面提醒。这让我很吃惊,一直觉得自己都挺好的。行堂组做得也有模有样,殊不知自己已经非常迷惑了。自己的慢心很大了,结果却不能觉察,这时候,幸好同行帮助自己点了出来,不然我真不知道自己会怎么样。

    通过这次交流,让我体会到同行善友的可贵,对自己的重要性。所以自己也要努力去经营师友环境。

 

 

掌声与面子(2009年6月17日周三天气晴)

     一段时间以来,自己生活在掌声中,以及对自己的肯定中,这当然就飘飘然了,就自许自己是了不起的人。可能是佛菩萨见弟子有堕落之相,于是给了一个示现,真是发人深省。

    今天早上,因为某些因缘,最终决定早上洗袜子,洗了没一会,一位法师过来,他面容严肃地说:“你不知道早晨别人要用池子洗漱吗?快去,到别的地方去洗。”

    我一听,马上就“哼”了一声,很轻慢地说:“洗完了。”话音未落,已动身朝门外走去。

    这是一段不起眼的对话,后来我总觉得这件事很别扭,仔细一反省,才发现问题。

    当别人说自己的时候,如果触到了自己的痛处,我马上起反弹,一点修持的功夫也没有,心很坚硬。老实说这位法师性格就是这样,并非他有什么恶意,只是把实话说了出来。确实错在自己,什么场合该干什么事,自己没搞明白。他的语言并没有刺,只是有违自己的心意,让我觉得大有不让我下台之意,你这样说我,让我的面子往哪里放?大有无地自容之感。

    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可怜,僧团几十号人,竟无人能帮自己把问题指出来,自己的习气毛病何其之多啊!我的性格决定了我是一个孤独的人,性好书,对人更多则是非理作意,所以朋友少。唉!要好好经营师友环境啊!刚开始可能会排斥同行,但一定要突破,同行会原谅自己的。

 

计回报的“善行”(2009年6月18日周四天气雨)

    今天下午我懵懵懂懂地从梦乡中醒来,还在意犹未尽,没一会就回过神来,突然意识到除了外面工地上电锯锯钢筋的声音外,屋里异常安静,安静得让我发慌,一看表,我可真慌了,已是下午两点半了,我心里相当恼恨,觉得他们这些“家伙”,只知道自己,不知道别人起床了没有。我非常抱怨,觉得以前自己每次起床后总是一一把他们叫起来,结果今天他们却自己跑了,真有伤我心啊!觉得自己没有必要为这些人而浪费自己一日之大好时光——早晨。心里一边抱怨还一边焦急,因为今天下午我没有拜佛,我心发慌!

    事已至此,但我还是牢骚不断,抱怨自己的师友缘不好,等等。觉得他们这群“家伙”都辜负了我,伤透了我的心。慢慢自己就不抱怨了,因为这只能让自己徒增烦恼。别无益处。于是只好饮怨而忍之。接着就去转心,当自己要去反省自心的时候,奇迹竟出现了,心里不再无可奈何了,而是觉得这根本不能怨别人。

    我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应,是因为我花心思、花时间去叫了别人,而当自己熟睡时,他们没来叫醒我。我心有不平,可见我叫他们起床心有不诚,乃另有所谋也。仔细一瞅,才发现,什么叫不叫的,我每天第一个起床,当自己下床后,不好意思一个人匆匆而去,觉得他们可能会对我的这种做法有意见,怪我没有叫醒他们,我心里一直这么想,它逼着我去叫醒同行,最后我为此很痛苦,是强忍着去叫醒他们。

    这样一分析就清楚了,自己造的业本来就有问题,外相上看似在造增进师友缘的业,心里早已远到十万八千里去了。所造之业,尽是远离师友啊。

    希望自己能真心待人,帮助人,自己的师友缘能越来越好,如日中天。

 

人微言轻”者的烦恼(2009年6月19日周五天气雨)

    晚上有客饭,而且和这边行堂时间冲突。行堂组的三位师兄要去照顾那边,所以行堂就行不了了,本来我这边行堂组人手就不宽裕,结果又走了三个人,只剩下三个人来照顾20多号同学的饮食了。于是我去找大寮典座法师要人,希望客饭那边能安排其他人来做,把行堂组的人给抽回来。

    结果典座法师顾左右而言他,“推卸责任”,说让我去找某某法师来安排。我听了心里很不高兴,马上就回了一句:“这事和这位法师有什么关系,本身就是大寮内部的事。”结果法师又说:“我不可能去命令他们干什么,你去给他们商量吧,如果他们同意,就让他们去行吧。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就去做,不明白我也没有办法。”听了这话我还能说什么呢?毕竟自己是小沙弥,人微言轻啊!哪怕急事,如果不小心触到了别人,他的一句话就可以将你的一切给否定。

    很长的时间我一直在想这个,心里气不过,还想找班导法师诉苦。大概过了很久,可能是我在看书的时候,心渐渐地平静下来了,再一回忆这件事,发现自己被烦恼给障住了,大寮同学为了客饭的事全军出动,还剩两个病号,一直是待假的状态。典座法师身为负责人,怎么可以硬要病人上战场呢?我想这就要靠我去沟通了,如果请得动病号,皆大欢喜,如果请不动,我又能说什么呢?还要去抱怨什么呢?

    以上是自己的一种推测,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与烦恼相随顺了。并非法师有意刁难于我,这个境界也是自己业感的,我认为法师在刁难我,就说明我内心当中有这个心态,平常生活中一定无意中伤害到了别人,然而自己却一直觉察不了,悲哉!

 

领导的艺术在于感化(2009年6月20日周日 天气 晴)

    今晚看了一部名叫“李老爸的遗憾”的采访,自己内心很受触动,觉得作为一名支教老师,竟能打动200多名学生的心,这到底是什么一种力量?这么多的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为何会对这位李老爸如此尊敬感恩?这是精神上的力量,不是外在的东西所能办到的。行堂组何尝不是呢?要求别人做这做那怎么可以呢?久了大家就不听了。如何能感化大家,让大家愿意行堂,乐意行堂?

    我想自己的行为是值得检点的。

    当别人不来行堂时,我就觉得他不负责任,不把行堂当回事,觉得你既然已经发心行堂了,为何还搞这一套?应该处理,要找来问话!唉!无形中自己的慢心就高涨了,试问你有何资格来找他问话?而且不考虑对方的时间,自己想什么时候找就什么时候找,自我就这样一点点地在胀大,老实说我这个组长应该做的,不是当别人不行堂时我如何来处罚,你这样别人永远不会服你,而是自己补上去,别人不愿意做的事,自己多做。而不是这个人没行堂时,三天两头找他来问话。他一定烦都烦死了。

    下一阶段自己的用功重点应多做少说。佛菩萨希望弟子能努力前进,心性上的功夫能与日俱增,烦恼能一天天地减少!

 

 

成见左右了我(2009年6月22日周一 天气 晴)

    今天沙弥住宿调整,我和几个同行分到了一个寮房。整理寮房时,和沙弥乙发生了矛盾,我心里很不爽。仔细想一想,桌、床、柜如何布置也都差不多,我为何会为此而动气发粗呢?仔细辨析了一下自己的心相,真的发现了问题。在整理的过程中,如果沙弥乙能和颜悦色,我一定干得很欢喜,事情干完后,沙弥乙声音提得很高,而且是命令的口吻,我一是接受不了这种方式,另一方面也觉得他善变,觉得他为人虚伪,我接受不了,因为这样,当他让我干这件事时,我心里不想干,但行动上还是干了,于是就很苦恼。

 

 

聪明与麻烦(2009年6月22日周一天气晴)

    现在对亲近师父有点“畏惧”了,感觉师父一下子就把我看透了,真是无地自容,无缝可钻。

    师父老是给我提无常,提那些走掉的同学。我听了真是汗毛直竖,觉得师父干嘛老是给我提这些呢?

    师父:“搞不好无常哪一天就会到你身上。”

    我:“什么原因呢?”

    师父:“有小聪明就有小麻烦,大聪明就有大麻烦。”我听了感到莫名其妙,觉得自己一切都挺好,于是就问其心相。

    师父:“总认为自己的对,别人的错,然后就去要求别人,别人不听,然后就痛苦,有事,还不愿说,憋在心里面,自己调服不了,很痛苦。”

    这一点拨,就明白了,自以为是的心理很强,就今天在师父房间里,我提了很多人,当师父做一评价时,我马上就反驳,否定师父说的,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就很明显了。

    当我向师父汇报看《季羡林自传》的心得时说:“自己很受其中内容影响。”

    师父:“内心没动力的表现。”

    我向师父汇报藏文学习情况:“大家的兴趣已经逐渐地不见了。”

    师父:“什么东西都不好学,一定要一门深入。”

    我:“现在人越来越多,自己感觉和他们后来人的缘分越来越淡薄了。”

    师父:“这要靠时间。”

    最后临走时,师父说了一句:“少打妄想。”

    听了这话,我更是云里雾里,丈二金刚摸不到头脑了,但我要实践。

 

 

加持与慢心(2009年6月25日周四天气晴)

    今天上午出完坡,我回到寮房,看到沙弥丙的脚和手都肿得像西瓜一样圆了,我看不过去,于是就说了他一通。

   “不要以为你手肿不去告诉别人,不去检查治疗就是修行,你连把身体照顾好这么基本简单的缘起都做不好,怎么可能谈修行?我告诉你,你有病不讲而自己抗过去这不是坚强,而是懦弱。”

    当时我义愤填膺,觉得自己做的是善举,自是问心无愧,后来一反省,觉得很惭愧,自言善举真是大言不惭之说啊!

    当别人,更甚者是比自己年长的人有错误,或者怎么样时,我凭什么这样去说他?觉得是为他好,这心是对的,可能方式方法上不够善巧,这是刚开始的认识。再细剖,你虽好心说他,觉得是方式不善巧,其实是自我认为,这是错的,其实在我说他的一刹那,我就错了,乃至动了那个要说他的念头也是错的,现在是说他,如果遇到点高兴事,自己便得意忘形。自己对同行善友根本无有一颗尊重的心,觉得他差,他不如我,无形中我比他高,时间久了,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就该加持他了,什么问心无愧,尽是为自己的烦恼而开脱罪责,以后当自己再现起我比他强的念头时,一定要及时打住,免得增长广大,一发不可收拾。

 

 

欲与班导法师试比高(2009年6月26日周五天气晴)

    今天过得还可以,更甚者是因为我发现了一个大烦恼,它已经在我心中潜伏许久,而我也一直是听之任之,没有太放在心上,今天我才真正去抓它。

    我对班导法师潜意识中是不满的。其心态,说得夸张一点,是对法师不屑一顾。

    我为什么这样呢?

    仔细一反省,发现了很多问题,但缘还是因为师父的一句话,让我有胆量去肯定自己。

    我对师父说:“想亲近班导法师。”

    师父:“要依华严九心,不得有覆藏。”

    我一听于是就下了个决定:“哦!师父是不希望我去的。”于是以后我胆子就大了起来,觉得师父说的话怎可不听?

    现在知道其实当时自己已被烦恼所束缚。只因师父这个缘,被我非理作意给扭曲了,那到底是怎么起的这个烦恼呢?

    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有与法师要平起平坐的心,有要跟法师比较之心。心相是:“看咱俩谁能笑到最后!你能坚持还是我能坚持。”

    因为这样,见法师上殿时是什么样子,我就是什么样子,绝对不能比法师外相上做得差。

    有时在德尘居碰到法师,自己合掌问询,法师点一下头又低头向前去,我就和法师较劲:“哼!看咱俩谁先回头。”等等这样的例子很多。

    现在就很清楚了,开始和法师的比较就是一个错误,之后就有了一大堆的非理作意,其实这些作意都是自己增益出来的,你觉得法师这么想,这只是你觉得,是以你的心理来臆测法师。

    又是什么因缘让我去跟法师比较呢?

    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慢心在作怪。这慢心是怎么来的呢?就近日而言,可能是因为行堂,还有就是藏语学习,自己总是能问出有深度的问题,而且我学藏语的认真度比起带我的法师都高,有很多东西他还要来问我,慢心就这样在涨;包括寮房,只要沙弥乙打声招呼,我想怎么调布局就怎么调,干得也不亦乐乎,好像成了我的地盘一样。就这样一日一日的过去,慢心没能得到及时地化解,而且在增高、积累。

    第二方面是怪法师偏心。为何又扯到班导法师身上去了?哦!还是平时有看不惯法师行宜的地方。这是一个方面,我觉得更重要的原因是我觉得法师对我的关心很少,再大化就是对沙弥的照顾远不及对净人。于是就得了一个结论:法师有偏心,还有分别心,因为沙弥同学是后来加进去的,而非直接就是被班导法师带。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不是问题了,一方面我们沙弥出家时间相对净人同学长得多,理念,佛法方面,灌输比他们多,且普遍都有想改变自己的心,也就是说自律这方面有些功夫。另一方面,就是沙弥同学已被几位法师带过,在资历各方面远胜净人同学,会觉得比他们高一级。虽已并入丙班,与净人同学一起学习,而心态上并不认为彼此是同学关系,故平时相处很难融洽。很难与对方真心相对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