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要点笔记(4/4 )

(2009-06-28 20:52:51)
标签:

宗教

佛法

好乐

习气

贪欲

北京龙泉寺

学修笔记

感悟人生

杂谈

分类: 学修笔记

●《感悟人生》系列开示之四《欲乐与法乐的省思》要点笔记(4/4 ) 

四、策善法欲观无常·惜瑕满身发精进

(6月28日)

 

1、善法欲策精进行·妙习气显真功夫

【晓知名相】:

——欲的概念: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

——“所乐境”就是那些自己比较好乐的境界,自己比较喜欢的境界,自己觉得这些境界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带来快乐的境界。

——它以“希望为性”,就是希望得到它、希望拥有它、希望不要失去它。

——“勤依为业”,它是引发自己精进的主要根据和动力。

 

【如理认识】:

——实际上,外在势力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我们内心对外在的境界是没有办法去选择的,没办法去决定的,是非常微弱的。

——所以,我们只有不断增强善法的力量,才有这种可能认识得清楚外在那些杂染的境界,才能够有力量来面对。

——如果内在里边佛法的力量增长不起来,肯定会随着自己的习气走,随着自己的好乐走,自己好乐的东西就去追逐;自己不好乐的东西就不去管它,不去理它。

——我们所好乐的是欲望、是私欲、是问题,自然而然我们所获得的也就是问题,也就是烦恼,也就是自己生命不需要的东西。

——所以,这种对个人私欲的满足,它是根本烦恼之一。

 

【观照省察】:

——对善法的希求就不同了,自己对善法有希求,对佛法有希求,才会努力去做,才会精进。

——如果我们对佛法,对善法没有希求心,不想得到它,不想拥有它,精进自然无从谈起,不要说精进,我们要坚持都是很难的。

——我们内心里面能够发起这样一个心,说自己要用功修行,都是很不容易的。

——只有在自己内心非常清楚的时候、心态非常平稳的时候、情绪非常稳定的时候,才能够认识到说自己需要佛法。

——自己在起烦恼的时候、在工作的时候、在生活的时候、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我们的身语意三业完全都是世间法、完全都是世间的习惯,都是在习惯当中打转,都是跟着自己的习惯走,跟着习惯在学习、工作、做事。

 

【对比观察】:

——“习惯”用佛教的语言来讲,就是“习气”;“习气”用社会的语言来讲就是“习惯”。

——我们要养成好的习惯,不能养成不好的习惯。

——我们要有好的习气,比如说,喜欢念经、打坐、看经、做好事、说好话,诸如此类,就是很好的一种善法等流、习惯,很好的一种习气。如果不是这一些,那么就是世间的习惯和习气。

——所以一个人用功不用功,修行不修行,固然是内在的境界和功夫,但是从外在也是能够看得到的,就是自己的等流习惯是什么,也是常常会表现出来的。

——如果我们对听经闻法不好乐,对用功不好乐,对积资粮不好乐,这肯定跟佛法不相应。

——如果天天喜欢谈天说地、谈论是非、喜欢攀缘、喜欢讲无义的话,这肯定跟世间法相应。

——世间法同佛法,它的分水岭,它的区别也就在这里,这从我们自己心上面去判断的,而不是从外在去判断。

 

2、觉照无常离贪欲·念兹在兹智慧生

【如理认识】:

——声闻乘的人,修行佛法的时候,常常强调无常。

——米勒日巴尊者曾经说过,“进入佛法之门的第一步就是学习无常”。

——佛陀游四门看到老病死和出家沙门这四种人,从那个时候起,他就真正了解到了无常。

——大到宇宙,小到个人的生命,个人每一个心念,都是无常。

——在佛道的修学上,我们能不能起步、起好步、踏上步,就是对无常的观照和认识。

 

【如法思维】:

——我们能够认识到无常的特点、无常的作用,以及它的规律,才不会执著、才不会迷失于自己的欲望。

——唯有真正了解到无常,这是世间的本质和规律,我们才会下功夫去克服、去对治自己内在的对欲望的追逐心理,才不会把自己的私欲放在心里。

——反过来,应该把自己的心安在佛法上,让佛法的种子不断在自己内心深处扎根、发芽,起到种子的作用。

——我们如果能够认识到无常,“无常”这个法能够在自己的心里现起、产生作用,就容易对治自己的昏沉、散乱、失念、不正知。

——这里谈到无常的目的,不是说它是一种规律,我们没有办法,我们逃脱不掉这个规律,而是让我们要来改变,来主导这种规律。

 

【谛观谛思】:

——因为是无常的,所以它存在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面对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人生,我们该如何着眼,该如何下手?这是我们要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正反阐扬】:

——因为我们把整个人生看成是还有很多很多的时间,自己的路还很长很长,所以不着急,不着急去用功、不着急修行、不着急学习佛法,所以,就容易把时间浪费掉,就容易散乱,容易起烦恼,内心里面就容易产生种种的问题。

——因为我们能够现起无常,所以内在里面就不会很在意外在的种种成就,外在种种的虚假的现状;

——因为我们能够有无常的心理,就会念兹在兹,佛法永远在心头。

 

【破邪显正】:

——刚才谈到,我们培养善法欲能够对治自己的私欲;我们体会无常也能够对治自己的贪欲。

——一个人如果不会在善法欲和无常上面下功夫,去着力的话,那么心里就会有很多、很强的贪欲,欲望很多、很广泛,比如说喜欢好的衣服、好的手表、好的汽车、好的房子、好的待遇等等,那么我们一生可能都会在这方面去追求,我们天天内心里面想的都是这些东西,自然而然我们的散乱心就会很严重。

——只要我们在家里好好孝顺父母,好好与兄弟姐妹相处,在单位里边好好工作、尽职尽责、敬业,自然而然我们会有成就的,自然而然我们会得到单位、家庭、社会的承认和肯定。

——所以,没有必要把我们的心思转化到追逐欲望,满足欲望这样一条错误的路上。

——更何况我们追逐欲望,常常也会感到疲劳、疲乏。因为你追逐的欲望并不一定能够得到满足,或得到很快的满足,你不满足,内心里面就会有失落感,内心里面就会有矛盾、痛苦、身心就会疲乏等等,这些疲乏就会引起昏沉,深重的睡眠。

——如果我们有无常的心,对无常这个法类能够有很深的体会,知道自己很快就会死了,自然而然知道说,我死了以后,要带什么走?我死了以后能够带些什么东西走?

——是以死念根治自己内心愚痴的表现,没有佛法的表现,没有无常心的表现。

——如果内心有无常,自然而然他就会现起智慧,保持觉醒,不会被个人烦恼欲望所迷惑,内心清明,与佛法相应。

 

3、善用暇身求佛果·生命践行彰法义

【明正祛邪】:

——谈了这么多欲望对个人修学佛法的影响、危害;善法欲、无常对自己修习佛法的作用和帮助,以及它能够对治自己的贪欲。

——我们作为人,又能够听到佛法,具足暇满,就应该好好利用自己的人身,修行用功,让自己的后世越来越好,一生一世比一生一世好,最后圆满佛果。

——自己的心思如果不是用在修学佛法这条路上,而是用在造作世间种种的恶业上,虽然拥有了人身,也听到了佛法,依然也会堕落,甚至下地狱、变畜生,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我们遇到了佛法,但不等于说就是万无一失了。

 

【师父策励】:

——我们只有真正认识到,佛法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是自己生命当中最需要的部分,是自己生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今生今世最不可偏离的。

——我们才会老老实实,用自己的整个身心,用自己生命的一切,去信仰、去实践,最后,自然而然,佛法能够同自己的身心、生命交融,自己的所作所为就会代表佛法,体现佛法的精神。

 

 

『附录·思考题』:

1.如何理解欲的概念?

2.观察反省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的身语意都是什么状态?

3.与佛法相应、与世间法相应的习气有何不同?佛法和世间法的分水岭在哪里?

4.为什么说“进入佛法之门的第一步就是学习无常”呢?

5.面对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人生,我们该如何着眼,如何下手呢?

6.为什么我们遇到了佛法,但不等于说就是万无一失了呢?

7.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自己的瑕满人身来践行佛法呢?

 

 

 

相关链接:

一、道心退失究其因·效学佛陀检发心

二、欲乐法乐常省思·中道解脱善法欲

三、离邪省思仰圣境·除遣小我善法欲

四、策善法欲观无常·惜瑕满身发精进

 

 

 

《感悟人生》开示系列讲座视频

《苦乐人生》开示系列讲座视频

《认识人生》开示系列讲座视频

《心的世界》开示系列讲座视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惭愧心
后一篇:心得拾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