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要点笔记(3/5 )

(2009-05-29 12:56:27)
标签:

宗教

信仰

佛法

自心

善心

北京龙泉寺

开示

道场

文化

分类: 学修笔记

●《感悟人生》系列开示之二《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要点笔记(3/5 )

三、信入佛道长善心·皈敬三宝识自心

(5月28日)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要点笔记(3/5 <wbr>)

 

1. 涵养善心启佛心·智慧烦恼善恶分

【学佛目的】:

——我们怎么样去下手呢?怎么样去对治呢?

——刚才谈到了对“名”跟“相”的认识,再下面怎么办呢?

——现在的人都非常聪明,非常有智能,智力很好,聪明过人,我们常常会听到这句话。

——但是我们没有听说过“善良过人”,很聪明的人,他不一定很善良,很善良的人不一定是很聪明。

——所以我们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越来越善良,要对所有的人都是善良。

——因为他的本性,他的本心,他的身语意三业,清净无染,无私无我,并且具足了悲心,具足了愿力,他自然而然就会善良。

——所以我们学佛法,与其说是培养我们的能力,培养我们的文化知识和智慧,倒不如说是培养我们的善心、良心,培养我们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启发我们的佛心。

 

【认识自心】:

——反过来说,我们有这种心理,我们心里有这样一种力量,有这样一种极其强大的力量,这就是佛法的种子在我们内心扎根、内心发芽的一种体现。

——我们内心如果具足善良,自然而然我们的智慧就会显发出来,因为他对人事物的看法、认识和判断是不同的,不同于世间人,不同于其他人。

 

【明辨善恶】:

——我们要逐步从有漏的善法转变为无漏的善法、无为的善法。

——所以,我们要解决的是善跟恶的问题,也就是烦恼跟智慧的问题。

——那么智慧,就是善;烦恼,就是恶。

——所以,善恶的特点就是从智慧、烦恼里边来区分的。

 

2. 心无所皈难定位·学佛趣道信为基

【了解认识】:

——我们要了解一个民族,要看一个民族有没有希望,这个民族好不好,那么就要了解这个民族有没有信仰。

——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好,我们国家也好,有好多个民族信仰某一种宗教,比如信仰佛教、伊斯兰教,也有好多个民族信仰同一个宗教,当然也有一种民族里边的人信仰不同的宗教,或者说也有人不信仰宗教,都是有的。

——那我们了解一个人也是如此。他相信什么?他信仰什么?这是很重要的。

——如果一个人什么都不信,问题就很大。什么都不信,那他这个人就进入虚无主义的状态,总之他要有信仰。

——那么信仰佛法是最好的、最究竟圆满、最稳妥的。

——这当然因为我们是出家人,是佛教徒这么说,那实际上,也是因为我们有真正的体验,我们有真正的感受,所以我们这么说也不为过,这么说也是有根据的。

 

【自我定位】:

——那么如何让一个人在自己信仰的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有信心,越走越能够接近于我们的目标,趋向于圆满,让自己生命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这对自己的定位就非常重要。

——所谓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如何来认识自我,如何来认识自己在整个生命历程当中何去何从,找到自己的下手处。

 

【反观自心】:

——因为我们没办法定位,就说明我们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虽然我们人在这个讲堂里头,但是心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我们人在家里,但是心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我们人在单位里头,在学校里头,但是我们的心在哪里呢?

——这个心永远无所依皈,永远无所着落。

——为什么心永远无所依皈呢?

——就是他对什么都不信,对什么都有怀疑,或者说他对什么都信不起来。

——因为信不起来,他自然而然就要产生怀疑了,这是自然而然的。

 

【学佛要旨】:

——那我们学佛法,就是要培养这样的一种信心——对三宝的信心。

——这种信心培养起来,才能够启发我们的善良,才能够启发我们的智慧,才能够改变我们内心里面种种的烦恼跟业。

【省察问题】:

——如果没有信心的前提,没有信仰的前提,那我们所有的一切仅仅是在文字理论上面的推演。

——在文字理论上面的推演与自己的生命是了不相干的,那这样的意义是不大的,因为他不是真正在学佛法,那不是一种宗教的行为,这方面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

——所以要特别注意,就说明我们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问题。

——我们这样的问题解决不了,今天解决了,它明天又出来,明天解决了,后天又出来,它从根本上面解决不了。

——那么这方面我们要去对治,我们要去注意。

 

3. 时时皈依摄身语·心外论道无实义

【依法对治】:

——我们怎么去对治,我们怎么去注意呢?

——注意,就是我自己的这些思想,我自己的这些想法,符合不符合佛法?如理不如理?如法不如法?是不是有问题?

——也就是说,当我们对三宝,对佛法产生怀疑的时候,那就是烦恼在出现。烦恼在出现的时候,就要靠佛法来对治。

——我们一看一比对,就发现自己的思想已经脱离了佛法,违背了佛法,那么这种思想要不得了,这样的话,我们的认知,我们的见解就会得到很及时的调整。

——那么对治怎么办呢?就是要去修行,修行才是真正的一种对治法。

[喻]:你看犹太教徒,他们的安息日是绝对不工作的;基督教徒,他每个礼拜是绝对去做礼拜的;那么穆斯林,他每天向麦加五次的祷告。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要时时刻刻内心对自己信仰的对象能够有真正的皈依,真正的回归,真正地来收敛自己这些世俗散乱的身语意的行为。

 

【认识修行】:

——否则的话,我们美其名说在学佛,是佛教徒,而实际上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很难根据佛法的这些观念来实践了,是落实不了的。

——也就是,我们只有真正去对治的时候,我们只有真正去用功的时候,去修行的时候,念经、打坐,或者我们研讨,或者用佛法来比对,来对治自己内心的时候,做功夫的时候,用功的时候,用法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条件,自己对治得了对治不了。

——我们如果没有刻意花功夫,用时间去对治,我们一天当中,一年当中都是在无明状态。

——我们只有刻意去对治用功的时候,我们才有办法去发现我们的问题、我们的烦恼。

——发现我们的问题、我们的烦恼才是修行的开始,用功的开始。

——如果没有发现,发现不了,那么这些都是在心外面做功夫,都是在心外来论法,心外来论道。

 

『附录·思考题』: 

1.学习佛法,我们要培养一颗什么样的心?

2.佛法是如何区分善与恶的?

3.什么是自我定位?为什么心会无所依皈呢?

4.为什么培养对三宝的信心对于学佛法非常重要?

5.什么才是修行?如何在修行中认识自己的条件和问题?

 

 

《感悟人生》系列开示之《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    相关链接:

一、依师广学惜暇身·自识烦恼始修行

二、生命真义法彰显·虚妄假名法对治

三、信入佛道长善心·皈敬三宝识自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