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100,149
  • 关注人气:66,1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善恶在心知因果·自识无明动机明

(2009-04-28 08:27:22)
标签:

无明

善恶

因果

佛法

动机

北京龙泉寺

学修笔记

文化

分类: 学修笔记

《感悟人生》系列开示之一(师父开示要点笔记2/6 

二、善恶在心知因果·自识无明动机明

(4月27日)

善恶在心知因果·自识无明动机明

1、身语善恶唯在心·晓知因果慎思择

【省观自身】:

——我们来到人间,大家有个人的身体,人的形状,大家都五官具足,大家都有自己的血肉之躯,也有自己父母给我们的一个名称。

——人的这个身体,本身没有错,错的在哪里呢?

——错是在我们这个身体会去做错事、做坏事。做了错事、做了坏事,就会给第二个人、第三个人、跟我们相关的人,跟我们直接、间接有关联的人带来麻烦、带来纠纷、带来问题、带来苦恼。

——反过来说,如果通过我们的身体、通过我们的手、我们的脚、我们的眼睛、耳朵、我们的嘴,我们去说好话,走好路,做好事,那么就会有很多人得到我们的帮助和利益。

 

【追根溯源】: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两个不同的行为呢?就是说,一个行为是错的,一个行为是善的、是对的;一个行为是利人的,一个的行为是有害于人的。

——其原因都在我们的心,我们的内心,我们内心的问题。

 

【认识业果】:

——对于世间上面的一个正人君子,一个对国家、对平民百姓做过很大贡献的人,我们常常就会讲,这个人很有德行,这个人很有品行,品德非常好,非常高。

——用佛教的语言来讲,一个人做了很多的好事,他就有善行;做了很多的坏事,就有恶行。

——那么善的行为就构成了善的业,恶的行为就会构成了恶的业。

——善的行为就会给自己和他人引发快乐的结果,恶的行为就会给自己和别人引发痛苦的结果。

——佛法讲“因果”,那么这一点非常重要。

 

【对比抉择】:

——在世间上面,我们常常会接触到、接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好像我们去利益别人,去帮助别人会吃亏,是错的,是不应该的。

——那么佛法恰恰相反,我们去利益别人,去帮助别人是好的,是应该的,是善良的,是能够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的。

——也就是说,世间上面常常告诉我们说,不去帮助别人,不去利益别人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而佛法说你去帮助别人,去利益别人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这两个定义刚好是相反的。

——那我们到底怎么选择呢?

——我们选择是去利人,要去帮人?还是不去帮人,不去利人?

 

2、不识自心是无明·寺院求法除惑疑

【省观自心】:

——我们在家里也好,在单位里面也好,在社会上面也好,常常害怕自己会吃亏,常常喜欢去占别人的、占单位的小便宜,这些观念都是要不得的,都是不好的一些观念。

——但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些观念呢?为什么我们会去考虑,去思维,去做这样一个决定呢?

——其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去做决定,为什么要这样去做,这样去生活。

——自己也不知道,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原因了。用佛教的语言来讲就是“无明”,无明状态。

——那为什么我们自己内心深处的这些问题、烦恼自己也不知道呢?

 

【真俗二谛】:

——大家在世间上面学的都是世间法。世间法是根据世间的道理存在的;而佛法既包括了世间法,也包括了出世间法。

——世间法用佛教名词来讲“俗谛”;出世间法用佛教名词来讲“真谛”,包括这两个部分。

——那我们如何在俗谛的基础上能够证到真谛,能够见到真谛,这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明确动机】:

——大家来到寺庙里边来,就是要去解决自己长期以来内心深处解决不了的问题,内心深处最大痛苦的原因,内心深处的烦恼,内心深处自己想不清楚的问题。

  

『附录·思考题』: 

1.  为什么我们的身体既会有善的行为事,也会有恶的行为?其原因在哪里呢?

2.  佛法告诉我们如何做才能得到快乐?世间法有哪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呢?

 

 

《感悟人生》系列开示之一  相关链接:

一、审思生命明宗旨·离苦得乐须皈依

二、善恶在心知因果·自识无明动机明

三、学佛断惑皈戒先·不离学处近三宝

四、久学常省初发心·远离嫉慢平常心

五、断恶修善发大愿·誓愿不离智方便

六、有限时空超自我·无限生命绘蓝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