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 话

(2009-04-19 08:36:07)
标签:

学诚法师

业力

北京龙泉寺

修学体悟

对话

文化

分类: 僧众弟子

(4月18日)

对 <wbr>话

 

    早上,班导法师跑到寮房,突然问我一句“某某,这一段你的心收得偏紧,怎么搞的?”我当时一楞,这时恰巧两个同学过来问问题,法师就陪他们到外面说话了。我当时心中稍有些疑惑:“我的心收得紧吗?昨天还被另一位法师赞叹,不是挺好的吗?”但自己骗不了自己,心中这时已经翻江倒海,久别的泪水情不自禁地淌下来了。“法师,咋这么了解我,在最关键的时刻出现。”我马上跑过去请益,这一去不得了,如进宝山。

    我说自己经常外出,背书老是停下来,到现在五堂功课还没有背下来,很急。

    法师说:“现在不是有时间了吗?可以现在背吗?四书加起来也没多少。”法师顺手把《入行论》拿给我看,并说:“学习时间就是这样零零碎碎积累下来的。”顿了一会儿,又说:“以后外出会考虑让你少去些。”

    这时我又插上:“那别人老是找我帮忙,尤其是我这个蒙古大夫,找得人很多,不帮忙吧,僧团其它人也帮不上;要帮吧,今天这个,明天那个,这个住院,那个生病,还天天不断,自己的时间规划老是被打乱,于是干脆破罐破摔,不订规划,谁叫随谁去。”

    法师说:“这个问题早就对你说了,按时上丙班安排的课,做好班委,这是本职工作。好比世间,单位的工作干完了,有时间精力再挣些外快,你倒好,本职工作以外的抱了一大堆,都忘本了。就好比那个同学,不让他种树他偏种,本来不是他的事,也不是常住安排的,做了也没有多大功德。可以善巧地推掉吗?不管如何,你现在不学习佛法,以后上台讲法时,没有东西怎么办?自己都空了,如何给别人,讲来讲去,自己都觉得没意思。”

    这时,另一个同学跑过来说借钱的事,法师好像要外出,我捂捂心口说:“法师,我又心痒痒的,直想同您一起出去。”

    法师说“这也要排班了,让每个人都有与法师在一起的机会。”法师没有偏心,时刻想着拉拔每一个人。

    散步中法师看到一个同学进了洗衣房,法师于是走了过去,同时告诉我可以自习了,意思是别跟了。由于问题还没有解决,我还是跟了上去,佛菩萨加持,那个同学不在,于是我对法师说:“我的心收的太紧,这个问题还没问清楚呢?”法师放慢了脚步,我说:“可能是前一段时间跟师父的原因吧?师父脑子太清明了由不得我们打一个马虎,像昨天我陪师父回来,一路上师父同司机海阔天空地聊,开始我听的很认真,听了一会感觉同自己没太大关系,于是放松了下来,谁知半路上师父突然问了我一句:‘我刚才说得这件事,你回去转告一下某某法师。’我一下子傻了,根本没听,像这样的事太多了,师长一切时处都忆念着周围的弟子,好似一个母亲关怀着每一个孩子,唯恐不懂事而贪玩,给跑丢了。”

    法师说:“这个是的,在师父身边是有不得一点点放逸和偷懒,那更应该赞叹师父的功德了。”

    我赶紧插上:“法师呀,我怕别人烦,说我同师父出去一趟,回来夸夸其谈。”

    法师说:“那当然了,别人不想听,你还讲,他当然烦了。再说了你当时讲的心态都是要调整的,不可有自大,卖弄的心理,应该有向上仰望的心理。同时,别人不祈请,没有希求心,也是不应该讲的。”

    我委曲地说:“有人问,我就说了,正在兴头上,突然有人说,就你去了。”

    法师转过脸,笑着对我说:“你是不是就不讲了,而且内心想,我以后再也不会给你讲了,而且当其他真正有希求心的同学问时,你也不讲了。”

    我说:“是、是、是……”头点得像小鸡啄米似的。

    法师说:“这就是自性执的表现,落入了常执。我们平时不是落入断见,就是落入常见,而不是从缘起的角度考虑问题。”

    法师随手翻开《入行论》,指着一句话对我说:“众缘聚合已,虽幻亦当生。”又接着问我:“当时有几个人,就你们两个吗?”

    我说:“有一大堆人呢,那位同学一说,我便不再讲了,从此见了别人把自己包装成正人君子。”

    法师斩钉截铁地说:“要讲,坚持讲,这时候要随主流。不能一两个人反对就不讲了,这就是被别人的舌头转了。大家都有希求心,不能因为少数人而泯灭了大家的渴求。再说了《广论》中谈到,身语承事师长,如实赞叹师长的功德,会积累无量无边的福报。”顿了顿,法师哈哈笑了一下说,“这人真是,有‘钱’都不挣。”

    我略带委曲地问:“我辛辛苦苦得来的,没少被加持,因为紧张,还起了口腔溃疡,他们就这么轻松得到了,还有人在旁边吹凉风,说我自买,我岂不是自找苦吃吗,还吃力不讨好?”

    法师连连用手指着我,又气又笑:“看看,你又落入另一边了,世间人就这种心态,我辛苦得来了,那能便宜给你,于是申请专利,索取高价,你看是不是,这样的下场就是再也没机会亲近师长,以后也听不到高妙大法。”被法师点出心相,那个喜欢劲不用说,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世间再好的东西都无法用那种快乐相比,我高兴地说:“法师呀,我现在感觉周围的花草树木都变得那么青翠美丽了。”

    法师郑重地说:“对了,资粮够了。”

    我欢喜地说:“这么美呀,多么自在,心中毫无滞碍。”

    另一同学说:“法师你是怎么达到这一步的?”

    法师一笑:“我还差得远哪,只是说说,师父才达到了。”

    同学又问:“法师我发现你好静呀,能不能告诉如何达到?”

    法师突然停止了说话,略微沉思了一下说:“坚持写日记,写日记能帮助我们反省,会慢慢让心定下来,其实这就是戒的随顺,由戒走上去容易得定。”

    我说:“法师,不是练数息可以得定吗?”

    法师说:“是可以,一些外道也可以得到这个,如果没有戒做基础,那个定容易坏,佛经中讲一位仙人在森林中修定数年,有一天不经意间中见到国王的女儿在旁边的水池中洗澡,贪染的习性就起来了,定功全完,像出家人,有戒保护,对境马上可以提起正念,有戒做基础。”

    我说:“也就是双保险。”

    法师说:“对,双保险。定不是坐那儿什么都不想,像袁了凡开始的表现,那是外道的坐法,打坐是思维法义,像我们上课、拜佛、经行、外出对境练心,那是动中练,而打坐是静中练,坐在那里把《广论》从道前基础一下子串到止观,像我们心的力量薄弱,坐下不到十几分钟就腰酸腿痛,开始胡思乱想,打瞌睡,那有功夫的人,心的力量是非常强的,一坐几个月不成问题。”

    同学们个个发出赞叹、随喜、仰望。

    法师又说:“佛经上讲,佛一坐三十二大劫,我们不可想象,所以出家太好了,唯有出家,无限生命当中才走对一步,开始为解脱做准备。

    另一同学把话锋一转说:“对,对,我见一位居士打水,他烦恼好重呀。”

    法师批到:“那是你自己有烦恼,因为你内心有烦恼的种子,遇到了境便引发出来了,应该感谢别人。就好比这一片地,我们见到的是这样,佛看到的却是另一个样子,因为他的心是清净的。”

    我说:“那像师父这样的大德应该没有烦恼了,为什么师父能清楚的看到弟子们的每一个烦恼?”

    法师笑笑说:“你脑子还可以,这就上升到唯识和中观的区别了。就像一杯水,饿鬼看到的是脓血,天人看到的是水。佛为了给我们信心,见了饿鬼说这确是脓血,见了天人说这确是水,他们看的都对,实际上它到底是水还是脓血,它到底是染是净,说白了既染既净,不染不净,这是更高的层次了。总之都是各自业力所现,有那份业力才见得到,像有的人见到鬼,那是他的业力所感,总之不具有普遍性。有一种情况下可以具有普遍性,那就是圣者,他可以现量见,就像大家抬头看太阳一样,它能普遍照耀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可以修,像有的外道可以飞,说白了只是神足通而已。如果没有正知见,还不如没有这种神通,佛讲的智慧是破我执法执的,与此相反的即是世智辩聪,反而增加了我慢我执。”

    顿了顿,法师说,你们该自习了,于是大家才意犹未尽的散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