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二则
(3月20日)
这几天,心情不太欢喜,来自于和自己业缘很近的师兄,对自己不理不踩的。首先我觉得可能他有什么境界转不过来,后来发现他对别人有说有笑的。我很不理解,就这样心里很郁闷,自己也没有勇气突破,反正是业障吧!忍受,消业。

这个境界没过,佛菩萨又给了我一个相同的境界,又遇到了一个和自己业缘很近的师兄,也是这个样子,心想我是怎么了?是菩萨示现的境界,还是这位师兄成心和自己过不去?又想到他不是一次了,这时烦恼生起,不理就不理吧!有什么了不起的!就这样了僵持起来,一天也多次的见面,每次见面我都匆匆而过,但心里面还是想:给我一个笑脸也就没事了。可是对方偏偏不是这样,我还是没有勇气突破,心里很痛苦。同时又思维:我为什么痛苦?是别人不理我。又反问自己:理你会有什么好处?是快乐,又反问自己:快乐什么?……
通过认真的反省,我觉得当时我需要的快乐,无外乎是能和他戏论、绮语,消磨一下时光,浪费一下暇满而已,对学习佛法有害无益的。我需要的快乐,只是五欲当中的“贪”,这是学佛人应舍弃的。想让别人给你快乐,你给别人快乐了吗?一次次的机会轻易的放过了。而“我”没有放下。相反的,“我执”不仅没有破掉,反又增加了,这是我当下要改正的。观察业缘相近的师兄喜怒哀乐,为什么不观大众,更多的同行呢?反省也有“情执”在里面,法师讲过连父母的“情”都要舍去。一心一意学法,成功了,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们。不舍弃的话,则是障道之缘,何况同行呢?思维过后的心不再那么痛苦了,也让我明白了,对待同行要用一颗平常心,相互策励的心,而不是“情执”上面的东西。在对方需要帮助的时候,把手伸给他,尽我最大的所能帮助他,要生起这样的“我执”之心,对我才是最大的帮助。
其实造成我痛苦的原因,是心散乱,做事时不专注,老是东张西望的,心老是往外缘,收藏一些影响学佛的负面东西。学习的时候,念佛的时候,做早、晚课都不能专注。前些日子,吃过这方面的亏,如:在诵经时、拜佛时,不能收心,眼睛四处乱看,哪一位动作不规范,迟到呀,念错呀这类的,会不由自主的笑个不停,到最后控制不住,天天在增长恶业。在请教法师之后,又猛烈的忏悔多次,才改过来了。所有的这些,都是因为密护根门没有做好。在事相上做的还可以,而理上面做的就太差了,不能如理如法的密护根门,才是我痛苦的原因。我发愿下次密护好根门,不再受伤害!感恩法师!再次见到两位师兄,心里改变了,虽然也是匆匆而过,但笑脸留下了,不再是要对方为我做什么,而想到的是:我要为对方做什么!
【日记之二:境界来了,天要蹋了?】
自进入僧团以后,通过学习,对法师讲的皈依祈求法门很相应,它也成了我每天必修的定课。祈求三宝加持我,在承担中广积资粮,回向“闻思修”的资粮倍倍增长,让我能够快速的成长。由于自己的真诚祈求,感动了佛菩萨,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境界,让我从中锻炼,学习,提升。
今天又有了一个新的境界。
有两位师兄生病,我只好做替补。做完中餐,又连续做药石,身体很疲倦。快要收坡的时候,做早斋的甲师兄急匆匆走进来,先看了看明天要做的菜谱,后又问了问所用的材料在哪里,转过身看到堆在地上的一大捆芹菜,问我:“怎么还没有摘?”
我一听,言外之意是说我没有给摘叶子,烦恼立即生了起来,不加思索地回了一句:“你们组还有一位师兄到现在还没来呢!”言外之意是你们两个太不负责了。
甲师兄说:“你安排菜谱要替人考虑一下,早上时间很紧张,能不能做出来?”
我一愣,师兄今天怎么啦?要是在平常,这点事情还不够他一个人做呢?我当时也没有看出他在烦恼之中,就说:“你觉得做不出来,我可以给你改一个别的,你看看哪个菜好做一点?”
他说:“你订菜谱,我凭啥选择?反正我做不出来,不信你明天可以来做。”
我一听火就上来了,心里想:“如果大家做事情都要拉上我,我还学习不?”
最后我告诉他,“你和法师去说吧!”就这样,他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在大寮里生闷气。哎,我现在这么累,还要照顾第一位师兄的情绪,说话时怕伤着他们,说深说浅都不好。也不替我考虑一下,我一日三餐都得照料,而且他们做错事了,我还要替他们担待,挨典座批。为什么我要受这种闲气?找法师说去,我不做了!刚走出门,又退了回来,看到法师寮房的灯亮着,我不敢去说,忍吧!可是又忍不了,正如法师讲过“境界来时,就跟天要蹋下来似的”。我此时的心情就是这样,我该怎么办呢?想退一步,给他道歉,又觉得很委屈。想明天帮他做吧,又怕别的组出现类似的情况,那我以后就没有时间学习了。

如何是好?我突然想到了皈依祈求,三宝,你教教我吧,我该怎么做?我心中冒出了一个念头,找法师,法师遇到这种境界会怎么处理。我来到典座法师的房间,说明来意。法师说:“你没有和他发生摩擦吧?”
我说:“没有”。
法师又问:“他当时的状态是什么样子?”
我说:“不清楚”。
法师顿了顿说:“自他入大寮,发心很猛,也很调柔,很会依师,且在居士大寮也当过组长,对这里的情况也是很清楚的,他可能有烦恼。一个人在烦恼时,他所看到的人与事,大多数都是烦恼的,这时候,最需要的是帮助。”
我一想,法师说得太有道理了。我自己在烦恼时,也是看什么都不顺眼。
法师又说:“我们发心带大家,就要发起承受他们痛苦的心,以欢喜心慈悲心去面对,让他们的痛苦尽情地在你身上释放,这样你的功德才能增长广大。在承担中还会遇到许多困难,只要我们不忘发心、目标、宗旨,用更宽广的心胸来包容一切,一切困难都不是困难了。要让他们在你的带动下,生起欢喜心来承担,积累到广大资粮,这才是我们当下应该做的。”
通过法师的开示,怨气一下子跑没影了,感恩心和惭愧心在我心中生起。我们每天都会发愿,不要恼害第一位同行,让他们得到快乐,可是一旦面对境界时,就全忘了自己的发心了。感恩法师短短的几句开示,就能把我的心策励出来,让我知道当下要做什么。赶紧去找那位师兄道歉吧。见面后,正好这位师兄也要向我道歉,这样我们互相道歉,反省彼此当时的心态。一切都如法师所料,我很佩服法师能准确地把握每一个人的心态,善巧地解决不同境界下发生的问题。当下发愿,愿我也能具有这种功德。同时也随喜甲师兄在没有法师开示的情况下,就把烦恼转过来了。甲师兄反省说,自己在世间脾气很不好,到山上成为净人了,以为薰修的不错了,殊不知境界来时,又恢复了本来面目,我一定要改,也请你督促帮助我改这些习性。
我们相视一笑,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从此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烦恼即菩提。烦恼一转,就成了菩提,菩提是多么的清凉啊。我从中感悟到了一些什么呢?
法师的教授是多么重要啊!如果没有法师的开示,依我的习性,肯定会痛苦几天,甚至还会给别人带来痛苦。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亲近善知识,努力去依师。
对于做事情来说,发心很重要。要时时策励我们的发心,这样才不会忘了宗旨和目标,才不会轻易地被境所转,才不会陷进事相中去。
我们用广阔的心胸去包容别人,别人也会包容你,这也是佛法讲的“如是因,如是果”。我多么感恩三宝的加持,让我在这么殊胜的资粮田,种未来成佛的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