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骨灰植存的意义
——2009年2月14日-18日台湾之行(二)
(2月21日 下)
2月15日上午,我们一行六人抵达法鼓山,参加圣严法师的植存仪式。圣严法师一生提倡环保理念,在人生的最后一程,也不忘以身教让世人明白四大皆空,五蕴非我,爱护地球,保护环境。中国是一个千年礼仪之邦,对于人生的最后一站,素来十分重视。自古以来就有天葬、水葬、土葬、保存干尸等多种葬法。在人口众多的汉族地区,土葬最为普遍。而圣严法师选择将骨灰长埋土中,化为泥土与大地相融的举措,在21世纪的今天,所具有的深远意义深为教界高僧、信众弟子、各界人士的普遍赞扬。

在生命园区
回顾汉文化葬礼的发展过程,葬礼的内涵尤其突出“孝道”的主题。藉由丧礼孝子贤孙可以表达孝敬之心以及对死者的尊敬和怀念。盛大的排场和仪式表示光宗耀祖之成就。同时,中国人贱野羞瘠、慎终追远的传统,也使丧礼更加庄严肃穆。民间的丧葬习俗同当地的信仰与知识紧密相联,丧葬仪式正是体现出了这种价值观。
不同的价值观产生了不同的行为。在佛教的传统中,不但重视生前的修持,同样重视死后的超度等宗教仪式,除了念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上供下施,即供养三宝和向贫弱者的施舍,以此累积福德,往生善道。《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说:“復次普广,若未來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或夜梦恶鬼乃及家亲,或遊险道或多魘寐,共鬼神遊。日月岁深转復尫瘵眠中叫苦惨悽不乐者。此皆是业道论对未定轻重。或难捨寿或不得愈。男女俗眼不辨是事。但當对诸佛菩薩像前。高声转读此经一遍。或取病人可爱之物。或衣服宝贝庄园舍宅。对病人前高声唱言。我某甲等为是病人。对经像前捨诸等物。或供养经像或造佛菩薩形像。或造塔寺或然油灯。或施常住。如是三白病人。遣令闻知。假令诸识分散至气尽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已來。但高声白高声读经。是人命终之后宿殃重罪至于五无间罪永得解脫。所受生处常知宿命。何况善男子善女人。自书此经或教人书或自塑画菩薩形像。乃至教人塑画。所受果报必获大利。”

佛教经典中大量宣讲生死还灭之道,或靠自力或仗他力,以经典为依据,历代祖师大德编订了大量的超度仪轨。尤其在在汉传佛教中,超荐佛事成为广大信众对先人追思尽孝的主要途径,有其切实的作用和价值。基于对生命无限、轮回真实的认识,佛教徒认为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身体只是假借修行的驱壳,暂时的旅馆,最终要舍弃,利益众生才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所以生死本无好与坏,都只是过程而已。如同圣严法师在遗言中所说:“我的身后事,不可办成丧事,乃是一场庄严的佛事。”又说:“诸贤各自珍惜,我们有这番同学菩萨道的善根福德因缘,我们曾在无量诸佛座下同结善缘,并将仍在无量诸佛会中同修无上菩提,同在正法门中互为眷属。”从中看得出法师对生死的积极态度,法师选择植存于大地,不仅符合佛教教义,而且对于移风易俗,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
植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法鼓山诸位执事法师引领我们走进青山环绕的金山环保生命园区,眼前这一百多平米的绿色草地从2007年启用,圣严法师的师父东初老和尚的骨灰,即是首位埋葬在此者。园区腹地约有四百平米,植存区约有一百平米,虽然看似面积不大,因为能够重复使用,所以可容纳几千、甚至几万人。现已容纳三百多人的骨灰在其中,园区内不分国籍、宗教信仰、也不记名、不做任何宗教仪式。在圣严法师的构想中,这个环保生命园区不是墓地,而是公园,置身于此,倘若旁人不告知这是一片埋葬骨灰的地方,行人感受到的一定是青山翠竹的欣欣向荣,而不是一般墓地的阴森恐怖。

植存

圣严法师选择植存的意义是深远的。
据国土资源部有关报告显示:从1996年到2005年,我国的耕地面积净减少1.2亿亩,约占耕地总量的6.6%,土地资源日益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实现中国粮食基本自给的耕地面积最低是18亿亩。因此,保住18亿亩耕地,中国人不至于没得吃,而实际上却很难,耕地面积依然在不断减少。尽管政府严令禁止在耕地、森林、城市公园、景区、水库、河堤、水源保护区等地埋葬,然而,几千年的习俗不是短时间能够改变的,例如在福建省,有47万座墓占用了耕地。浙江省的人均耕地只有0.56亩,而被墓地占用的土地多达2000公顷。
厚葬也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如棺材的使用,上世纪90年代末,在广州市火葬场与尸体一同焚烧处理的棺材的总量每年达到8000立方米。这相当于700公顷的森林每年出产的木材。
政府从多种角度出发呼吁实行简葬,但成效并不明显。老百姓在政府富民政策的引导下,生活越是富裕,就越是希望回归从前,讲究奢华的葬礼。不少山上更出现有这样一个壮观现象,只见山上密布着筑建成神庙状的坟墓,那些坟墓有精美的琉璃瓦敷作屋顶,有喷涂一新的壁身作为主体,有的香烟缭绕,并安置有装潢华丽的神龛位作为先人的祭台……总之,其数量之众多,其装修质量之豪华,让乡间的大部分房舍黯然失色!
中国的葬礼一年比一年豪华。媒体2008年4月公布的一份“中国暴利行业排行榜调查”显示,殡葬行业在2007年和2008年连续2年排在第3位。中国殡葬的豪华程度已经足以使这一行业成为“暴利行业”。

回归自然
相比现代人的奢华丧葬对环境造成破坏等弊病,植存的意义和价值显得尤为重要。植存是把骨灰磨成粉后,分成若干份,分别装入可环保降解的纸袋里,由纸制的舍利函(骨灰盒)盛装,可重复使用。在选择植存的区域,事先预留约一米深的洞穴,洞穴不做记号——为的是让家人放下执着。也让人在身后也可以滋养大地,真正的入土为安。
一瓣花香、一捧春土,没有任何宗教仪式,圣严法师的灵骨,15日下午,由法鼓山方丈和尚果东法师等15位法眷、法缘代表,依序植入法鼓山上的台北县立金山环保生命园区的5个洞穴中。初春的生命园区内,丛丛篁竹、绿意盎然,法师的色身,化作春泥,回归大地。何等的洒脱自在,也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启发和思考。
本系列报道相关链接:
台湾之行系列报道(一)以身示教的大德
台湾之行系列报道(二)圣严法师骨灰植存的意义
台湾之行系列报道(三)宝岛台湾,遍访高僧
台湾之行系列报道(四)图片报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