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151,312
  • 关注人气:66,1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身示教的大德

(2009-02-21 07:27:03)
标签:

宗教

佛法

圣严法师

愿力

大德

法鼓山

文化

分类: 随师行记

以身示教的大德

——2009年2月14日-18日台湾之行(一)

(2月20日  下) 

以身示教的大德

圣严法师手书大愿

 

    台湾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圆寂了。虽然没有直接蒙受法师的教导,但是法师的《学佛群疑》、《戒律学纲要》等著作却早有拜读,受益匪浅,也算是和这位尊长善知识结缘在先。今天师父和国宗局叶局长率团前往法鼓山参加法师的植存仪式,我也有幸一起领受圣严法师的高尚行谊,从法师的弟子口中,得闻不少法师领众修行的故事,觉得对自己有很多启发,也愿意写出来与大众分享,以期感受法师的功德,策励我等后学精进努力,继承法师遗愿,开创佛教广大利生事业。

    圣严法师在遗嘱的第一条中就说:“在我身后,不发讣闻、不传供、不筑墓、不建塔、不立碑、不竖像、勿捡坚固子。礼请一至三位长老大德法师,分别主持封棺、告别、荼毗、植葬等仪式。务必以简约为庄严,切勿浪费铺张,灵堂只挂一幅书家写的挽额‘寂灭为乐’以作鼓励;恳辞花及挽联,唯念‘南无阿弥陀佛’,同结莲邦净缘。” 

以身示教的大德

入住在圆山饭店

 

    因为法师有遗嘱在先,弟子们爱师、敬师,不敢违背法师遗愿,虽然在火化后发现了大量的舍利子,而且各种颜色都有,甚至有五色舍利。但是,弟子们深知法师遗嘱的用意在于移风易俗,倡导环保。所以对舍利子采取了磨成粉末植存于大地,溶解于大地的做法,世人惊讶于一代大师完全有别于古人的做法,其实,了解圣严法师的人就会觉得法师此举并不奇怪,因为法师之道一以贯之。

    圣严法师一生从来不过生日,从未为了自己办寿宴庆祝。法师的高风懿行感动了许多大企业家前来皈依护持。法师老年时,一次恰逢生日,几位弟子爱师心切,偷偷买了生日蛋糕供养法师,结果呢,被法师教育了一个多小时,虽然蛋糕没吃成,但是法师的教诫却让弟子如饮甘露,变得更加有信心。不办寿宴,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是,从圣严法师一生的来看,就会觉得没有强大的愿力是做不到的,简单行为之中有不简单。

以身示教的大德

 

    师父曾经教导我们说:“办道场都是靠愿力来成就的,以愿导行,就能广弘教法,没有广大的愿力,不可能成事。做任何事情,真正能否成就的关键就看我们的愿力和发心。”师父示现给我们看了,但是我们很多同学亲近师父的时间短,不一定能看得懂,但是从圣严法师的言行中就看到了有没有广大的愿力才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

以身示教的大德

 

    圣严法师创办法鼓山道场,不论是教理研究还是禅修实践都蔚然成风,欣欣向荣。但是,每个人看到结果的时候往往会忽视了因地的过程,法师的执着精神和悲心宏愿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2008年,他在《一钵千家饭——法鼓山摄影集》的序言中写道:“当初很多人都反对我创建法鼓山,甚至有人说,可能道场还没盖好,我就已经往生了。但是我认为,人的寿命能有多长,我们虽然没有把握,但是活一天就应该做一天,做一天能做的、做一天允许我做的事。因此,那时我虽然已经六十岁了,但是从来没有考虑自己能活到多少岁。但是,在我七十岁的时候,法鼓山第一期工程完工,八十岁的时候,则建设完成了,这是当初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事。也许我的业已经了了,可能很快就会往生,也可能不会,因为我还有法鼓大学和许多的愿未完成。我希望法鼓大学能够完成,但是即使不能完成也没有关系,自然有后来的人替我完成。当我还是小和尚的时候,那时佛教已经很危险了,于是我发愿,至少我自己不会背离佛教,只要还活着,就一定要维持佛教、弘扬佛法,我希望法鼓山所有僧俗四众弟子,也能够有这样的悲心宏愿。”

 

   圣严法师实践大愿的事迹不止建立道场一件事,而是长期的、持续的各种活动。

   法鼓山经常举办禅三活动,有各种不同的阶次,接引不同的人群。

   一次针对企业家办禅三,计划中有一项环山活动,很不巧,那天刚好下起了雨,很多学员起床后都觉得今天的环山活动肯定要取消了,没想到圣严法师一大早就“全副武装”穿好雨衣雨鞋站在环山的路上等候大家,大家看到法师如此表率,个个感动不已,有的企业家因此皈依法师座下,成为得力护法。

以身示教的大德

 

    法师晚年身体不好,每周洗肾三次,尽管如此,法师还是经常召集弟子们开会,谈僧教育等事情。一次,法师对一位弟子说:“让我睡半个小时,好不好?”法师的话让在座的弟子们心酸不忍,赶紧让法师休息,说:“师父啊,您可以休息三个小时。”就是这样一种坚持和认真,法师在最后的人生岁月里,依然以身示法,告诉弟子们什么是真正的悲心宏愿!

    圣严法师开创法鼓山,不仅有强大的愿力,而且还有不凡的智慧。因为有愿力,所以他矢志不改,乃至虚空无尽处;因为有智慧,所以他事事无碍,乃至念念无生成正觉。

以身示教的大德

在圣严法师遗偈前

 

    在一个团体里,每个人的习气特点都不一样,作为一个领导者,怎样用人就是一个现实的课题。比较粗略的来分,人有两种,一种是老实肯干,认真听话,但做不了什么大事,只能守成和服从;另一种比较叛逆,思想活跃有习气,但是能做成事情。对这两类人的引导就是个问题,法师的弟子说:“师父总能把每个人都用得很好,照顾到每个人的长处和不足。让每个人都能发挥特长。”我想圣严法师的智慧不仅体现在用人上面,一个有智慧的人,可以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体现出来。

    法师在遗言的最后说偈:“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本来没有我,生死皆可抛。”这样的洒脱自在境界,若非具大智慧又怎能达到?!

    圣严法师走了,但是“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法师的身教行谊,却依然引导着迷茫的众生走出阴霾,迈向光明的坦途!

 

 

本系列报道相关链接:

台湾之行系列报道(一)以身示教的大德

台湾之行系列报道(二)圣严法师骨灰植存的意义

台湾之行系列报道(三)宝岛台湾,遍访高僧

台湾之行系列报道(四)图片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