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寺里做翻译的一段历程

(2009-02-20 08:29:27)
标签:

佛法

年终总结

师父

同修

僧团

义工

复兴

文化

分类: 俗众弟子

在寺里做翻译的一段历程

(2月19日  上)

 

    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动笔写过总结了。但是,每当年末年初,总会在脑子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今年仍然也不例外。然而,今年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我生命旅途中巨大的变化,使我拿起笔向师长三宝汇报半年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收获和体会。
    5月20日,是僧团结夏安居的日子,恰好在这一天,我从日本福冈飞回北京,到寺里做长期义工,并默默地下定了决心,将这一生中有限的余生献给佛法的翻译工作。因此,每天我都希望能有大块儿的时间,安安静静地去翻译。可是,事实却不能如我所愿。由于我曾经是自由职业者,就是那种无所属、每天拿着书包去若干学校教课的。我不用开会、不用和多余的人打交道,只要学生在教师问卷调查表上给你打高分,学生考试成绩好、及格率高,就可以万事大吉;上课时间、一周的工作量都可以与校方商量,比较自由。2007年9月始,在日本工作的那8个月,比在国内工作还要轻松,每天5点下班之后,除了必要的外出,基本上都是直接回宿舍,晚饭后马上坐下来翻译师父开示。那份安静、那份自由,使我无数次地回忆起来,都觉得非常美妙。
    而刚上山的一段日子,每当我在办公室里无法安静地翻译时;当我在听到打板声之后,必须和大家一起去云水堂用斋时;尤其是当我的灵感到来之时,被迫放下笔的时候,我真的快要急死了。于是,我想下山回到一个人独居的家里静静地去翻译,去重温那种全神贯注之后的宁静和轻安。可是每次我在办公室里发牢骚无法工作、要回家时,同行善友们便纷纷“跳出来”,轮番地加持我,弄得我无话可说。因为,她们都会引经据典,我没有胆量落下个谤法的罪名,只好偃旗息鼓,去忍耐、调整自己,去适应寺内的作息时间。
    上山之前,每天接触的几乎全都是学生,与之相处相对简单,进退自如;在山上,周围皆是同修,一个不小心,就会引得对方不愉快,然后就是殃及自身,有些话又不能像以往那样任由自己的习性,无休止地去争吵,非要弄出个高低贵贱。最初的一、二次在身心相对健康的状态下,还能意识到自己是佛弟子,到寺里是来学修佛法的,但是,因工作而明明自己有理时,却遭到对方的非理,正可谓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愤怒不已的我,只想一口气冲下山去,就在怒不可遏之时,同行善友竟然悄悄地跟在我的身后,然后听我诉说,时而点头安慰,时而插话劝解,话说得那么得体,那么体贴,那么沁人心脾,一肚子的怨气慢慢地消散开去。
    在山上工作的这段时间里,类似的事情见多了,自己的耐力就下降了,或者说功底太薄,现起不满情绪,觉得学佛之人还不如不学佛的人素质高,连最基本的为人处事的常规都不懂,怎么会这样呢?我心里很不舒服。于是,一有机会,就向法师求救。法师们的引导都非常令我受益。比如:贤甲法师的理念课,对山上的全体义工的教育和引导很系统、及时,通过理念课的学习、感悟人生课的学习、晨起缘念侍师日记的学习,使我收紧的心又渐渐地放松、舒展开了。这些课程都是佛菩萨、祖师大德、善知识通过多种方式教导我们如何学、如何做,万变不离其宗,即学习释迦牟尼佛的教导,仿效祖师大德、善知识,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从自己的身心上下手,动手术——佛法是心法、是内明之学。
    上面提到的那些问题,就是按照师父教的、法师讲的、同行的拉拔,使我一步步地走过来,不断地思考、体会,练习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人、事、物;练习随众,克服改变世间懒散的生活习气和模式,现在,只需2、3分钟调整一下,便可动笔翻译。尽管译出的东西(第一稿)不如以前流畅,但毕竟可以适应了;在工作中遇到的人的问题也都是由于认识的转变,才使关系变得顺畅,办事效率有所提高,好像在生锈的齿轮上加上了润滑剂一样,这种润滑剂就是“代人着想”。记得2006年博客留言上,师父回复一位网友,大意是:事物本无好与坏,一切都源于我们内心的造作。当时,看到这句话根本不懂,感到莫名其妙,心想世上明明存在着好事和坏事嘛?!怎么说都源自于我们的心呢?随着时间的推移,用师父讲的法去分析所遇到的人、事、物,才对这句话有了一些理解,越发地体会到佛法的智慧美不可言。
    我曾经认为自己是非常善良的人,并且近乎于得意地对别人讲,我很讲理,从不主动去跟别人过不去,但是,如果对方负于我,让我得理的话,我就不客气了。前几天的一个晚上,突然有位师姐来到办公室,特意指出我回宿舍太晚,手电筒的灯光、开柜子的声音影响别人休息云云,使我十分不快;还有一次去大众温泉洗澡,因那里的店主人不允许使用吹风机,我也很不快,可同去的那位师姐却无动于衷。正好那时候贤甲法师倡导大家做善事,这两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什么叫做善事?上面提及的两件事情能处理得好也该称为善举吧?遇到这样的事之所以生气,认为自己无辜、对方无人情味,与对方理论,从一开始所采取的根本不是先自我反省、责己严待人宽的态度,更谈不上去感谢批评自己的人了。回想往日的言行,真的是自惭形秽。每当从内心深处检查出了尘垢、获得了正确的认识之后,便会由衷地升起对佛陀的敬意!
    上山之初,有同修对我讲,我们在这里工作不是目的,修行才是目的。当时我不敢苟同,心想居士护持,不工作怎么护持?现在,我完全理解了这句话的另一个层面的意思——
历事练心法门。来山上大约一、二个月之后,由法师指定我承担翻译组的组长工作,说实话,开始我实在不适应。因为我一心想的是翻译,不喜欢在工作上去和人打交道,害怕矛盾、摩擦,不喜欢人家不高兴。所以,觉得有点那个,但是,既然决定了,也必须去干。
    首先,把英语和法语的组长召集在一起,讨论我们的工作如何开展,即制定翻译工作流程、工序;建立翻译骨干队伍,尽管现在发展依然缓慢;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等;持续不断地加强翻译者自身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外语和翻译的水平、补充新的知识。因为,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且富有生命。开办了两个日语培训班、一个英语班。现在,英、法、日、俄四种语言都有长期义工。由于翻译工作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所以成绩并不明显。目前,《感悟人生》光盘中的一、二、三已有日文版的光盘了,争取在第二届佛教论坛开幕之前,《感悟人生》的十张光盘配上日文字幕;师父政协会上的讲话、凤凰卫视采访的光盘能配上法、日、韩语的字幕。本来打算开韩语班,可是,没有合适的教师。前两天,贤乙法师给了我们一张名片——两岸四地孔子文化复兴联合会副会长黄光仁先生,可以给我们介绍韩语老师;钟居士给我们介绍了一位荷兰大使馆的驻华行政助理。在山上做事讲究因缘和合,所以有些事情急也无济于事,只有每天祈求、回向,三宝加持。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什么都不作,不去积极主动地联系。因此,我经常向同修们求助,请他们帮我们寻找翻译人才,大家也都热情地给予回复和帮助。

在寺里做翻译的一段历程


    回想这半年来在山上的生活和工作,多少感受到一点点变化,诸如非理作意的频率有所下降;工作上与同修的摩擦减少了很多;努力不去观过…。大部分的时间都过得很愉快,内心波动的幅度也有所减弱。随着身心状态的变化,感觉到身上有一种力量,对学习的好乐心生起来了,在法师的督促下,每天至少有半个小时闻思。
    我们真的是很荣幸的一群人,能够在当今这样的一个年代,跟着师父、僧团,过着这样一种“另类的、能够获得究竟快乐的”生活,我们的视野会因此向全人类、向整个宇宙的万事万物打开,有朝一日我们的心量也会变得如师父、佛菩萨那样宽广、深厚。每次想到这些,心中就会荡漾起喜悦的波浪,同时也会为那些目前尚未感受到这些的众生遗憾、焦急。师父及僧团,包括山上的义工,在师父的率领下,所作的这项宏伟大业,即开拓中国思想领域的未来、佛教的再度复兴,而且,这次的复兴不是简单地在同一个水平面的复苏,我以为是这样。感恩师父!感恩三宝!
    在新的一年,希望继续在师父、三宝的加持下,进一步强化业务学习和佛法的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为翻译《苦乐人生》打好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