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修行,弘法利生
——龙泉寺2009春节“国泰民安•华严祈福”法会报道(九)
(2月2日
下)
今天是年初八,法会日程安排有传授八关斋戒。这是此次法会期间最后一次传授八关斋戒了。
上午八点半,在佛堂里正式开始传授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是佛陀为了在家弟子制定的、暂时的出家修行的戒律与斋法。因为在家修行的人,家庭的、社会的种种事务很繁忙,要想修行,障碍也很多。佛陀悲悯在家弟子让他们能够过一日一夜的出家人的清净生活,种出世的善因,又能够适应在家人生活的特点,所以特别制定了在家人的出家戒,就是八关斋戒,也就是持受八条戒律,实际上就是包括了五戒和沙弥十戒。沙弥十戒只是多了一条不持银钱戒,所以说八戒的内容对于受了五戒的人来说,并没有增加多少,因为里面有四条与五戒完全一样,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饮酒,这四条就与五戒是一样的内容,受持五戒当然非常重要,因为不守五戒的人,下一世保不到人身。所以说五戒是做人的基础,也是一切戒律的基础,这当然重要。但是守好五戒也只能称为人天道的善人,不能了生死、出轮回。所以八关斋戒对于我们学佛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义工向师父拜年问好
以下分享一位义工受八关斋戒的体会:
春节法会期间,大年初八,这是第三次受八关斋戒,第一次受的时候,从别人嘴里听了一点戒律的大概,心想,反正就一天一夜,没什么,轻松受下,法师在仪轨中宣读戒律时,也没有多深的体会,特别是读到仪轨中的一段文字,法师强调第三遍时大家要提起最大的心力,因为这一遍,你已得戒体。
从小受唯物主义教育下长大的我,心里还是存疑的,这种疑问可能会串习很长时间,受戒时的一瞬间,心里想,得“戒体”,这个“戒体”是真的有,还是一种劝人向善的方便,它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会不会是通过人的信心而产生的一种力量。
八关斋戒的具体内容在博客里和百度上都可以查的到,而且寺院里的法师也为此开示过,讲的很浅显易懂,而且风趣幽默,留有录音。
经本上对其功德和利益也有详尽的解释。
从实践上看,八关斋戒给在家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修行的方式。
但是,关于“戒体”的相状和具体的利益还是很难体验的到,为此,特意找机会问了一位法师。
问:“戒体”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法师:既非色法也非心法。
这个回答把自己从原有的思维道路中拔了出来,我们所受的教育和思想不是色法就是心法。很难想到过,非色法也非心法的相状。
第一次受戒,出了“德尘居”的佛堂,提醒自己一天要小心一点,但思维模式主要是考虑到这天下午别吃东西,怕晚上饿,早早地就吃了饭,还特意多吃了不少,撑的直打饱嗝,才做罢。一副蠢样。
其实,在山上之前,也试着过午不食,因为听说过有过午不食一说,也尝试尝试,当时的感觉是饿,坚持一下就过去了,有好处,觉得少了吃晚饭的麻烦,也觉得思维敏捷了,身体也轻松一些。就这么点感觉。
试了几次,就算了。

大寮组的老菩萨们供养饺子
第一次在山上正式受了八关斋戒后,午饭后,正好要下山办点事,上了车,扭头一看,副驾驶上放着孩子的一包零食。
第一个念头是,拿起来吃一个。
手还没动,第二个念头迅速起来,不行,今天受了戒的。
这个感受让自己很意外,从来没有如此清晰地让自己主动去思维贪着,于是,以最快的速度思维了一遍这个零食的本来面貌,一点点粮食,一些乱七八糟的食品添加剂,包装在一个个花花绿绿的塑料包里,这些塑料包的生产环境都极其恶劣,所使用印刷和生产原料难看不说,对身体到底多大的危害都很难说。
闻着很香,尝在嘴里也是味道十足,但那绝对是对人感官的欺骗,我曾经接触过两个专门生产香精的企业,他们可以通过化学手段生产出你需要的所有的味道,要螃蟹味就螃蟹味,要苹果味就是苹果味,似乎是无所不能。
我还有朋友是开食品厂的,他们生产的“火腿肠”等别的食品,里面全是淀粉和添加剂,但你闻到看到吃到,打死也想不到,全靠香精。
甚至于,他们新发明的一些食品,没有相应的标准,生产标准就是由他们制定。
这是第三个念头,瞬间升起,贪着小食品的欲望立刻被干掉,自己怎么会蠢到去吃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呢。无非是一些垃圾组合在一起,引诱了我的感官。
在第二个念头出来的时候,已经意识到,是“戒体”在起作用。第三个念头的体会以往也会升起,但都会在吃了小食品之后。慢慢地想一想。
而这一次,理路上的理解对克制欲望起到了坚决的作用,想必,一定是“戒体”在起作用。倘使没有“戒体”的话,理路的理解就是理路,最多当个马后炮,或者当个谈资。对身心起不到作用。
这时感受“戒体”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呢?如何理解这种感受是心法还是色法,还是非心法非色法,依然还是不好说。
第一次受戒,觉得有受用,但是,发现很多人都去忏悔,心生傲慢,觉得,就是个吃,怎么还守不住呢。第二次接着受。受完了晚上去开会,开着开着,说了一堆话,顿时觉得不对,其中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很对,习气出来,说:“写文章要靠脚,多跑,多采访,多观察,而不是坐在屋里开会就能写得出来,我下午就去大寮干了一下午活,要是写大寮……”
话一出口,顿觉不妥。
这么说肯定是损恼别人,好为人师的可憎面目,关键是后面那句是妄语,明明只干了一会儿,却偏偏要说成是一下午。虽然是个语气词,但本质上就是妄语,是维护那个“我”,强调那个“我”的正确性。
顿时觉得这个受戒可不是那么容易的,绝非杜绝一个吃那么简单,这个戒妄语太难了。一句话不小心就犯戒,而且我们常常是在妄语的等流中串习,改起来真的很难。不过,又很庆幸,有个“戒体”管着自己,只要自己一开口,顿时会警觉起来。更是让自己少说话,就像一把刀,对习气来狠的,出来就斩,刀刀见血。
第二次受戒犯了妄语戒,去忏悔,一屋子排队等着要忏悔的,大多数是妄语。排了很长的队,约一个小时,跟法师讲了一下犯戒的缘由,法师坚定地说,本意不是妄语,口误就不用忏悔了,自己在佛像前做个忏悔就可以,以后说话要慢一点。
这才松了口气,出门,碰见刚七岁的儿子,他一把抱着我,要让我带他玩,为了能不带他玩,脱口而出,我还要上楼开会呢?
其实,我是要上楼找人说点事,但根本就不是开会。
开会是开会,说点事是说点事,我说成开会,无非是通过妄语摆脱孩子的纠缠。话一出口,顿觉后悔,怎么跟个小孩子还妄语呢?
转身就想回去找法师再忏悔,可一想到一屋子人。肯定要给别人带来点麻烦。
这个妄语,可真不是好玩的。
第三次受戒,本来想偷懒,觉得受戒约束太多。没想到同屋的师兄叫我,说他第一次去受八关斋戒,问问我的感受。一听,顿觉惭愧,不敢偷懒了,狠狠地感恩了一下师兄,一起去佛堂受戒。
这一次受戒,将仪轨上的文字内容仔细地看了一遍,发挥了对文字理解能力的特长,深深地读了这些文字,结合上两次受戒的感受,深受震撼。
法师在仪轨之前做了一些开示,提到了一些注意事项,然后问大家,受戒的意义是什么?
有人回答是清净自己,有人回答是做一天的僧人。
法师肯定了两种回答,然后做了详细的开示,说,八关斋戒的戒律只比沙弥律少一条,不持银钱戒,通过受八关斋戒,就等于做了一天的沙弥,这一日一夜之中,恶门关闭长善苗。对我们的身心有着极大的好处。
法师说受了戒要用心好好防非止恶,断恶修善。事实上我们平时的起心动念绝大多数都是在贪嗔痴这些烦恼的策动下而造作的种种身口意的恶业。但就好比火车在开动的时候,我们感觉不到自己是随着火车在高速运动着的,但火车一停下,我们就能感到我们刚才是在运动。我们也一样,平时感觉不到自己的问题,只有面临境界的考验时才能看到自己内心的烦恼。想来每个人生命中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比如别人平白冤枉了你,你觉得向他发脾气很正常啊,通常不大会先反省自己在面对这个境界时内心的真实状态是怎样的?善良的?代他人着想的?还是只想着自己的?我们在这个境界里其实是可以不用生气的,甚至不但不生气,还可以对这个冤枉自己的人宽容一些,乃至悲悯他,。否则我们放弃了世人追逐的名利、甚至也部分地牺牲了亲情,来到这偏僻山脚下的小寺院,难道还跟以前在世间一样活在别人的眼神里、嘴巴里,时时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态度,那我们来寺院的意义何在呢?我们的这一生又为何而来的呢?

每天供水,忏悔业障,广大供养
法师又提到了八关斋戒的好处,强调师父慈悲,已经嘱咐僧团,龙泉寺以后农历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等六日为六斋日,都给在家居士传受八关斋戒。逢小月,就是最后两天。
听完,当下就发心,除非承担事情没有赶上,否则定受此戒。
有时候,自己会有好高骛远的想法,直接受五戒或者出家受大戒就省得这些小麻烦了,现在看来,还是着急不得,一点点地来。对自己更适合。把眼下的每一点小事情都做好,将来才能承担更大的事;把握好当下每一个小的心念,将来才有可能受持好更大的戒,为未来真正的出离种下正因。
仪轨中,念到戒律时,内心有“力量”升起,这个“力量”很难描述是什么,但是它可以让自己差点落泪。后来才了解到这就是所谓的戒体,由于授受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胸,生起防非止恶的功能。
仪轨结束,回向时,内心有喜悦生起,很欢喜的感觉。
法师最后特意提到,受了八关斋戒,不要把自己内心搞得很紧张,起点小烦恼就找法师忏悔,向佛菩萨忏悔或自责即可。只有八戒中的戒条故意有犯,再去找法师忏悔,不用把内心搞得很紧张。昨天也有法师因别的事给几个人开示,不要没事就忏悔,要让自己的心缘光明面,不要把自己搞成一个罪人一样。
让“戒体”看管着自己的身语意,但又不至于死在戒相上。同时,自己因为受戒,会时刻关照自己的言行,做事诵经等等就会比平时更有受用。念头也比平时清晰,女儿拿着一盒糖,说是一个法师给她的,从深圳空运来的,问我是不是尝一个,当下没起一个念头,就拒绝了。也许,将来念念分明的因就从当下种起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