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 命 回 顾

(2008-12-25 07:46:31)
标签:

宗教

武术

王芗斋

技击

佛法

宇宙

生命回顾

文化

分类: 僧众弟子

生 命 回 顾

(12月24日)

 

    学佛后,“生命回顾”这个词变得很熟悉,若在这份普通的自传中,能仔细回顾自己的一路走过来的生命历程,可以从中看到自己很多的习气等流,而通过学佛前与学佛后的对比,才能对眼下所做的生起笃定的信心,才会知道之前造的业是多么得可怕,才会更珍惜能在这样的在师法友团队中修学,生命中何其有幸能遇到如此珍贵的环境。本文是一位即将要出家的佛弟子的生命回顾。

                                              ——题记

 

    对过去的人和事,不管高兴的还是痛苦的,我都不愿去回忆,过去了就过去了。但过去毕竟是曾经真实地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过去的痕迹怎么样都会遗留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也在提示和指导着自己在现实中的思想和行径。我们没有办法完全和过去脱离关系,也没有办法对自己过去了的生命视而不见。

    因为生命是无限的,回顾生命,能找出过去无法释怀的,以使现在更快成长的角度回顾;或者寻找未曾解开的心结,将它打开并且放下。帮助自己扭转人生的方向,往正确的道路上迈进。

    十一月十二号给父亲去电话时,父亲与三伯父的儿子正在医院,告知我二堂兄在给别人建屋装模时,失足摔下已人事不省,没说几句便匆匆挂了电话。后隔三天去电询问时,已经入土为安了,给赔偿了六万元钱就算结束了此事,可留给其家属的是无尽的痛苦与思念。后与当时照顾的堂兄说起这事,他说:这种事情谁又能知道呢?也就是说,他也明白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当死亡来临时谁也阻挡不住。可又有多少人停下来去思考其中的原因呢,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呢?大多数人都在现有的约定俗成的人伦、道德框架价值参照标准中去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过着自己永远都无法满足的生活。

生 <wbr>命 <wbr>回 <wbr>顾

光明普覆三千界

 

    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时间在不经意间,匆匆地被流失掉了。时间匆匆,人生匆匆,生命匆匆:多少人在徘徊的闲散中匆匆,在迷茫的沉睡中匆匆,在自怜的哀叹中匆匆,在情感的困扰中匆匆,在自怨的狭思中匆匆,在自扰的折腾中匆匆,在醉生梦死中匆匆,在自酿的悲剧中匆匆……脆弱的生命里,能够承受得了多少这样的负荷?

    生命里有太多的无奈,生活中有太多的感触,有时像一个无形的网笼罩在脑海里,缠绕在灵魂深处。人生给你的机会只有一次选择,错了就追悔莫及。路,只能走好。

    掰指算算,自己存活在这个世界里的时间可真不短啊,整整三十多年了,人生啊,是何其的短暂!

    很是庆幸接触到了佛陀的教法,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法师的引导,从不长的学佛时间里,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无常,娑婆世间唯是苦,人身难得,暇满人身更是难得,只有皈依三宝,依靠佛陀的教法去实实在在的修行,才能解除痛苦,得到真正的快乐。也了解到生命的无限,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自利利他,究竟成佛。可这只是些概念,真正在心中生起就需通过师长、善知识的指导教育,环境的薰习,在日常生活中,在具体的做事的过程中用正知见、净化烦恼,自净其意,用业果、用精进、观无我无常,去净罪集资,断恶修善,积累福德与智慧资粮,一步一步努力去做,最后得到相应的证量,直到成佛。

    而唯有出家才能真正放下一切,用全部的身心遨游于佛法的智慧海洋里。清顺治皇帝曾说过:“世间最贵者,莫若舍俗出家。黄金白玉非可贵,唯有袈裟披最难。”弘一大师也说过:“出家人是最高尚、最伟大的。”

    我是怎样走上学佛之路的呢?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回到三十多年前。

    一九七六年的正月初七,湖南澧县马溪乡,坐落在两山之间的一个小山村里,随着“哇”的一声啼哭,一个小生命降临了,那就是我。

    村庄的房屋傍山而建,一条河流从两山穿过,民风朴实,村民以种植稻谷为主。听父亲说祖辈在当地是很有名望的,是大户人家。我爷爷有兄弟四个,他排第三,大爷爷曾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国民党某一部队的团长,因抓壮丁,为了保护弟弟们主动去当了兵。后回家时正遇上土改,因不愿意背叛自己的誓言,而自杀了。我大奶奶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折磨。我奶奶去世得早,我没有见到过,听父亲说,是病死的,每当父亲提起我奶奶时,眼里充满了忧郁。我父亲也因大爷爷的缘故而失去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因为那时读书是很注重成分的。父亲有三姊妹,他是老大,现在两个姑姑,一个在县城的一小学教书,一个与姑夫住在城里。父亲是个非常朴实的人,小时侯父亲在我的脑海中没有什么印象,因家里穷,都在外,很少在家,直到初中后,才慢慢地了解父亲。父亲对天文地理,武术气功咒术等很是爱好,不知什么原因,都没有做出些成绩。母亲常说他尽做些不着边际的事情。

    小时候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婆家长大,外公外婆也是非常善良的人。外公对风水地理有些研究,在当地还小有名气。母亲有四姊妹,心地善良,话语不多。小时候的事情都已没有太多的印象,听表哥、表姐们说,是很乖巧善良的一个孩子,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听母亲说,曾经有过一难,有一天,我在摇篮里,大人们都去干活了,我姐姐也不知去了那里,那时不知从哪里跑来一只猪,可能是饿极了,把摇篮拱翻了,把我的右手的无名指与小指吃了一小节,吓得我“哇哇”大哭,幸好母亲及时赶到,否则的话,我早已成了它的腹中之食了。现在右手的小指与无名指比左手要短一些。

    此后不久,我开始上小学。学习成绩中等偏上,没有什么特别的突出之处。那时在纯朴的童心里,世间的大道理对我显得既遥远又陌生,但有一些事情,却激起了我心中的涟漪。父亲有时能用朱砂在黄裱纸上写上符咒,口中念念有词的,烧完后让人喝了,能够治疗一些病。那时我身体不是太好,可能是因为湿气太重,身上经常会长痈疮。记得有一次,身上长疮,肿得很厉害,父亲就用毛笔沾上水,一边念念有词,一边在疮上画着什么字的,真地能够减轻疼痛,一次两次,慢慢地真地消肿了。也时常听父辈们说一些附体的事情,还有一些什么法术的事情,其中有这么一件事:说有一个人,别人拿刀砍他的肚皮,他能让刀砍到树上去,而他却没有事情,并能让两石磙打架,还能把人定住等。也许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相信,冥冥中一定有什么神秘东西在主宰我们的命运吧!小学中也曾两次掉在水中,一次是被人救起,另一次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上岸的。

    一晃就进入初中了,那时,气功、特异功能正热遍华夏,因受父亲及当时环境的影响,我对此也很感兴趣。什么《武林》《武术健身》等杂志父亲是每期都定。那时打着佛家名义的佛家气功也很多,各种函授资料是满天飞,父亲也照着资料开始练起了气功。那时我也只是按照书上压压腿,学学简单的一些套路,没有练气功。在家里,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有时我突然进房间,在黑暗中看到父亲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或者是坐在那里,当时真吓了一跳,父亲也没有告诉我们他是在练功。由于没有老师的指导和一个很好的练功环境,经常受到干扰,父亲练功出偏了,开始是出现幻觉,似乎观世音菩萨在耳边给他讲话,说要在我们后山的山顶修一座庙什么的等等。周围的人都说是我父亲想得太多了,因我父亲平时是喜欢思考很多的问题,后来气机开始紊乱,到了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及意识了。当时大家都认为是因为想得太多而得了精神病,因而送到了市里的精神病院。后经治疗得以好转,可对父亲的大脑有些伤害。到现在大家都还认为父亲是想多了得的病,随着自己对气功的书籍的阅读,并也练起了气功才知道有走火入魔之事,但为什会走火入魔并不知道,也没看到这方面的更多解释,直到看了宣化上人的《楞严经》浅释,才懂得了其中的原因。

    因初中考师范没有考取,就想复读一个初三,考重点中学,将来考大学。也正是那个时候,有政策下来,复读生不能升重点高中。通过大姑父(是中学学校的校长)的关系冒名顶替进了县第八中学就读,现在高中的同学只知道我叫另外一个名字,不知道现在的名字。因此对读书考大学的兴趣也就没有那么大了,心里想去学武术。上高中时也开始练气功了,可都是一知半解,也按书上的方法,有板有眼地练了起来,学打坐,练站桩,一副很是认真的样子。因此缘由班主任让我在班上当纪律委员。每天痴迷迷地练功成了我生活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晚上睡前都要打坐半个小时。我总觉得在现实生活之外,一定还有一个更迷人的境界存在,我渴望能尽早达到那个境界。如果说少年都爱做梦的话,那对这种飘忽不定、难以琢磨的神秘境界的向往就是我的梦想。这也是我后来选择要去学武术的主要目的。这种境界我相信通过训练是能够达到的。

    高中学习一年后,我对学习已完全没有了兴趣,想的就只是去学武。曾因这件事情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也不理父亲。父亲本身也喜好武术,背后悄悄地给我联系武术学校,联系好后,亲自送我到了湖南省新华县的一所武术院,报的是两年的武术专修班,属于半文半武的。上午学习文化课,下午练习武术。非常感恩父亲对我的支持,对于当时本不富裕的家庭,要送儿子到那么远的地方求学真是不易的,可那时却还心存抱怨。现在想想真是很愧对父亲。训练是辛苦的,早上五点起床,先跑十公里的路,回来后,沿着山路跑(学校在几座山之间)三圈,接着是百米冲刺,下蹲,蛙跳,俯卧撑,高抬腿……,反复循环着,一会两小时就过去了。吃完早饭开是上文化课,中餐后休息一小时,下午两点开始训练到四点半。刚开始一个月,全身疼痛,吃饭拿筷子都拿不稳,送到嘴里不知要费多大的劲,全身似散了架,觉得身体都不是自己的。那时也没有觉得有多大的苦也就过来了,两个月后,一切都适应了,就这样学习了半年。那时同学们看别班的同学都开始学套路了,基本都会一两套拳了,都开始抱怨教练了,后来回想起来很是感谢教练,因为我们的基础比别的班打得牢,后半年学套路散打进步都很快,那时的生活虽然单调,可却感觉很是充实。

    经过一年的武术训练后,发觉与我原先想象的武术不同,心里又开始思考了。就在我的思想开始变动时,正好是第二学期,刚到学校,学费被偷了。也就是这个因缘,我开始在武术杂志上寻找我理想中的的武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一个招生广告吸引了我,此家武馆也在离新华县不远的一个村庄里,是一家教“大成拳”的武馆。还是第一次听说大成拳,据介绍说:大成拳技击技术的结构是以形意、八卦、太极、少林等技击精华为基本框架,融合并兼收国内外各种搏击技法,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独特的技击技术,经过王芗斋先生多年研究、实践、选择、加工、改造、整理、发展成为拳理完善、技击性强的武林精粹。它注重人体的精神、力量和灵活性的锻炼以及人体肌肉的协调和肌肉、精神张弛方面的锻炼,而不注重套路练习。其理论体系大体是以儒、释、道、医、运动力学、生理学、心理学、古代的养生术和传统武术理论以及哲学为基础的。广告上说三个月可以全身抗打,通过训练可以达到全身无处不弹簧,放人发人自由等功夫,并欢迎前去切磋。隔天便约了几个有兴趣的师兄弟前去探个虚实,经过几次实地考察,虽觉得广告有点夸大其辞,但与我认为的武术有点相近。也因我与馆长写信交流过,没隔多久,就离开了武术院,来到了大成拳专修院。

    经学习知道:大成拳认为精神因素直接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在精神力量的作用下,人们能克服许多困难,产生非凡的力量,干出超乎寻常的事情。所以在实作中要注意意念的超前性,重精神,重意感,重自然力之修炼。在实作中要求做到“神在手前,意透敌背,无物能逃”。不论是打、踢、摔、推都应将精神远放,将意念放在对方身后,不管是单出双回,齐出独迎,都应力不空发,意不空回。

    王芗斋老前辈在《大成拳论》中说“拳本服膺,灵空松腾,平易近人,理趣丛生。一法不立,无法不容,拳本无法,有法也空。存理变质,陶冶性灵,信义仁勇,悉在其中。力任自然,矫健犹龙,吐纳灵源,体会功能。不即不离,礼让谦恭,力合宇宙,发挥良能。……”

 “……

要知拳真髓,首由站桩起,意在宇宙间,体认学试力。

百骸撑均衡,曲折有面积,仿佛起云端,呼吸静长细。

舒适更悠扬,形象若疯痴,绝缘摒杂念,敛神听微雨。

满身空灵意,不容粘毫羽,有形似流水,无形如大气。

神绵犹如醉,悠然水中浴,默对向天空,虚灵须定意。

洪炉大冶身,陶熔物不计,神机自内变,调息听静虚。

……”        

    对上述的理论,看得非懂似懂,只是觉得非常好。转眼间就是一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感受比往年的训练要提高了很多,不管对武术的认识上和体认上,站桩的训练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所谓的气功现象,身体变重变轻,有时似觉身体都已没有等,身体也逐渐强壮了起来。所谓的强壮,并不是身体外表看起来结实了,块头大了,而是感觉有一种力量从体内逐渐开始生起,慢慢增长。胆量也随之慢慢增强,似有一种大无畏之感。但大成拳它不往气上走,这些现象都是训练过程中会出现的,不必去注意它,都是虚幻的。但对于书中所说的“一法不立,无法不容,拳本无法,有法也空”“力合宇宙,发挥良能”等境界请问师傅时,师傅只是说要我们坚持下去,便会体会其意趣的。后因练功时断时续,也没有很深的体会了,但时时还会去想。

生 <wbr>命 <wbr>回 <wbr>顾

一切色相犹如光影

 

    大约又过了大半年,因有事就回到了家乡。有一师兄在县里一所学校当武术教练,我去看望他,正好有事他要离开学校,因此校长准备找教练,经师兄的介绍及与校长的交谈,便留了下来。课余时,望着湛蓝的天空,一个问题时而出现在脑海中,就是“人何处来,将何处去,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地繁衍着,可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有时也问与我同是教武术的另一同事,他说他有时也考虑这一问题,也不得其果。

    有一天,他不知在哪里得来一本书,很高兴地找到我说,我们想的问题这本书上有答案。我一看书名《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于是我俩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还煞有其事地一起讨论。简单知道了佛教名词,业啊,因果啊,十二缘起,佛教的世界观等等。由于善根浅薄,也只是理论上知道了一些,解答了一些疑惑,对生命没有发生根本的影响。

    一年后,由于学校的效益不是太好,就辞职离开了学校,去了深圳,在深圳一呆就是三年。期间,洗过车,做过装修,做过保安,只是随业流转,没有想到去怎么赚钱。

    2000年,因表弟的邀请,来到了北京,开始与他一起做餐饮,便基本中断了练功,在世俗中忙碌着。

    一年半后,转让了餐馆,跟一朋友学习电脑,大约半年时间后,与表弟同在一老乡开的文化公司上班,从事排版工作。工作期间结识了一女孩,于2004年底结婚,结婚后,就离开了公司,自己单独开了一家小的排版工作室。在此期间,我爸妈也来到了北京,也就是在这期间,表妹经常拿一些佛教结缘的书与碟过来,有《什么是佛法》,《六祖坛经》,《觉海慈航》,《因果故事》,《山西小院》等等,大部分都是净土的,真是善根浅薄得很,看了那么多,也没有去想到皈依。

    2007年4月我们离了婚,也就是这时候,以前看的一些佛法的内容都浮现在眼前。回想着走过的三十多年,真是浑浑噩噩,于是去北京广化寺受了三皈五戒,在家里开始诵《地藏经》,《金刚经》,念大悲咒忏悔回向以前的一切恶业,并有一些小小的感应。这时便想到了出家,我一边与父母沟通,一边在网上搜索有关出家的信息,并在网上与一些学佛朋友交流。好的坏的都见到过,知道碰到一个好的道场不容易,于是便在诵经念咒时猛烈地祈祷回向。6月的一天,表弟给我一个网址,让我去看看,于是找到了龙泉寺。第一次来只是与父亲转了一圈,那时居士楼第一层还没建好,第二次与父亲诵了半天经。8月底父母回家了,10月1日我参加了全程的法会,并在场地组做义工,重新受了一次皈依,寺里的法师还与我做了交流。11月10日,我处理好账务与事务,把部分好的电脑设备供养给寺里,常住在了山上。

    一晃就一年多了,来到龙泉寺,就像找到了阔别已久的亲人一样,那才是真正地回到了家。在这山上的日日夜夜里,非常感恩师父与法师的真诚关怀。在这个团体里,觉得十分的殊胜,非常庆幸能够得到师父的摄受与法师的教导,想想我善根这么浅薄的人,能够进入这么清净殊胜的团体,感到荣幸外也感到万分的惭愧,并真心祈请我能早日剃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有朋自远方来
后一篇:义工修学心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