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晚霞中升起的希望——“爱在北川”赈灾活动系列报道

(2008-11-12 09:21:49)
标签:

三溪寺

仁爱

衣物

系列报道

老居士

文化

分类: 慈善文教

晚霞中升起的希望

——“爱在北川”赈灾活动系列报道

(11月11日)

 

    从11月2日到达绵竹三溪寺转眼已经一周了,仁爱志愿者们兵分两路,四人在三溪寺组织绵竹当地志愿者和居士清理库房、分拣衣物,另外四人马不停蹄地在绵竹、绵阳和北川之间奔波,联系米厂、落实活动场地、沟通发放流程。与此同时,在北京的志愿者们也在全力推进各项工作,活动方案策划、项目宣传、志愿者招募……不论是在四川,还是在北京,每一天,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数着发放日的倒计时,加班加点。而“爱在北川”活动的进展也牵动着无数人的视角,感染着无数人一同参与这次爱的传递,让这份善业不断增长广大。11月9日傍晚发生在三溪寺外的一幕就是其中一个感人的瞬间。

晚霞中升起的希望——“爱在北川”赈灾活动系列报道

傍晚时分,救灾物质到

 

     11日下午5点多,暮色渐渐笼罩了三溪寺背后苍翠的山峦。此时,寺院的不远处却是一幅少有的热闹景象。只见一辆大型货车停在离寺院后门一百多米的土路上,车头上的红色条幅——“捐助四川灾区过冬棉衣被”格外引人注目。原来仁爱基金会8日凌晨从北京运送过来的两万多件衣物到了。天快要黑了,要赶紧把货物卸下来,搬运到仁爱在三溪寺的库房里。几名身强力壮的男义工和过路的村民爬到三米多高的货物顶上,掀开结实的防雨布,麻利地将一箱箱、一包包衣物往下递送,车身旁很快就摞起来高高的衣物堆。

晚霞中升起的希望——“爱在北川”赈灾活动系列报道

当地热心的老居士们

 

    在三溪寺里已经分拣了一天衣物的仁爱志愿者和八九位当地的老居士们听说盼了好多天的衣服终于到了,都格外兴奋,马上投入新的战斗。这些老居士大部分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领头的57岁,是最年轻的。他们都是三溪寺念佛团的成员,几天前一起从30多里外的炭木村过来。为了分拣衣物,他们干脆在三溪寺住下,干上几天再抽空赶回去瞧瞧家里的帐篷,照应一下地里的活儿。此时,大家有的怀抱,有的肩扛,有的手里拎着两三袋沉甸甸的衣物包,一路紧走,唯恐落后;还有的推着摞得高高的手推车,争先恐后地来回运送。78岁的胡婆婆患有糖尿病,可干起活来毫不逊色,跟她说:“您可别累着!”老人家绽开淳朴的笑容说:“不累,不累,你们那么远都来,这么发心来帮助我们灾区,我这也是应该的呀!”暮色中,大家来来回回,相互报以赞叹的微笑。

晚霞中升起的希望——“爱在北川”赈灾活动系列报道

夜幕降临

 

    天色越来越暗,每个人都有些气喘吁吁,毕竟这批衣物有十多吨。正在这时,一下子来了三四十位村民,有不少是农妇,十多辆农家三轮车也“突突突”地开来了,立刻壮大了搬运队伍。原来他们都是三溪寺旁边的天宝村村民,土门镇的镇长听说仁爱的一车物资到了,需要人手,便马上给村长打电话组织村民义务卸车。在震后最困难的两周里,仁爱基金会迅速组织赈灾物资发放,土门镇就是仁爱救助的乡镇之一。接到镇长的电话,天宝村的卿书记和王村长马上联系5组村民,并亲自带着他们赶过来。村民们的到来让在场的人一下子感到力量倍增,大家互相笑着打招呼,分外亲切。男村民立刻爬到车顶卸货,妇女们说:“就是打起手电,今晚上也要把活儿干完!”

晚霞中升起的希望——“爱在北川”赈灾活动系列报道

夜已深,爱也浓

 

    仁爱此次赈灾活动的领队王璐一向干活泼辣勇悍,几天来她连续奔波,联系事项,电话一个接一个。此时她用沙哑的嗓子大声指挥卸车现场,让三轮车一辆接一辆排好,并带头将又大又重的箱子往三轮车上抬。在她的感染下,妇女们齐心合力,快速装车。每隔两三分钟,一辆三轮车就被塞得满满当当的。“好了!”有人大喊一声,车子亮着明晃晃的灯开向寺院,下一辆车马上开过来。有个司机接到老婆打来的电话,催他回去吃饭,他大声地说:“我在尽义务嘛!”

晚霞中升起的希望——“爱在北川”赈灾活动系列报道

领队王璐,巾帼不让须眉

 

    在三溪寺客堂前,也是一番忙碌景象。仁爱基金会的另一名能干女将刘军正有条不紊地带领大家将运过来的衣物按照袋子的不同颜色分堆码放。衣物的袋子分为红色、蓝色和绿色,在北京的仁爱志愿者们已经进行了初次的分拣,分别装着女装、男装和童装。这次运来的衣物有两千多包,三溪寺的库房里装不下,一部分需要露天码放。绵竹阴雨连绵,为了防止衣物受潮,不光要在衣物上盖好防雨布,还要在地上用圆木和木板搭好底托,这样即使下雨,底托上面的衣物包也不会被雨水浸湿。三溪寺的监院慧轩法师一早就给大家准备好了木头和木板,这些木材原本是寺院准备用来修房梁的,为了呵护好捐赠者的每一份爱心,法师却毫不犹豫地把这些精心挑选好的杉木拿来垫在了地上。

晚霞中升起的希望——“爱在北川”赈灾活动系列报道

干将刘军,勤快细致

 

    六点半,只用了短短一个小时,卸车任务顺利告捷,村民们乐呵呵地回家了。刚才的一幕感动了每一位仁爱志愿者,大家赶紧拉住一直在现场忙活的村长和书记表示感谢,并由衷地赞叹村民们这么地积极。王村长说:“地震后,村民们都当过志愿者,大家都劲儿往一处使,想把自己的家园建好。开三轮车的村民平时都要靠开车拉客人赚钱,今天虽然少挣了点,可大家心里都很乐意来,他们说,地震后我们得到了那么多人的帮助,真是无法回报啊!”

晚霞中升起的希望——“爱在北川”赈灾活动系列报道

大将张威,恪守尽职

 

    刚才一直在车顶上卖力干活的一位村民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提起他,天宝村的卿书记赞叹地点点头,说:“这个人很不容易。他叫王华,今年51岁,18岁的独子在汉旺中学上学,地震中不幸遇难,他好不容易才从悲痛的阴影中走出来。他人特别勤快,经常帮着清理村里的废墟。”

     听王村长介绍,天宝村有2700多人,80%的房屋在地震中倒塌。“以前村民们习惯于自顾自,我有吃有穿就行了,不管别人。地震后,村民们亲身感受到自己遇到困难时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大家的心理变化很大。现在哪里需要组织义务劳动,很快就能组织起人来。村里的男人好多都外出打工去了,今天来了好多妇女,你看她们多积极!”

晚霞中升起的希望——“爱在北川”赈灾活动系列报道

仁爱无处不在

 

    村里的还给我们讲述了他们村为江苏捐款的一个真实故事。江苏是绵竹的对口援建单位,村里的乡亲们对江苏特别感恩,老乡们说,他们住的帐篷、穿的衣服和吃的东西都是江苏捐赠的,好多老太太一天到晚地念叨江苏人。7月份,村民们从电视上看到江苏发生水灾,村民们立刻自发捐款,只是5组的80多户村民就捐了11830元。村民们找到在土门镇的江苏援建队,委托他们把钱汇过去。江苏省委听说这件事后非常感动,亲自来人道谢,并把钱交还给村民们,说:“你们是重灾区,这些钱你们用来搞建设!”

    仁爱志愿者们找来库房里的蓝色帐篷严严实实地盖在高高的衣物堆上。来绵竹十多天了,一直阴雨连绵,难得见到太阳。这些来自千家万户的旧衣,虽说不上价值连城,却可以给历经生死的北川人民带来一点点温暖,帮他们度过一个最艰难的冬季。听着卿书记讲述的故事,看着志愿者们和村民们忙碌的身影,我们觉得,灾区的重建并不遥远,希望就在眼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