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北京龙泉寺深信业果闻思修依法行持闻法 |
分类: 学修笔记 |
《深信业果
理念课要点(十五)
(9月8日
[080629课堂笔记之十五]
一、课前引导
二、文章内容:“因为我们不了解心性的本质是空的,就以为有一个实在的‘我’存在,因为觉得有实在的‘我’存在,就会把一切外在所体现出来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假相当真,……”
“……很容易在心外的种种事物上面作分别,就由无明进入到第二个状态----行的状态,就是去造业。……” 这一整段内容。
----这种状态下,大家是一边感受到手的冷热,一边还听到音乐,这就是心念的交替,在音乐和手接触的感受间跑来跑去。
----所以根境尘相合的时候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心,一触就立刻作意,放音乐是让大家作意到音乐上,却根本控制不了。
----有作意就开始了别,了别手的冷热、大小、胖瘦等等。
----有了种种的了别,但还没有想说他的手怎么这么瘦啊?为什么这么滑啊?还没有到思,分析胖瘦细滑的原因就是思,思就是行,行就是造业。
----实际上任何一件事都有这样一个过程,我们的心念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我们却一直认识不到自心。
----同学回答了满意和不满意的原因,满意的人觉得自己的手灵巧、修长,不满意的觉得自己的手太胖、太黑。这就是审虑思。满意的你就会去保持,不满意的你就会去改变。
----不满意的会问别人原因,你是怎么保养的、用的什么护肤品?我也要去买这种护肤品来保养,然后你决定要下山去买,想让自己的手也那么细滑。这就是由思而决定,最后动发于身口。
手一碰就有感觉,然后马上了别,根本不由你、停不下来,然后就有了思,可能在审虑思的时候你能觉察到这样不对而截断它,你会想都学佛了,还在意这些干什么?这样这个业就停止了。
----请同学分享观想的体会。
----大家不容易进入状态,就是境界不起的时候不容易观过,即当我们所缘境很强的时候,现在的所缘境是上课,面对法师和同学,耳根一直攀附在法师讲课上,烦恼的境很难调起来。
----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的所缘境是什么?
----比如以前写博客的时候,师父说你最强的所缘境就是写博客,然后自己一天都在正念中,观察哪个可以写、哪个不适合写,虽然活动的场面很纷乱、宴会吃的东西很好,自己却一点感觉都没有。
----比如你一天要念几千声的佛号,早晨一起来你就想到要开始做功课,今天一定要完成,你就会发现你不会那么浪费时间了。当我们对所缘境抓得不牢的时候,烦恼就乘虚而入了。
----又如今天要给大家上课,从早到晚就一直在想晚上要上课了,所缘境就非常强。
----同样,打坐参禅用功很专注时,其他的东西就不起作用了。
----所以,一个用功的决窍就是我们要怎样来明确我们的所缘境。
课堂笔记之十六
三、再次总结上堂课的主旨
四、来果禅师的传记故事
五、课后思考的问题
1、在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可分学佛前、后及今后三阶段。
2、为什么我们很容易偏向于追求物欲,而对心灵的追求容易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