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水源——再下深谷(2/3)

(2008-09-05 00:00:36)
标签:

文化

分类: 僧众弟子

寻找水源——再下深谷2/3

(9月4日  下)

 

一个都不能少

 

    一波方平,一波又起,一位同学向法师汇报,刚才一位沙弥师为了寻找新的出路,已经向下走了很远。带队法师当机立断:“你去找找看,你们一定要把他找回来,我们是一个团体,只要是其中任何一个人发生意外,所有的人都要回来寻找;如果任何一个人没回去,怎么向师父交代?”法师马上指示尚未下悬崖的同行们暂且停下,先把他找回来。

 

寻找水源——再下深谷(2/3)

滑下第二段悬崖

 

    被派去找人的同学回忆说:“我跟他们找另外一条路。遇到一个三岔路口,前面两条路,我走的一条路通往绝壁,他走另外一条路,自己没看到他具体怎么走,只是觉得那条路非常危险,下了一段后发现再要下去是不太可能的。想叫回他,但他已经走远了;原地等待,没有希望;要上去,更加困难。就这样背对石壁、面向前方的“绝人之路”,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就这样被卡在那里,心里觉得应该祈求观世音菩萨,但那时心静不下来,没有效果。想到建立僧团如此不容易,在这样的时期,任何一个意外都会导致非常大的影响,如果自己‘出师未捷身先死’,自己岂不是成了历史的罪人!这时心静下来——不行,无论如何都要上去!又至心祈求观世音菩萨,没有什么想象的那么难,小心翼翼地转过身,很自然地,一步一步就上来了,觉得不可思议。在这样的境界中,真实感受到佛菩萨的加持。”

    另一位沙弥师说:“当时向下穿行了一小会儿时间,看到另外一位同行在奋力呐喊,自己也气沉丹田,随大家一起喊,声音顺着山谷飘荡向前,回荡在山谷中……等到喉咙渐渐有些发干,听到山谷里传来不同的呼喊,自己意识到,山崖上大家等的时间已经不短,这边还没有音讯,怎么办?不愿向坏的方面去缘,只有一个办法,心里暗暗祈求,继续喊。”

后来,一位当时到悬崖半腰上的同学回忆说:“在悬崖那里,高二十多米,我在第一段,贤甲师第二段,另一位第三段,那时比较着急的是那位沙弥找不到。自己想起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里也曾写到有人被困在半山腰的山洞里,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那段,靠一只猴子摘水果给他吃——就那么一个感觉!如果独自一个人的话,你就一点办法也没有。那时候想,一定要把贤清师找回来,因为当时虽然走得通,到后面怎么样就不敢保证了,不能保证一定能走通。如果那样,到时候还得回头来找。所以,与其那样,不如现在找回来。于是在那等着,等着……一只凤尾蝶似乎跟贤甲师很有缘,在他左右飞来飞去,还不时在他身上落脚。蝴蝶的寿命很短,也许那只蝴蝶生来就没见过人。由此想到,我们走过的这条路,可能多少年都没有人走过,这么寂静的一个山谷,里面的生命也很可怜,靠天吃天、自生自灭……

    等了大概半个小时,终于听到远处传来回应的声音,觉得有了一丝希望,于是用尽全力继续喊,让对方明了法师的意思,听到回应声渐近,心里慢慢变得释然。等到能看到贤清师身影的时候,他已经累得面红耳赤,满头大汗,衣衫也被汗水浸透。同时心里能感受到法师在崖壁上殷殷期盼的目光。自己赶紧折返,一路加速,很快就回到悬崖边,向法师汇报这个好消息,法师露出欢喜的容颜:“太好了!”

 

 

连闯三关

    于是剩下的同学开始下崖,陆陆续续,大家都下到第一个平台上,又集中到第二段悬崖的边上,这时皮宏锋为大家演示,如何借助绳索在岩壁上转身,越过一棵树,贴到岩石的凹陷处。但见他在光滑的岩壁上用力一蹬,腾过一米多宽的岩缝,落到对面的一块大石头上,动作如体操运动员般优美。“看花容易绣花难”,真正做的时候可不像看着那样简单,同行们一个个小心翼翼地模仿着武术课上教的动作到了对面,只是显得笨拙了许多,远不如教练那般矫捷。每个人的心里都非常紧张,如临大敌。当一位沙弥贴到岩石壁上以后,犹豫再三,也不敢向前跳,后来他告诉我们:刚开始看到教练那么轻松自如的动作,自己的信心一下就被激发了。当时心里很感叹,自己看了半天,觉得这是一条绝路,怎么可能过得去呢?没想到还真有同行这么轻松地就过去了!坚固的我执被狠狠地冲击了一把。但信心归信心,当自己面对境界的时候又是另外一回事。看看前方间隔一米多远的岩石,如果在平地上,这个距离根本不算什么,但问题是下面可是悬崖绝壁啊!万一……我不敢再想下去,心里开始变得非常的怯懦。这时法师和同行们开始给我打气,鼓励我:“勇敢一点,不会有问题的,前面好几位都已经过去了。”在同行的鼓励下,我决定要跳了,同行们开始给我数数:“三、二、……一,跳!”大家以为我跳过去了,实际上我站在原地一动也没有动,他们都笑了。这一笑,反而把紧张的气氛给缓和了,我也不那么紧张了,这时我开始觉得并没有那么难,自己也一定能跳过去。于是就决定跳了!结果是很轻松地也过去了。跳过去以后,回头再看看,觉得这件事是这样的简单,为什么刚开始就把自己的给挡住了呢?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寻找水源——再下深谷(2/3)

第二关

 

    过了第二关,第三关又到了,第一个下去探路的同学回忆道:“我的职责是探路,碰到危险的路都是第一个下,到最险的悬崖的时候,是靠把绳子固定在树上,然后人拉住绳子慢慢滑下去,我下的时候,是用单股绳子缠绕在右手手腕上,慢慢往下滑,结果滑到中间的时候绳子把手缠住了,动不了了,正下方就是深渊,心里开始变得慌乱,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绳子也不太结实,一直吊在那里好长时间,由于一只手承重,手都发紫了。后来慢慢镇静下来,抬起左手抓紧绳子,用尽全身的力气,把自己撑起来,解开缠在右手腕上的绳子,才慢慢滑下来,虽然没受什么伤,但心跳加快持续了好长时间。”

   “回想整个经历,比较刺激,有几段路相当于在悬崖上行走,如果摔下去,不死也差不多了。这种境界在寺院里是没有过的,体验一下才比较有感觉。想到不论是古代的高僧还是当代的大德,成就以前必定要经历很大的考验,比如玄奘大师只身赴印度,鉴真大师渡海去日本,虚云和尚、来果禅师开悟前都有极艰苦的行脚经历……我们在寺院太安宁,慢慢就容易懈怠了。要在恶劣的现实环境中接受考验,培养勇猛堪忍的等流,死而无惧,死而无憾。”

    先头部队已经把绳索栓在岩缝处的一丛矮灌木上,大家拉着绳索顺次滑下第三段十多米高的岩壁。这时三宝对贤轲师进行了一次小小的考验。“我是第二个下来的,接着一个下来的时候我没看清他是怎么下的,另外的教练又不在,这下就惨了,只好自己摸索。我就照教练教我的方法,慢慢抓住绳子……下来之后,发现绳子不够,有点担心,就请贤乙法师帮忙。贤乙法师把绳子拿过来系上,中间的岩石上有块凸出的地方,下方有个可以落脚的地方,我就抓住攀在那里,站在那里等,贤乙法师接绳子的当儿,我站在那个地方,顿时生起了念死无常的心。当时我的腿抖成这样……下面还有很高,掉下去怎么办?那么高,会死人的。但细想好像也有没什么好顾恋,师父讲:人生短短几十年,重要的是养成一个好的等流习惯。如果把握不好掉下去就完了,一想,不行啊,这一辈子还没养成什么比较好的等流,以后再回来就麻烦了,现在的等流习气一点没变,真的白白浪费了这十几年……不行,不能死,绝对不能死!赶紧皈依,慢慢往下蹭。就在离底部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绳子断了!我赶紧把身体侧向一边的岩石,好险!下来后心存余悸——如果顺着惯性掉到另一侧,非死即残。”

    有了前面的教训,我们把绳子改成了双股,继续下悬崖,这时发现系绳子的灌木的根部已经开始松动,于是有同行赶紧用双手抓住灌木根部,以分担下面同行的一部分体重。后来想想,真是够惊险的。

    最后下崖的是带队法师和另外两位同学。在这种关头,他们互相争着最后下崖,把安全留给同行,危险留给自己。

    陆陆续续下了几段这么高的大岩,在这段高差四十多米的岩壁上,大家花费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

    从大岩往下,地势渐渐变得比较平缓,众人前后呼应,走在了下山的小路上。15:00,到了水库的上方。同行们看到水库的水源,内心非常欣慰。为了众生的福祉,为了佛教的弘兴,纵然路途再艰险,身体再劳累,我们也心甘情愿。

    下山的时候非常轻松,觉得这一路风光无限。总结此次寻找水源的探险之行,内心感受到强烈的震撼,领略到巨大的加持,是对师父教授的一次很好的实践。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