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水源——再下深谷(1/3)

(2008-09-04 00:00:36)
标签:

寻找水源

抉择

文化

分类: 僧众弟子

寻找水源——再下深谷1/3

(9月3日下)

 

 

 

    在上一篇《我们选择勇往直前》中谈到:我们在龙凤阁为被土蜂蜇到的同学诵经祈福后,大家坐下来略事休息。

    贤甲法师谈道,如果将我们在龙凤阁之行中被蜂所蛰、为蛇所扰视为是障碍、违缘的话,那我们可能早就打道回府了。不应该认为是违缘,应该看作是三宝的加持,是对我们信心的考验。后来决定继续走下去,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安立的目标就是要把水源搞清楚,不应该轻易动摇。而且后来遇到的那条蛇,很有意思,大家都劝它、请它,它也不动,最后才慢悠悠地走了。事后回想起来,觉得这或许是佛菩萨的示现,是在考验我们的勇气……

    法师乙感慨:孔子在陈蔡绝粮的时候,没有吃的,集体挨饿,当时有个叫颜刻的弟子挨不过就跑掉了。子路问孔子说,“夫子啊,我们像野人一样在山野里游荡,难道君子也会有穷困的时候吗?”像子路这样有信心的弟子,在极端的情况下,也还会产生这样的困惑。试想如果自己处在那样的环境里会怎么样呢?通常遇到困难和危难的境界,正是考验我们的道心和对佛菩萨信心的时候……

    午斋后,11:00,开始此行的另一项重要行程——寻找水源。相对接下来的寻水之旅而言,龙凤阁之行仅仅是热身运动而已。而对于前面的状况,我们一无所知,前途未卜,面临更大的考验。

    我们一行十四人,沿着茂密枝叶覆盖下的小路,小心翼翼地循着水声的方向徐徐前行。幽深的山谷里,“哗哗”作响的泉水奔流的音声显得分外的欢畅。置身于自然的怀抱,行进在名符其实的“绿色走廊”,穿过丛生的荆棘,越过重重的障碍,寻声追觅,终于找到掩藏于巨石之下的这条泉溪。

    它是那样的不起眼,甚至可能更像是一坑浅浅的积水而已;况且它又是那样的清澈透亮、宁静安详,下方的水草、山石清晰可见,如同一幅写实油画。如果不是水声在提醒,有谁能意识到它在一刻不停地流动?

 

寻找水源——再下深谷(1/3)

发现清泉

 

    泉水是通过一条渐渐开阔的岩石裂缝,自上而下阶梯式地慢慢流淌,两边的石壁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狭窄湿滑的水道还有水在不停流动。我们要顺着水流的方向前进,只能由此向下穿行。

    正在犹豫、思量之间,前方的开路先锋已经启程,带队的法师已经沿水道蹚过水潭探到了谷底。既来之则安之,抓住树枝沿着陡峭湿滑的石壁向下滑行。幸好有同行接应,扶稳站定后,蹲身伸腿,撑着两边的石壁,沿着狭窄流水的凹槽探下去。脚踩实了,泉水却顺着腿肚后面灌进鞋里,只觉得一阵冰凉。此时无暇顾及这种异样的感觉,往下走一步,再走一步,后面贴身的裤子导引着泉水向下流。前面是一泓浑浊的潭水,找不到下脚之处,正在踌躇,前边有人在水潭边鼓舞我们道:“下来吧,水很浅。”自己默默缘念圣号,纵身跳入潭中,潭水刚没过小腿,只是稍有些冰凉。蹚着水安全上岸,还算顺利,心中感念三宝与同行。

 

寻找水源——再下深谷(1/3)

跳到冰凉的溪流中

 

后面的同行在陆续地往下走……

    刚下到谷底,见到生长于山谷与溪流之间的蔽日的树林、遍地的灌木丛,朽木横陈泥途、青苔遍覆山岩,迎面而来是无数的枝条、蛛网,一幕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场景,出现在眼前。在谷底,为防止再遇到蛇,法师召集大家捡了许多树枝拿在手上,见到岩石就用力敲打,美其名曰“敲山震谷,打草惊蛇”。

    我们蹚着溪水,循着它的足迹,踩淤泥,钻岩缝,披荆斩棘,过崖越坑,难过能过,难行能行。

 

寻找水源——再下深谷(1/3)

劈荆斩棘

 

    随着我们不断前行的节奏,脚下的溪流欢悦地流动着,流得是那样的自由自在、那样的无拘无束。汩汩的清流时而穿过草丛荆棘,时而钻入石缝岩间;时而分为数股四下游走,时而合于一处对镜观容;时而缓行高处静静地幽思,时而遁入地下杳然无踪影;时而在岩石间奔腾跳跃、时而又在山谷里歌咏吟诵。

 

寻找水源——再下深谷(1/3)

跟小溪一起钻过岩缝

 

 

动力的源泉

    带队的法师发现队伍首尾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于是通知先头部队停下来等候。为了避免有人迷路,法师组织大家在行进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报一遍数,保持前后的呼应。

    走在队伍中,我充当临时记者进行采访,请法师与同行谈谈他们的心路历程:

   “其实刚下来的时候心里挺紧张的,因为担心有蛇,心里一直在皈依、祈求;后来越来越觉得,这条路不可能有蛇,因为下面有水,在溪谷里行走其实是最安全的,这条路是没有问题的;更重要的是,刚开始向师父汇报这件事情的时候,师父马上回信说可以——只要有师长的加持,内心就觉得比较有把握,没有问题。”负责召集的法师已满头是汗,却不改一脸的坚定从容。

    前方山谷里全是灌木、溪流、朽木挡道,没有现成的路,只能在摸索中不断前行。两位净人在前面探路,走到一半的时候,带队法师越发勇猛,做先锋冲到最前面。“想想自己应该在前面,不应该让净人在前面,自己要负责任嘛,路越不好走越要走在前面。”在任何时候,遭遇任何境界,我们都能感受到法师的承担心与责任感。

    又走了一段,一位沙弥在附近的山脊上远远地朝我们喊,“泉水应该是流向我们的水库,不是白塔水库。”大家听到非常高兴。“如果水流向白塔水库,那离我们寺里太远,流到咱们的水库,说明这条水源对我们是有帮助的。”带队法师露出灿烂的笑容。

    走着走着,看见一位同学从后面跟了上来,速度非常快,从队尾一直冲到最前面。大家不禁疑惑,他因怯弱被人嘲笑,今天怎么一反常态,如此勇悍?“其实我在秦岭那边上大学的时候,爬山爬得非常多,在一些比较危险的地方摸爬滚打已经司空见惯,玩得高兴的时候有时就会非常不注意安全。”原来背后有这些因缘,难怪他今天有这番表现。他接着说,“学佛以后,好像对这些不再感兴趣,内心反而变得很怯弱……”

    后面的带队法师说:“后来我又跟他仔细交流了一下,发现是我们的知见有问题,我刚学佛的时候,觉得‘色声香味触’都是障碍,没有才好呢,本来我的嗅觉是非常灵敏的,父亲打趣说我的鼻子是狗鼻子,结果后来味觉、嗅觉退化掉了。现在明显地感到这个问题,我分析他也是这个问题。他自己也承认,人的知见把自身的很多功能限制住了,就像很多人受伤后相关功能就退化了。不过这些问题可以透由我们知见的突破而得以改变,正如我们在这次活动中真正地恢复了自己体内的能力。”

    后来大家越走越放松,感觉路好像越走越顺,中间有一段,地形不一般,前窄后阔,底大口宽,周围岩石壁立。带队法师敏锐地发现,这个地方挺适合建水库的,之后我们全体在这里合影留念。

 

寻找水源——再下深谷(1/3)

谷底合影

 

 

生命的托付

    看到两侧的山势越来越开阔,很明显快到峡谷的尽头,大家都感到曙光在望了,没想到真正的境界才刚刚开始。

    我们十几人堵在峡谷的尽头一处非常狭窄的岩石边,前方一座石头山峰,长满了爬山虎,似乎在鉴证眼前的艰险:左边是茂密的树林、灌木覆盖的磊叠的巨石,向前与石头山峰相连;后方是潮湿的岩石,我们刚刚滑行下来,要想折回去相当艰难;右边一块巨大的岩石向内倾斜,人待在下面很有一种不安全感;在一米见宽的下坡路上,靠侧面的岩石,有一半做了水道,泉水不停地往前奔流,在正前方岩石下,汇成一小水潭,水潭边上长着一丛茂盛的灌木,顺着灌木往下看,前方路断,山风冲冠,悬崖赫然在前。等到下到崖底才大概弄清楚整个悬崖有四十多米落差,神奇的是中间恰巧被两个平台分成了三段,每段皆有十几米的高差。

    由于我们事先准备有绳索,先头部队把绳索接起来,顺着第一段悬崖向下摸索到第一个平台上,这段高度竟不可思议地被天然分成了三段,每个落脚点仅能容纳两个人,每个点上留一个人,陆续帮大家往下行进。人刚下来一半,听到前方报告,又遇到悬崖了,还需要绳索,这时候法师意识到前途未卜,此路是否能走通还未可知,万一不行还得原路返回,于是让大家原地待命,把所有的绳索交给先头部队探路,待确保能够到达悬崖底部,大部队再继续前进。

    听到前方遇阻,在上面悬崖边等候的同行们有些茫然;滞留在倾斜的岩石与下坡处的狭小空间,令大家的心绪更增添了几分紧张。与另一位法师坐在后面,只能听见前面下方的同行在忙碌地探险,千方百计地寻找出路。此时,只有默默祈求、至心缘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不时有虫蚁从身上穿梭往返,感觉自己的心也如有蚁行一般,难以安住。听到前方的消息不是特别乐观,向法师建言,“法师,我们一起祈求吧。祈求观世音菩萨加持……”法师低声而殷重地祈求:“佛菩萨啊,弟子们现在面临绝境,祈求您的加持护念,让我们尽快脱离悬险!”观想佛陀在虚空中放光加持不断。前方探路的同行很有勇气,利用灌木和绳索,一级一级向下试探,有失败,也有成果。幸而有师父、三宝的加持,一切有惊无险。

 

寻找水源——再下深谷(1/3)

天然滑梯

 

    大概等了半个小时,下面传来消息说路已经打通了,于是同行们开始向下缓缓推进。好险!四五米见方的大岩,靠下五米多的地方有突出的边缘;带队法师守在拐弯的地方为我们指路,下面又是险岩……

    带队法师后来回忆说:“我主要是帮助大家下来,任务是让大家有一个横向的位移。并且在往下走的时候,缓解下面的受力,防止绳子松开脱落。在这里看大家的表现,有的还可以,有的人就害怕,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对大家真的是一番历练……。”

    在带队法师的呼唤声中,另一位法师鼓起勇气,对大家说:“靠你们了!”此时把生命完全托付给了同行,按照带队法师所教的动作,双手抓住绳子,一点一点地把身体贴在悬崖的峭壁上,由于石壁很滑,没有可以用脚支撑的地方,人一下去,绳子就顺着重力的方向往下沉,但是由于带队法师站的支点和绳子下沉的方向不在一条垂直线上,因此,带队法师必须施加横向的拉力才能帮助那位法师滑到他要站的支点上,法师双手紧抓绳子,左右手不断交替,身体一点一点贴着石壁斜向地滑向下方的支点上,相对于他也是第一次有这样的经历。一开始很害怕,但是由于下面有带队法师在鼓励和帮助,慢慢地内心的安全感不断地增加,直到双脚终于踩到安全的支点上,才舒了口气说道:“惊魂未定啊!”带队法师开心地对在下面拍照的另一位法师说,“好,这张照片就叫‘惊魂未定’。”当两位法师在岩壁上会和的时候,带队法师意味深长地说:“建立教法,可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