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学大师叶曼龙泉寺讲座——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4/4)

(2008-09-01 00:00:36)
标签:

国学大师

叶曼

觉有情

文化

分类: 俗众弟子

国学大师叶曼龙泉寺讲座

——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4/4)

(8月31日下)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佛法经过了这么多时候,把中国的外国的宗教合在一起成为我们自己文化的代表之一,一个外来的宗教能够这样,原因就是释迦牟尼说的不止是儒家的世间法,也不止是老子的出世间。它是超世出世间的法,因为它能够超越这两个,它都能超越过去。

    我们现在怎么能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不止是我们出家众,而是我们所有中国人,应该感觉骄傲,感觉责任重大的。特别是学佛的人,怎样帮众生出苦。我们能够做的,尽自己的力量。中国的三大文化里面给我们这么多启示,我们不要泥古不化,粘住了古人的东西,不把它消化。因为我们消化之后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知道怎么处世,怎么待人,我们活着就这两件事:怎么处世,怎么待人。翻过来说也就是“忠恕”之道,做事怎么“忠心”,待人怎么能够“宽恕”,这跟佛家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完全一样,跟佛家的修行也是一样的。

 

国学大师叶曼龙泉寺讲座——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4/4)

叶曼签字勉励后辈承先启后,行菩萨道

 

    佛家的修行,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你必须要多闻法,多看书,这才是闻。然后闻之后还要多想,自己不想的话,慢慢地会越变越笨。但是你专门自个胡思乱想,不去学古圣贤和现代人的思想的话,就会“思而不学则罔,闻而不思则殆”,慢慢就越来越懒,然后你要思而不学,就会变成狂妄。在中国有八大宗,现在最了不起的就三大宗----“禅、净、密”。但这三大宗都有它本身的毛病,学禅就容易狂妄,学净容易固执,学密容易走入偏途。所以现在一提起学密宗,大家就有一种那种的表态,觉得提就出了很不好的事情。其实按佛法来讲,这个密宗是第三处妙处。我们怎么能借我们这个假的,四大假合之身来修真的,你要修真的就要把过去古圣先贤的书多读一些。一个人三天不读书,面目可憎,语言无味。三天不读书脸都变样子了,不是讲的美丑的问题,而是气质都不同了,语言无味,说了半天还是原来那几句旧话,没有什么可听的东西。所以我们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就要不停的革新,把旧的保存住,不停地革新,这样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了解明德的人。

    讲“道德”的人不得了。道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怎么样走这个道,比如现在我们从这里走出去,这就是道。你能够走出去,能够使你通,这就是德。德者得也,这个道德的“德”字就是“得失”的“得”一样。道德经里面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在坐的很多师父们和我一样戴眼镜,我们的眼睛是我们自己的东西,眼镜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起来要读书,找眼镜,没有人会一起来问“我的眼睛在哪里”,不会的,所以眼睛是我们自己有的,所以“上德不德”,不以德为德,我们没有人起来找眼睛的,但是我们起来,眼镜不是我们的,“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个东西,我们不敢丢掉它,眼睛是我们的,但眼镜不是我们的,这样讲道德经,才能把“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讲清楚。

    能够知道的话,这样来讲古书、经书你才会有另一种看法。所以不要把道德变成没落不实的东西,它是非常现实的,中国的道德非常现实,你走哪条道你就有所得。古圣先贤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只有最聪明的人才讲道德。笨人专门自私自利,最后完了。因为你要剥夺别人的东西,你才会自私自利。这样讲道德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个不是我们的,而我们的眼睛是我们自己的,所以能够知道的话这样来讲古时候的经书又是另外一种看法,这是非常现实的,中国的道德很现实,你走哪条道,你就有所德这叫道德。

    我们知道真正了不起的,我们不但要自救,自度而且要度人,这样的话你的修行才真正圆满。否则的话,而你这个自度度人呢,这些东西我们知道行佛和菩萨的道理,行老子的道理,但是不要拘泥于他们而只是用我们的方法,我们把现在社会的情形融合进去,这就是中国历久不衰几万年我们从老祖宗那里一直都传下来的东西,我们有责任把中国的古老的文化,甚至于过古老的发明,四大发明最重要的发明都是中国人发明的,我们值得骄傲:我们有那么了不起的祖先,我们有那么了不起的成就,我们怎样能够为往圣继绝学,能够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我们的责任,那么诸位出家的上人们你们的责任就是怎么样把佛法更深研究出来。

    我学佛以后,越学越觉得自己的无知。这才发现,我学旁的东西只要达到目的,就觉得自己可以很好了。这五十年,越学越觉得自己无知,这些知识都浅薄的不得了,这些只是知识而已。真正在修行上面虽然有一些小小的证量,我只能告诉诸位心物是一元。心跟物,精神跟身体是一元,你能够在心里头有所改变的话,你的外表都改变,都可以改变,那么你假设说只重心、只重物的话都偏成一方,都不成。所以诸位不停的读古人的书,不停自己的修行,不停的抱着菩萨道,“菩提萨埵”,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不停的上求佛法、不停的下度众生,所以这才说“觉有情”。菩提萨埵改成“菩萨”,所以知道了真正的佛陀,古时候就说”布达”所以我们是译音来的。

    了解了这个以后,佛成为中国三大文化是必然的,因为他不止是超越孔子、超越老子,他超越世间法,超越出世间法,而这个修,决不是一辈子、两辈子可以修好的,这要多少世?我们现在聚在一堂,我们的因缘也不知道有多少世了?所以我们现在珍惜我们的因缘,好好的在我们身上能够种点因果,报答古圣先贤的恩。怎么样帮助人,帮助全世界全人类的人安居乐业,我们力量虽然很有限,但是我们尽自己一己的力量。我们怎么修行,佛也不管我们,菩萨也不管我们,我们完全靠自己。所以学佛比其他的宗教负担重,因为这都在我们的双肩上,没有佛管,没有菩萨管,我们只是按照他们的方法,按照他们的德行,仿照他们的行为去做,这就是佛菩萨要我们去做的事情,你一天拜一千次、念一千遍的咒语,都不能保证使你悟道。

    提到咒语,咒语这声音就是二十五圆通以后,文殊菩萨评论二十五位菩萨的修行方法,他说,只有观世音菩萨是最好的,在这个娑婆世界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在我们的声音和听闻,我们知道世界上最重要的是音声,所以我们咒语持咒,一个咒语要是灵的话念十万遍,在持咒的时候你能做到一心不乱,佛法最讲究的是怎么样能够一心不乱,有事上的一心不乱,有理上的一心不乱。事上的一心不乱,我们真正不停的精进、不停的用心;理上的一心不乱,在定境中,定而无定,能够做到这一步骤才是大定。

 

结语

    很庆幸我们是中国人,庆幸我们生在这个时代,现在政府的政策是要我们好好的把国学研究好,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政策,我们生在这个大转弯的时代,尤其是诸位出家的上人们,你们怎么样能够把这种超世间出世间的佛法现代化,把它普及化,把它更接着这个棒子以后传下去,这不仅是全部中国人的责任,特别是已经是归依佛法的上人们。佛法是世间最难最难的法,因为只有靠自己,怎么样能够把握怎样能够度众,这样才是行菩萨道,上求佛法下度众生。菩萨的意思就是觉而有情,觉就是上求佛法,有情就是下度众生,不是自了,自了只不过成阿罗汉而已,真正要做的行菩萨道,不要跟世间分离。现在佛门中间有一个很让我不能赞同的东西,就是说做法会做的太多,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佛就只做了一次法会,盂兰盆会,他没有做现在这么多法会,我们就忙着做法会去了,这不是庙盖的越大,归依弟子多就是我们出家的成就,怎么能够自觉?怎么样能够觉他?这才是觉行圆满,这才是真正行菩萨大道。(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