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德里来鸿之五

(2008-07-19 00:00:57)
标签:

世界对话大会

多元宗教对话

共建和谐社会

文化

分类: 随师行记
马德里来鸿之五
(7月18日下)

 

    今天(7月17日)是“世界对话大会”的第二天,根据大会日程安排,中国宗教代表团学诚法师发表了题为“开展多元宗教对话,共同建设和谐世界”的演讲。会议主席是拉美、加勒比及阿根廷犹太教协会秘书长Rabbi Caudio Epelman(犹太教拉比),另外三位演讲人分别是阿联酋总统文化事务顾问Dr.Izeddin Ibrahim Mustafa,题目为"穆斯林-基督教-犹太教对话:“未来与展望”;约旦宗教共存研究中心副主席Father Econos Nabbel Haddad(东正教神父),题目为“世界各国及各组织在促进对话中所做的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西班牙代表、西班牙和平文化基金会主席Mr.Federico Mayor Zaragoza先生,题目为“对话:影响与和平共处”。

 

马德里来鸿之五

 

马德里来鸿之五

 

    学诚法师首先对伊斯兰世界联盟(简称"伊盟")首次邀请中国佛教界出席大会表示感谢,他说:有缘与各位相聚在欧洲著名的历史古城马德里,共话多宗教对话与世界和平这一重要的议题,感到十分高兴。在伊盟刚刚于麦加举行的伊斯兰国际对话会议上,沙特国王陛下所发起的关于加强多宗教对话,特别是东方各信仰之间的对话的倡议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赞誉。根据参加大会的宗教领袖和学者的提议,国王陛下再次倡导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这次世界对话大会,对此我们深表赞叹,并相信大会定将在加强各大宗教的联系、构建和谐世界、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宗教对建立幸福家庭与和谐社会的意义等方面将产生更加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马德里来鸿之五

 

    学诚法师从宗教的角度阐明了世界各大宗教都拥有那些历久弥新,对人类具有永恒价值的伟大教导。他说:伊斯兰教中,穆罕默德教导人们:“为众人寻求你自己所希望得到的,那么你就是一个信徒;善待邻居,你就是一个穆斯林。”“你自己所讨厌的,不要施与别人;你自己所喜欢的,施及于他人。”《古兰经》(49:13)说:“众人啊!我确已从一男一女创造你们,我使你们成为许多民族和宗族,以使你们互相认识。”基督教《马太福音》(7:12)说:“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印度教《益世嘉言》里说:“责任、正义、法律和道德的合法权的最终标志是这样的:你自己认为可爱和宝贵的,你自己内心所满意的,应认为别人也一样;你自己所不喜欢的,别人也一样不喜欢。谁能够设身处地感受他人的快乐与悲伤,他就是真正的瑜伽师,他真正的与万众一心。”佛教《本生经》里说:“生命是同一的,痛苦的根源都一样,谁也不会用自己的一只手伤害另一只手,那样他自己会感到痛苦。”实际上无论是印度教、耆那教、佛教、道教、索罗亚斯德教、锡克教,还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巴哈依教,任何一个伟大的宗教都具有教导人类与他人和谐相处、平等对待、理解宽容、慈悲博爱的伟大教谕。

 

马德里来鸿之五

 

    学诚法师指出作为世界上各大宗教共同启示的宗教智慧,不应当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宗教,一个团体内部成员之间的道德伦理准则,更重要的它也是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道德伦理准则。他强调:这一点在世界进入全球化的今天,在全球性问题日益突显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冷漠无情、以邻为壑、冲突争端、战争流血,会造成更多无辜生命的死亡和更大规模的自然灾难,从而加剧地球和人类危机。当前人类面临的每一个危机都不是哪一个或几个民族、国家和宗教能独立承担、独立消解的,只有靠全人类通力合作、携手共进,才能减轻和消除贫富分化、人口膨胀乃至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艾滋病蔓延等问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人类,面对全球性的问题,要求有一个全球伦理准则为基础,这个基础也许就是各大宗教所共同启迪的宗教智慧。

 

马德里来鸿之五

台下听众

 

马德里来鸿之五

台下听众

 

    学诚法师强调了全球伦理是全球性问题的必然性,而各大宗教所共同具备并构成其共同特征的宗教智慧则是这种全球伦理的价值基础和源头。他说:无论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还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每一种可持续发展都需要我们人类以世界各大宗教共同启示的宗教智慧作为面向未来的价值引导。保罗·尼特(Paul F. Knitter)在《一个地球多种宗教——多信仰对话与全球责任》(One Earth Many Religions——Multifaith Dialogue & Global Responsibility)里为我们描述了一幅令人心痛的当代人类苦难的面谱(身体的苦难——由于贫困;地球的苦难——由于滥用;圣灵的苦难——由于伤害),并把全球责任作为多种信仰间对话的共同基础。实际上这是全球化趋势的客观必然要求。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将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出现危机,会影响到其它国家和地区甚至全球,并进而导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动荡、混乱乃至引发政治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危机也可能会迅速波及到其它国家和地区,同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也会很快地超越民族、国家、地区,在全球传播并产生广泛影响,并与其它文化发生交流、融合乃至碰撞、冲突。在全球化时代,人类从未像现在这样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类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必须切实承担起全球责任,遵循全球伦理准则。而在这个过程中,多种宗教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正如孔汉思(Hans Kung)所认为:“持久的全球行为所必需的那种全球伦理,若没有宗教的贡献,是不可能实现的。” 

 

马德里来鸿之五

大会中文同传,感恩她们!

 

    学诚法师强调并指出要把各大宗教所启迪的并构成其共同特征的伟大智慧变成全人类所共同遵奉的全球伦理准则,世界各大宗教、世界各国的宗教界任重道远,而其中最为迫在眉睫、最为至关紧要的是要实现世界各宗教间的和谐和平。他说:正如孔汉思(Hans Kung)所言:“没有一种世界伦理则人类无法生存,没有宗教间的和平则没有世界和平,而没有宗教间的对话则没有宗教间的和平。”因此,世界各宗教应怀着宽容、友善、仁慈、平等的胸襟进行广泛深入的交往和对话,并把宗教宽容和宗教和谐视为当代宗教徒应有的品质加以大力弘扬,加以精心培育。各大宗教应以人类的共同福祉出发,远离狭隘和偏见,相互理解和沟通,彼此欣赏和宽容,把握仁慈和善良,避免敌视和仇恨,带给人类快乐祥和,让各宗教之间、宗教徒之间的和谐、和平成为人类群体之间、个人之间和平和谐关系的典范。只有这样才能把各大宗教所共同启迪的宗教智慧教导给人类社会,使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价值观念的人们能够和谐共处,共同增进人类的和谐、和平和幸福。如果各宗教之间、宗教徒之间争端不断、流血不止,那是对宗教精神的最大背离和最大践踏;如果打着宗教的旗号煽动和制造冲突、分裂、仇恨和动乱,进行暴力、恐怖和邪教活动,那是宗教的不幸和悲哀,也是人类的不幸和悲哀。各宗教应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灯塔,引领人类之舟绕过对抗、冲突、战争、流血、恐怖活动的礁石,驶出贫富分化、环境恶化、军备竞赛的误区,到达安定祥和、和谐和平的理想彼岸,让我们的世界因多元宗教的存在而更加和谐、更加美丽,让我们的国家因多元宗教的存在而更加安宁、更加和平。

    针对对话会议主题,学诚法师最后谈到了中国宗教共存共荣的“东方模式”及其成果,他说:中国是一个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并存的国家。1994年,以“友好、和平、发展、合作”为宗旨,中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的代表人士共同组成了中国宗教界的和平组织----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开展宗教对话与合作。2006年4月,中国佛教界在中国浙江杭州、舟山举办了“世界佛教论坛”;论坛主题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2007年4月,中国道教界在中国西安和香港举办了国际道德经论坛,主题为“和谐世界,以道相通”。这表明和谐世界已经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今日中国,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宗教和睦,这与中国各宗教开创的平等互助、相互尊重、共同弘扬宗教智慧、协力济世利人“东方模式”是分不开的。在此,我相信,多元宗教能在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和平和谐、共存共荣,也一定能在全世界和平和谐、共存共荣;我相信,世界一定会因多元宗教的存在而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会后,来自美国的基督教与穆斯林和平组织主席William Baker博士、日本立正佼成会主席庭野日鑛先生、印度佛教组织领导人Rampal Singh Gautam先生等对学诚法师题为“开展多元宗教对话,共同建设和谐世界”的演讲给予了高度评价。 

 

马德里来鸿之五

台湾灵鹫山无生道场心道法师发言

 

马德里来鸿之五

与日本立正佼成会主席庭野日鑛先生及夫人合影

 

    由沙特国王阿卜杜拉发起并赞助的“世界对话大会”的开幕,引发欧美等西方世界的高度关注,美通社今天报道说“来自世界各地的宗教领袖、政治家、思想家和知识分子已经齐聚马德里共赴盛会”并惊呼“沙特阿拉伯将西班牙变成全球对话的会场”,“马德里变成了对话与宗教多元化之都”。阿卜杜拉国王在大会开幕仪式上的讲话也非常受关注,新出版的《世界对话大会通讯》中认为国王讲话意在“号召世界各大宗教开展建设性对话”。

 

马德里来鸿之五

会议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