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另有蹊径——河南之行(一)

(2008-07-02 00:00:58)
标签:

侍师日记

善知识用心

沙弥日记

文化

分类: 随师行记
 另有蹊径

——河南之行(一)

 (7月1日 下)

 

    6月27日下午,天下着蒙蒙细雨,我随师父坐车到中国佛协,将于晚上21:42坐火车到洛阳参加全国政协组织的活动。接到通知时,我感觉有些奇怪:以前都是坐飞机,这次怎么坐火车呢?是买不到飞机票吗?

    下午到佛协,龙泉寺的小沙弥某甲和净人某乙已住在那里。17:30,师父让我们从食堂打来菜,然后师父亲自下面条给大家一起吃,我们三个人打下手。

    饭后,乙净人洗碗。甲沙弥说:“师父到河南,可能也会下雨,是不是带上伞?下面房间有把折叠伞,我去拿上来吧?”我一听,就想起以前有一次外出活动前的准备,我也说要带伞,师父说不用,因为如果下雨,组织活动的单位会提供雨伞。我不假思索地将以前的经验搬出来说:“不用带伞了,如果下雨,组织活动的单位会提供的。”师父说:“你不需要,别人需要!”我听了一愣。甲沙弥就要下去拿,我想既然要带,就我带着吧,不合适让师父多一把伞的负担,就说:“不必去拿上来了,我的行李包在下面,等一会儿塞到我的行李包里就可以了。”师父说:“拿上来吧。”不一会儿,甲沙弥就将雨伞拿上来了,师父说:“给某某(我)。”这让我非常意外,莫名其妙,愣在那里。师父让我们下去准备行李或看书,等20:40坐车去火车站。

    我拿着雨伞离开,来到下面的房间,回顾刚才发生的场景,突然意识到师父说“你不需要,别人需要”的意趣:我不在乎淋这细雨,是无意义地损害身体,可能累积成病,既妨碍学修和承担,也让师友担忧。师父可不能这样!等一会儿去坐车的路上就需要打伞。前不久,我着凉感染肺炎,打了十几天吊针才好,师父几次问我的治疗状况,病好之后,师父说:“要照顾好自己,以免别人挂念。”可我还是习气不改!另外,甲沙弥希望承事师父,让他的善心善行实现,他会多高兴啊!即是欢喜积福,也增加与师父的业缘。我就想着给他省事省力,其实障碍他的好心!对这善行,我不要,他需要!我想着把事情做好,师父想着培养人,用心路径不一样。

    甲沙弥将他在佛协几天的心得日记给我看,说:“您看一看,如果合适的话,就给师父看。”我想师父想培养他,我也要从这个角度考虑,就对他说:“不管好不好,你直接拿去给师父看吧!师父等一会儿就要走了。”他拿上去,一会儿拿着日记本满面欢喜地下来说:“师父真是善护人意!师父说可以写到博客里!”

    我阅读他的日记,感觉很特别,摘录出来与大家分享(见附录)。 

    20:40,我给师父打着雨伞,一起去坐上小刘的车。师父跟小刘谈起来,师父说:“以后路不远的,就坐火车,晚上八、九点的火车,第二天早晨到,车上睡一觉,不耽误时间。”

    21:15达到北京西站,师父说:“现在来得刚好啊?”小刘说:“是!来了不用等了,直接进站上车。”师父让我将雨伞留在小刘的车上。我们一起进入候车厅。

    师父走在前面,我拿着行李跟在后面。走到候车室电子告示牌前,我习惯性地停下来查看我在哪个候车室,好一会儿才看到北京西到洛阳的K269次在第六候车室,心里很高兴,可往前一看,不见了师父。我看第六候车室在前方很远,师父不至于这么一会儿时间就走进去了,不过也难说,我就拉着行李往前快走,不时四处看看,找师父,突然看到师父从我后面过来,我赶忙迎上去。师父说:“我们可以走另一个通道。我看你没跟上来,就回来找你。那我们就到前面的候车室吧。”我意识到师父是本想带着我走绿色通道的。这让我真切认识到:善知识有大福德、大智慧,有种种善巧方便,常常可能会另走蹊径,我必须时时紧盯着善知识,不能太执著于自己习惯经验中的方式方法,否则就会跟丢善知识,或者使善知识只好随顺屈从我。岂不哀哉!

    上了火车,是卧铺车厢,师父说:“如果不是特别事,坐火车比较好。如果坐飞机,在飞机场要等一个小时,飞机上也不如火车卧铺好休息。坐火车更安全、舒适、省钱。”师父这么一说,解除了我起初的疑惑。

    师父又说:“这次出去,不用当天写博客,熬夜写会将身体搞坏,再者,时间不够用。回来从容写,可能更好。”以前听师父说:“要有时效性,当天写,尽快发。”我对此非常认可,非常积极地这样做,也劝勉别人这样。现在我明白这也只是一个手段,不是根本,师父做调整,肯定是有其因缘重点的变化和特别的好处。我很高兴地说:“好!”

    师父问:“某庚法师比你忙啊?要管一批小孩。”

    我:“是。管一群人不容易。”

    师父:“人的思想五花八门。人经常在进步、退步中,反反复复。不能用固定的想法看。只能总体看是进步还是退步。别别来看就不好说。佛教有六和,又讲理和、事合。‘见和’属‘事和’。为什么不和?因为见解不和,对事情认识不清。我们理和了,但事不和。理和都要求解脱、成佛,事不和因为见不和。甲班同学《南山律在家备览》学完了,可以学《金光明经》。他们在发愁学完《备览》再学什么东西,其实我都有考虑。就社会因缘来说,今年多灾多难,《金光明经》刚好讲护国。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奇怪:‘怎么学《金光明经》?’奇怪也没关系,这样挺好。”(未完待续)

 

附录:

小沙弥日记(一)

    刚到广济寺,我就上吐下泄,说:“哎呦!哎呦!”其中带点向师父撒娇的意味在里面,我估计师父可能看出我这一点来。师父的表情有点不耐烦。我知道师父不希望我永远长不大,不要老像小孩子一样撒娇。

    以前在家里的,我比较傻,犯了错,不懂得给爸爸撒娇,所以从来没有向父亲表现过一个小孩子应有的风度——撒娇!现在回想起来,倒觉得挺对不起我父亲的。事隔几年,也已是不可弥补的往事了。既然已经错过了一次,现在面对师父又岂可再犯第二次错呢?所以,我动不动就在师父面前撒娇。有时候,看师父心情好,还得耍一耍小孩子性——赖皮、顶嘴。师父好像并不在乎这些,反而很高兴,我想这就是与师父缘份好的表现吧!但小孩子终究还是小孩子,一撒娇到底,一赖皮到头,孩子的性情就这样。来到中国佛协,结果就很清楚了。刚要耍孩子性,就被师父加持封住。

    我意识到问题所在,就不敢再胡来了,心想再见师父时,要跟某丙法师在师父面前一样,哪怕不像一个大丈夫,也要装个大人出来。后来,我真的这样做了,结果师父又给我制造了一个境界。开始我还在想:难道我的演技就如此不堪吗?后来才明白是自己内心没有东西。

    今天,某丙法师笑着对我说:“你福报挺大的,刚到佛协,就随师父接待了一批重要的客人。”我听了心中只是稍稍一喜,便又回到了初态,心想:“哦!原来我刚才听到的谈话是重要人物的谈话,这回可长见识了。”这种欢喜心没有持续多久,原因是我感觉师父与他们的谈话很随和,完全感觉不到一种严肃的气氛在里面。在家的时候,我经常看央视新闻,领导人在重要会谈中总是很严肃,别人看了就被震住了。孔夫子也说:“君子不重则不威。”仔细一想,才发现问题所在:既然是随谈,一方面看出师父与客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师父对别人随和,别人才更愿意汇报真话,工作也就更容易得以开展。我注意到一点,就是师父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朗朗的笑声也不时从师父的办公室里传出来。豁达的笑声我表达不出来,但斯文的笑声我还是没有问题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嘛!弟子也就拿过来借鉴了借鉴,未言先笑,事半功倍啊!我太有体会了!

    见了广济寺方丈的侍者,我合掌一笑,口中一句“阿弥陀佛”,就很融洽了。出门看了保安,稍作表示,一个笑脸出去,他就很高兴,感觉我很容易接近。

    常听说:“佛法二宝,赖僧弘传。” 我去看病,在回来的路上,想到如今僧人的素质日益下降,很是心痛,只是感觉师父真的不容易。在佛协,我总是看到师父默默地努力工作,说得好听些是骁勇善战,但再英勇的战士,再强壮的千里马,都有精疲力竭的时候。

    后来,我反省了一下自己。发现当自己走在马路上的时候,和一位在家人有说有笑,手一会儿指着这个,一会儿又指着那儿,不知在别人看来又会怎么想:“出家人怎么还逛街?”等等,这一类的非理作意是少不了的了。僧人的行仪不注意,就招人讥嫌。

    到这里,我做了一下总结:(1)多向师父请问、学习;(2)与世俗人要保持一定的距离;(3)少对出家人观过,多内省。 

 

小沙弥日记(二) 

    在广济寺的两天里,一直是某乙(净人)在陪同。我睡在床上,他睡在沙发或地铺上,也真的委屈他了。如此近距离的接触一个人才能看到他的优点啊!

    在僧团,我一直觉得他傻傻的,只是人很好,仅此而已,所以当师父对我说某乙很好时,我也说不出一二来,只得在一旁点头道是,应付应付。这两天,我被他的人格、责任心所折服。

    一次用过早斋,我们洗碗,他对我说:“碗上没有油就尽量少用洗洁精。用了,一定要把碗洗干净。它本身是有毒的,吃了对人体不好。”我听了很是感激。

    有一次,某乙看望某丁师,从医院回来,我惊奇地发现他居然把进医院重号病房穿的脚套给拿来了。我很好奇:“没事怎么把医院用的脚套拿来了?”就问了一下,他的回答让我很吃惊。他说:“塑料对自然造成的污染是很大的,大自然无法将它消化掉。自己拿着重复用,就少为自然制造点垃圾吧!”我听了真是由衷地随喜他!这是他对大自然的负责。想想自己,何尝注意过大自然?又何尝觉得大自然是自己的朋友?国家经常讲要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身为国民一员的我,又做到了几分?平时在寺院里,白色垃圾也是很多啊!山上也不少。回想自己走在寺院的路上,或凤凰岭的台阶上,又有几次随手把它给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的?少之又少,以至于无为。真的是这样。

    早晨某乙离开佛协,就我一个人在佛协里的一间小屋子里,半天足不出户,心里有点发憋,却又不敢随意走动,因为出门就有保安,我在外面走来走去不好意思。我这人是比较害羞的,师父也可能看出了我的这一缺点,所以就让我一个人住在佛协,硬让我去面对这些人、事、物,不然何时才能成人啊!何时才能为师父分解忧愁啊!为了这些,我也要坚强的去面对,决不打退堂鼓,不以种种借口回寺。

    某乙离开佛协不久,某戊法师和某己师因公事来到佛协。我看到他们,心中无比的欢喜。心中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他们是我的同行善友,一寺一师,同吃一锅饭,同一片天地的同行善友。在家有父母兄弟照顾,出了家可一直是同行善友在帮我。我与他们一起吃了一顿欢喜餐。没有在龙泉寺吃饭时的寂静,大家一边吃一边说笑,但互相不忘宗旨,我们还是互相帮助的:我给你递一张餐巾纸,你多给我一口饭,他给你让凳子。多和谐!尽管事很小,但让我体会到了僧团之美。离开了团体,我什么都没了,只有两只眼睛和一张不会说话、只会吃饭的嘴巴,两个不闻窗外事的耳朵,可怜啊!可悲啊!我的黄大褂在同行善友的到来而内心过于激动下,不小心给弄坏了。我的心这下子可着急了,心想:“完了!完了!没了大褂,我这僧相也就毁了一半了。怎么办?怎么办?”这是我内心的真实相状。你说去找广济寺法师借一件吧,可自己内充不足,胆量不够,说是“天下和尚一家人”,其实还欠缺彼此的了解,乃至说这位法师法名为何我都不晓得,难道让我硬着头皮去找人家说:“咱们是一家人,你先借我一件衣服穿吧!”谁信啊!再说,刚来佛协没几天,就找法师要这要那,又算是什么样子呢?在我无奈之时,还是靠同行善友啊!某己师说:“先穿我的大褂吧!”我听了,多感激啊!我二话没说,接过大褂就穿在了身上,感激之情无法表述,一个快速接过大褂穿在身上的动作已经涵盖了一切。

    他们要走时,我真的很舍不得他们走。刚来没多久,怎么也应该在这里住一晚,是不是?可是不行啊!公务在身,半刻耽误不得啊!我很理解他们。我送他们一直到广济寺门口,看着他们上车,看着车的身影消失在我的视线里。这时候,我不再依依不舍了,不表现出一副小人小气的样子,而是很开朗,很洒脱地往回走。路上,一直祝愿他们一路顺风、道业早成。因为我知道来日方长,大家一起生活、一起共事的机会还很多,又何必粘着于眼前的这几天呢?眼前应该做的是好好地侍师学习,对境练心,为以后与同行善友更好地相处、学习、承担、做事作准备。僧团真的太美了!我不断策励自己以后一定要好好珍惜僧团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这是千万两黄金白银也换不来的东西。

    中午某乙回来,我们俩午休一觉睡到下午四点半。起来后,我就一直抱怨:“我怎么那么贪睡!这一下午又没学习。”他就说我:都已经过去了,再想它也没用了。我一想:是这样。既然已经过去了,多想只会让我多添忧愁苦恼,还不如想想如何去调整,以后别再出现同样的现象。

    广济寺的中午是不打板的,所以完全靠自己了。我就比较惨了,一没有手机,二没有闹铃,唯有一块电子表,也快没电了。自觉自律是件多难的事啊!这才体会到有僧团是件多好的事情啊!靠大众来督促自己始终强过自觉自律。现在我是多么向往龙泉寺啊!那里有我一起学习的同行善友,离开了他们,我现在感觉自己真的很孤单。学习也没有同学在一旁策励了,说白了,现在干什么都得自觉,不自觉就完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