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三寺参访系列报道之六
告假辞行 返京途中
(6月20日上)
2008年6月18日,今天傍晚就要返回北京了,按照丛林规矩以及祖师所开示的“法从恭敬中求”的教诫,作为前来参学的晚辈客僧,应该向老和尚、方丈和尚、班首师父、执事法师等顶礼告假,这是规矩,也是礼节;不是客气,更不是迂腐,而是表达恭敬心、好学心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正如儒家经典中也非常强调的“出必告、返必面”的礼仪。
早斋后,我们五人穿袍、搭衣、排班,先向德林老和尚告假,同时请益佛法。我们随侍者法师进入客厅,见到老和尚端坐于对面的藤椅上,闭目思维。大家向老和尚顶礼后,贤甲法师说:“老和尚您好,这两天打扰常住,我们随众上殿、过堂、坐香,受益很大。今天下午我们就要回到北京龙泉寺了,现在向您老告假。”老和尚答曰:“要回去了?好,准假!”
亲近一次老和尚不容易,大家抓住机会请益开示。善知识如钟,轻叩轻响,重叩重应,叩钟也要有善巧智慧,《广论》中讲到弟子相时特别说到正住、具慧、广大希求,三者缺一不可,看到老和尚给我们开示的时候翘着二郎腿,我问贤丙师:“你有没有观过啊?”贤丙师:“不会,因为老和尚德行高深,偶尔示现一些动作都是‘逗’我们玩呢。”确实,短短两天中,我们就观察到老和尚与我们后学在一起,简直就像哄娃娃似的。昨天上午,我们主动亲近老和尚,贤甲法师问:“老和尚,我们跟您去工地,可以吗?”老和尚顿了顿说:“跟我走?我去哪里,你就去哪里吗?”一听此语,就知道老和尚在考我们,禅宗祖师常用“打机锋”的方式开示弟子,以起到“画龙点睛,一语千悟”的作用。被老和尚这么一问,感到浑身一震,头皮发麻,心提到了嗓子眼,老和尚见我不答,于是不停的重复刚才的话,催促我赶快回答,我感受到了老和尚的用心,答曰:“是的,老和尚去哪,我们就去哪。”话音刚落,老和尚追问:“我去哪里,你就去哪里,我现在就往生呢,你能跟我来吗?”被老和尚一击,顿然答不出来,噎在那里,说不出话来,老和尚哈哈大笑,虽然没答出来,但老和尚也没有怪罪,反而有些高兴,带我们到客厅喝茶去。
过后反省,在参究“念佛是谁”的修行上没下过功夫,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追问得哑口无言,也没有胆量说“您要往生,我跟您一起往生”的话。禅宗用功真有其殊胜之处,不留情面,直指人心,善知识在彼岸久候多时,就看弟子是否已经准备妥当。
来果禅师所著《自行录》载:“是年皈依大智老和尚,我问:‘何法能了生死?’彼仅教以念佛法门,且曰:‘如能念到睡着做梦,还有佛声,再告大法。’如是埋头苦诵,昼夜忘疲……至睡时,每被梦转,无法念佛,即用净水供佛前,至晚持水用食指画‘南无阿弥陀佛’数十遍,吞下使梦中念佛。诸法设尽,未得梦中历历明明念佛,心甚焦急。一日诣寺省师,至夜静坐,睡梦中大声念佛,惊醒师父,特来问曰:‘你大声做么?’喊不应,推方苏。师问曰:‘汝睡着念佛可知吗?’我答不知。师曰:‘此真诚念佛也。’一闻师言,肃立欣慰曰:‘请师再告了生死大法可乎?’师即问:‘念佛是哪个,汝可知否?’我被这一问,如喝一口冷水,往下一吞,脸烧飞红,半时不能答,冷坐若呆。我复问曰:‘此法如何用去?’师云:‘侯你将念佛的这个人找出来,再向汝道。’师回寮休息,我内心烦躁,意颇踌躇,若学参,毫无把握,若学念,又觉困难。此十五岁时事也。”
祖师十几岁时的境界,到如今也只有仰慕而又高深莫及之叹。
就要离别老和尚了,虽然参学只有两日,但内心一直不敢松懈,禅门宗风能够威慑群邪,自然不敢放逸懈怠。规矩一法,看似冷酷,实是调伏习气的利刃快刀。老和尚寓意深远的言行,已有浅近感受,觉得大有宝藏可挖,奈何参学时日有限,有些难舍。
我们仍如昨日一般,蹲在老和尚两侧,仰望着老和尚,就像求知若渴的学子重逢久别的师长,祈盼着师长的谆谆教诲。大家轻攥着老和尚的手,从大家的眼眸中,从大家的言语里流露出的对善法的渴求中,能够明显地读出“华严九心”中的孝子心,是那样的亲切真诚。
老和尚虽然年过九旬,自谓退休已久,时日无多,然观其容,法相端严,双目炯然,令人顿生仰慕;闻其音,声若洪钟,铿锵有力;思其义,理事兼备,掷地有声,让人法喜充满;睹其行,心之化现,处处藏机,确实是是一位让人见了他怕,离开又想的大德。

上午乘船渡河,到高旻寺的下院拜来果老和尚的舍利塔,午斋后,向领众参禅的西堂师父告假,法师给我们讲了目前大陆禅宗的现状,除了高旻寺,法师推荐了西安卧龙寺、江西云居山可以参学。夏季天热潮湿,大部分的出家众都到五台山等清凉之处修学了,高旻寺也仅能维持而已,因为现在禅堂的人数太少,很多规矩行持不起来。平日在禅堂里看到法师从不苟言笑,双目低垂,面部表情变化不多,这种严谨与威仪,具有强大的摄受力,所有禅堂里的大众,无一敢懈怠放逸,从而专心办道,这都是法师的威德成就。临行前,向法师顶礼告假,法师居然也向我们顶礼,法师谦虚的行持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西堂师父房间出来,又到客堂向知客师告假,法师也慈悲相送。
回到房间整理行装后,下午出发,文龙大和尚特意安排寺里开车送我们到大明寺参观,到大明寺时,先从寺院后面的鉴真图书馆参观起,得到在图书馆负责管理工作的满悦法师、慧宜法师的热情接待,满悦法师为我们详细讲解的图书馆运作管理情况,毫无保留的教授工作经验,令我们受益匪浅,慧宜法师带我们巡礼整个图书馆,并开车从我们到火车站。感到这两位佛光山出来的法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细致周到的组织安排能力,给我们很大的触动,从他们身上看到学佛人积极主动的一面,佛教事业正需要具有这样素质的人担当。师父常讲要培养学业、事业、道业三类人才,此次参学就看到了具体的行相:西园寺侧重于学业的深入,佛光山侧重于事业的开展,高旻寺侧重于道业的成就,虽然各有侧重,但是每所寺院同时也具备另外两种特点,并不是单一的成就。

踏上北上的火车,苏南三寺的参学就告一段落了。比起古德,我们的参学仅仅是开始而已,赵州禅师八十岁了还行脚参学,道宣律师在受慧頵和智首法师的的教导以外,还经常跋涉山川去到四方广泛参学,自称“居无常师,追千里如咫尺;唯法是务,跨关河如一苇。”在师父悉心照顾安排下,此次参学顺缘具足,没有任何违缘,处处有贵人相助,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师父三宝的功德无处不在,时时刻刻在饶益着我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