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常常去逼自己
(5月4日中)
早上,在去广济寺食堂的路上,我发现圆通殿的后面有几位居士在忙乎,我直觉地反应:今天应该是初一了,因为每逢初一、初八、十五、廿三,广济寺都会有法会,一些居士们一大早就会过来等候。去了食堂一问,明天才是初一,回来后保安小张送给我一袋结缘品,并告诉我今天有一些韩国人到广济寺来过浴佛节,原来早上见到的是韩国的居士!可能是因为四月初八那天广济寺里的人太多的缘故,他们的浴佛节就提前过了。

韩国居士们的浴佛场地设在圆通殿前,但我没顾上多去观看,因为上午还要随师父去首都机场送星云长老,长老将于11:40乘飞机去南京,并将前往他的家乡扬州探望。
10:00,师父从佛协出发,我在车上本打算多请益些关于星云长老此次来京的问题,可能是自己的业障吧,师父在这方面谈得不多,幸亏前天早上师父与我有一段这方面的随谈,当时虽然没有录音,但凭着事后的笔录及回忆,还可以记得一些。
5月2日的早晨,师父到我房间来,前一天刚听过星云长老的讲座,我便抓住机会赶快请益。
“师父,星云长老讲的佛法很灵活,而且长老对现实缘起也很了解,他举得很多都是现实中的例子。”这是我听后一个明显的感受,相比之下,自己的书生气就比较重了,比较习惯于照本宣科。
“当然了!所以你们见识一下大德的风范,就能够开阔眼界。”记得师父曾经说过,一个人要有学问,还要了解社会的现实问题,这样的话他的学问才能派得上用场。师父还有一次对我说,读书多的人,一般不了解社会;了解社会的人,一般书又读的不多。
师父看到我桌子上放着的《人间佛教论文集》(是星云长老所著,送给师父的礼品)说:“我们也必须要在文化上积累、发展,否则不了解的人就会说佛教是迷信。……一个佛法的团体,仅靠对善知识的信心去引导是不够的,如果长期只是引导善知识的几句话,而缺乏深广系统的理念建立,时间久了,学的人就会越来越少。我们既强调信心,同时也需要智慧,这就要深入经藏。”

稍后,师父又说:“星云长老几十年人生风雨走过来,因此讲出来的话都有很强的穿透力,能打动人。这需要在长期的承担、负责中去慢慢体会。”
我:“我在网上看了星云长老的略传,佛光山的僧众有1300人,各方面的事业做得很广大。”
师父:“我们也要在文化、教育、慈善等多做些事,这就需要越来越多优秀的人来出家,佛法才能够薪火相传。”
我:“长老的很多事业都是出家众做的。”
师父:“是的!”
我:“了解了长老的经历,再看您带我们走过来的路,就比较有体会,我发现长老做的很多事都是别人没有做过的。”
师父:“……星云长老没有星期六、星期天,天天去干,天天去拼,佛光山那么多僧众,天天都在忙,生活那么有动力。如果天天学佛,却天天生病,连身体都整不好,一点心力都没有,那怎么能行?”
师父还谈到了他对于演讲会现场一些缘起的观待:“长老年纪太大了,礼佛不方便,所以就不进大殿礼佛。原先安排一进法源寺就合影,但这样的话肯定人们都会上来围观,就会影响合影,所以就改成先进入大客厅。另外,我一去就先检查礼品的准备情况,果然有点问题……”师父传递的这些经验都很重要,都是承担重大活动时的一些关键点,我还注意到师父很重视座位的排序问题,经常看到师父在活动的现场安排调整座位,以前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师父为什么这么调整座次,那天我突然明白座次安排的原则了,座次就是伦理啊!符合伦理的座次就是和谐的体现。
小刘司机的车开得很快,10:30就到了首都机场,星云长老、叶局长等也刚好到达,可能是这几天奔波的缘故,长老一下车就坐上轮椅,但长老的精神一直很好,在贵宾室里与很多来送行的人合影留念,结下了善缘。据悉,奥运会时,长老会应邀再次来京,期待着下次还能聆听长老的开示。

约12:00,我随师父回到佛协,我觉得今天的境界很平常,没什么好写的,一进大门,发现院子里的车停得满满的,原来韩国居士们的法会还没有结束,但面对这个缘起,我也没有提起足够的敏感度,而是想着赶紧去吃饭。师父看出了我的惰性,就让我去拍照片,并把浴佛法会的情况做一些报导。看来自己的增上意乐还很不够啊,要不是师父逼我,今天的这篇文章就不会出来了,其实人是有很大潜力的,要逼一逼才能发挥得出来。想起师父曾说:“我常常自己逼自己,现在才能做这么多事情,人要是不逼自己,那还得了?”
在师父的加持下,我拍了照片,并发心要和韩国的佛教徒朋友们做做交流,我注意到,由于同是汉传佛教的缘故,他们在很多地方都与我们是相同或类似的,包括浴佛的方式,僧人的衣着,法器等,但有一点不太一样,就是下午在佛协后院里举行的“联欢会”,似乎与浴佛节的宗教气氛不太一致,富有现代气息,甚至有些娱乐的性质,由于不懂韩语,我甚至连这个联欢会是不是佛教的内容都无法判断。



我首先“采访”了一位韩国的居士,她是家庭主妇,先生在北京工作。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京的韩国人有10万,她住在望京,全家都信仰佛教。在韩国,居士们的家里都没有设佛堂的习惯,在家里只是在像片之前做祈祷,她们学佛的方式主要是到寺院里,有参加佛事活动,也有听法师的开示。今天下午的活动都是佛教方面的,还有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法师来参加。
接下来我本想采访一位老板,后来时间不够了,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便赶快去采访韩国的两位比丘尼法师。
互相介绍后,了解到其中一位是望京满月寺的方丈真明法师,而另一位讲流利汉语的贤见法师就在北大的宗教学系读博士,导师是楼宇烈教授。她们不仅知道师父,还准备在5月18日前往龙泉寺参访!而且今天在广济寺参加浴佛法会的百余位韩国居士们可能都会一起前去,今天的缘分真是很特别!因此接下来与两位法师的谈话也感到很高兴,亲切。

我:“欢迎您们去龙泉寺!请问您们是第一次去吗?”
贤见法师:“是第一次去。”
我:“今天下午您们的活动都是佛教方面的吗?”
贤见法师:“是的,都是。”
我:“我觉得您们的活动很活泼,很现代、新颖,有点让我出乎意外,一般佛教的活动都是很严肃的。像您们这样的活动,年轻人可能会更喜欢。”
贤见法师:“是的。”
我:“是不是韩国佛教有这样的特色?”
贤见法师:“韩国佛教都是这样的,而且更热闹。”
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现在韩国佛教在适应大众的方面,做得比较普及,更加大众化?”
贤见法师:“是的。”

我:“听说基督教在韩国传播的很快,佛教和基督教比起来,不知道哪个影响更大?”
贤见法师:“基督教对年轻人比较有吸引力,佛教对中老年人的影响比较大一些,所以我们面对一个如何向年轻人传教的问题。中国也是吧!”
我:“中国也是这个问题。”
贤见法师:“韩国人的文化程度比较高一些,但佛教里面也是老年人多,妇女多,缺少年轻人。”
……两位法师还要赶回去,便向我告辞。
我:“见到你们很高兴,欢迎常来!”
感恩师父逼我,才有今天的机会与韩国的法师和居士们交流,了解韩国佛教的一些状况,并且与两位法师结了善缘,看来中韩佛教界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去影响年轻的一代人,让佛法能够薪火相续。
昨晚23:30,博文才写到一半,我决定先休息,2:00再起来写,但又怕万一闹钟闹不醒我,就请值夜班的保安叫我。凌晨2:00,保安小闫准时来敲门,我应声起来,披一件披风去卫生间。出门一看——广济寺方丈演觉大和尚的房间还亮着灯!想起以前夜里出来时,经常看到演觉大和尚半夜还没有休息,看来不管是谁,想要有所成就,都得常常逼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