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菩提心  落地生根

(2008-04-12 00:00:39)
标签:

开放三周年

师伯来访

历史回顾

杂谈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发菩提心  落地生根
                        ——纪念龙泉寺正式开放三周年之一

(4月11日)

 

    春光明媚的时节,龙泉寺开放三周年纪念日4月11日悄然来临。

    中午来自印尼的学良法师、学知法师来寺拜访师父,正好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来访,因缘殊胜。随后,两位法师特意到流通处请了太虚大师的《法华经讲义》留作纪念。

 

  发菩提心 <wbr> <wbr>落地生根

 

    为建立汉传佛教修学体系,师父带着大家一步步建设新型僧团,经历了种种的艰辛和磨砺。这些记忆历久弥新,每每想起仍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源泉。

 

       发菩提心 <wbr> <wbr>落地生根

 

    贤甲法师随侍师父多年,对师父的心意比较了解。为我们讲述了师父为中国佛教何去何从,为振兴教法,为建立汉传佛教修学体系,探索一条可行性的路所作出的不懈努力。龙泉寺这三年来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师父的整体建教理念在龙泉寺逐步落实的历程。

    随侍师父多年,发现师父内心的所思所想只有一点:如何弘扬佛法。

    2003年11月9日,师父派最早的两位法师来到北京学修。 2004年春节,北京的蔡居士参加了广化寺的福旅,对师父产生了巨大的信心,将龙泉寺这座庙供养给了师父。2004年法师们在精舍闭关一年,2005年2月初8僧团正式入住龙泉寺,师父教授:“发菩提心,落地生根”。

    师父比较多地投入僧团就是从北京开始的。现在师父所作的事情在十年前都已经规划过了:如何组建僧团、应注意什么事情,避免弊病、怎样培养僧才等。看上去龙泉寺僧团很快地呈现出来,但实际对师父而言并不突然,因为早就在他的规划之内了。

    2005年4月11日龙泉寺正式颁证,成为宗教活动场所。

    师父教授:今后,您们要发广大心,勇敢承担!您们这一群同学太精彩了!太难得了!我与您们也有宿世的缘份。很愿意同诸位一起走下去,以至永远!您们要相信自己的未来,从而更加努力、和合、展转增上。龙泉寺就是您们的家、您们的立足点、您们的根本道场!我只是比您们早出家几年而已,在佛门比您们多一点经验而已。您们很优秀,也很有善根,我愿意为您们铺路搭桥,只要您们成就了,我就成就了。

    大家都感动得热泪盈眶。有法师感慨地说,善知识累生累世救拔我们的恩德,粉身碎骨也难报。

 

   发菩提心 <wbr> <wbr>落地生根

 

    2006年以前,龙泉寺法师还是以静修为主。中秋节期间师父单独找每位法师谈心,体会到师父的心力,他是在用很强大的悲心愿力在推动着僧团的发展。2006年安居期间,师父给僧团的密集开示累积达到了100小时左右。经常的情形是,师父每天从佛协下班回来,或是从外地回来,就犹如长期在外的父亲归来,法师们总是全体到山门去迎接师父。而师父每天给大家上课到晚上8:30。下课了,大家又涌上方丈楼,接着向师父请益各种学修上的问题,久久不愿离去,直到十一二点看师父的确累了才说:“啊,师父该休息了,我们走吧。”师父为教法真可以说是呕心沥血,这次安居后师父就大病了一场。

    尽管如此,在接下来的六一九观音菩萨成道日的法会中,师父不顾自己大病初愈的身体,坚持亲自给信众授皈依,结果因为礼拜致使伤口开裂。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师父为建立教法,为饶益众生所提策的心力,付出的心血,遭遇的艰辛,承受的压力,我们这些人就很难体会了。

     师父曾发给一位法师的这样一条短信我们办道场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找个住处,实际上我们是替三宝去承担,目前,有大局观念的人,并不多见,我们只有顺应因缘,而不是得过且过,很多人对我们寄以厚望,我们再不努力,只有等来生了,一个人的信心、愿力、智慧都是需要的,我们要向上仰望,不能同一般人见识,我的压力已经没有人能够理解的,但是,我为了佛法的住世,以及僧宝的清净和合,都是在尽哪怕最后一口气,有人认为我不会生病,他的心意是好的,我也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很不够,不过,我相信佛菩萨无感而不应的。

    当时师父推动多办法会时,法师们一直觉得自己学得不够多,不够好,不敢承担。师父却认为大家应该在具体的事项上历练,培养承担心。真正对师父的为人风貌,志趣神韵有了解,才可能了解师父的所思所想。能少分地体会一点师父的所思所想,自己对佛法的认识也会更符合实际一些。我们对佛法的片面、不切实际的认识,都是透过师父非常强大的心力来转变的。从师父对我们的拉拔中可以体会到师父对我们的恩德难测难报。

    师父说:“发菩提心,落地生根。”在当时我们或许可以说是在龙泉寺这个地方,那么现在该怎么去阐释这句话呢?让我们一起来思考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