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经验谈
(3月4日上)
贤甲法师今日依约接见一位方姓居士,据方居士介绍,她在家相夫教子,先生是已被她“汉化”的法国人,他们被公司派驻北京不到一年,很喜欢北方广博大气的自然人文景观。年前南方雪灾,他们发心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对仁爱慈善基金会三月底赴安徽赈灾一事高度关注。十点半,客人如约来到寺里,在接待室落座后,宾主寒暄起来。
佛法就在生活中
“大陆这么大,以何因缘来到龙泉寺?”贤甲法师近日常于不经意间说些颇赋禅机的话。
方居士很欢喜的样子:“有机会替人做事,很好啊。同时想请法师开示,修行是否一定要出家?”

法师说:“以前有位老法师曾说,生而为人,若不出家,不可理喻。我当时在家对这话不理解,现在我明白他主要想说明学佛的重要性。”
方居士:“作为在家居士。感觉佛法能用在生活中蛮好。可以改善自己的很多坏习气。”
法师谈起自己对佛法的修学体验:“其实,学习佛本身并不一定非要死死抱住在家出家的问题,有因缘就出家,没因缘就在家,很简单的。佛法是一种生活方式,很多人忽视了,被搞成佛法是佛法,生活是生活。其实佛法本是指导生活的,师父常说佛法就像空气。”
法师举了美国社会发展现状为例,“有时候我觉得人总是需要宗教信仰的,比如在美国这个科学最发达的社会,应该来说是科学至上吧,按照我以前的想法一切唯心的东西都应该扔到历史的垃圾堆。可是他们的总统宣誓就职时手却是按着《圣经》向上帝宣誓,这说明大多说的美国人都认为自己是上帝的子民,说明大多数美国人都有宗教信仰。”
“我自己出家几年,终于慢慢体会到了为何需要佛法。学佛后慢慢发现佛法可以解决生活、生命中的很多问题,根本问题。这是从自己的生命经验中体会到的:在生活中观察、体会佛法中的道理,生命得到净化;几年来的快乐也是通过佛法的实践而来。”
法师谈到自己最深刻的体验:“活生生的师长所展现的那种生命自在的状态,对自己的思想最有冲击力,让我感觉到学佛的确很踏实、可靠,相信佛法对生命的改善是真实不虚的。”
“自己学佛这几年的成果告诉我,学佛是值得的。道心越来越强,烦恼越来越净化,且净化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些是生命中实实在在的东西,我不想骗自己。所以我跟人一般不谈什么玄妙的东西,就谈自己生命中实实在在体验到的东西。我自己的境界没到哇。”大家开心地笑起来。
方居士听得很欢喜,立即回应:“我是实际的人。实用的东西我感兴趣。”
法师:“玄妙的东西很难抓住,很难用得上。很多人从书上看看就以为自己懂了,得到了高妙的东西,其实自己的实际境界并没有那样高,在生活中佛法用不上,久了就容易出问题,甚至退失信心。太可惜了。”

生命典范的力量
谈到自己生命的典范——师父,贤甲法师不拘一格的讲法风格跃然而出,在座的居士们现出欢喜期待的表情。
“说到师长,上次我和他们一起见师父,问的问题我自己现在已经记不得了。”方居士一脸的责备自己。
“重点是把师父的形象取下来,印到脑子里。未来会对你的生命产生重大影响,这就是生命典范的力量。很多人往往忽视这一点,认为见到师父需要问一个什么高深的问题,得到个很妙、闻所未闻的答复。善知识的形象自然而然能净化你,我这叫做‘净观’,常常串习师父的开示。清净的东西能净化你染污的东西。你宿世与他有缘,他的身、语、意就能净化你染污的东西。所以要多去回忆师长的形象,这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快乐”。在座的居士都笑起来,气氛活跃。
法师语出惊人:“我经常用一句很土的话总结整个佛法的学习,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跟师长结好缘。”
“?”居士们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一脸狐疑。
法师接着说:“我自己对修行一直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总觉得修行应该是个什么什么样子的,现在回过头来发现弄了半天都是所知障。对三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无非三种:供养、承事、如教修行。不遗余力,做师所喜。”
“师长喜欢什么很难体会呀。”方居士不解地问。
“师长喜欢什么?他无非是要让佛法被更多众生学习到,利益更多的人。为他的悲愿实现作出你自己的努力,跟他同心同心同愿。否则法就没有来源了,变成死水了,怎么能长出好东西。跟自己的师父都不同心同愿,那修的是什么法?”
“关于这些经论里有很系统全面的讲法。我自己几年熏习也暗暗发愿,要努力为师长所期待我的事服务。不然人就很难成长。这是我对自己学习佛法的期待和看法。”
“总之,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实现善知识的心愿。”法师一语中的。
方居士:“那个师长也是有条件的吧。”
法师:“那当然,经论中对师长有很有严格的定义的,不是我们平常所喊的那种。”
方居士:“啊,我说哪。”
贤甲法师曾教授过大家如何运用“生命典范的力量”。试着用了两回,果然“一贴就灵”。发现自己人在三宝地,表面看来从早到晚做着承事师长、建立教法的事情,细观内心面对人事抉择的起心动念时,铺天盖地都是以“我”为出发点。才慢慢体会什么是“三岁小孩都知道,八十岁老人做不到”的万般无奈。
试试法师的药方,发现坚固的我执可以一点点放掉。师父带我们做的事业是从究竟意义上利益众生的,配合整体的稳步前进是最有利于每个人成长,最符合每个人利益的。于是很紧的内心释然了,身体也放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