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2008-02-18 23:00:30)
标签:

法会报道

义工心得

生命中最宝贵

“礼物”

义工风采

文化

分类: 寺院报道

2月18号正月十二 

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法会报道:
今天是正月十二,白天诵《华严经》共四卷,到39卷。
晚上18:00-21:00 最后一次蒙山施食。

 

附:一、义工心得:龙泉义工行

  二、生命中最宝贵的“礼物”
    三、义工风采

 


义工心得:龙泉义工行

 

(一)最初印象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悠悠古寺中的出家人和香客.....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老树


    带着对佛陀教诲的好奇心,在好友的指引下再次来到这座小小的寺庙。在此之前,出于对由来已久的实用主义的反感,对汉传佛教也一直无法升起虔诚的恭敬心。当然,这并不影响我对佛陀jiaohuai的崇拜.....
  第一次到龙泉寺是在07年的十月间,基于友人二次诚恳的推荐,开车经过五个小时的迷路及问路,最终抵达时已是正午十二点整。下午的法会没有在室外举行,所以并没有参加上。我以好奇的心情转了一遍,突然间回忆起十几年前的一次集体出游,就是在这里,我改变了对一位一直心生厌恶的同事的反感,而这个改变也改变了我二十四岁之后的人生......我品尝到了痛苦、欺骗、辱骂、殴打.....而对于家庭的执着和坚持,让我在最后看到人性的碎裂:高学历并不代表有文化,而男性也并不等同于男人。拍了一些照片后离开......
  非常喜欢寺庙里自种的蔬菜,由此而引发了一点点对这座寺庙的亲切,对着它们一阵狂拍......但这并不足以改变我对汉传佛教的偏见:庙小而简陋!   
    回到家后没等休息就写了一片长长的文章将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做了对比发给友人,结果当然是显而易见的!朋友的回复也是简短又果断:不论是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只要是正法都是殊胜的!
    这句话让我十分震撼,我对于佛学的学习也是在友人的引导下刚刚开始......  
    因为这样的原因,开始关注起这座与我有着特别因缘的寺庙,也开始关注学诚法师的博客,对大和尚及时而有见地的纸条回复真是心存感激,而德行的力量总是强悍的!所以在新年法会通知贴出的当天上午就马上报了名。
    我怀着轻松而愉快的心情期待着新年的到来,我想要知道,这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寺院?僧人们在博客中体现出来的生活究竟如何?真的就像我看到那些文章里所反应出的与实际生活的紧贴而真实吗?也能带给我看博客时的轻松和幽默吗?而我由于自学而引发的思维上的改变又是不是正确的呢?我是否能有额外的收获---对佛学有更多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在沐浴完毕放下收拾好的行装与书柜中的佛祖轻松告别时才猛然觉醒,想起此行最初的目地,所以又赶快拿出行李里的面膜与彩妆品以及准备在寺院里吃的零食正式启程。


   
(二)虔诚的含义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义工结行前带组法师对佛像及大和尚谦恭的上香及礼

(大年初一,大和尚因公外出未归)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在佛堂,法师、净人与信众共上早殿时礼佛


 

 

  
  从来都没有对活着的人跪拜过.....
    第一次感觉到震动的是在去年的十一月间到北京城内一个寺院参加法会,那是我第一次参加法会,在看到几十人双膝着地虔诚诵经时,心中真是颇多感慨,心都湿润了.....
    诵经过后法师从佛堂出来时,马上又有信众跪拜,当时真是吓了一跳!我的膝盖只对佛像及早已过往的爷爷奶奶弯下过。
 
   来到龙泉寺的头二天真是不习惯,同修们见面都双手合十并弯腰,口念:阿弥陀佛!而我做的最好时也就是双手合十说:你好!另外的一件事也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见到僧人们女众都明显避开表情肃穆并双手合十加弯腰,口念:阿弥陀佛!法师们都很随和而同修们反倒更像修行人!我真是很郁闷!在我想来他们首先是就是人嘛,因为是我们人生道路中重要的教师所以尊敬是自不必说,但干嘛要像拜佛一样的表情肃穆而且还要退到好远呢?道路明明很宽嘛,根本就不可能撞上!更让我感觉郁闷的是和她们的虔诚相比,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在这群人中就好像小混混......
  虽然心中对此有些沮丧,但在最初的几天我还是无法改变自己对于虔诚的理解。在我看来,深刻的理解佛陀的话,深刻的理解法师们的引导,并以他们的思维、语言、行为为榜样,转自己的心、修习自己的行为,成为和他们一样品行高尚、心胸宽阔的人才是最好的虔诚!所以即使大家都这样做,我的内心也无法认可,因此我的行为没有转变。
    从大年初一开始,我的刚强认识开始逐步受到挑战......
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做义工结行前带组法师对着佛像恭敬的上香及礼拜让我心生感动(见照片7054),虽说是对佛像的礼拜,但在他跪拜时我却感受到了浓浓的对老师的思恋之情……而怎样的德行才能让人如此崇敬?
    早斋完毕时送碗到洗碗的义工那里,注意到前一天一起做结行的南方男孩(十几岁数的年纪),将碗中的开水顺边转动然后又沿碗边顺边喝下,这个镜头让我的眼前浮现出弘一法师的身影,因为这个举动,和先前法师们对老师的敬重而起的感动,让我终于开始相信,中国的佛教在二十年后的兴盛并不是一个梦想!而这个小小的举动,也让我愿意对这个十几岁的孩子弯腰以表达我的尊敬!如果说对广化寺的老居士因为年龄的原因我依旧尊重的话,那么,这位十几岁的孩子所表现出的严谨修为更能够体现佛陀的教诲!这就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虔诚!


      
 (三)不皈依的理由

 

     偶然认识的朋友知道我在龙泉寺做了七天的义工但却没有皈依感觉很奇怪,她们说:你这么精进怎么不皈依呢? “精进”这个词听着是那么耳熟,可是精进就能让我们有了皈依的资格吗?也许在我的心灵当中我已经皈依了吧!
    园田师姐轻轻的说:你把皈依想的太庄严了……
    每次想到佛教的一些事,我就无法说服自己相信皈依只是一个个人问题。我是那么担心,担心因为我的不慎言行而让那些在佛门外徘徊的人扭头离去……而又有几个人能像我这么幸运,因为遇到友人的指点而在半信半疑之中来到龙泉寺,亲自感觉法师的庄严,听闻善知识的教诲,从而相信那也只是一种示现……
    好奇的人会看,看那些佛门内的人的言行,以此推断佛学知识的内涵。而我,又有什么样的德行能让自己不辱没佛门弟子这四个字的含义!
    2月11号清晨,因为当天要授“皈依”仪式,我所在的供养组的同修门都在佛堂紧张的准备仪式时的供果和鲜花,我和园田师姐在努力的将供果摆的圆满而庄严。这时来了一位要皈依的师姐,她焦急的询问我们报名的地点,园田师姐将地点耐心而细致的回答了她二遍,可是来的师姐却好像没有听懂似的,还在不停的说:我不知道地方!我不知道地方……面部表情的焦燥让我心生厌烦,真想对她说:“长腿是走路的!长嘴是问话的!”阿弥陀佛,考虑到自己在佛堂当中,这话终究没有出口!事后一想真是后怕,更坚定了暂时不皈依的想法,如果这句话出来会是什么后果?师姐会不会放弃皈依的心?会不会起烦恼?而这都将是我的罪过啊!在她看来她皈依的手续是眼前最重要的事,而在我看来又快又好的将供果摆好并且放置的庄严是最重要的事。因为想法的不同,我们就起了分别心……
    这一切让我相信,我的修行离皈依是那么远,但有一天,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就是我皈依的时候,不再担心会辱没“佛门弟子”这四个字的含义!

 

 

 

 

生命中最宝贵的“礼物”
——2月17日晨起缘念

 

    昨天是正月十一,还有两天法会就要结束了。早上的晨起缘念上,法师送给了我们一个宝贵的“礼物”。
    法师:“昨天有一个外地来的老居士找我,说学了这么久的佛法,学了半天烦恼还是很重。她希望跟着法师学。我说我们这里的原则是要依止整个僧团学。因为除了师父,其他的人修行都还不够,单独的对外指导还没有开许。但很多人可能法会后就要回去了,回去一般面临怎么办的问题,对不对?”
大众:“对。”
    法师:“你们回去在家一般怎么修行?”
    大家杂七杂八地说:“诵经。”“打坐。”“念佛。”
“做早晚课。”“学广论。”“持咒。”“拜佛。”“念佛。”“回向。”“看博客。”“绕佛”。“上庙,见着寺庙就去。”
    法师问:“有没有不知道怎么修行的?”
   “有”,我说道。
    法师:“大家讲的这些都是修行的方法,但你能不能保证二十四小时都修行?你怎么保证你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能修行呢?有没有可能二十四小时修行的?”
    学员有说可能的,有说不可能的。
  “觉得不可能的举手”法师道。
   我举起手来。
  “觉得可能的举手。”法师笑道。
    很多人举了手。
    法师问:“为什么觉得可能呢?”“睡觉的时候怎么修啊?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修行!”一些人小声嘀咕道。
   “按照戒定慧…”有人小声说。
   “按照佛法戒定慧的要求?你是这么做的?”
前边的一个学员发言了,她的声音很小,听得不是很清楚:“……我在单位打扫卫生的时候就念……咒,睡觉的时候就观想是在佛菩萨的怀抱里”。
    我身旁的一个义工悄悄说道:“这个方法比较好!”
    法师:“很好!所以还是有方法的。但这个办法你不学知不知道?”
    大家说:“不知道。”
    法师:“过去我很早就接触佛法,大概90年,我才读大一。就剃了个光头坐在那里看弘一大师的传记……”
    众人笑。法师摸了摸头,众人又笑。
   “看了很多年,93年大学毕业,来到北京,自己最喜欢逛书店和寺院。当时看了很多佛经,看来看去,那时我发现自己好像人格要分裂了。白天我工作,面对种种的境界,感觉非常痛苦,晚上回来看佛经,就非常快乐。那时我也知道佛法确实好,但那时感觉就像天上的星星,可望而不可及。到99年底才有机会遇到一群同行善友。等于说我一个人摸了十年,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十年基本上是个浪费。没堕落就算好的了,差一点对佛法的信心也丧失了。学佛学半天用不上,看看觉得眼前还是挣钱比较重要,找个女朋友比较重要。”
   “哈哈……”众人笑,法师也笑。
    法师:“你法缘不上的时候就只好缘世间的这些东西了,你们说是不是?后来,还好啦,99年底有机会遇到这一群师友。后来慢慢感觉到,学佛重要依止师友,无论你在哪里。大家在这里法会为什么受用?诵经也是,你一个人诵经有没有这么强烈的震撼?到家就不一样了,晚上你稍微睡晚一点第二天你就爬不起来。诵经也是,你一个人想十来天把四十华严诵一遍?很少有人有这个时间和毅力。但住在庙里就很简单,就这么跟,不用怎么辛苦就跟下来了。所以说师友环境很重要,环境是我们最大的宝。很多人问该怎么学佛?如果你有个小孩,他说想读书你怎么办?是去街上买一大堆书给他还是送他去学校?肯定是跟他找一个学校呵,而且要重点学校。为什么考大学一定要考重点大学,甚至清华北大,好在哪里?有个美丽的未名湖?”
    众人笑。
   “最重要的是那的人呀。人的环境。‘所谓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非有大楼之谓也。’你看我们这有大和尚,有你们这群可爱的人,这样环境肯定是一年比一年好。人是最根本的,学佛首先是找最好的师友环境。但也有人感觉这也不是最好的环境,当然也要看自己的因缘和条件了。要骑驴找马,骑驴找马知道吗?你不要马还没找到,驴就不要了,那你就只有走路了。所以第一个是师友。”
   “依师友干什么?听闻正法。你如果对佛法根本不了解,什么是修行都不了解。最后就变得像我一样。一对人对事就痛苦,一看佛经就快乐。有的人学佛越相应,生活就越痛苦。是不是很多人都这样?不学佛家里还很和睦的,一学佛家里就鸡飞狗跳,佛法跟生活没有办法结合。别人都觉得你学佛的人很怪,实际上无形中对佛法的弘扬是个损害。根本原因是对佛法,对修行没有正确的认识,怎样才有正确认识呢?过去弘一法师讲:‘解如目’,你对佛法的认识就像人有眼睛一样。‘行如足’,对佛法的行持就像两条腿一样。一个人只有腿没有眼睛或者眼睛是瞎的,你就走不远,或者越走就越危险——前面有悬崖你也不知道,前面来辆车你也不知道,前面来了个坏人你也没办法。亲近善知识有两类,一是尊重善知识,一是同行善知识。所以要想办法依着师友听闻正法,睁开眼睛,眼睛睁开了自然就告诉你往哪走,这个非常重要。
    刚刚听大家说要拜佛啦,要诵经啦,很少有人抓住根本。师法友,就是说皈依师法友。师法友合起来是什么?哪一天你剃度了你就是正皈依僧,同行之间互相依靠就是皈依僧的随顺。你们正法的时候可能你们都会出家,但现在是末法,这个因缘可能要推迟一段时间才能感果。
    皈依不是形式上看我有几个皈依证,你五台山有一个证,龙泉寺有一个,包括广化寺也皈依了,甚至弘法寺还有一张,那个都没用,那只是一个形式。比如说你拿大了北大的通知书,你不去读书,整天在外面逛,那也没有多少意义。所以皈依后要跟一群同心同愿的人在一起,好好学,好好实践。”
   “那学什么法呢?昨天有个人问我:‘法师你很喜欢《菩提道次第广论》?’我说是啊,他说学别的不行吗?我说可以啊,只要你能够受用。但是我最受用的是这本书。我要没这本书,我可能这一生就废掉了。我看了那么多的经论,看了十多年的经论,最后就像开中药铺的,堆了一堆药材进来,我没办法给它分门别类,一堆药材堆在那里,病了就胡乱抓一把塞在嘴里。现在很多人学佛都这样。明明要补的你吃得是泄药,明明寒病你吃的是热药。学了广论后我就觉得非常好。把整个佛法的概念做了个系统的归类,系统的整理。好比给你一个药柜,给你分门别类,这是人参,这是当归,你还得知道药性,懂得医理,到生病时你就知道怎么配药了。所以道次第有这个殊胜。不是说别的佛法不好,佛法没有不好的。但是你怎么能够把佛法系统化,然后能够为我所用。包括古代很多祖师都有判教,像中国天台宗、贤首宗的祖师都有做判教的工作,那就是他们整理出来的道次第。目前的因缘来看,现在弘这个《广论》的人很多,那就说明这本书很特别,怎么特别呢?大家看一下这部论的第二页:
  ‘此中总摄一切佛语扼要。遍摄龙猛无著二大车之道轨。往趣一切种智地位胜士法范,三种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无所缺少。依菩提道次第门中,导具善者趣佛地理,是谓此中所诠诸法。’这是广论的殊胜。
“为了坚固你们的信心,请再看第八页:‘显示法殊胜中,法者此教授基论,谓菩提道炬。依怙所照虽有多论,然如根本极圆满者,阙为道炬。具摄经咒所有枢要而开示故,所诠圆满。调心次第为最胜故,易于受持。又以善巧二大车轨,二师教授而庄严故,胜出余轨。”很少有经论具有这样不共的特点的吧?
    “因此这本书很殊胜,你们就快要下山了,也没有什么东西送给你们,就把我生命中的学佛经验送给大家吧!”
    大家听了都很欢喜,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我也在心里感叹道:“这可是生命中最宝贵的礼物啊!”


 

 

 

 


图片报道:义工风采(四)

诗二首:

凤凰岭上龙泉寺,
诸佛菩萨云集至。
为利有情做道场,
游戏娑婆悯众痴。


香云弥漫天人布,
净水长流龙王住,
传承圣教静修地,
亦现龙泉宝刹处。

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大寮组辛苦的义工们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中午,在云水堂义工菩萨们井然有序的排班用斋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流通处的义工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基金会的同学在认真的挑拣衣服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瞧这两位勇悍的义工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木材是这样锯成的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福德是培来的

 

云水堂前基金会的临时工作场地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仔细分拣衣服的老菩萨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笑容如此灿烂……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经书结缘组的义工依然坚持岗位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法务部义工结行会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若来若往,悉无厌患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法务部的义工们在默默服务中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佛堂里虔诚的信众们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摆放场地——诵经前的准备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虔诵经书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中午很多义工在继升和尚塔绕塔祈求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接待部义工结行会

 

(龙泉寺)2008年“迎春祈福华严法会”报道(十三)

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