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月20日)(上)

(2008-01-21 00:00:43)
标签:

文化

上网

名牌

回龙泉寺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20日)(上)

成蹊

    昨晚将近八点钟来到曼谷的宾馆,与来时不同,昨晚住的宾馆座落在市中心比较繁华的地带,看起来装修也更为豪贵。本以为这样的宾馆上网会很方便,没想到却大出师父和我的意料之外。等到拿到房间的门卡,我来帮助师父申请网络服务,大厅的服务员说是商业中心下班了,但可以用自己的电脑连接无线网络。接着,服务员又告诉我,只能在二楼大厅使用,在自己的房间没信号。没办法,只好把师父请下来,把电脑设置好之后,连接网络、输入密码,再打开师父博客的主页。比起上次用过的网络,这次连线要慢很多,师父一看页面已经打开一些,就叫我先上去写博文。

    刚上去没多一会儿,电话铃响了。接起来一听,是师父的声音,说那边网络出了问题,让我再下去看看。赶到之后,先问师父详细的情况。师父说,还没等到博客主页打开,就断线了。于是,我反复调整着电脑的设置,一遍又一遍地试着登陆,但无济于事。服务员又叫来了一位技术人员帮忙,甚至破例让我们去商务中心上网,这样一直折腾到将近十点钟,可还是没有成功。到后来,我有些不耐烦了,对宾馆人员的态度也很不客气。

    今早去把博文拷贝给师父,谈到昨晚上的事情,我说:“这个宾馆可真差劲,连个网络也弄不好。”

    师父却笑着说:“看来你的业够重的啊,以前都不会出现这种状况。”

    我愣了一下,虽然心里有点不太服气,但师父这么说了,我也只好点头称是。

    师父又说:“你看,你英语说得好也没用。别人不会说英语,但都能上网,你这一来,就碰到没办法上网的情况。”

    我仔细一想,是啊,以前有的法师陪师父到国外,虽然不太会说英语,但最后都把接网络的事情办成了。原来,真的是自己的福报不够啊。有福报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比较容易成办。

    我想了想,又说:“要不我等会儿到外面去找个地方上网。”

    师父:“算了,时间来不及,等晚上再发吧。”

    我只好作罢。

    师父在改文章,我透过房间的落地窗,看着外面曼谷的市容。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月20日)(上)

                                                     曼谷一角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月20日)(上)

                                                   宾馆内的画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月20日)(上)

                                                   宾馆内的画

   

    “师父,看起来这里比来的时候那个地方繁华多了。”我说。

    “再繁华也是无常。”师父看着屏幕,头也没抬地说。

    我又愣了一下,随即想起“崇高必堕落,积聚必消散,会遇终别离,有命咸归死”这句话。

    沉默了一会儿,想起来昨天的一件事,跟师父说:“昨天跟您谈中华寺的事情,后来我自己反省,还是您讲得对,我随着别人的思路转,没有从佛法上去思惟。”

    昨天,跟师父谈起中华寺扩建的事情,发现师父的思路跟其他人不一样,表示不太理解。当时师父说我根本不了解情况,把我小小地训了一顿,还让我不要对他的公事指手划脚。当时,感觉到气氛挺僵,我也有些紧张。师父后来告诉我,其实他还是“手下留情”,没敢真正严厉地训斥,这也是我资粮不够的表现。

    师父说:“我跟别人不一样,我是主事者,说话是要负责任的,怎么可能随便讲?”

    我:“另外,我体会到您都是从佛法上去考虑事情的。”

    师父:“做事情首先要有宗旨。其实我在大使馆那里都把话讲得很明白了,你自己没有注意听。是不是?”

    我点点头表示承认。

    师父笑着说:“没有‘听闻随转修心要’。”

    我想:是啊,善知识的话都不是随便说的,如果没有以佛法来缘,就错过提升的机会了。

    我:“这次出来,感觉您在佛协工作很不容易。像我出来这么几天,思路都开始世俗化了,您却能一直保持宗旨。”

    师父笑了笑,说:“我早看出来你这几天经常会比较散乱。”

    我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前两天早上坚持拜佛,感觉还不错,后面就越来越散了。”

    师父已经改完文章,拿起他的手机在发短信。

    我说:“您就算出国,手机短信还是很多啊,这快成了您的一个特点了。”

    师父:“手机有好处也有坏处。”

    我在想,好处当然是能处理很多事情,坏处呢,对自己静下心来修行可能不太好。

    接下来我又说:“另外,我观察您有个特点,就是笑口常开,不管和谁在一起都总在笑。”这一点其实我很羡慕。

    师父:“笑总比哭要好,有欢喜心总是好。”

    我:“您不只是自己欢喜,也带给别人欢喜。”

    “反正笑口常开也不用成本。”师父又笑着补上一句。

    上午八点半,我们在宾馆一楼集合,准备去机场。每次中佛协有人来泰国,都是一位很热心的陈少波居士负责接送。去机场的车到了之后,大家纷纷上车坐好,可是过了好一会儿,代表团成员某甲还没有上车,大家因此又多等了几分钟。

    等到在机场换登机牌的时候,听几个人聊起来,才知道刚才某甲做什么去了。原来,他在宾馆的商店里买了一件名牌衣服,打折之后很便宜,于是好几个人都称羡他的运气。某甲笑着说,他平时就比较留意这些名牌商品的价格,所以才总能碰上打折的好东西。某乙对某甲的这个特点很了解,他又告诉我们,其实某甲的旅行包也是名牌的。我靠近看了看,很不起眼的一个包,好像是帆布做的。某乙讲出一个我听不懂的外文名字,说此名牌帆布包正常情况下可以卖到五六千块钱,而某甲只花了一千多块钱就买到了,赚得很。这还没完,某乙又把某甲的眼镜拿给大家看,说这个名牌眼镜也让他省了好几千块钱。这下子,大家有充分的理由称某甲为“捡漏专家”了,某甲也笑得分外开心。

    泰国的机场很有趣,从办完出境手续到安检口之间的路非常长,在这条路的两边,遍布了各种销售时尚商品的精品店。而且与北京的机场不同,泰国机场的商品其实并不太贵,所以在内购物的游客很多。几位一起过关的同伴可能是受到某甲“捡漏”的鼓舞,也都纷纷在店中逛了起来,期望有意外的收获。

    我在旁边等着,看看这些装饰得很精美的店铺,又想起师父的那句话来:“再豪华也是无常。”眼前这五光十色的一切,能够恒久地存在吗?人们买的各种名牌商品,包括那个名牌耐用的帆布包,又能够存在多久呢?我又想,名牌固然有商品的品质作为保证,可谓物有所值;可是一旦成为名牌,产品所卖出去的价格又不能单单用品质来解释了。当大家共同把一个“名”安立上去的时候,就赋予了事物一种额外的价值。当大家都愿意追求一种事物的时候,一般人也不会去考虑这是否真的值得追求,反正千百年来,千千万万的人都是在追求这些,好像自己也是别无选择。

    人,总是带有很多盲目性,要不怎么叫“无明”?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月20日)(上)

                                           曼谷机场有趣的塑像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月20日)(上)

                                           曼谷机场的一个陈设

   

    北京时间下午4:30,泰航TG614班机稳稳地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师父此次泰国、尼泊尔之行正式结束。在返回龙泉寺的车上,师父跟我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在家的时候是不是没怎么干过活儿?”师父问我。

    我:“是,从小就很少做家务。”

    师父:“所以你眼里就没有事情。”

    我很惭愧,这几天给师父当“侍者”,实在太不称职了。我不好意思地说:“这几天侍者当得很差劲。”

    师父:“眼里没有事情,老是缘着自己的想法,所以你才会经常有苦恼。”

    我琢磨了一下师父的话,说:“是啊,我觉得自己应该多向某丙法师学习,他眼里很有事情。”

    师父:“某丁(法师)也可以,他比某丙(法师)更灵活。而且,他一方面做很多事情,另一方面自己也能用功,很少浪费时间。你看,他虽然学历不高,但现在学得很不错。”

    听了师父这番话,一方面是惭愧,另一方面也欢喜能得到师父的指点,明了将来的努力方向。

    到了龙泉寺,因为师父之前没有通知寺里,给了大家一个惊喜。寺里边也有变化,德尘居外面挂了很多小灯,增添了很多过年的气氛。后来了解到,这是师父回来之前刚刚挂好的。众人纷纷来到师父房间,拜见阔别将近十天的师父。看到大家,感觉非常亲切,出去这么久,更觉得龙泉寺这个和合增上的僧团之可贵了。回到寺院,内心很安定,不用太大的努力就静得下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月20日)(上)

                                           师父回来大家很开心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月20日)(上)

                                       德尘居外面挂了很多小灯

   

    师父一边收拾行李,一边马上交代给某丁法师和某戊法师明后天要处理的一些事情,主要是接待来自莆田广化寺的法师们。等到用过药石,师父又带着几位法师去云水堂看看。自从云水堂的新居士楼正式启用,印象中师父这是第一次去看。到了每一个房间,里边的义工都很欢喜,那种气氛很感染人。虽然这几天在外面,师父也把欢喜带给别人,可毕竟还是不能与在龙泉寺的效果相比。业感缘起,大家对师父有希求心,所以会得到更多的加持。受众人的感染,我的心情也越来越高昂。

    师父看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关于房间布置等的具体指示,在往回走的路上,某丙法师感叹地说:“发现这个新楼的作用太大了,没想到硬件建设对于弘法能发挥这么大作用。”

    师父:“当然了,这样大家的心就安稳了。像以前居士的环境白天嘈杂,晚上也休息不好,时间长了身体就受不了。”

    某戊法师:“现在居士学习也有专门的地方,很正规。”

    大家又提起当时居士新楼封顶的情形,说是多亏了师父组织大家抢工,否则很难有现在这么好的质量。师父笑着说:“当时你们都搞不清楚状况,要不是我提起超强的心力,还不知道要干成什么样子。”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月20日)(上)

                                               视察的新云水堂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月20日)(上)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月20日)(上)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月20日)(上)

   

    一行人又尾随着师父到德尘居的锅炉房去看了看,净人某己正在那里带着口罩,往炉子里添煤。看到师父,他赶忙放下手里的工具,恭敬地合掌问讯。师父对旁边的人说:“我上次来的时候,就是他在烧锅炉,是吧?”

    大家说某甲已经干了一段时间了。

    师父说:“出家人刚刚出家的时候,什么工作都要去锻炼,以后才能懂得别人的辛苦在哪里。没有干过,你就不会知道。越是具体的工作,越是重要。一个事情没有做好,庙可能都得瘫痪。你如果没有做过,你就不知道人家烧锅炉、挖水库、工地、大寮,这些地方有什么辛苦。一个当头儿的人,一定要到这些地方去关心人,否则不去管的话,人都跑光了。”

    净人某庚在旁边说:“哎呀,那我现在干得太少了,我好像只干了大寮。”

    师父笑着说:“你干得还是可以。像烧锅炉,一个是很脏,一个是早上很早就要起来,看起来这个事情很小,其实很不容易。”

    某庚:“是,这个锅炉不好弄,老得看着。”

    师父:“因为你弄不好,它就灭掉了,灭掉再起火就很麻烦。在广化寺刚开始我们都弄过,所以这些我知道。现在比较好,我们出家人自己烧。以后沙弥净人要多吃些苦头,这样心性就比较调柔。你如果很安逸,人以后就废了,稍有点苦就不行,甚至稍有点难吃的就吃不下去。所以呢,要多修炼,多‘火烧’。”

    在旁边听到这里,想到师父之前说我干活少,又赶忙接道:“祈请师父对我多用点‘火烧’。”此话一出,师父和旁边的众人都笑了。

    “家”的感觉,真好。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月20日)(上)

                                             视察德尘居锅炉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