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1月23日)

(2007-11-24 00:00:11)
标签:

人文/历史

去广化寺

路上随谈

冬季静修规划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123日)

成蹊

14:40,到达福州机场,广化寺和南少林的三位法师前来迎接。三位法师见到师父恭敬、欢喜,我以前认识他们,见到他们也感觉非常亲切欢喜。在前往广化寺的车上,他们向师父汇报请示南少林的事务和学修,我认真倾听。
    法师甲:“南少林内的店铺搬出去了。”
    师父:“好啊!要有发展的心理准备,要努力。”
    法师甲:“计划要搞网站。”
    师父:“网站不容易做,意义不大。某某网站每天几十个人看,法门寺网站也是。要有人经常写稿。”
    法师甲:“明年3.12植树节,有的单位表示愿意出钱、出工给南少林种树。”
    师父:“好!多发动一些人来。买大的树,小树长得慢。”
    法师甲:“宗教局的某某要师父的博客书,说写得非常好。他们在好好研究。他说很多人要。”
    师父:“到春节有新书可定稿。”
    法师甲:“他说各方面回馈反映高。”
    师父:“书要有文化性。”
    法师甲:“他说有内涵,图片照得好,书也印得好。”
    师父:“把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汇在上面。”
    法师甲:“我看了,觉得是对自己实际的指导和教授。看了很有感觉。”
    师父:“这是多少人的艰辛付出啊!”
    法师乙:“内容都编完了吗?”
    师父:“正在进行中。这类书容易改变大家对佛教的认识。”
    法师甲:“不然,大家认为出家看破红尘,是受到打击的,脑筋有点不清楚。我看某某法师写的给家里的信,让人掉泪,很感人,大家才知道出家人对家里是怎样的。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出家,我讲不清楚。”
    师父:“任何事都有个时机,错过了就不行。南少林去年不拿回来,今年就拿不回来了,大家没热情了。博客也是,赶早不赶晚。”
    法师甲:“善根福德因缘。上次给南少林写报导的居士,说他一个朋友是报社的,想采访师父,写个稿子。那人很有心想为佛教作些宣传工作。”
    师父:“可给他一本博客书看。先熟悉一下情况,谈话才切题,不然任何事都从头谈起,就不容易。事在人为,一切都要去努力!”
    法师甲:“是的。”
    师父:“明年要加把劲”
    法师乙:“我们会发心的。”
    师父:“在其位,谋其政。”
    法师甲:“某某法师(在南少林)训练武僧,最近又精简了一些人。”
    师父:“就是要去做!最近有没有下雨?”
    法师乙:“一个多月没下雨,再不下雨,打‘弥陀七’有困难。”
    师父:“南少林的水怎么样?”
    法师甲:“水井里有水,吃的没问题,但工程用水量大,不敢给随便用。”
    我看沿路的乡村房屋建筑得很好,显示着莆田的经济发展,就拿出相机来拍照。师父说:“写博客要很大动力。”
    法师甲:“写博客的几位法师辛苦了!”
    师父:“辛苦,看值不值得。没人做事,怎么发展?坐在那里,就容易成就吗?要有极大承担心,要知难而进,不知难而退,才是一种功夫。”
    法师甲:“造业就是要去造,不然成不了业,感不了果。”
    师父:“事情做出来,大家有一种成就感,就更用心。上海的居士在研讨我以前的系列开示,写成文字发给我,思考体会也比较深入。”
    法师甲:“听说在龙泉寺每天出坡前,研讨博客文章半小时?”
    师父:“思想断线了,怎么搞得下去?”
    法师甲:“契理契机!”
    师父:“佛法的现代诠释。”
    法师甲:“以后成博客文库,真的受用不尽!他们有人说起烦恼了,看博客书,问题就没了。”
    师父:“里面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法师乙:“短信也写上去了,太详细了!”
    师父:“要生活化嘛。”
    法师甲:“我自己看一看,觉得很有动力。”
    师父:“有动力,好!以后你们也要多写,聚沙成塔。‘成蹊’,以后就成了一条路——菩提大道!”
    法师甲:“接引一大批信众。”
    师父:“这一年如果没写‘见闻觉知’,日子也过,以后就回忆不起来。努力是过,不努力也是过。”
    法师甲:“一天努力比一生空过有价值。忙忙碌碌、吃饭睡觉,也是那么过。”
    师父:“开博客,是有人给我开的。编书也是有人发心。一切都是随着因缘,就会成就,故意去弄,反而可能弄不成。有人发心做,就让他们去做嘛。”
    法师甲:“共业所感。”
    师父:“南少林也是领导们找上门,也是随着因缘,因缘到了就好做,你们可不能辜负领导们的一片热情与好意。”
    法师甲:“怎么知道因缘到了呢?”
    师父:“这要功夫。”
    法师甲:“这不容易,像世间买股票,什么时候该买?什么时候该卖?不知什么因缘成熟。”
    师父:“(南少林的)小店铺,我说要千方百计把它迁出去。如果没下这决心,就做不成。修行也要下决心,下决心成佛,才成。修行、集资粮要下决心,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才会有进步、成就,仅是快快乐乐的不容易成就。如何体会无常、痛苦?如何体会佛法的作用和殊胜?不是推理推出来的。没有历练,自己怎么会有感受?有深切感受才不会退心。”
    法师甲:“我发现就是要去造这个业,要去做,做了才有感觉。”
    法师乙:“某活动师父没去啊?”
    师父:“诸如此类活动,我都不参加,时间宝贵。”
    法师甲:“时间过得快。这一年南少林取得很大成绩。”
    师父:“取得辉煌业绩!你们功德很大!”
    法师甲:“还请师父多批评与指导。”
    师父:“不敢,恐怕你们受不了,不批评还好。我给法师丁批了一下,他受不了。”
    法师甲:“他一大早就悄悄走了。”
    师父:“统领僧团不容易。要想得开一点、心量大一点、包容心大一点。一些老修行,自己用功可以,去承担、领众才知道不容易。”
    法师甲:“要在这当中学习。学习心态比较好,遇到困难时,比较能调整,不然老要‘听我的’,就不行。”
    师父:“困难会过去,而且也是修行,关键是见解过不去。在家人做事业不成功,就负债;出家人在庙里没这压力,久而久之,责任心没了,不负责任。责任心起来,承担心才起来。责任心没了,很小事情就困住了。”
    法师甲:“有责任心才会去突破,才会去想办法。”
    师父:“世间上面读书人多,但有大学问的人少,做事业的也是。出家人多,有大成就的人少,有成就的一定要付出。出家久了,居士天天对着讲好话,稍不顺耳就过不去。在家人在单位里,领导、同事讲来讲去,没关系,做错一点,领导批评;一般也不会去犯错,因为要承担责任。出家人听好话多,反而爱虚荣,一点不好的话,就受不了。”
    法师甲:“对内心烦恼还是没认识清楚。社会上的人有利益牵着,人家批评,他也不敢争论。”
    师父:“他们有化解的本事,至少能克制。”
    法师甲:“出家人不用负责任。”
    师父:“日子也不一定好过。”
    法师甲:“最多拍屁股走人。”
    师父:“但烦恼不一定调伏。比人高明,要教人;比人低,就要学习,这是正常的。居士觉得这法师好,请你讲,你就要讲,如果不讲,居士也会观过,久了,瞧不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己要好好努力!”
    法师甲:“这两年,某某法师跑到法师戊那里去。”
    师父:“法师戊干得怎么样?”
    法师丙:“很苦!”
    法师甲:“他跟法师丙联系多。他一直想回。”
    法师丙:“他是那么高标准的人,去了,就很苦。”
    法师甲:“苦在哪里?”
    法师丙:“标准太高,达不到了。”
    师父:“不达标。”
    法师丙:“他在广化寺串习了那么多年,怎么能叫别人一下子接受?”
    师父:“路是每个人自己走出来的,看不断走得怎样。”
    法师甲:“发现跟善知识走得轻松,像长跑,领路人难,后面跟的人轻松。
    师父:“慢慢人都老了,像我们出家,有时间去学习,而在家人三、四十岁,哪有很多时间学习?”
    法师甲:“工作、家庭。出家没有家庭俗务牵累。”
    师父:“但是你这时间有没有相应成就?”
    法师甲:“不然,悠悠度日,没有责任心。李某在厦门工作,常去南普陀,让他每天撞钟。他体会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不容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有很大内涵的,不是贬义。”
    一路交谈,约16:40抵达广化寺。师父将继续接见法师,听汇报、作开示,指导大小事务,特别筹办25日“缅怀圆老示寂十周年”的活动。
附件:龙泉寺某学僧冬季静修规划
    现在法会已告结束,唯遗周末共修及圆根静修会,工地建设亦近尾声,对我来说,采购任务已不重,为了明年建筑降低成本,可写一个冬季进货建议给师父,余事即不需再作操心。当收摄身心,将所有的精力与时间致力于内充。
    领纳师父的心意及教诫是生起和持续修行动力的源泉,当作三事:1、己所作事常令师知;2、思惟忆念宣讲师父功德,常念其恩;3、细研师父往昔所有开示,于疑难处启白请益。此是最要,愿三宝及诸护法加持护佑,令此善愿于今冬得以圆满,造作增长依师善根,除遣净化愚蒙痴罪。
    作前二事,无论师父今冬作与不作开示教诫,皆得相顺不违,唯除细研往昔开示,若师冬季广讲,自当尽力学之,往昔开示暂置莫顾;或师不欲令我致力于此,则随师教。
    于此当迅速及时作决定。
    于此之前,当善回顾一年行状,若得大加持,当续作自学佛以来十年之行状,若资粮不具、因缘不足,则发愿将来。
    若师不欲令我致力细研往昔开示,又不广作开示,亦未明示受学何等,则当于众所闻学安置身心。揣众人亦皆将精勤于此,环境优良,水涨船高,然我亦当切记往昔教训,切不可忽略之,要当扎实下功夫,狠心学习戒相及备览。特于戒相要当精勤,于常所犯、常所见之性遮诸罪当善了知,致无疑惑:四重、残篇前五及二谤、二不定除疑、衣药财明细、食法、与女众俗众小众相处法及提篇中诸性戒、四提舍尼今事、众多威仪法行、悔罪仪轨并其变通行法及功效目的。学习备览则应效学师父表格科判种种方式,令熟练于胸、达彼文意,复随力闻受修行窍诀。
    上所说者,是课堂正学时,余时身心,当宜早睡,勤濯足浴身,三餐适宜,静摄身心参与共修念诵、晚殿、上供、诵戒,早殿则随宜,晚8:30后停止闻思阅读,专作放松、持诵经咒,或向师父求一教授作修习,以消减睡梦不安之相,复祈求加持并作发愿回向。
    亦当作少许动作事:礼佛、扫地、香灯供事等,若师所乐事或教令事,自当力为之,赴之而不怠。
    于余人所请帮忙诸事,视其情况,若真常住急难,义不容辞,若是可有可无者,或推诿行事之人,一概拒之门外,毫不取作,纵使已作,亦速弃之,勿顾情面而如去冬荒废年华。
    于诸友伴,当与善受师语、善学圣教、常宣法语、语业清净者为伴;远离恶习相同者,或语多无义、心极弛散、易引惑业者;于心无所主之辈及处于自己世界的人,择时而交之;其余缘疏业浅者,尊重敬爱,随宜植因。
    总于诸伴,明年春季动发之时,当刻意善交,以法相会,增广善侣。
三种人,我属后二种,今冬欲近上者,当力克己过,恒植善习,不急不缓,力争跻身于上善之列。
    此之善愿,愿得师僧及三世一切诸佛慈悲护念,加持得成,祈诸护法佐助资粮、除遣魔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