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8,310
  • 关注人气:66,1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0月23日)(上)

(2007-10-24 00:00:06)
标签:

人文/历史

做事的意义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023日)(上)

成蹊

    人,做一件事情,会不会是随便做的?
    有时看别人做的很多事情,觉得都没有什么意义,很不理解为什么别人干得那么带劲;反观自己,很多时候也是悠悠度过,盲无目标,很多事情好像是随便的,也找不到它有什么意义。
    结果,变得渐渐有点神经麻木了,我觉得自己的心出了问题。
    有一次我问师父:“是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意义?”
    师父不加思考地回答:“有没有意义看你怎么样去认识它。”
    我默然……
    上午出坡,同学们全都在云水堂搬砖,大伙很有劲,我略微看了看,决定还是按照原计划上山参加修水坝。边走边琢磨这回子事,为什么大家伙干得那么有劲?为什么有人喜欢上山修水坝?前天曾经听到一个义工讲:“我喜欢修水坝,工程大,资粮大。”因为听说背沙子缺人,那个义工说:“我不能自己去背沙子,我出两千块钱雇工人来背。”薛居士马上随喜说:“我也出一万块。”那么说,对她们而言,工程越大,意义就越大了。搬砖的同学们也一样很欢喜,因为天冷了,锅炉房改造预定要抢在上冻前竣工,翁居士发心供养保暖材料价值一万元,工程比较紧,看着天要下雨的样子,同学们上午大出坡抢工,由于时间因缘的这种变化,反而显得搬砖更有意义。越是急需的事情,大家越有兴趣,越能认可,越是整体的事情,意义就越大,做起来越有动力;小的事情,个人事情,大家都会觉得没有什么意思。这个还符合业果成熟的原则,重业、急业先感果,大家会比较投入去干。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0月23日)(上)

   

    自己一个人默默地上山,路边的小鸟在啼鸣,松鼠在树间偷偷地窜过去,听起来似乎鸟儿的数量比前些时更多了,大概是放生的那些鸟吧,以后这里也许会变成天然飞禽园,那时候才会看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象,创造出一个山林乐园。山坡上红叶耀眼,可是发现自己内心都不会有什么感觉,好像那些都是属于旅游的朋友的,对我来说,只是季节变化的一个标示罢了。同样的环境在不同人的眼中,是有很大差异性的。渐渐感觉到,人的内心的都是有一套价值观的,它是一种无形的存在,这种存在虽然隐而不显,但是力量却显而不隐,时时刻刻都在左右着一个人对外在或内在境界的认识,并进而决定着一个人对外界的反应和关系。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0月23日)(上)

   

    像这样存在而隐的东西是很多的,比如声波、磁场、一些光波、能量等,还有某些生命体。之所以它存在而隐,一种解释是它存在于多维空间;一种解释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六根功能有限。哲学家们承认,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科学家们也承认,科学的认识是有前提和适用范围的。总之来说,人类所取得的真理性认识,都还是局部真理或者相对真理。逻辑思维和推理的结论,和实证观察的结果,还有很大差别。前者的优点是偏向于理智,去除感性的成分,缺点是容易变成主观性的、抽象性的东西,尚等待很多实际的数据来验证;后者的优点是比较容易相对客观地描述事物现象的面貌和特征,但是缺点也很大,观察的工具(眼睛、仪器)是否精确?观察的方法是否合理?观察的对象范围是否足够?等等,还局限着人类的认识能力。
    所以不能不反省和承认,人类自身所相信的对世界的观察结果和人自身所执持的价值判断或许是有一定危险的,而且对人生的幸福的获得具有一种约束的作用。
    尤其是,当我们时时地,无意中置身于它的控制之下。
    渐渐往山上走,觉得有些晕,有些虚,才想起没有吃早斋的缘故,但是想到那么大的工程,义工们都在上边干呢,还是得到了一种激励,努力走上去。遇到两个人唱着歌下来,手中拎着编织袋,还向我问好,原来他们是背沙子的工人,我问有几个人在背沙子,回答说还是只有他们两个,后来听说两个人两天背了两千斤沙子,但是看起来很欢喜的心情,跟预想的不一样,原先以为他们会很辛苦的。
    水库上,义工看起来并不多,三个主力义工正在搬水泥,他们说快要下雨了,怕那些水泥被雨淋了,他们找来钢管铺成架子,把水泥放上去,一不小心水泥袋子烂了,水泥洒了出来,那位义工就赶紧用铲子铲起来,很爱惜常住的东西啊!好像旁边有一条虫子,他都小心翼翼地捡起来,送到一边去。我不紧暗自赞叹:真是随处都在修行啊!我看不到水利法师,以为他没有来,义工讲水利法师在上边半腰开石头呢。我挺奇怪:“他怎么会去开石头?”义工说:“那个石匠干活需要一个人陪着。”装卸沙土的人员比较少,装得慢,卸得也快不起来,几个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孩子,一个小孩是一位居士的儿子,才十五岁,从外地也跑来干活了,由于天变阴了,身上已经感觉很冷,一会会出汗,一会又冷,有一个孩子是带着感冒上山来了,有一个义工从十一法会参与保安组巡夜,一直到现在休息都还没有恢复过来,两个净人看起来干得很安心。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0月23日)(上)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0月23日)(上)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0月23日)(上)

   

    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安心呢?我想还是觉得这些事情有意义。师父讲过:“事情必须有意义,人才会去干。”我观察那几个主力义工,他们干得很多天了,干活显得不紧不慢地,我想起来:“会干活的人,不紧不慢。像走路一样,紧赶不如慢走着。”“干活不怕慢,就怕站。”这都是老农民的哲理。干活如果太急伤了身体,那就干脆不得不倒单,什么也干不成了,反而耽误了总体进度。主力义工干久了,自然不一样,一边干,一边琢磨窍门,还一边琢磨佛理,福慧双修了。感觉起来,他们那种面相越来越善良,越来越单纯了,很实在,很安心,很发心,又不攀比,能看得到工程给他们带来的身心变化非常大。正因为水利工程比较大,比较难,比较容易望而生畏,但是却更容易策发人的一种增上心,一种勇悍心,那样的事情感觉上反而显得更加有意义。我们都会有过类似的体验,有时候很困难地帮助别人时,我们自己的发心反而更加勇悍和更纯正,内心会更至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我想,我们一般都在等流习气的控制之下,当那种至诚的心通过困难的善事策发起来时,才比较能够突破烦恼的业流,得到真实地净化。否则,平常都一直是浮浮泛泛,悠哉游哉,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根本动都没有动一下,反而是很舒服的样子,乃至于感觉不到自己有烦恼。所以从等流上来看,增上不顾造的业比较能快速感果,改善等流会比较快,因此,修行必须要发挥出非常精进勇悍的精神来。
    同时,让我体会到,做事情不同阶段的意义是什么。修水库这件事情发起之时,最重要的是发心,没人发心之时你要能够发起心来,难能可贵!做到中间的过程中时,有时候那个意义就有些变化了,比如最初发心可能就是为了积累福报,或者护持三宝,但是到中间时不一定还持有这个观念,可能就只是“做下去”,善始善终,一做到底!这种精进勇悍地做事本身就具有了意义,它不再是“为了谁做”的问题,而是说不管你现在为了谁,你都必须做到底,才会有意义,这样无形中对自己的心性、品格、耐力和其它习性都是一种切实的磨砺,一种考验,看你能不能突破种种挫折,扛过种种风雨,经历种种磨难能够初心不改,这个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最后,事情结束的时候,全部的意义就在于放下自在,而不在于事相的圆满与否,不是说圆满就有意义,不圆满就没有意义,不能绝对化,那个是把事相的圆满作为了价值判断标准,如果换个角度,从修改习性的角度,或者从学习的角度,从凝聚共业的角度来看,结论完全是不一样的,所以所谓“意义”真的是个人主观认识名言安立的了。
    “佛初发心,中集资粮,后成正等正觉。”也可以从这个角度理解,最初修行的意义就在于发心,发什么样的心;中间过程的意义,就是集资粮,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去集资粮;最后的意义,就是“觉悟”,就是要觉悟一切了不可得,所谓功德也是不可得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做事情结尾的时候,一般都要面临一个名利的历史定论的境界,辛辛苦苦地干完了,我自己有没有功德?能不能得到肯定和承认?我是失败了,或者我成功了?因此而烦恼丛生。师父讲:“所谓失败和成功也是人的主观认识安立的。”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成败,也没有办法能够给出一个不变的历史定论。且看多少古人、英雄,众说纷纭,翻云覆雨,黑黑白白,因为评判的标准太无常了。有一位修行人,跟着他非常崇敬的善知识,做事情非常发心,处处顺利,一片掌声,可是善知识突然让他下岗,一个人去种地。他被否定了,好痛苦啊。经历长时间的深刻反省之后,他终于认识到自己的很多问题,内心终于得到很大的突破!他突然醒悟过来,体会到善知识的悲心。他发现:在自己处于事相成功的时候,内心反而是失败的,我执我慢增长很多;当他事相上被否定,处于一片黑暗之时,内心反而获得了极大的辉煌!
    微观地,放到每一件事情的前行、正行、结行之上,也许前行的意义就是一个——发心,发不起心来,前行缘念就是白做了;正行的意义就是全神贯注投入进去,否则也会失去意义;结行的意义就是觉悟,一定要反省自己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要看破各种评价,是非名利,这才能达到本来的目的。如此等等……
    中午吃饭,就随缘在山上吃了,大家都很欢喜。水利法师和义工们在不远的上方找到一个山洞,略做收拾,就成了大寮,一位女义工发心上去为大伙做饭,又有米饭,又有热馒头,因为义工们也是天南海北来的,有面条帮的,有米饭帮的,胃口不同,还特意做热面条,因为水利法师胃口寒,希望热面条能帮助暖暖胃。真会代人着想!他们带了好几种酱,我特意挑了辣椒酱,很需要温暖温暖。在山洞顶上,岩石平坦地像特意削过一样,就成了他们的寮房,云为帐,峰为围,就是比较希望太阳能够一直露出笑脸来,才会比较好。大家都说,这里就是天然的闭关洞,可以邀请大德们来此闭关。两名工人也一起用午餐,不过吃得特别快,水利法师很能关心他们,融和在一起了。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0月23日)(上)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0月23日)(上)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0月23日)(上)

   

    回忆师父的话:“做事情必须要有意义,有意义才会欢喜。”
    事情本身不知道有什么意义,但是人自己的心可以发现其中的意义。
    生命本身只是一个过程,但是人生必须找到一个真正的意义。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0月23日)(上)

 

    略记:
    下午乙班学习道次第;
    晚上甲班学习《备览》;
    下午师父派两名法师去医院看望一位居士并代授皈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