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8月30日)
成蹊
凌晨,从教室里出来,远处北京城美丽的夜灯跃入眼帘,让人的心一瞬间平息下来。以前在家时,我也常常在晚上去散步,感受着清凉的夜风轻抚自己的额头。灯光就是佛陀对我们的忆念,这种桔黄色、乳白色的光,会把那心洗得柔软。远处灯光虽然也是长明的,但看起来却是闪烁不定,是在向你问好,抑或是在默默地诉说着世事无常,变幻莫测。原来,很多东西,必须要先把彼此的距离拉近,再把它拉远,才会看到真相,人与人之间也是一样,佛法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亲自去体验过,谈不上了解它,如果没有大悟,也无法跳出它的理论框架,一切执着都是迷雾。
我是一个一味去关心自己却不会关心的人,师父是一个不怎么关心自己却最懂得关心的人。
师父的客厅一大早就进了客人,原来是一位法师的爷爷和母亲从山东菏泽来见孙子和孙子的师父。老爷爷颤颤微微地拄着拐杖,脸色却红润舒朗,只是耳朵有点不大灵光了,看起来是个很和蔼乐观的人。儿媳妇大老远陪着来,谈笑风生且大声为老爷爷做翻译。

老爷爷数数赞叹“这里楼盖得好,空气好。”媳妇翻译的时候,补充说:“他做了一辈子工匠,是盖楼的。”
师父很欢喜,说“楼好,空气好还不够,关键是人心也好。”又问他们:“这下子对孙子放心了吧?”
“放心,放心啦!一看到您就放心啦。”爷爷是个基督徒,知道孙子出家了,非要来看看。结果跟师父一见面,一切怀疑和猜测就都融化在和睦亲切的气氛之中了。
今天一天放香,我一直在整理师父昨晚对净人同学的开示。
师父谈到:“培养一个人才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因为人的心性的调伏是长时间的事情。需要一天两天,十年三十年去琢磨。修行修到后来,应该是越来越细微,心对缘起的把握应该是越来越敏感。首先是大事不能糊涂,如果大事糊涂的话,最后很简单的事情也会把你障碍住;做大事不会有问题,做小事才不会出事情。”
师父讲的是修行、做事的大原则、大方向、宗旨目标之类的问题,回想在出家过程中,一般大家会很认真地反复抉择出家不出家的道路,最后会认可出家是一条正确有意义的人生道路,但是在出家过程中的每一步应该怎么走,未走过的人根本不清楚,更谈不上抉择不抉择,往往会被一些小问题卡住而退回去的。我们常常会想当然地认为我想怎样修行就怎样修行,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事实上如果看书看错了,听话听错了,都会走不上去。我们会顺着自己的个人喜好随意找书看,久而久之,错误知见一大堆,越来越与师友无法和合,最后不得不离开僧团。师父说过:“不是团体弃舍了自己,而是自己弃舍了团体。”对于我自己,深深体会到这一点,也知道危险远远没有消除,因为小事实在太多了,自己根本注意不到。在实践佛法的心灵之旅上,自己是一片无明的,跟师父谈话多了就会深深地看到这一点。
师父又说:“因为看到的烦恼随着修行越来越细微了,最后心越来越细了,就容易卡在小事上。大的问题大家已经认同了,解决了,明白怎么做了,但是小事情既可以这么做,又可以那么做,大家不一致的时候,你就过不去了。”
很多人学习佛法以后反应说自己烦恼更多了,其实大都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因为他有了佛法的见解,学会反省了,越喜欢反省的人,对自己烦恼习性了解越多,一方面跟以前比较,发现的烦恼更多了,另一方面,心变得细了,对别人,对境界感受更灵敏了,一句话说的不对,内心马上就有反应,因此显得烦恼更重。同时,心越敏感的话,如不能善加调整,反而会加强对自我的执着,堪忍力更差。这在法会中就很明显。刚参加法会做义工的时候挺欢喜,还会奇怪别人怎么会烦恼,次数多了之后,慢慢就会发现怎么自己烦恼也这么多呢。部长开会大事情比较容易决定,但是一到细节上,就变得抉择不清,彼此各执己见寸土不让,过不去关。说到底,这就是我们凡夫的烦恼——执着。记得师父讲过:“这个时候要换个角度看问题,要从整体上去看,要换位去看,方案不是只有我的正确。”是啊,既然两种方案都可行,或者都会各有长短的话,为什么不能放下自己这一个呢?还是要记清楚,做此事之根本目标是什么。
反省自己,学佛多年了,“大的事情”都很少想过。比如,学佛究竟为什么?究竟怎么样学佛?我自己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师友增上环境?我的师父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一个人?整个团体在这个时代应该怎么去为无限生命去经营?佛教属于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吗?
放下笔,摇一摇脖子,坐久了,不禁有些昏沉,脑袋不灵敏了,于是走出房间来调节调节。一个小净人正在洗鞋子,走过去一问,原来他在主动给法师刷鞋。

见到我,他很急切地跟我申请:“我要学打板?”
“为什么要打板呢?”
“其它事情责任性不如这个强,对自己约束力不够;打板责任性强,能够约束我自己,加强正知正念,使我生活有规律。”
年纪不大,上进心却这么强,实在赞叹。不过据我所知,另一个目前正负责打板的小净人好像暂时还不愿放下这个工作。
“你昨天听了师父的开示有什么感觉?”
“嗯,我听到师父讲广论那一点特别有动力,因为师父讲,广论里很多内容是引经据论,你要把这些去掉,书就变得薄薄一本了,但是如果没有这些,你就很难理解宗大师的话,因为它前后是紧密连贯的。所以,我想我发愿一定要通达所有经论!”
一会儿回到屋里,桌上多了几包感冒药,心里有些感动,多好的孩子!一定是刚才那个净人拿的,因为刚才我打个喷嚏,他就伸头进来问我是否感冒了。
居士心得《小蚊子的大加持》
夜晚,我已熄灯休息了。老父亲经过我的房间,停了下来,慈祥地说:“你门开这么大,有蚊子啊!我那边开着空调都有一只。”
我:“没有啊。”事实上,确实当时没发现有蚊子。
“那你也要点蚊香。”
“没关系”我一边回答一边心想,还是学佛好,你看我大门敞开都没蚊子,而没学佛业不清净,就是关门开空调也有蚊子。心中有点小得意。
慈祥的老父亲为我送来了点好的蚊香。感动!我随顺了。
待父亲回房就寝,我悄悄地熄灭了蚊香。安心躺下了。
嘿,蚊子来了一只,“真不给面子”我心想。但我也没动作,安忍其叮咬。我相信,等还清了债,蚊子就会渐渐不再来咬我了。当我心中想到佛法的时候,我感觉到一个念头突然冒了进来。“身体不是真正的我自己,它只是一堆的原子分子而已。它是我做事的工具,是进入娑婆世界人道的载体。蚊子叮的并不是我,而是一部机器,一个工具。我由于无明业报执着,而束缚在此肉体里。如果好好修行,终有一天解脱它的桎梏。哪时,我又将是啥样?”
我立刻对身体有了不同的感觉了。以前感觉它就是我,现在感觉我在使用它,它为我所用。它的寿命,就是我在娑婆世界这一期的可支配时间。要好好利用它,平时也要注意养护它,让它能好好工作,不要出故障捣蛋。
我想到佛门中有一些修行人可以出神,可以坐脱。这就证明,人身实际上就是我们对身体的强有力的执持,执持为自我,千般爱护宝贝,侍侯它,为它奴役,满足它肤浅的肉欲,而造下轮回无尽的染业、恶业!我从此后,不再这样看待它了。我重新审视它:它是我的工具,无价之宝的工具,因为我可以籍此在人间做宏法利生的事,可以承担师父的事业,成就师父的事业。我可以籍此做对我生生世世的父母有益的事,以此回报他们对我的爱!我可以籍此生活在人间,认识人间,学习许多东西,与许多有情结缘。我可以籍此学修佛法,人身是三界中最佳工具。真好!我要珍惜人身给我的时间,勤奋精进地学佛,集资净罪,净化业障,不断努力,做师父宏法利生的事。
我们对面子的执着,也来源于这样的身见。“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世尊教导弟子四念住中,第一就是“观身不净”,对身体产生厌离,而不是贪爱执持。这就是对治法!
大乘佛法更高明,走的路更直接。引导众生从一开始发心学佛,就走大乘道,不是马上去厌离身体,而是利用人身发大心利益人道众生,积聚成佛资粮。
当我的思绪回到蚊子时,我深深地感谢这只小蚊子的大加持!头一次被蚊子叮得那么欢喜!我不断玩味着,“机器”身体被叮、我感受其痒、而我心却欢喜的感觉。在蚊子飞走刹那,我竟有点不舍了。
我想到,一个佛教故事,师父对历经磨难才找到师父的弟子说,你所遭遇的苦难都是我加持的,哪怕你当初生起想要找我的念头也是我加持的。是啊,难怪师父常教导我们,“一切境界都是佛菩萨对我们的考验。”
我又想到,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生游化世界,“当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感恩师父的加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