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6月24日)

(2007-06-24 23:03:04)
标签:

参观

志莲净苑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见闻觉知同师共学(624日)

成蹊

今天的行程较宽松,师父说我们可以到志莲净苑看看。师父很会照顾我们的需求,我们这个团的法师和工作人员心里都很想去志莲,据说那里的建筑很有特色。但大家又不好意思提,师父一说,大家都很开心,他说这就叫人天欢喜。当领导的真不容易,尤其是要做一个利益下面人的领导,他时时刻刻要体察下面人的感觉,适时地给与最好的关怀。那么师父的需要是什么呢?他的需要是有时间坐下来,看看博客,了解教内外重大事件,更希望做的是能静下心来读读经论。昨天他开示说:“到现在我已经到了一个阶段了,需要进一步地学习,需要进一步地突破。希望能坐下来闻思经论,以弘法为主。”这样,师父在这三十几度的热天,陪着我们几位去了志莲。

志莲净苑位于香港九龙钻石山志莲道五号,是一座参照唐代艺术模式兴建的木构建筑群,布局层次分明,顺循地势,将主体与单体建筑沿中轴线作主次分布,配置对称平衡,面积约30,000多平方公尺。“南莲园池”,公园占地约3.5公顷,它以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名园——山西唐绛守居园池为蓝图设计建造的公园。整个公园设计匠心独运,尽显唐代建筑特色,园内广植古树花木,并缀以石景水景,古意盎然。公园和寺院虽然有一马路之隔,但人让感觉浑圆一体,这个建筑群集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之精粹,融礼佛、文化推广及旅游于一体,是香港的特色建筑及景点之一,它给我的印象就是“精致”。当我回来后问师父:“她们是怎么建设起来的?”师父告诉我:“她们的心很齐。”是哦,“二人齐心,其力断金”。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6月24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6月24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6月24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6月24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6月24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6月24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6月24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6月24日)

 

在和志莲净苑知客师谈到为何当前佛教没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时,师父说:“最重要的是僧伽制度的问题,这个问题没做好要起大作用不可能。”当谈到龙泉寺在这方面的一些初步尝试时,随行的普正法师大为惊讶:“大和尚,没想到您在做这些事情啊,太好了太好了,要好好地推广,好好地推广。”普正法师是个很积极的人,待人热情,谈吐幽默风趣。他对师父也很恭敬尊重,在游园时他一路上给师父打伞,体贴周到。师父说:“当年太虚大师之所以那么大力推动整理僧伽制度,就是这个原因,因为关系到佛教的前途和命运。”
    回来后我想,如果说佛教的前途命运在僧伽制度的成败,那么个人的法身慧命大概就是依师的成功与否吧。我想,如果一个人对团体的领导者没有信心的话,他的日子是很难过的。那么他在这个团体中,怎么生活呢?配合,能配合是很了不得的啦,我看一般的情况是这种日子不会常久。很有意思的是有一些人在一个团体里,对引导这个团体的善知识不认可,另外去依止一个自己相应的什么祖师或者是一个已经圆寂的高僧大德。在他的概念中将这个团体善知识引导的事业,安立成是自己“梦中善知识”的事业,在这种意识的驱动下去配合这个团体的善知识。这是一种够有趣与怪味的现象。
    不管是参加前两天的活动,还是今天到志莲参观,使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是多么的重要,我是多么的幸运。因为师父一直在指引我们在那些最关键的问题上去努力,让我们有意无意地避开了修行过程中的岔路。虽然我现在还很差,烦恼业障还很重,但师父说差不怕,只要不跑掉他都有办法,所谓办法比问题多。
    当我们从志莲回来时,已经下午1:00了,师父给我开示了关于学习借鉴的含义。他说,所有的一切都要放在整个时代的大环境,放在和谐世界,放在整个中华文化的复兴这些大的背景上来看待,否则都是小事情,都没有什么意思。谈完后,就叫我开始写今天的博客,以免像昨晚那样写到快凌晨五点。而他自己又去看随身带的那本唯识学著作。一直以来我们都在祈请师父,希望他能抽出点时间来给我们开唯识的课程,但很抱歉师父的法务太忙,没能成办。现在他开始复习这方面的东西,对我们来讲是件很好的事情,毕竟唯识和中观是佛教的两大理论支柱啊。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6月24日)
    晚上7:00,香港佛教联合会诸位董事和护法居士在会展中心设宴招待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先生、国家宗教局一司司长徐远杰先生和师父。席间蒋副局长有做即席讲话,话语间流露出他对佛教的重视。在来去酒店的路上,我一直有幸随同师父和他们两位领导坐在同一辆车上,让我感觉到蒋局长很谦恭、随和,也很客气,他席间的讲话很有水准,虽然是即席,但非常得体,方方面面都能照顾到。回来后师父问我:“这些上层人物,你感觉怎么样?”
    我说:“是啊,我以前想象的有点问题。”
    师父说:“就是嘛!你们都是瞎胡闹,许多事情靠想象是想不来的。”
    我说:“是啊,人家能做到这个位置,本身就代表他的素质,没有应有的素质是不可以的。”
    师父:“本来就是。”
    ……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6月24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6月24日)

 

师父说:“要做一个真正的宗教家,那你不仅要能融合各宗各派,而且要能融合所有人,包括不信佛的人,甚至是异教徒,否则都是功夫不够的表现。”
    是啊,何时我也能像师父这样能融合所有的人呢,这是个大问题,是个终究要解决的问题,我一直都在苦苦探索着这样的一个答案……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6月24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6月24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6月2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