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8,310
  • 关注人气:66,1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6月5日)

(2007-06-05 23:00:05)
标签:

静坐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65日)

成蹊

今天师父没有特别的事情找我,我便呆在屋子里练习静坐。

独自坐在房间,四周一片宁静。一个人独处的心境,与一群人共学的心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很久没有静坐了,这么好的机会,怎能放过?

内心想要安静,可妄想却不自主地跑出来了。

“师父的手机不晓得找到没有?” 一个念头闪过。

“师父自有安排,我还是好好用功吧。”我赶紧用一个念头对治。

“外面好象有钟鼓声,是不是有什么大的佛事活动?”

“不用管它,需要参加自会有人来通知我。”

“这么久没收到短信,是不是电池没电了?”

“不要管它,我要定下来。”

“是不是应该上街了,好象还没有配钥匙

“以后再说了,这并不急。”

“坐了很久了,外面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是不是该去散散步了?”

“我是来静心的?还是来攀缘的?”

真麻烦,妄念怎么层出不穷?是方法有问题吧,越是想安静,妄念就越多,石头压不住顽生草。

我起身请了《大智度论》翻开看,在里面找到了一段话:“若心散乱,当念老病死、三恶道苦、身命无常、佛法欲灭,如是等鞭心令伏。”也许,应该思维死无常、三恶趣苦,以此来减少纷杂的念头。

我躺在凳子上,观想自己快死了,渐渐觉得自己成了旁观者,看着内心来回演戏的妄念,感觉很有意思。好像我不只是晚上在做梦,白天其实也是在做妄想梦。

过了一阵,妄念果然减少,身心稍为舒畅。原来,我对自己的心境颇不了知,以为内心很清净,其实妄念很多,象空中的灰尘一样,平时看不到,在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就现出原形了。

相对安静的时候,尚且有这么多妄念,可以推想,平时对人对境,我们的心一天到晚被外境所转,内在的烦恼杂念肯定像“沙尘暴”一样,可我们根本看不清。独自静坐反省真的很重要,能够让我们渐渐认识自己的心相,没有定的功夫,我们很难了解自己在忙什么,造了什么业。一位法师讲得在理:“在现在这个忙碌的时代,无任如何,一天都要安排一段时间让自己安静独处,问自己做了些什么事情,是不是真正自己想要做的,是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如是坐了约半个钟头,内心渐渐无力、昏沉,开始想睡觉了。

我感觉不大对劲,判断是进入昏沉相了。想到师父对我们的开示:“哀莫大于心死。没有善念,没有善法欲了,心就没有光明,没有力量了,就会对境麻木,空度时光。”

这么好的时光,怎么能浪费呢?应当要培养自己的善念。

我们的心是需要营养的,没有善念、白法的营养,就会干枯,就会觉得生活没有乐趣、没有意义,只想睡觉。

于是,打起精神,思维师父对我的恩德和期望,思维师父的事业让多少人受益,并试着一念一念发愿去承担师父事业。这样做了一阵子,渐渐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念头都很清晰、很实在,如是发起善念,不久即感觉到内心充满了光明和力量。心念可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如果不细心体会,反复练习,很难感受到心念是什么相状。大多数人浑浑噩噩过了一辈子,不知道起了些什么念头,随业流转而已;而懂得修行的人,在念头上下功夫,慢慢的,习性转变了,心性提高了,两种人相差悬殊呀。

《入行论》云:“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华严经云》:“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当如普贤色相第一。一切行愿皆得具足,于一切法无不自在,而为众生第二导师。”

今天静坐让我感悟到,我们追求深广的佛法,美好的果报,下脚点就是很实在地从培养自己的善心善念开始。我忽然觉得修行其实就像耕耘我们的心田一样,在我们的心田里种下善念的种子,将来就会有善的果报呈现。

《杂阿含经》里就有一个这样的故事。说有一天,佛陀在拘萨罗人间游行,到了一座名叫一陀罗的聚落乞食,里面有一个叫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的农夫,婆罗门农夫正在分送食物给五百位犁田的工人,看到佛陀远远走来,故意为难地对佛陀说:“我们努力耕田下种,才能得到食物,你也应该像我们一样耕田下种,才有资格得到食物呀!” 佛陀回答道:“我也有耕田下种,所以应该也有我的食物。” 婆罗门说:“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你下田耕作,也没见到过你有耕田的工具,你的犁在哪里?你的轭在哪里呢?”佛陀慈悲和蔼地说:“我耕耘的是心田呀。”又对婆罗门说了一首偈子:“信心为种子,苦行为时雨;智慧为犁轭,惭愧民为辕。正念自守护,是则善御者;包藏身口业,如食处内藏。真实为真乘,乐住无懈怠;精进无废荒,安稳而速进;直往不转还,得到无忧处。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如是耕田者,不还受诸有。”

耕耘农田,收获的只是少量的谷物,耕耘心田,收获的却是人天果报、解脱生死乃至无上菩提。有这样大收获的心田,我们怎能浪费机会不去下种呢?只要我们愿意一念一念去累积善的种子,最后定会不受诸有,究竟解脱。正所谓:“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碎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