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师父答疑见面会 |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5月5日)(中)
成蹊
皈依、受戒、上供后,已到了过斋的时间,很多人留下来吃一碗“平安面”。排队打面者的队伍拐了几道弯,一下子找不到尾巴,以至于到最后,热干面已经没有,只好下挂面。看到今天的三条队伍:皈戒的队伍、领大悲水的队伍、吃面的队伍,让人感到,龙泉寺法会在管理上越来越有经验,居士行动越来越有秩序,其实遵从管理,遵守制度,就是戒律的随顺。
斋后,师父接见了此次皈依受戒的新同修,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今天的问答几乎是一问一答,并且师父的回答精辟简短,三两句话就能解决。师父就是有这样的功德,很简单的话都能点中要害,发人深省。听话,也要看会听不会听,会听的人,能从中受益,得大加持,不会听的人,也许只是听到许多笑话而已。“听闻轨理”到底是学习佛法的第一步。
“我想问一下老师,您这个龙泉寺的水源是怎么找出来的?”
“水源,水源它本来就有啊。” (笑)
“那您用什么方法把它找出来的?”
“你问这个问题干什么呢?”
“想知道一点您找这个水源的办法,就是我以后也可以去找了”
“呵呵,你以后要找,我可以带你去找。”
--------------------------------------------------------------
“大和尚,我想代表您博客里的所有同学向您问好。”
“你天天看博客?”
“嗯。”
“你是哪里的?”
“浙江绍兴。”
“你从浙江跑来啊?”
“对,来看您的。噢,不是,来看龙泉寺的。”(笑)“嗯,一样。”
--------------------------------------------------------------
“阿弥陀佛。我来自济南。我想请教大和尚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天人之际’的问题,中国很多哲人都很看重这个问题。在人的命运当中和人处理事情的过程当中,有些事情是我们控制不了的,有些事情是我们的努力能够办到的,但是我们不能控制的和我们能够办到的这个界限在哪里?这个问题一直使很多人很困惑,因为我们学佛法也是为了要解除烦恼。我觉得在面临一件事情的时候,有些时候就不知道这个事情自己还该不该继续努力,这就容易产生烦恼,就不知道这个事情是属于我努力也没用,该随顺缘起,还是说我如果努力一把这个问题就能够改观,就能够这个按照我们的愿望向好的方向去发展。对我们学佛者来说,怎样处理这个问题?请大和尚开示,阿弥陀佛。”
“你这个问题,本身就带有功利性。佛法不是一种功利主义,它是要让我们去觉悟,让我们去超越。你佛法学的比较好以后,这个问题自然就明白了,佛法学不好了就不明白。”
--------------------------------------------------------------
“我来自江苏启东。佛家里讲‘无限生命’,这个‘无限生命’,现代科学对此有什么研究或解释呢?”
“科学对无限生命这个命题还没有很好的说法。宗教有说法,但科学还没有说法。”
“那么,从我们佛教来看,科学是否以后能够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这以后可能会有。”
--------------------------------------------------------------
“阿弥陀佛,大和尚您好,我来自北京,我今天第一次来。我能问两个问题吗?”
“第一次来,你就穿上义工服啦。”
“呵呵,对,作义工。”
“好,你问。”
“是这样的,佛法中比较相信因果报应,但是我感觉我身边的人,甚至包括我的家人,比如说我的姥爷,他一辈子性格比较正直,为人也比较正直,老是为别人着想,为别人做好事。但是我发现,他们,比如说我姥爷,他到老了反正是感觉落得并不是很幸福,整天疾病缠身。而且就是因为他可能性格比较正直,所以会得罪不少人,自己很孤立,到老了也挺孤独的,我不知道,我感觉为什么佛法的这个因果报应没有在他身上、在我身边的一些人身上实现呢?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呢?”
“第二个问题就是,上午听到授戒,我感到非常地佩服,可是听人家说‘受戒容易守戒难’。受了这个戒,有些事情你不能去做,但是,好多外力,包括是自己的内力,都会强迫你去破这个戒。比如说我们要戒酒,但是在工作中,比如老板让你喝酒,你要是不喝,你可能就被炒掉了、下岗了。有时候自己甚至控制不了自己,所以想请大和尚开示,如何更好地去守戒。”
“尽量去做了,戒律尽量去守持了。至于第一个问题,这种因果它肯定是有的,只是还没有报应到,不等于说就没有了。今生的果报是因为过去的业因形成的。那你今生做的这些善业,要等到以后、未来才会有更好的报应。”
“您的意思是,比如说今世他可能不会幸福,但是他来世可能会比较幸福,是吗?”
“今世作不好,那来世情况可能也不好。今世如果说比较用功,与佛法相应,与人为善,那么来世的果报才会更加快乐。肯定有因果,善有善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大和尚您好!我想问您的问题是,出家的因缘如何取得?”
“这要看你自己了。”
“那父母、家长那边呢?”
“父母那边都是其次的原因,主要是看自己了。”
“那……”
“那怎么?”
“那如何能让这个缘更快呈现,乃至成佛?”
“你要好好忏悔业障。”
--------------------------------------------------------------
“阿弥陀佛!我是北京的。大和尚我想问一下,人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真如本性是不是以能量的形式存在的?”
“你这个境界很高了,他们一般人不好理解。”(笑)
“而且,我看佛教的书里写,万物都是空的,然后我就想能不能从这方面来解释:比如一个物体,把它划分成最小的单位之后,就发现没有一个最小的单位。比如分子下面是原子,原子再里面夸克等等,再无穷尽地划分下去,最后可能就是以一种能量的形式存在。”
“佛教里面的空,它跟能量存在还不一样。能量的存在不等于佛教里边的空。佛教里面谈到这些空,就是要超越于我们内在的种种对事物的对立的看法。它是空我们的内心,而不是空外在的境界。”
--------------------------------------------------------------
“大和尚您好!我是来自北京的,我想问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昨天有个师兄讲了,说佛只度有缘人。我就想,因为佛是很慈悲的,他应该是度所有的人,他见了苦之后,他就想去救,应该是这样一个情况。这是我的一个理解。为什么他只度有缘人呢?有缘跟没缘又是怎么区分的呢?”
“佛度有缘人,佛对众生都是平等的,慈悲的。但是,我们如果对佛没有这种希求心,对佛没有缘分,那么佛也度不了。佛度有缘人,他是对众生来讲,不是对佛本身来讲。”
“那如果说,按照这种他只度有缘人的说法,无缘人不度的话,按照因果轮回的观点,没缘人始终就是没缘了?”
“不一定,只是说他得度的机会,时机因缘还不成熟,如果成熟的话还是可以的。”
“那么,平常说的有缘、没缘怎么区分呢?”
“缘是可以创造的,可以改变的,不是说不能改变的。接触了,就是有缘,没有接触就是缘分不到。没有缘不等于说不存在。”
“还有一个问题:跟其他宗教比较,佛教的戒律清规是相对比较多的,有人说,这方面限制了佛教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像伊斯兰教也好,基督教也好,都可以达到全民信教,它的宗教跟政体是连为一体的。在佛教这个区域里,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这跟佛教本身的教义有关系。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我想为什么它的清规这么多,甚至是限制了佛教的发展?”
“伊斯兰教跟佛教、基督教,虽然都是宗教,但也不一样,各有特点。佛教更注重个人的修行、解脱。那这个再谈起来就比较多了,这跟民族、文化、国家都有很多直接间接的联系。”
--------------------------------------------------------------
“阿弥陀佛!大和尚,我是北京邮电大学毕业的,现在已经工作了。您的博客我每天都会看。我学佛时间也不长。我问一个比较粗浅的问题。阿弥陀经说西方极乐世界,我想问一下,佛说的这个西方,它是指什么意思。因为我们都是大学生或者研究生,这个西方对于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说,不是一个什么固定的方向。因为地球是圆的,我们这儿看的是西方,那美国那边,地球那一边看就是东方。所以这‘西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佛的微言大义在哪里?”
“它本来就是假名安立。你刚刚讲的没有错。东、西方就是在我们的方位上的一个说明。实际上在佛的层次上,他已经是超越了我们的这些空间概念的。只是让我们发愿、回向,有一个具体的目标,所以他就说西方极乐世界这样一个说法。实际上这也是我们给它安立上去的一个名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