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观世音菩萨圣诞法华法会 |
分类: 寺院报道 |
观世音菩萨圣诞法华法会报道(4月7日)
法会进入第二天。黎明时分,晨曦微露,星光朦胧,一轮明月依然静静地悬挂在连绵起伏的山麓上空。向一望无际的东方远眺,缤纷的霞光,喷薄欲出,瑰丽动人。参加法会的义工、信众早早起来,怀着虔敬的心情准备与法师一同参加早课。很多人住在离龙泉寺不远的农家院,一路走来,山坡的果园里满是盛开的杏花,绽蕾吐艳,花香四溢,在清凉的晨风中摇曳起舞,仿佛在与信众一起抒发对佛菩萨无上功德的由衷赞美。
时间虽早,但佛堂、斋堂站满了信众,能够在这样一个历史悠长、未来更充满无限希望的正法道场,与持戒清净、威仪具足的僧团以及众多发心修学佛法、提升生命的同行善友一同在一日之初参加殊胜的早殿,用佛法的甘露洗涤内心的无明与尘垢,在今天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末法时代,稀有难得,人天欢喜。早课之后法师带动大家一起做晨起缘念。
今天法会最重要的课程就是由学诚大和尚为信众授皈依和八关斋戒。一大早,各方信众从四面八方赶到龙泉寺,才过7点钟,往日幽静的古刹便渐渐人头攒动,热闹起来,很多人手捧鲜花、供果表达对诸佛菩萨、大善知识的诚挚感恩之情。皈依是新生命的开始,八关斋戒是实践佛法的途径,共有1500多人赶到龙泉寺参加今天的法会,开启自己的生命中崭新庄严的一页。
晴空如洗,几朵飘来的祥云,不时驻足在这座千年古刹的上空,明亮的迎春花灿烂绽放,仿佛在迎接佛子们的到来;暖粉色的杏花掩映在山腰,又象一朵朵吉祥的彩云,护持着殊胜的法会。皈依受戒仪式开始前,法师针对皈依学处和仪轨等进行了开示。法师讲到,挚诚皈依、持守戒律可以获得殊胜利益,同时,皈依受戒需要至诚忏悔,才会真正获得皈依体和戒体,并在内心获得不可思议的力量。法师做了个形象的比喻:比如,一个人看了恐怖片,就会对其中的镜头留下很深的印象,遇到黑暗就常常容易害怕。这是因为在看片子的时候我们会领纳到一种体。同样,当我们至诚皈依三宝时,会得到无作戒体,遇见各种境界时,能够令我们升起提策之心,不造恶业,从而保护自己的身心。此外,法师特别还提醒大家要心有所安,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施、念戒。这“六念”将帮助我们增长内心的力量。如果一时做不到六念,从其中与自己相应的一念做起也很有意义。比如,修“念施”,在一天中多多布施,多多助人行善;如果修“念佛”,就要给自己制定一天内的功课量,依照这个目标去努力,渐渐收摄住心神,真实受益。对皈依拥有正确认识,是进入佛门的第一课,也是将来在菩提大道稳步前行的前提。
接着,大众一同观看了学诚大和尚在今年春节华严法会期间针对皈依所做的开示录像。大和尚身兼佛协、学院等要职,事务极为繁忙,同时还担任着四大寺院的方丈,续佛慧命,荷担如来家业,为弘法利生,忘我奔波。为了今天给大众亲授三皈八戒,大和尚昨晚专门从法门寺千里迢迢赶回北京,临近午夜才回到龙泉寺。
连续的劳累奔波,丝毫没有影响大和尚准时出现在皈依坛场。身披红色袈裟的大和尚,依然像往常那样,威仪赫赫,慈悲具足,令每一个见到他的人都心升无量的恭敬与欢喜,感受到佛菩萨的加持与力量。皈依受戒正式开始,大众在大和尚充满悲愿的领诵下一同迎请诸佛菩萨降临坛场,一同忏悔,一同发愿,皈依三宝,共同祈愿正法永驻,国泰民安。庄严的唱诵声回响在凤凰岭的山谷间,好似高高竖立起的法幢,呼唤着世人早日听闻佛法,回到佛菩萨慈悲智慧的光明中。正授皈依八戒之后,僧俗一同上大供。很多观光的游客也在登山的路上驻足留步,亲身感受清净佛门的庄严一幕。相信他们的耳闻目睹也一定种下了无量善根,正如《法华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为了让大家在皈依的第一天就升起强烈的正信,下午1点半,学诚大和尚专门为上午皈依的部分信众进行了开示。大和尚首先让大家交流心得,提出问题。刚开始,大家有些拘谨。第一位发言的是位大学生,他希望自己能够有一颗清静的心,不再有那么多的妄念,大和尚微笑以对。望着师父的慈祥的目光,大家打消了顾虑,畅所欲言。
很多人在师父面前忏悔往昔过错,深信皈依后,自己的生活一定会发生转变,并发心今后帮助更多的人得遇善知识。同时,大家的心中依然有许多疑问。比如,如何处理生活、工作与学佛之间的矛盾,什么是真正的善与恶,如何对待自己的冤亲债主,如何选择修学法门……一位居士诉说,她在念诵《地藏经》时,有人对她说,“你又不下地狱,念《地藏经》干吗?!”这令她无所适从,特向师父请教。在师父及大家善意的笑声中,她疑云顿消。
另一位居士说,师父身体欠佳,上午皈依刚刚完,下午依然不顾疲劳,为众生指点迷津。她被大和尚利益众生的精神深深打动,发言时声音哽咽,建议大家多多放生,回向师父,以报佛恩,现场立即掌声一片。
面对大家活跃的气氛,大和尚表露出了很大的欢喜,开示伊始就由衷赞叹大众的善根。对于信众们在修行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师父指出,修行就是修心,在学佛的道路上不论是对自己、对周围的人还是对三宝都要有坚定的信心,坚信三宝无比殊胜的加持力,坚信三宝是众生的依怙。如法修行,将有助于我们内心的安定、和谐,我们要“聆听”佛法对内心的指导,不应该以自己狭隘的经验来理解佛法。
大和尚还说,修行不应有慢心,要有恒心,要循序渐进。做功课就像吃饭一样不能间断,间断了就会影响健康。大家要用对三宝的信心、诚心,对治心里的贪心、妄心,烦恼对治了,智慧才能增长;同时还要虚心,以此亲近佛陀,早日走出困惑。至于不知道要选什么功课、法门、经典,说明自己本身对佛法的含义缺乏正确的认识。只要大家多来寺里,多向出家师父请教,向善知识学习,这些问题就会渐渐明了。
最后,大和尚特别明示皈依只是一个开始,只有将佛法纳入自己的内心,我们才能真正受益,并鼓励大家今后要更加精进勇猛。
在大和尚开示的同时,另一位法师在斋堂与来自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交流,其中很多人也是上午刚受过皈依。
鉴于大家初入佛门,法师讲解了佛学的基本道理。法师循循善诱,问大家,我们都希望离苦得乐,但我们对离苦得乐的思考仅仅局限于这一生。现代教育都否定死亡,诚如一位哲人所说:“年轻人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却对于了解生命整体意义,以及与生存息息相关的主题,茫然无知,有哪件事情比这个还要讽刺的呢?”
法师引导大家面对人生的基本事实,“我们思考过死亡么?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为下一个时刻或更长远而准备着,然而,我们准备过死亡么?我们体验过生命的无常么?” 从这个话题,法师引出“无限生命”的概念。法师说:那些认为“人死如灯灭”的人,很容易选择自私的、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这是非常危险的。生命是无限的,就像帕斯卡尔所言:如果你为此打赌,输了你不会有任何损失,赢了却能赢得一切!人一生就像一位使臣,有自己真正该做的一件事。对于我们来说,这件事是什么呢?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是否该为我们的无限生命而准备,为了最终的“离苦得乐”?所以我们要放眼长远,不能把目光局限于这一生。
爱因斯坦说,“上帝是从来不掷骰子的”,但他仅指明了物理世界的因果律;佛陀的伟大,在于他把对这种因果律的认识延伸到一切有情的心业力的造作上,“一切都是业决定”,我们要想得到真实的快乐,必须以业果法则来抉择自己的一切行为。所谓“众生欲除苦,奈何苦更增,愚夫虽求乐,毁乐如灭仇”,因果法则是宇宙的基本法则,但它是一种“极隐晦法”,不是鲜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对这种法则的认识,需要体悟,更需要信心。
法师还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种种问题。现代大学生往往感觉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压力和无奈,但对佛法还没什么了解,所以还没有足够的信心,但大家都非常喜欢龙泉寺的氛围。法师笑着说:“喜欢龙泉寺,就要经常来啊。”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加上社会上的各种熏染,学佛很不容易,所以需要依靠良师益友,在团体中共同增上,才会有快速的进步。大家听了都很欢喜。
适逢凤凰岭举办杏花节,今天游客如织。很多结伴而来的游客在不经意的谈笑间步入龙泉寺,才发现这里原来在举办法会。义工导游热情地向大家介绍,不少人以前对佛教了解很少,看着展板上的法会日程表,每一个字都认识,但直摇头说看不懂。蒙山、吉祥普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做法华法会?义工微笑着一一解答,大家听了也都很高兴,至少明白了不少新名词。一些人就此把心中多年来对佛教的一些疑问提了出来:皈依就是出家吗?信了佛还能不能吃肉?是不是男拜观音女拜佛?这些问题都得到了非常善巧方便的解答。一位女游客听义工介绍了皈依的利益之后,不禁面露神往地说:“我也想皈依!”她在一旁的先生急忙说:“你看你整天忙着炒股,还能皈依?”义工则亲切地笑着说:“佛陀并没有说皈依了就严禁炒股哦!”大家都开心地笑了起来,原来皈依并不像想象的那样遥远陌生啊!
下午,大众继续诵《法华经》,晚上一起观看佛教影片,法师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进行了生动的开示。
皈依,是每个佛弟子心灵成长的一个新起点,而引领众生皈依的正是佛菩萨直接的代表——善知识。大善知识不仅在今天或今生引领我们皈依三宝,我们的生生世世都得到了善知识的无量摄受,就像一串念珠,每一粒就是我们的一生一世,不尽相同,我们之所以不会迷失,是因为师长就像这根线一样,点点滴滴都在拉住我们,从不放弃。因此,正如《法华经》里所说的,我们要经常忆念善知识的功德,把我们的心安住在对善知识的感恩上,才能对修学佛法策发更加强烈的希求心、好乐心,在无限生命这条菩提道上,走得更快、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