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2月8日)

(2007-02-08 23:07:41)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28日)

成蹊

今天早上要从阿哥拉乘车返回德里,同样要坐五个小时的车。听团里的人讲,国家宗教局叶小文局长率领的中国国家宗教局代表团昨天已到德里,今天将要来阿哥拉参观泰姬陵。

这几天住在星级的宾馆,睡眠还可以,但是饮食确让我有些难以适应。印度大部分烹饪的菜里都加了咖喱,包括一些糕点、炒面条、炒米饭,吃起来有一种酸酸甜甜的奇怪味道,我不大习惯。代表团每天都是用自助餐,用餐时我只敢找那些生的蔬菜、水果片和面包等。并且每盛一个菜,都要嗅一嗅有没有咖喱的味道,没有嗅出,才敢放在盘里一小口。我看师父却好象很适应,没有那么多挑剔。想起师父以前曾经教导:要多去适应环境。环境都适应不了,还度什么众生?

印度的生活用水水质不太好,听说酒店里的自来水烧开了喝也会拉肚子,所以导游一再强调,只能喝瓶装的矿泉水,烧开水也要用瓶装水。酒店房间里有两瓶水是免费的,不够的话要自己买。每次退房时,师父都把喝了一半的矿泉水装在香袋里带走,对我说:“不带走,他们会扔掉,我们不够却还要买。”

上午8点,代表团启程返回新德里。顺路还参观了阿哥拉堡。阿哥拉堡是16世纪末,由莫卧尔皇帝开始兴建,其孙子沙杰罕称帝后,才大规模营造,并定为皇宫所在地。阿哥拉堡是一组占地面积很大的建筑群,外观和德里红堡一样,都是红砂岩造的。17世纪中叶,沙杰罕迁都德里,他的儿子奥朗则布篡位,把他的父亲囚禁于阿哥拉堡达8年之久。据说沙杰罕每日眺望着泰姬陵,最后忧郁而死。死后被合葬于泰姬陵。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2月8日)

 

想起佛典故事中讲,佛世的时候,琉璃王因为听从提婆达多的谬论,将自己的父王囚禁于监狱中,最后在琉璃王悔悟之前,忧郁而死。

历史的重演,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又要去缔造怎样的历史呢?

下午130返回德里。在一家中餐馆用餐后,直接去参观印度国家博物馆。博物馆成立于上个世纪初,发展至今已有二十余万件收藏品。它记录了自摩亨佐达罗文明开始以后,印度长达五千年的历史,在那里,可以了解印度河流域的达罗毗荼人的足迹、恒河流域曾经灿烂的佛教文化,以及印度伊斯兰文化和印度教文化等等。

印度博物馆是一座白色廊柱的三层建筑物,座落在一条不是很热闹的街道边上,有铁栏杆围墙,不太显眼。进入博物馆大楼,需要买门票,可以带相机进馆,但要为照相机购买门票,而摄像机是禁止通行的。进博物馆,不能带背包、打火机、火柴之类的所谓危险物品,和机场安检差不多,也要过安全门,还要经过“搜身”。

馆藏的第一部分是印度的早期文明——哈拉帕文化。这一文化在距今5000年前便已相当发达,大大早于中国的文明史。馆藏的第二部分是考古学,包括800多件雕塑,有石制的、陶制的,也有青铜作品。馆藏文物的第三部分是佛教艺术,最珍贵的是上世纪发现的佛舍利。第四部分为印度的细密画。其它展示还有武器、乐器、纺织品、木雕、钱币、装饰艺术、珠宝等。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2月8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2月8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2月8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2月8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2月8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2月8日)

 

结束了对国家博物馆的参观之后,代表团还参观了印度巴哈伊教的莲花庙。这座莲花庙因其建筑外观状如莲花而得名,寺庙外有大片绿茵茵的草坪相衬,宛如莲花在碧波中盛开。它建成于1986年,高3427米,底坐直径74米,由三层花瓣组成,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建造。底座边上有9个连环的清水池,拱托着这巨大的“莲花”。德里莲花庙的形状之所以采自莲花,与印度的历史有一定关系。莲花在印度教和佛教中被人奉为神物与圣花,在当代印度人心目中又贵为国花,所以这座庙宇一建成就备受印度人的喜爱。莲花庙的内部设置十分简单,只是一个高大空阔的圣殿,既无神像,也无雕刻、壁画等装饰物件。惟在光滑的地板上安放着一排排白色大理石长椅。白色是该庙最主要的色调。进庙的教徒以及参观的人也不需进行什么特殊的仪式,只要脱鞋进殿,走到大理石椅上就座,然后沉思默祷就行。巴哈伊信仰创立于十九世纪中叶的波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巴哈伊教已成为一个拥有500多万信徒、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独立的世界性宗教。其世界教务行政中心设在以色列的海法。

巴哈伊教创始人密尔萨·胡赛因阿里(Mirza Husayn Ali 1817—1892)被尊称为巴哈欧拉,即“神的光辉”。他宣称,他创教的目的在于改造个人和社会,以达到人类的大团结,世界的大和平,即“地球乃一国,万众皆其民”的宗旨。巴哈伊教徒在印度仅有2%,但多为富人。巴哈伊教的教堂均为莲花变形。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2月8日)

 

晚上还住进第一天住过的THE GRAND酒店。

今天师父收到一条信息:“和尚您好!昨晚发生了一件很不幸的事,某某法师在广化寺常住班澡堂泡澡时晕倒了,摔倒在地上,头部被热水烫伤,情况较严重,身上也有一些地方受伤,现在整个脸又红又肿,上午联系福州的医生来为法师诊疗,下午在几位同学的护送下回到寺院,现在情况稍稳定,他说已不太痛了,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昨晚泡澡时在思维大和尚的开示,出事后醒过来的第一念还是在思维法义内涵,体会到念死无常的法类,内心很欢喜受用,回来后还不忘看搏客,操心佛七的事。和尚您放心,我们会照顾好法师,为他回向。有情况会及时向您汇报。祝法体安康!某某顶礼!”

师父对这件事非常关心,很惦记,请两位法师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表示慰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