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8,310
  • 关注人气:66,1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月18日)

(2007-01-18 23:52:18)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118

成蹊

“你看看这个,了解一些外面发生的情况,不然会闭门造车。”和尚递给我一份刊物,指着其中的一篇文章说。

我接过来一看,是一月二日《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上的一篇报道,题为《2006年宗教十大热点话题》,我仔细地看过,发现和尚的博客,也成了2006年的一大宗教热点话题。

我问和尚:“我看您在2002年的一篇报告里就提到要发展佛教的远程教育、网络教育,是不是和尚早就有这方面的想法,等待因缘出现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做了?”

“是,这些都是要经过仔细考虑的,不是随随便便做的。”

“这也是遵循业果的道理吧。和尚在16号的开示里说:‘深信业果就是通达缘起。’我对因果一直有一个疑惑的地方:我们对现世的衣食住行会有种种造作,比如不吃饭肚子会饿,吃了会饱,等等,以及农业、工业、科技等,它们也是这样做,通过人的造作,产生某种结果,不这样做会有另一种结果,这些是不是属于因果?”

“这属于‘士用果’,‘士’就是人,‘用’是‘作用’、‘造作’,就是人使用工具造作事物的结果,衣食住行、士农工商等等都是,你修行的时候,调整身心的造作结果也是。”

豁然开朗。

“原来这也是佛法里讲的因果!我以前看的经论里讲果报有‘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主要是前生、后世的因果关系,所以我一直认为现世的这些造作结果不是佛法的因果,内心深处就轻忽,不怎么用心,可能就因为这,而养成不会生活、不会做事的习性。也有很多人,认为佛法不讲现代科技的这种因果,所以对佛法怀疑、不信。”

和尚补充说:“‘士用果’是‘五果’之一。佛法讲四缘、六因、五果,四缘是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六因是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五果是异熟果、等流果、离系果、士用果、增上果。世、出世间一切都不出因果,有染污的因果,有清净的因果,成佛也是因果。”

“我对这些因果搞不清楚。”

“这在《俱舍论》里有详细讲,对《俱舍》我专门研究过。”

“好哇!大和尚什么时候仔细讲一讲吧?”

“看因缘了。”

“我很想好好认识因果,至少先在教理方面将它们搞清楚。”

“这个不难。一个人修学还不够,如果佛法到后来就几个人学,没什么人学了,那怎么行?我想让更广大的、更多的人了解佛法、学习佛法。你们要体会我的想法才配合得上。”

我知道和尚是在提醒我,我习惯于考虑个人的学修,而现在整个佛教是在需要普及、打基础的时候,我要努力配合和尚,不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正如和尚常说的:个人学修与团体进步是一体的;学习、做事、修行,三个方面是一体的。和尚也曾经说过:“以后承担的人多了,我就少做一些,专门带你们修行。”这几个方面在不同因缘下的主次、轻重就像治病配药一样,明医会恰当用药,适时调整,和尚也是这样,会深思熟虑推动教法、指导调整弟子的学修,我尽管好好去配合、依循,同时努力观察、体会这样做的道理,正如《大智度论》所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任善知识和三宝,跟着善知识走,积极而不着急,“宽为限,紧用功”,我想这是比较稳当,也会是比较快速的学佛道路。

今天听大和尚讲“士用果”这个概念,打通多年——也可能是多生的心结,受益巨大。由此更体会一位大德说的话:“一个概念也是非常可贵的,要听到也是很不容易的,就拿‘无限生命’这个概念来说,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听不到。”也更体会经论中所讲:“设唯闻一颂,若不执为尊,百世生犬中,后生贱族姓。”确实要好好珍惜佛法、敬重善知识,一个概念都是宝贵的,自己听了很多概念而没有受益的感觉,是自己资粮不够、因缘不到,这也是因果的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