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1月21日)

(2006-11-21 23:52:56)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121日)

成蹊

昨晚,从南京飞回北京的CA1562航班本应在1945分降落在首都机场,但是飞机晚点,到达首都机场的时候,已经近2130。回到寺里,和尚马上又开始更改起一篇采访他本人的文章,近23点才改完。

早上六点不到,大和尚启程去佛协。

刚出停车场,就遇到大雾,能见度只有十几米。车行很缓慢,半个小时还没有开上北清路。我们借机请益大和尚,这样的大雾天气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大和尚微微思索了一下,对我们说:“你们看,大雾中行车,前后雾灯最为重要,舍此雾灯,就会危险至极。我们做事也是这样,特别是做开拓性的事业,要认清方向,摸索前进,明确了想要做的事情,哪怕是千难万阻,也要一直向前。”

上午,和尚在佛协处理会务,更改三、四期《佛协工作专报》并定稿。

下午两点半,国家宗教局举办了第二十期“银安论坛”,大和尚作为佛教界的代表出席论坛。此外还有道教协会副会长黄道长,以及国家宗教局、中国佛协、中国道协的学者领导,企业界、书画界相关人士也参加了此次论坛,共两百多人。

本期“银安论坛”请到了93岁高龄的国学大师、美籍华人叶曼教授,为大家做了题为“儒释道文化之异同”的讲座。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主持论坛。

叶曼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她学贯中西,特别是在国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教授的人生经历很丰富,随夫婿在美、菲、沙特阿拉伯等地度过外交官生涯数十年。现定居美国,长期在洛杉矶“文贤书院”讲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在叶曼教授的一篇自述中,提到了她从小就很喜欢思维,求学期间,为探索生命意义的问题而接触哲学、儒学、道教、基督教、佛教,最终,在佛法中找到了想要的答案。

叶曼教授的讲座非常精彩,旁征博引,清晰幽默。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到现代科技,从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老子、亚里士多德、释迦牟尼佛,到他们的各种思想在今日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一场讲座下来,让听者感觉到就像一幅历史长卷在眼前慢慢展开。之前,叶小文局长向她提出了一些问题和主题,教授就是按照这些主题一一阐述的。其中包括如何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中的作用;基督教、伊斯兰教之间的关系和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在人类和谐问题上的应用等等。

回来的路上,和尚又和我们说起刚才的讲座。他对叶曼教授很尊敬,也很赞叹,对教授的很多观点表示认同。和尚的念力非常强,刚才虽然没有做任何笔记,但是看起来教授讲的话他都记得,并且,教授引用的这些典故,和尚也都曾经读到过。提到和尚的念力,顺便提一件事,有一次我们带着一些文件向和尚汇报工作,文件递给和尚后,我们就等在旁边,想待和尚阅读过后,再作汇报,和尚说:“没有关系,你说吧。”我们还犹豫了半天,似乎在担心和尚是不是能够一心二用,边看边听,结果实践证明,文件看进去了,话也听仔细了,两样都没有耽误。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1月21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1月21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1月21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1月21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1月21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1月2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