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1月16日)

(2006-11-16 23:25:42)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116日)

成蹊

一大早,和尚照常去佛协上班,处理会务。中午,原福建佛学院学僧行义法师来佛协向大和尚请益。

晚上,和尚从佛教协会一回到寺里,又分别接见了两位客人。

一位张居士,是商界的成功人士,接触佛法有一段时间了,但来龙泉寺之前,一直没有找到能使她想要皈依的道场和法师。814日,张居士在龙泉寺正式皈依了三宝,成为佛弟子。现在,每天她不论多晚回家,不论工作多忙,都坚持听大和尚开示的光盘。她说,皈依以后,如同一次重生,龙泉寺是她想象中真正道场的样子。这次她来向和尚请益,是因为她看到了龙泉寺尚在建设中,所以想要了解,在自己的缘起点上,能为佛教事业作些什么,并且要怎样从初步一点点学上去。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1月16日)

 

和尚在对她的开示中提到,我们现在主要的工作是培养人才,教化众生,有了好的佛教风气,就能够影响社会风气使之向善的方向发展。建筑建设不是最主要的,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弘法,很多事情因缘到了,自然能成,如果没有利用这些外在的东西去弘法,则建设本身也没有什么意义。

作为龙泉寺的皈依弟子,要常到寺庙里来学习,和出家法师学习,和同行善友学习。佛法不是光讲讲道理,更主要的是培养人的善良,培养人的慈悲与智慧。而这需要一点点去积累,需要经历多生多劫,不断努力,才能成就。

世间上有种种的问题和苦难。古往今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更多苦难。诚然,社会上的许多人,也有生活、工作的乐趣,但是这种乐趣是短暂的,不究竟的。快乐的感觉来源于人的内心,如何调整和把握自己的心态是关键。外在的环境虽然有关系,有影响,但不是起主导的作用,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的内心。人的内心有工夫的话,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有一种宁静,积极,快乐的心态。否则,其快乐感觉的升起,就需要很多外在条件和环境来辅助。

比如现代人办公需要电脑、网络,需要现代化设备,我们在社会上工作,不靠这些就不行。但如果真正修道的话,就不一定要靠这些,而是靠在内心上面做功夫。这也就是说,不知不觉中,我们生活、工作、为人处世,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和主导;我们的想法,都是根据这些资讯、讯息来判断和决策。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心来做出判断。我们的心,不知不觉被外在的条件所导,而不能主导外在因素,就变得被动。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要让心能够主导这个环境,能够改变这个环境,最后做到心和环境,没有分别,“依报”“正报”不二。净土,就是因为我们内心清净,国土才会清净。反过来说,国土清净,也就说明人内心清净,每个人身语意造的业清净。这是需要一步一步去修的,开始的时候有染污、杂染,慢慢的,一点点把它去掉,最后到完全清净。在龙泉寺这个环境中,大家就比较容易体会到这个氛围。

我们常常讲“人生观”,“价值观”,也就是说一个人要知道自己怎么工作,怎么生活,何作何为。如果价值观不明确,生命有何意义就显示不出来。我们会去做什么事情,不会做什么事情,就是因为知道此事的价值。价值观是有标准的,这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定的,佛的标准,菩萨的标准、佛弟子的标准、常人的标准,都是有所不同的。

我们学佛就是不断要让我们的价值观越来越殊胜,越来越高,这样人品、格调就会越来越高。如果我们的标准低,就是价值观低,就跟一般的人差不多,甚至有些人虽然名为人,但实际上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人,他们直接或间接的做了很多不好的事,对社会,国家有很大的危害,比一只动物对社会的危害要大很多负面消极影响力非常大。

人的心,有善良的一方面,也有丑恶的。也就是“大善”和“大恶”。往往这种大善大恶,都是一念心,都是在关键时刻的一个念头。这种念头的产生,是长期累积下来的。我们在庙里,在比较好的修行环境中,久而久之人的内心就越来越善良,越来越清净,如果在不好的环境中熏习时间长了,则人本性的弱点,就不断在积累,也就是恶念在不断积累。所以,要多到良善的环境中学习,多去启发内心中善良的一面。

和尚晚上接待的另一位客人,是同道书院的记者贾女士,采访的话题是关于佛教在复兴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以及佛教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在改天的日记中再做整理吧。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1月1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