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俗众弟子)与龙泉寺零距离(之一)

(2006-08-10 06:10:28)
分类: 俗众弟子

与龙泉寺零距离(之一)
廖居士

(俗众弟子)与龙泉寺零距离(之一)


缘起
  很早,看见居士们能长时间呆在龙泉寺当义工,心里非常羡慕。6月9日论文答辩完毕,处理了一些闲杂事务,欢欢喜喜来到龙泉寺当义工。
  时值周六,恰好龙泉寺法华法会要开筹备会议,其中一项活动就是要到后山劳动,也就是出坡。原先,自己对出坡有一个模糊概念:菜地加锄头,勤俭踏实中,磨砺出外相平凡的祖师大德。又想像在山坡草地上,看蓝天白云,嗅着野花清香,一边听法师普降甘露法语,实在清新怡然,于是戴了草帽,随同修们欣然上山。

(俗众弟子)与龙泉寺零距离(之一)


出坡
  山路不太好走,幸亏有同修们在前面带路,在林间穿越,曲曲折折。偶尔有山石卧在路边,临石远眺,北京城在脚下,湛蓝湛蓝的天空在头顶,山风一吹,不禁有几分飘飘然。看山下的北京城,被混浊的空气所包围;再看周围,绿树成荫,山花烂漫,远离尘嚣,寂静清凉。记得学《菩提道次第广论》时,看到在《七童女因缘经》中对阿兰若的描述:“剃除须发已,身披粪扫衣,乐住阿兰若,何时能如是?”“何时从草起,著衣霜湿重,以粗恶饮食,于身无贪著。何时我能卧,树下柔软草,如诸鹦鹉绿,受现法喜乐。”“何时住水岸?药草满地中,数观浪起灭,同诸命世间。”觉得有无尽的向往与感伤。而今,不知是否可称得上身处阿兰若呢?

(俗众弟子)与龙泉寺零距离(之一)


  山路十八弯,一路旖旎,来到目的地――小水坝。哎呀,我的菜园、青草地呢?眼前分明是一块光秃秃的沙地,边上还有个小水坑,蓄着不多点的水,有几分荒凉,却似乎丝毫不清凉,原来这样出坡呀。大家很快开工,从来喜欢随班奔逐的我也不好继续分别,跟大家一起吧。我们的任务是:挖土或抬土,女众被照顾,所以二人组合抬土到石坝上,由另一位同修倒到另一侧,“佛子移坝”,呵呵。
  开始觉得有点累,小皮桶似乎越来越大,砂石似乎越来越湿,手开始叫疼。哦哦,我忽然想到,说越执著越难过,反正一切都是幻境,不妨随它去。散乱惯了的我终于想到,应该持咒或念佛。于是很快轻松下来,后来越干越轻松,好有成就感呀。笑着时,突然想到,顺境现前时,心生贪爱,同样成为生死流传的因,心有警惕。
  想想真是的,出生农村,却什么也不会,在家为父母什么忙也帮不上,心里好生难过呀。幸而每每在三宝地总有使不完的劲,我想,我是三宝的孩子,一切承三宝的加持,应发愿,以此功德,回向双亲及累世怨亲,早日趣佛菩提。

(俗众弟子)与龙泉寺零距离(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